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杜野
裴向军
+2 位作者
黄润秋
何智浩
张佳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8-3504,共7页
浆液的流动性对于浆液的扩散与运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开展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性正交试验,并选择不同可泵时间黏度时变性浆液进行流动度测试,分析了水灰比、外掺剂对浆液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黏度时变性浆液流动度时间变化特...
浆液的流动性对于浆液的扩散与运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开展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性正交试验,并选择不同可泵时间黏度时变性浆液进行流动度测试,分析了水灰比、外掺剂对浆液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黏度时变性浆液流动度时间变化特征,从外掺剂对浆液水化硬化影响基础上,对浆液的流动变化机制性进行了探讨,并以碎裂岩体注浆为例,研究浆液流动性在注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浆液的流动度的影响,随着水灰比、助剂1~#、助剂2~#、助剂3~#量的增加,浆液的流动度增加,水灰比是影响流动度的最大的因素,其次为助剂2~#、助剂3~#、助剂1~#;对于浆液黏度的影响主次关系为助剂3~#、助剂1~#、水灰比、助剂2~#;浆液流动度的变化具有缓慢期、快速期、稳定期3阶段特征,浆液临近可泵时间时,浆液流动度变化具有显著的突变性。碎裂岩体注浆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浆液的黏度时变特性进行注浆,减少了普通水泥浆待凝、复灌所带来的工时延长,缩短了注浆时间,节省注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时
变性
浆液
流动特性
水化硬化机制
注浆工程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工期同步注浆影响下盾构隧道管片纵向上浮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
33
2
作者
黄旭民
黄林冲
梁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0-1707,共8页
同步注浆是盾构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浆液压力产生的上浮力是导致施工期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在未凝固区长度范围内,上浮力逐渐衰减,上覆土体基床系数逐渐增加。针对该类复杂力学问题,基于弹性地基梁矩阵传递法理论,综合考虑了浆液黏度时...
同步注浆是盾构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浆液压力产生的上浮力是导致施工期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在未凝固区长度范围内,上浮力逐渐衰减,上覆土体基床系数逐渐增加。针对该类复杂力学问题,基于弹性地基梁矩阵传递法理论,综合考虑了浆液黏度时变性、上覆土体基床系数各异性以及施工荷载步叠加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施工期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预测方法。将现场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引起的隧道上浮量最大处一般在距盾尾6~7环附近,远离盾构机40环以后影响较小;浆液黏度随时间增加使浆液流动性和周围土体渗透性降低,浆液压力衰减幅值减小,导致浆液未凝固区更长和上浮力更大。主要解决了复杂变基床系数条件下两类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耦合和考虑多因素影响下上浮量精细化预测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盾构隧道上浮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上浮
基床系数
弹性地基梁
矩阵传递法
浆液黏度时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杜野
裴向军
黄润秋
何智浩
张佳兴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8-350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402025)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课题(No.SKLGP2014Z001)~~
文摘
浆液的流动性对于浆液的扩散与运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开展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性正交试验,并选择不同可泵时间黏度时变性浆液进行流动度测试,分析了水灰比、外掺剂对浆液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黏度时变性浆液流动度时间变化特征,从外掺剂对浆液水化硬化影响基础上,对浆液的流动变化机制性进行了探讨,并以碎裂岩体注浆为例,研究浆液流动性在注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浆液的流动度的影响,随着水灰比、助剂1~#、助剂2~#、助剂3~#量的增加,浆液的流动度增加,水灰比是影响流动度的最大的因素,其次为助剂2~#、助剂3~#、助剂1~#;对于浆液黏度的影响主次关系为助剂3~#、助剂1~#、水灰比、助剂2~#;浆液流动度的变化具有缓慢期、快速期、稳定期3阶段特征,浆液临近可泵时间时,浆液流动度变化具有显著的突变性。碎裂岩体注浆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浆液的黏度时变特性进行注浆,减少了普通水泥浆待凝、复灌所带来的工时延长,缩短了注浆时间,节省注浆材料。
关键词
黏度
时
变性
浆液
流动特性
水化硬化机制
注浆工程
应用研究
Keywords
viscosity time-varying slurry
flow characteristics
hydration and hardening mechanism
grout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tudy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工期同步注浆影响下盾构隧道管片纵向上浮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
33
2
作者
黄旭民
黄林冲
梁禹
机构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0-170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564)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项目(KCXFZ20200121151603895,KCXFZ20201221173207020)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JCYJ20190807162401662)。
文摘
同步注浆是盾构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浆液压力产生的上浮力是导致施工期管片上浮的重要因素。在未凝固区长度范围内,上浮力逐渐衰减,上覆土体基床系数逐渐增加。针对该类复杂力学问题,基于弹性地基梁矩阵传递法理论,综合考虑了浆液黏度时变性、上覆土体基床系数各异性以及施工荷载步叠加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施工期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预测方法。将现场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引起的隧道上浮量最大处一般在距盾尾6~7环附近,远离盾构机40环以后影响较小;浆液黏度随时间增加使浆液流动性和周围土体渗透性降低,浆液压力衰减幅值减小,导致浆液未凝固区更长和上浮力更大。主要解决了复杂变基床系数条件下两类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耦合和考虑多因素影响下上浮量精细化预测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盾构隧道上浮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片上浮
基床系数
弹性地基梁
矩阵传递法
浆液黏度时变性
Keywords
segment uplift
foundation coefficient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atrix transfer method
time-varying property of grout viscosity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黏度时变性注浆材料流动特性与应用研究
杜野
裴向军
黄润秋
何智浩
张佳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工期同步注浆影响下盾构隧道管片纵向上浮特征分析与应用
黄旭民
黄林冲
梁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