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简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洪涛 黄卫 吉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69,共3页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水性、柔韧性、追从性及抗疲劳性能,比较适应钢桥面铺装复杂的工作环境,在钢桥面铺装上的应用颇为广泛。对该类型沥青混凝土材料制作、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等简要介绍,说明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指...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水性、柔韧性、追从性及抗疲劳性能,比较适应钢桥面铺装复杂的工作环境,在钢桥面铺装上的应用颇为广泛。对该类型沥青混凝土材料制作、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等简要介绍,说明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民 韦宏年 +2 位作者 刘攀 李铭乾 王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协调变形能力及耐久性优,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高温抗重载能力极为突出,为实现两种混合料的优势集成,研发了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3种来源的热拌环氧沥青进行环氧树脂、热拌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及170℃黏...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协调变形能力及耐久性优,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高温抗重载能力极为突出,为实现两种混合料的优势集成,研发了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对3种来源的热拌环氧沥青进行环氧树脂、热拌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及170℃黏度试验;在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础上,开展搅拌时长为45,135 min的混合料流动性、马歇尔、贯入度、车辙、弯曲及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种环氧树脂和热拌环氧沥青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170℃黏度达1 Pa·s时间在3 h以上;混合料性能随搅拌时长增加衰减较大;环氧沥青类型对除流值和极限弯拉应变外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搅拌45 min的XB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优,流动度<5 s且可施工流动性维持时间在135 min以上,马歇尔稳定度超过48 kN,动稳定度达到18945次/mm,贯入度增量仅0.1 mm,-10℃极限弯拉应变>3000με,疲劳性能指标冲击韧性达到3517 N·mm,各项性能远超常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多项指标也超过环氧沥青混合料,同时成本也较低。热拌环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较好兼顾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热拌环氧沥青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强度,对提高我国钢桥面铺装质量及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浇注沥青混合料 环氧沥青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廉兴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胜利黄河大桥是一座新型钢箱梁斜拉桥,因实际需要对其钢桥面进行全面维修:拆除原桥面,重新铺筑。介绍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应用于钢桥面铺装中的关键技术: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配制及生产过程控制,混合料的检测、运输及现场铺装技术。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钢桥 正交异性板桥面 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朝辉 陈谦 +2 位作者 高志伟 蒋婷婷 陈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5-145,共11页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价指标及要求,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对比评价了不同规范中的技术指标要求及级配范围,系统地调查了大量实体工程及研究动态,厘定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层...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价指标及要求,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对比评价了不同规范中的技术指标要求及级配范围,系统地调查了大量实体工程及研究动态,厘定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层组合、原材料类型和技术指标要求及级配类型,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规范完善与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推荐钢桥面铺装结构层组合为30~35mm GA-10+35~40mm SMA-10,GA基础沥青为SBS改性沥青+TLA(15%~30%),采用2%降粘剂;推荐性能评价指标要求范围为油石比7.9%~8.5%、流动度10~17s、贯入度1.4~2.5mm、贯入度增量不超过0.25mm、弯拉应变不小于7 000με、动稳定度不小于1 000次/mm(参考指标);疲劳性能试验以控制应变模式进行,结果以实测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浇注沥青混凝土 性能评价 指标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谦 王朝辉 +2 位作者 樊振通 侯荣国 陈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59-1665,共7页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及融雪化冰工作时间,系统研究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基本原理,建立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上面层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分别实测和预估了不同环境温度、结构...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及融雪化冰工作时间,系统研究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基本原理,建立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上面层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分别实测和预估了不同环境温度、结构层厚度及通电时间等条件下组合结构上面层的表面温度,确定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工作时间,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对比分析及验证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的准确性,为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过程是一种瞬态非稳态导热过程,不同环境条件下,组合结构上面层表面温度在初期上升、中期转折、后期下降等三阶段的预估误差分别维持在0.2~0.8℃、0.3~1.2℃和0.7~5.5℃,其融雪化冰工作时间预估误差则维持在16 min左右;不同环境温度、结构层厚度和通电时间等条件下,预估模型得出的组合结构上面层表面温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介于0.974 0~0.989 0之间,相应P值均小于0.01,判定系数R^2介于0.948 7~0.978 1之间,两者为显著相关,拟合优度较高,预估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浇注导电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预估模型 热传导效应 融雪化冰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锐 黄晓明 赵永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1-665,共5页
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新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采用该级配制作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流动性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空隙率小于1%.对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 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新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采用该级配制作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流动性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空隙率小于1%.对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两阶段设计方法设计的级配制作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试件与传统级配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试件相比大大提高了高温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因此,该设计方法是较好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级配 高温稳定性 流动度 两阶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传导热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朝辉 韩晓霞 +2 位作者 陈姣 侯荣国 郑少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91-3899,共9页
为实现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融雪化冰的目的,制备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提出了其传导热效果的测试方法,全面研究了电极布设方式、碳纤维撒布量、导电相材料掺量对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传导热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比评价了不同类型... 为实现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融雪化冰的目的,制备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提出了其传导热效果的测试方法,全面研究了电极布设方式、碳纤维撒布量、导电相材料掺量对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传导热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比评价了不同类型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单层板传导热效果,并回归拟合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温度随通电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电极材料宜采用铝电极,电压输出方式为交流电源,输出大小宜为54V;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最佳电极布设方式为竖向、碳纤维撒布量为170g/m^2、导电相材料掺量为0.8%;五种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中,竖向置入铜丝网混凝土传导热效果最优,铺设碳纤维带混凝土次之;在同一环境温度条件下,各类型混凝土中部的温度变化趋势与面层温度相同,基本呈线性变化。从而为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导电沥青混凝土 传导热 测试方法 融雪化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宏畅 李国芬 +2 位作者 左洪利 陈富勇 许洪刚 《森林工程》 2019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保障浇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性能,依托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钢桥面浇注沥青铺装工程,通过动稳定度、流动度、贯入度和低温弯曲等试验对升温搅拌时间、流动度和碎石撒布等几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施... 为保障浇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性能,依托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钢桥面浇注沥青铺装工程,通过动稳定度、流动度、贯入度和低温弯曲等试验对升温搅拌时间、流动度和碎石撒布等几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施工技术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浇注沥青混凝土升温搅拌时间以3~3.5h为宜;提出并实践的折线熨平板摊铺工艺,可保证钢桥面高温摊铺受热变形下的铺装设计厚度;增大碎石粒径和增加撒布量均可适当提高浇注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确定采用13.2~19mm粒径的预裹碎石,撒布量控制为11~12kg/m^2,且最佳碎石压入时机为浇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内部温度不宜低于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浇注沥青混凝土 动稳定度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三轴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明阳 张彬 孙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2-2966,2979,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三轴蠕变特性,采用MTS815试验机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获取了相应的蠕变曲线,并将改进的Burgers模型推广到三维形式,用来描述... 为了深入研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三轴蠕变特性,采用MTS815试验机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获取了相应的蠕变曲线,并将改进的Burgers模型推广到三维形式,用来描述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蠕变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蠕变曲线的第一阶段不明显,这反映出其内部空隙率较低;蠕变变形值随温度升高和偏应力水平增大而明显增大,这反映出高温重载共同作用是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辙的决定性因素;蠕变变形随围压增大略有减小,围压对蠕变变形有抑制作用,三轴蠕变试验获得的蠕变规律较之单轴蠕变试验更能反映实际受力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三维的改进Burgers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热力耦合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蠕变特性 三轴蠕变试验 浇注沥青混凝土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彦明 李国芬 《森林工程》 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
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较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设计,提出高温稳定性较好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方案。对于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应用于我国钢桥面铺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高温稳定性 钢桥面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华 钱觉时 +2 位作者 吴文军 郝增恒 王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1-775,共5页
根据应力等效假设,以劲度模量作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参量,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劲度模量损伤因子增量随加载次数的累积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将宏观力学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第3阶段定义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裂缝出现区域.通过对不同... 根据应力等效假设,以劲度模量作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参量,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劲度模量损伤因子增量随加载次数的累积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将宏观力学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第3阶段定义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裂缝出现区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试验结果的分析,定义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破坏时的损伤因子为临界损伤因子,分析得到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破坏时损伤因子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建立了考虑温度因素的疲劳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劲度模量 疲劳损伤 临界损伤因子 疲劳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先华 黄卫 李洪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级配的铺装材料,在应用于钢桥面铺装时,必须高度重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动态剪切试验的研究,分析了沥青用量、粗细集料含量、粉胶比等材料组成因素及结构厚度等结构因...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级配的铺装材料,在应用于钢桥面铺装时,必须高度重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动态剪切试验的研究,分析了沥青用量、粗细集料含量、粉胶比等材料组成因素及结构厚度等结构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合料 钢桥 高温稳定性 桥面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明阳 张彬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3-747,共5页
为分析冻融和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演化规律,采用两种浓度的Na Cl和Na2SO4溶液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冻融腐蚀试验并在各个冻融腐蚀循环后进行劈裂试验,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试验现象的机理,建立了劈裂抗... 为分析冻融和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演化规律,采用两种浓度的Na Cl和Na2SO4溶液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冻融腐蚀试验并在各个冻融腐蚀循环后进行劈裂试验,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试验现象的机理,建立了劈裂抗拉强度比的演化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出现了降低现象,且下降幅度与腐蚀溶液浓度正相关,Na2SO4溶液比Nacl溶液造成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更大;冻融腐蚀现象的机理是沥青混凝土冻胀、沥青老化、化学腐蚀以及盐分结晶产生的体积膨胀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的演化方程与试验数据高度吻合,能够反映冻融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强度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冻融腐蚀 劈裂抗拉强度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保护层材料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民 尚飞 苟举琼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0,共4页
针对铁路系统运营特征对钢桥面保护层材料的耐久性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结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特性,通过对铁路铺装保护层使用特点分析,开展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与常用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浇注... 针对铁路系统运营特征对钢桥面保护层材料的耐久性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结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特性,通过对铁路铺装保护层使用特点分析,开展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与常用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保护层材料疲劳耐久性、密水性及协调变形能力具有明显优势;与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相比,疲劳寿命大幅度提升,密水性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钢桥面铺装 保护层 浇注沥青混凝土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复合梁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民 尚飞 +1 位作者 肖丽 包广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102,共6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变形参数,计算复合梁损伤变量,分析材料模量、铺装厚度、荷载水平对复合梁疲劳损伤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同变形条件下,较高模量的材料提高了铺装层刚度,但自身衰变速度相反更快;厚度变化与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基本呈线性关系;荷载变化对其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当施加的荷载初始挠度由0.6 mm增加到0.8 mm时,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加快了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复合结构 疲劳试验 浇注沥青混合料 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重载条件下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晓鹏 王民 +2 位作者 常城 张燕飞 盛兴跃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针对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高温天气和重载交通条件,经综合评分法比选初步推荐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方案。对(25~50)mm厚GA10+(20~40)mm厚SMA的组合方案建立考虑材料黏弹性的实桥节段梁有限元模型,... 针对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高温天气和重载交通条件,经综合评分法比选初步推荐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方案。对(25~50)mm厚GA10+(20~40)mm厚SMA的组合方案建立考虑材料黏弹性的实桥节段梁有限元模型,进行最不利工况力学响应状态分析,同时制作不同厚度组合的试件进行60℃、70℃的组合结构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磨耗层SMA厚度对层间剪应力影响较大,单层铺装厚度均不高于40 mm时,车辙深度有良好的鲁棒性;综合有限元计算分析结论及车辙试验验证结果,考虑GA10最大公称粒径,提出了30 mm厚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保护层+40 mm厚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磨耗层作为铺装实施方案,对比35 mm厚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35 mm厚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0铺装,其整体抗重载能力提高了10%,累计车辙深度未超过2 mm。通车1年后全桥钢桥面铺装技术状况仍保持极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桥面铺装 高温 重载 浇注沥青混合料 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 有限元法 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民 肖丽 +1 位作者 胡德勇 张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0-634,共5页
采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流变性,分析了GA10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对温度及荷载频率的依赖性,提出了表征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的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同时,通过与常用钢桥面铺装材料(SMA10和EA10)的对比研究,分析了... 采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流变性,分析了GA10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对温度及荷载频率的依赖性,提出了表征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变性的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同时,通过与常用钢桥面铺装材料(SMA10和EA10)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A10的黏弹性转变温度为40℃,高于EA10和SMA1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GA10的黏性系数大于EA10,弹性系数小于EA10;当温度超过30℃时,GA10黏性系数大于SMA10,弹性系数小于SMA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浇注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流变性 黏性系数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慈军 葛毅雄 +1 位作者 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 李双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流变性,并能够满足防渗、适应变形、耐久性等多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处于低温环境中的中低高度的土石坝心墙工程中。在进行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可以实现以最少的试...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流变性,并能够满足防渗、适应变形、耐久性等多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处于低温环境中的中低高度的土石坝心墙工程中。在进行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可以实现以最少的试验组数找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参数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来验证试验的水平及试验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沥青混凝土 正交设计 配合比设计 方差分析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闫东波 林路宇 +2 位作者 张俊波 刘艳 杨庆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车辙动稳定度和15℃冲击韧性均显著优于GMA的;GA的60℃马歇尔稳定度和35℃硬度比GMA的差。综合比较认为:GA的整体性能优于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浇注沥青混合料 GA GMA 性能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施工期钢桥面板温度场研究与监测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世峰 罗国耀 +2 位作者 张毅 梁金宝 付琼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
为确定浇注式沥青铺装施工对钢桁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力状态的影响,以杨泗港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自主搭建的物联云平台实时监测,并结合节段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铺装施工期桥面板温度场特征进行研究。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测点位置,实... 为确定浇注式沥青铺装施工对钢桁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力状态的影响,以杨泗港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自主搭建的物联云平台实时监测,并结合节段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铺装施工期桥面板温度场特征进行研究。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测点位置,实测得到铺装施工期正交异性桥面板横隔板和U肋等的竖、横向温度传递规律及应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测点处温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平均滞后于摊铺时间(时滞)约30 min,温度沿横隔板竖向呈梯度分布,且升温快降温慢;铺装温度影响时长约6 h,铺装温度在横隔板竖向影响范围从其顶部向下约60 cm;沥青温度242℃时,摊铺后的桥面板底面升温最大值为98.1℃(均值约93.3℃),铺装温度影响下的横隔板横桥向拉、压应力分界线距离横隔板顶部约30 cm,应力最大值约1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钢桁梁 正交异性桥面板 铺装 浇注沥青 温度分布 实时监测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