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山丘陵地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晓波 张俊佩 +2 位作者 徐慧敏 徐虎智 裴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6,共7页
我国分布有大量浅山丘陵地,在这些地区存在着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矛盾,因此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建立浅山丘陵地核桃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为目标,于2004—2015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路沟村开展了核桃果材兼... 我国分布有大量浅山丘陵地,在这些地区存在着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矛盾,因此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建立浅山丘陵地核桃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为目标,于2004—2015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路沟村开展了核桃果材兼用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选择早实核桃品种‘辽宁1号’,通过高接方式比较了普通实生砧木、核桃本砧‘宁优’、优良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黑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山’以及嫁接高度等对嫁接品种树体生长、坚果产量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优良杂种砧木可以明显促进早实品种树体生长,具有壮树和防早衰的作用。对接口下5 cm处砧木直径测量结果显示: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的直径显著大于黑核桃砧木‘中宁山’,黑核桃砧木‘中宁山’的直径显著大于核桃本砧‘宁优’。早实品种树体外围新梢生长量调查结果显示:‘中宁奇’和‘中宁魁’砧木上的新梢生长量最大,‘中宁山’和‘宁优’次之,‘中宁奇’比核桃本砧‘宁优’高24.2%;杂种砧木可以提高核桃坚果产量和品质。连续3年对果实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中宁奇’为砧木的‘辽宁1号’品种平均产量为3 043.5 kg/hm2,比传统栽培模式高31.4%,而且坚果风味明显提高;提高优良砧木留干高度,不仅可获得果和材的双收益,而且方便机械作业,减少人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以杂交种‘中宁奇’为砧木,留干高度1.5 m的果材兼用模式,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栽培模式,盛果期收益可达117 225元/hm2,为传统栽培模式下的1.98倍。本研究获得了适宜于丘陵山地、具有较高效益的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核桃品种 杂种砧木 果材兼用 种植模式 浅山丘陵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浅山丘陵地区秋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赵宏义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7期98-99,共2页
江南浅山丘陵地区种植秋延辣椒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秋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浅山丘陵地 秋延辣椒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山县浅山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解析
3
作者 刘军领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0期61-61,共1页
确山县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生息。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受降水条件、自然... 确山县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生息。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受降水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确山县地表水资源量的年内分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性季风气候 丘陵 地表水资源量 北亚热带 三分之一 降水条件 年内分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忻州市浅山丘陵区困难地造林措施分析
4
作者 李志武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的了解,剖析浅山丘陵区造林失败的原因,提出合理选择树种、林地整改、多季节造林、利用抗旱造林技术以及加强抚育管理等应对策略,减小当地特殊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不良影响,提高浅山丘陵区困难... 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的了解,剖析浅山丘陵区造林失败的原因,提出合理选择树种、林地整改、多季节造林、利用抗旱造林技术以及加强抚育管理等应对策略,减小当地特殊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不良影响,提高浅山丘陵区困难地造林水平。本研究为忻州市造林工作提供思路,通过多种措施改善造林条件,保障林木茁壮生长,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为类似地区造林项目提供参考,为生态环境防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州市 丘陵 造林 问题剖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连翘栽培管理技术
5
作者 程学花 吴春涛 《西北园艺》 2024年第3期24-25,共2页
利用连翘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推广适合太行山区连翘种植的四项栽培技术,提炼出连翘日常管理及采收技术要点,为提高浅山丘陵地区连翘的栽培效益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 丘陵 连翘 关键技术 采收技术 病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艳霞 武爱彬 +1 位作者 刘欣 秦彦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基于研究区浅山丘陵区的地貌特征,引入地形位指数,从地形梯度上研究土地利用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分别研究地形梯度上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和单项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研究区低地形位区段(1~10)为耕地、建设用... 基于研究区浅山丘陵区的地貌特征,引入地形位指数,从地形梯度上研究土地利用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分别研究地形梯度上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和单项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研究区低地形位区段(1~10)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的优势分布区;中地形位区段(10~25)是草地和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高地形位区段(25~50)是林地的优势分布区。(2)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大,未利用地最小;土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地形位差异明显,地形位1—3级别上呈上升趋势,3—6级别上生态服务逐渐下降,在6—24级别上波动上升,在24级别达到峰值,然后随着级别增大开始下降,在49级别达到最小值。(3)保持土壤、气体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提供美学景观和食物生产价值比重较小。食物生产、废物处理、水源涵养优势分布区间为地形位1~12;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美学景观的服务价值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地形位1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梯度特征 生态服务价值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县中 贺德先 吴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91,共7页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该区麦田土壤全氮含量极低、低、中、高指标分别为1.34g·kg^-1,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4mg·kg^-1,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9mg·kg^-1,不同肥力水平下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225、0-120、0-135kg·hm^-2;根据丘陵旱作区、山前平原区和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及小麦需肥规律,3个种植生态区一次性施肥方案的肥料配方(N-P2O5-K2O)分别为45%(27-8-10)、40%(25-6-9)、35%(22-5-8);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方案的通用基肥配方为40%(15-10-15),3个种植生态区基肥施用量分别为450-600、420-540、360-480kg·hm^-2,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结合雨水或灌水分别再追施尿素200-260、180-240、150-2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西南丘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欣 赵艳霞 秦彦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8,共6页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浅山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09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应用增量趋势判别法从动态变化中识别生态安全变化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升高趋势,从2...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浅山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09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应用增量趋势判别法从动态变化中识别生态安全变化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升高趋势,从2000年的0.485 1增至2009年的0.577 3,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好转态势,安全等级从Ⅳ级(中警)转为Ⅲ级(预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水网密度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农田旱涝保收率、生物丰度指数8项指标是影响该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并针对其提出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关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梯田式吉塞拉矮化大樱桃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乃红 崔启志 +1 位作者 艾志国 张立新 《河北果树》 2015年第5期29-32,共4页
唐山市玉田县唐自头镇团城村地貌为燕山余脉,具有浅山丘陵区地形特征,该村成立了“玉泉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坐落在村东的667 hm2疏林荒山、荒沟、荒坡重新规划进行开发,借鉴冀东地区成功的“围山转”造林技术模式,依地形对荒山、... 唐山市玉田县唐自头镇团城村地貌为燕山余脉,具有浅山丘陵区地形特征,该村成立了“玉泉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坐落在村东的667 hm2疏林荒山、荒沟、荒坡重新规划进行开发,借鉴冀东地区成功的“围山转”造林技术模式,依地形对荒山、荒坡、荒沟土地进行平整,建成环山梯田,在梯田内栽种樱桃、核桃、栗子、苹果等果树类经济树种;在山顶栽种油松和侧柏等生态水土保持树种,同时进行滴灌等设施的配套,由此探索出了一条独创的浅山丘陵区梯田式果树密植丰产栽培新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丘陵 大樱桃 梯田 密植 吉塞拉 矮化 水土保持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浅山丘陵区乌桕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斌超 文宏升 +1 位作者 虞涛 何贵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384-385,共2页
介绍了乌桕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及经济价值,分析了信阳市浅山丘陵区发展乌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以推动乌桕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乌桕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丘陵 河南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耕地地力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
11
作者 董县中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5期160-162,共3页
以豫西南盆地典型的浅山丘陵区的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耕地地力状况综合分析,划分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分别指出耕地管理和土壤改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耕地地力建设、土壤改良利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 以豫西南盆地典型的浅山丘陵区的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耕地地力状况综合分析,划分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分别指出耕地管理和土壤改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耕地地力建设、土壤改良利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 丘陵 耕地地力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根柱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不同整地季节、不同保湿措施、针叶树大苗深植、阔叶树截干等项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 。
关键词 丘陵 造林技术 造林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浅山丘陵大棚袋料香菇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永凤 简红忠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3期46-48,共3页
1场地选择按照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汉中大部分地方均符合这个条件。特别是在新建面积比较大的香菇栽培基地时,更要严格按照该标准去做好水... 1场地选择按照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汉中大部分地方均符合这个条件。特别是在新建面积比较大的香菇栽培基地时,更要严格按照该标准去做好水质、土壤选择,以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料香菇 场地选择 栽培关键技术 环境质量要求 香菇栽培 铁路干线 工矿区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梨在河南西部浅山丘陵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高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2005年2月引入黄金梨在河南省西部浅山丘陵区的汝阳县进行试栽。结果表明,黄金梨在河南省西部浅山丘陵区表现良好;具有生长健壮、早果丰产、果实外观漂亮、风味独特、品质极佳、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性;该品种果实8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3... 2005年2月引入黄金梨在河南省西部浅山丘陵区的汝阳县进行试栽。结果表明,黄金梨在河南省西部浅山丘陵区表现良好;具有生长健壮、早果丰产、果实外观漂亮、风味独特、品质极佳、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性;该品种果实8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368.0 g,栽后第2年结果,第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587 kg,栽后第5~7年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建园后第1~7年平均每年每667 m^2收益7 539.6元。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西部浅山丘陵区推广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黄金梨 引种 河南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浅山丘陵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琦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00-101,共2页
大豆是安康市浅山丘陵区多年来一直种植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 666 hm2。目前大豆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高产可达每667 m2产150 kg,低产667 m2产50 kg。通过近几年采用不同品种的播期试验、密度试验、轮作倒茬、垄作栽培等高... 大豆是安康市浅山丘陵区多年来一直种植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 666 hm2。目前大豆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高产可达每667 m2产150 kg,低产667 m2产50 kg。通过近几年采用不同品种的播期试验、密度试验、轮作倒茬、垄作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安康浅丘种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丘陵 大豆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生态工程造林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毕巧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许昌市西部浅山丘陵区工程造林现状为例,通过对该区域内宜林地工程造林在科技支撑、资金支撑以及林地管理、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提出了浅山丘陵区生态工程造林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丘陵 工程造林 绿化现状 存在问题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高标准粮田建设主攻方向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广洲 史铁勤 李书奎 《河南农业》 2012年第9期61-61,共1页
泌阳县位于豫西南浅山丘陵区。近年来,全县在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以项目开发为平台,以高标准实施为基础,以整合推进为手段,以治水改田为内容,通过运用综合措施、完善田间工程配套,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根据近年来泌阳县高... 泌阳县位于豫西南浅山丘陵区。近年来,全县在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以项目开发为平台,以高标准实施为基础,以整合推进为手段,以治水改田为内容,通过运用综合措施、完善田间工程配套,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根据近年来泌阳县高标准粮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在浅山丘陵区建设高标准粮田,其主攻方向应把握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 标准实施 粮田 粮食生产能力 项目开发 工程配套 泌阳县 豫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枣树生态造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辛国奇 张海州 +3 位作者 毕巧玲 王燕军 王国周 马宝森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对浅山丘陵枣树生态造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4个适合我区推广栽植的优良枣树品种,总结出了浅山丘陵生态造林技术,枣树生态造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并进行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 丘陵 生态造林 枣树品种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抗旱造林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智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0期49-49,共1页
在浅山丘陵区荒山绿化中,邢台县创新探索出一整套抗旱造林新技术,通过采取该抗旱造林法,在2014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造林成活率也达95%以上。 1干旱丘陵区造林中应用套保湿袋靠雨淋板技术 具体操作方法是: 1.1苗木蘸根。把... 在浅山丘陵区荒山绿化中,邢台县创新探索出一整套抗旱造林新技术,通过采取该抗旱造林法,在2014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造林成活率也达95%以上。 1干旱丘陵区造林中应用套保湿袋靠雨淋板技术 具体操作方法是: 1.1苗木蘸根。把营养钵不破不散,土团完好的优质侧柏苗运到栽植区后,随卸苗随用稀泥浆蘸根,使根部形成保护层,防止毛细根风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造林 丘陵 栽植区 土团 造林成活率 玉米轴 操作方法 苗木高度 十年 毛细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丘陵区“三仁”基地造林模式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素素 朱锦国 牛志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31-132,共2页
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差,尚有大面积未绿化区域,因而绿化潜力较大。内丘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一套浅山丘陵区“三仁”抗旱造林模式,即在浅山丘陵区结合容器苗造林种植酸枣、仁用山杏、柏树,打造药材“三仁”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 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差,尚有大面积未绿化区域,因而绿化潜力较大。内丘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一套浅山丘陵区“三仁”抗旱造林模式,即在浅山丘陵区结合容器苗造林种植酸枣、仁用山杏、柏树,打造药材“三仁”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三仁”基地逾666.67hm^2,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 "三仁"基地 造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