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甘薯品比试验
1
作者 马红强 马红玉 +2 位作者 李文平 田军红 张顺林 《农技服务》 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
武山县地处渭河上游,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适宜蔬菜产业发展。甘薯作为旱地作物,对生长环境要求低,同时其营养丰富,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栽培甘薯可丰富作物种植种类。为筛选出适宜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甘薯品种,在渭... 武山县地处渭河上游,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适宜蔬菜产业发展。甘薯作为旱地作物,对生长环境要求低,同时其营养丰富,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栽培甘薯可丰富作物种植种类。为筛选出适宜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甘薯品种,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进行3个甘薯品种的种植试验,比较其薯块分级、产量及特征指标。结果表明:烟薯25号和西瓜红作为蒸煮型品种,薯形多纺锤形和圆筒形,品相较佳,产量分别为2430.1 kg/667m^(2)和2503.4 kg/667m^(2),商品薯率分别为80.4%和76.6%,商品性较好,适宜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筛选 产量 栽培 渭河流域 浅山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薯25号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的栽培密度筛选
2
作者 马红玉 马红强 +2 位作者 李文平 田军红 张顺林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为烟薯25号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栽培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设置39000株/hm^(2)、45000株/hm^(2)、51000株/hm^(2)、57000株/hm^(2)、63000株/hm^(2)共5个密度对烟薯25号进行栽培试验,筛选烟薯25号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较合理的栽培... 为烟薯25号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栽培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设置39000株/hm^(2)、45000株/hm^(2)、51000株/hm^(2)、57000株/hm^(2)、63000株/hm^(2)共5个密度对烟薯25号进行栽培试验,筛选烟薯25号在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较合理的栽培密度。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45000株/hm^(2)和51000株/hm^(2)时,烟薯25号的产量分别为37819.5 kg/hm^(2)和36699.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该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该密度范围的地下薯收获量较大,蔓薯比适中,分别为2.24∶1、2.47∶1。栽培密度为45000株/hm^(2)时,商品薯率最高,为78.8%。综上,栽培密度45000~51000株/hm^(2)是渭河流域浅山半干旱区烟薯25号较为合理的密度种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薯25号 渭河流域 浅山半干旱区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半干旱区娃娃菜新品种引进试验
3
作者 张桂珍 李文 王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3期25-26,34,共3页
2019—2020年在天水市渭河及其各支流南北海拔1 400~1 600 m以上的浅山半干旱区引进国内外娃娃菜新品种6个进行田间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宝黄、帝王、玲珑黄3个娃娃菜品种表现出了早熟、结球性强、商品性好的特点,对软腐病和霜霉... 2019—2020年在天水市渭河及其各支流南北海拔1 400~1 600 m以上的浅山半干旱区引进国内外娃娃菜新品种6个进行田间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宝黄、帝王、玲珑黄3个娃娃菜品种表现出了早熟、结球性强、商品性好的特点,对软腐病和霜霉病抗病性强,较当地主栽品种春小黄分别增产10.59%、9.66%、6.60%,可作为浅山半干旱区娃娃菜主栽品种加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山半干旱区 娃娃菜 引进 品种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半干旱区麦后复种胡萝卜品比试验报告
4
作者 柳双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期76-76,共1页
浅山半干旱区麦后复种胡萝卜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结合农民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种植模式。通过试验,四个新品种:艾盛五寸参、超级三红六寸、君川、三红五寸参生理性状还是产量表现都优于当地品种。
关键词 浅山半干旱区 复种 胡萝卜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浅山丘陵沟壑区桃园袋控缓释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保祥 张帆 +3 位作者 王晨冰 赵秀梅 王鸿 王发林 《中国果树》 2017年第3期32-37,共6页
2012—2014年在甘肃省秦安县,以17年生‘北京7号’桃为试材,探讨不同覆盖方式下袋控缓释肥对桃树新梢生长、叶片光合作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浅山丘陵沟壑区省力高效施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袋控缓释肥促进了... 2012—2014年在甘肃省秦安县,以17年生‘北京7号’桃为试材,探讨不同覆盖方式下袋控缓释肥对桃树新梢生长、叶片光合作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浅山丘陵沟壑区省力高效施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袋控缓释肥促进了桃树新梢生长,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单果重和产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显著。因此,袋控缓释肥适宜在黄土高原浅山干旱区桃园推广应用,土壤覆盖材料首选麦草,其次为玉米秸秆,再次为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产量 袋控缓释肥 浅山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地麦后复种地膜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振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22-24,共3页
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进行了麦后复种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的集水增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折合产量36 690.0 kg/hm2,纯收益15 462.00元/hm2,投产比为1∶6.36,比高垄覆膜增产31.5%,增收22.62%,建议在武山县浅... 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进行了麦后复种西葫芦不同起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的集水增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折合产量36 690.0 kg/hm2,纯收益15 462.00元/hm2,投产比为1∶6.36,比高垄覆膜增产31.5%,增收22.62%,建议在武山县浅山半干旱区麦后复种时大力推广应用;其次为平畦覆膜,折合产量34 462.5 kg/hm2,纯收益为14 498.25元/hm2,比高垄覆膜增产23.5%,增收14.9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山半干旱区 麦后复种 地膜西葫芦 起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区“全膜玉米套油菜—架豆王”一膜三用栽培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江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102-102,共1页
在海拔1 550~1 850m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套种冬油菜,翌年油菜收获后保膜复种架豆王,这种"一膜三用"两年三熟粮菜套种种植模式,具有生产技术操作简单实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浅山半干旱区 “全膜沟播玉米—冬油菜—架豆王” 一膜三用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