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窦思东 许瑞旭 +2 位作者 叶颖颖 黄宁颖 兰彩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法训练。分别于功法训练前和功法训练后,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对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进行检测,共2次。结果:(1)功法训练前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线上浅表MBPU大椎穴大于至阳穴大于命门穴(P<0.05,P<0.01)。(2)功法训练后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均较功法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易筋经"托天桩"可提高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的浅表MBPU,对督脉线的能量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托天桩 阳虚质 微循环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2 位作者 汪培清 吴宝华 张福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督脉循行线 深部组织 微循环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贺文华 董晓慧 +4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曾芳 李政杰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膝关节邻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诸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同时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患者膝关节邻近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治疗前后的SMBP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与口服塞来昔布对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KOA患者的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均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2、ROI4、ROI5的SMBP(P<0.05);针刺能显著增加膝关节局部ROI3的SMBP(P<0.01);ROI1、ROI3的SMBP塞来昔布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1、ROI2、ROI3、ROI4、ROI5的SMBP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SMBP,且临床疗效不亚于一线用药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塞来昔布 膝骨性关节炎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不同时程对大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邱悦 施睿 +2 位作者 余芝 王欣君 张建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时程(0 min、5 min、10 min、15 min)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艾灸组与探头加热组干预后足三里穴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均有提高,不同时程血流灌注量比较:5 min>15 min>10 min,峰值比较则为:15 min>5min>10 min,峰值出现时间与效应持续时间均与干预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艾灸可以影响局部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其效应与干预时间有关,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血流灌注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