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铜矿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尹裕 黄开飞 郭振鹏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某铜矿经过多年开采,采场结构参数未及时改进,导致矿山生过程中存在安全性差、开采效率低等问题。为了保证矿山采空区安全稳定,合理提升生产效益,通过拓展Mathews稳定图法及数值模拟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拓展Mathews... 某铜矿经过多年开采,采场结构参数未及时改进,导致矿山生过程中存在安全性差、开采效率低等问题。为了保证矿山采空区安全稳定,合理提升生产效益,通过拓展Mathews稳定图法及数值模拟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拓展Mathews稳定图法确定采场顶板稳定性水力半径为4.4 m,采场边帮稳定性水力半径为10.0 m。结合位移、塑性区云图,在间柱宽度为10 m时,内部塑性区存在连通现象,不利于采场长期稳定,间柱宽度应在12 m以上。采场长度为40 m、边帮高度为40 m时,建议采场宽度为10 m,间柱宽度为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Mathews稳定图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诺尔铅锌矿深部矿体充填采矿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敏 刘树龙 +5 位作者 余青龙 田浩雨 王贻明 原新宇 许宏图 苏凤波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白音诺尔铅锌矿面临的矿体形态复杂、矿石贫化率高、经济效益差等难题,从矿体形态、走向长度、厚度、倾角、品位等角度将矿体分为4类,其中,类型Ⅰ为夹石+分支复合+厚度与倾角变化明显矿体,类型Ⅱ为靠近破碎带+分支复合明显矿体,类... 针对白音诺尔铅锌矿面临的矿体形态复杂、矿石贫化率高、经济效益差等难题,从矿体形态、走向长度、厚度、倾角、品位等角度将矿体分为4类,其中,类型Ⅰ为夹石+分支复合+厚度与倾角变化明显矿体,类型Ⅱ为靠近破碎带+分支复合明显矿体,类型Ⅲ为中厚+急倾斜+少夹石+形状规则矿体,类型Ⅳ为厚度小+倾角大+零星独立矿体,对不同类型矿体进行采矿方法初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选择经济、技术、安全和合理程度为影响因素,衡量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矿体类型Ⅰ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当夹石不能剔除时,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矿体类型Ⅱ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矿体类型Ⅲ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矿体类型Ⅳ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 上向进路 阶段空场嗣后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崩落法转充填法过渡区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兵 吴姗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年第3期23-25,共3页
大冶铁矿将崩落转充填开采的过渡区作为充填法试验矿块,根据矿山原有开拓系统的布置,将充填试验矿块从21#~34#进路划分矿房矿柱,采用浅孔留矿嗣后胶结充填法回收矿石,可有效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实现崩落法向充填法的提前过渡,... 大冶铁矿将崩落转充填开采的过渡区作为充填法试验矿块,根据矿山原有开拓系统的布置,将充填试验矿块从21#~34#进路划分矿房矿柱,采用浅孔留矿嗣后胶结充填法回收矿石,可有效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实现崩落法向充填法的提前过渡,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调试充填系统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大冶铁矿全尾砂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其充填倍线为5.9,可实现自流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崩落转 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集铁矿(北段)二步骤矿柱回采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囝 周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7,60,共4页
吴集铁矿(北段)-200 m中段以上采场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一步骤采场充填后,根据实际开采条件,提出适合的3种二步骤矿柱回采的方案,从如何安全、经济、高效且最大程度地回收资源等方面考虑,探讨适合吴集铁矿(北段)矿柱回采的采... 吴集铁矿(北段)-200 m中段以上采场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一步骤采场充填后,根据实际开采条件,提出适合的3种二步骤矿柱回采的方案,从如何安全、经济、高效且最大程度地回收资源等方面考虑,探讨适合吴集铁矿(北段)矿柱回采的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技术参数。对类似开采条件矿山的矿柱回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开采条件 矿柱回采 采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古铜矿遗址的安全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承尧 范庆 +1 位作者 霍洪岩 范进才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1期76-79,83,共5页
由于地下采矿活动将改变围岩物理环境的天然力场,使围岩产生位移和变形。为有效控制由于采矿活动形成的围岩位移,分析可能受到开采影响区域的矿体和围岩的力学性质、岩体地质构造、周边应力状况以及地下水文状况,以某铜矿为例,分别选用... 由于地下采矿活动将改变围岩物理环境的天然力场,使围岩产生位移和变形。为有效控制由于采矿活动形成的围岩位移,分析可能受到开采影响区域的矿体和围岩的力学性质、岩体地质构造、周边应力状况以及地下水文状况,以某铜矿为例,分别选用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对地下采矿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矿山开采对地表矿渣遗址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开采后,矿体围岩稳定性较好,有利于确保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上向水平分层胶结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姑山矿挂帮矿极复杂覆岩下矿石联采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永豹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马钢姑山矿挂帮矿Ⅱ期工程按原设计采用10 m段高进行开拓,需进行-90 m水平开拓采准工程,同时-90 m中段矿房顶板接近露天采坑回填体,回采率不足50%且回采安全得不到保障。设计了联采方案,以地处-100^-82 m水平的6~#穿脉所辖区域的矿体为... 马钢姑山矿挂帮矿Ⅱ期工程按原设计采用10 m段高进行开拓,需进行-90 m水平开拓采准工程,同时-90 m中段矿房顶板接近露天采坑回填体,回采率不足50%且回采安全得不到保障。设计了联采方案,以地处-100^-82 m水平的6~#穿脉所辖区域的矿体为例,开采顺序为首采矿房—充填首采空区—二采矿房—充填二采空区—回采矿柱(三采)—充填矿柱(三采)空区,选择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顾及到矿体围岩较不稳固,设计采用了预留顶板保安矿柱和预控顶支护等技术措施。联采方案的成功实施有效提高了回采率(达到90%),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证了回采安全,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帮矿 联采方案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回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