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海水下地形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珂 洪峻 +1 位作者 张元 明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0,共6页
自动化检测算法是实现浅海水下地形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浅海水下地形特征变化方向的提取方法,证明了其提取的方向与SAR图像特征基本一致.研究了不变矩区域描述方法,证明了采用不变矩来描述浅海水下地形的区域特征,具有可行性和适... 自动化检测算法是实现浅海水下地形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浅海水下地形特征变化方向的提取方法,证明了其提取的方向与SAR图像特征基本一致.研究了不变矩区域描述方法,证明了采用不变矩来描述浅海水下地形的区域特征,具有可行性和适应性.提出了SAR图像中浅海水下地形的检测算法,其中采用了平均不变矩并重新定义了不变矩的距离.最后实验验证了该检测算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浅海水下地形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下地形的SAR遥感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开国 傅斌 +1 位作者 黄韦艮 贺明霞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结合连续性方程和布拉格后向散射模型,在准一维简化浅海水下地形情况下,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将浅海水下地形区域的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变化与大尺度背景流场、海面风场和雷达系统参数等联系起来... 结合连续性方程和布拉格后向散射模型,在准一维简化浅海水下地形情况下,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将浅海水下地形区域的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变化与大尺度背景流场、海面风场和雷达系统参数等联系起来。海上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浅海水下地形的SAR成像主要由通过受水下地形影响的海表层流场对海表面风引起的微尺度波的水动力调制而获取浅海水下地形信息,其中潮流与水下地形的相互作用过程改变海表层流场,变化的海表层流与海表面微尺度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海表面波的空间分布,雷达波与海表面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雷达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因此SAR图像中浅海水下地形或水深信息量的多少不仅与海表层流场和海面风速有关,而且与雷达工作波段、雷达波束入射角和极化方式也密切相关。认为由水下地形变化引起的缓慢变化的表层流场中海表面定常微尺度波谱能量密度的变化满足波作用量谱平衡方程;而在波数空间中,海表面微尺度波谱的成长过程也可以用波数谱平衡方程描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海表面波高频谱(毛细-重力波)形式的解析表达式。众所周知,浅海水下地形信息是由于水下地形影响下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与背景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差异而在SAR图像上的呈现,从而在建立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的基础上,仿真计算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相对于海表层流场、海面风场等海况参数和SAR工作波段、SAR波束入射角、极化方式等雷达系统参数的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得到了有关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的特征和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的最佳海况参数与最佳雷达系统参数,为研究和开展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浅海水下地形 相对后向散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面散射的雷达探测浅海水下地形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珂 洪峻 +1 位作者 明峰 丁岩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3,共7页
海面镜面散射建模及其应用方法是小入射角时雷达海洋遥感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格拉母—卡利尔(Gram-Charlier)分布的海面镜面散射建模方法,分析了其极化特性,将风速统一以海面上10 m高度为基准。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证明了其正... 海面镜面散射建模及其应用方法是小入射角时雷达海洋遥感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格拉母—卡利尔(Gram-Charlier)分布的海面镜面散射建模方法,分析了其极化特性,将风速统一以海面上10 m高度为基准。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证明了其正确性和优越性。提出了采用Wu J方法估计海面均方斜率可改进其在中低风速时的性能,指出在应用时需要首先进行风速条件下的验证。进而将基于Gram-Charlier分布的海面镜面散射模型应用于雷达探测浅海水下地形。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散射 Gram-Charlier分布 雷达探测 浅海水下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巍 金亚秋 沈一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6,共7页
海流与海底地形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海表面的粗糙起伏,从而引起对海面观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在浅海海流速度垂直分布廓线为均匀的假定下,由流体连续性方程和驰豫时间近似下流体力学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已证明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变化... 海流与海底地形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海表面的粗糙起伏,从而引起对海面观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在浅海海流速度垂直分布廓线为均匀的假定下,由流体连续性方程和驰豫时间近似下流体力学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已证明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变化正比于海流方向上海流速度变化的梯度.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海面的观测图像在无槽道信息和海流方向预知条件下,提出用散射系数的二维相关函数确定海流方向.在海流速度和方向已知条件下,推导了由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变化迭推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公式,并研究了航天飞机 SIR—C SAR在我香港特区海域的二维图像反演浅海水下地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水下地形 海流 SAR 合成孔径雷达 海底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反演浅海地形的一种改进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泽军 王小青 +1 位作者 于祥祯 刘磊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4期86-89,共4页
传统的SAR图像浅海地形反演方法仅采用迭代模型求解水深,收敛速度较慢。采用基于AH模型获得初步的浅海水深,然后带入迭代模型进行优化的方法,加快了反演收敛速度。基于该改进方法,利用1景ERS-2和1景ENVISAT数据,对某海域的水深进行了反... 传统的SAR图像浅海地形反演方法仅采用迭代模型求解水深,收敛速度较慢。采用基于AH模型获得初步的浅海水深,然后带入迭代模型进行优化的方法,加快了反演收敛速度。基于该改进方法,利用1景ERS-2和1景ENVISAT数据,对某海域的水深进行了反演。与实测水深相比,此方法获得的水深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9%和10.8%,同时有效的减少了迭代次数。另外研究发现,采用地形的绝对变化误差作为SAR浅海地形反演精度的指标不够合理。因此采用去除反映地形整体走势的基准面后的相对地形变化误差作为浅海地形反演精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浅海水下地形 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