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30
篇文章
<
1
2
…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
1
作者
张江涛
蒲振华
+3 位作者
张玉栋
李权超
江杰
危登涛
《岩土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了研究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依托芦澳路下穿马青路工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发现桩基的最大水平位移(3.63 mm)超过了变形控制指标(3 mm),并对邻近桩基的内力...
为了研究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依托芦澳路下穿马青路工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发现桩基的最大水平位移(3.63 mm)超过了变形控制指标(3 mm),并对邻近桩基的内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浆加固的保护措施,并对比分析不同加固深度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桩基周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显著降低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当注浆加固深度为15 m时,可取得较佳的效果;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加固措施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邻近桩基础
加固措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邻近既有建筑浅埋隧道扩挖施工方案比选
2
作者
陈智威
《路基工程》
202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依托采用中洞法扩建的某隧道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对中洞先行与双侧导坑先行两种方案的施工过程开展模拟分析,研究目标断面在不同施工工序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以及中洞收敛随施工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洞先行方案早于双侧导坑先行方案形...
依托采用中洞法扩建的某隧道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对中洞先行与双侧导坑先行两种方案的施工过程开展模拟分析,研究目标断面在不同施工工序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以及中洞收敛随施工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洞先行方案早于双侧导坑先行方案形成闭合拱结构,整体承载能力较强,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较小;双侧导坑方案的水平收敛及中洞收敛均优于中洞先行方案,但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偏压现象。若扩建后隧道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建议采用中洞先行施工方案;若竖向荷载较小,水平应力较大时,建议采用双侧导坑先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
浅埋隧道
扩建
方案比选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浅埋隧道自然排烟竖井临界间距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洁
王璐
姜学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竖井间距会改变竖井内外压差,当竖井内外压差为0时,隧道火灾烟气将无法排出,此时竖井对应位置为竖井临界间距。由竖井内外口压差理论分析,给出竖井临界间距理论模型,再采用FDS模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可明显降低隧道温度,...
竖井间距会改变竖井内外压差,当竖井内外压差为0时,隧道火灾烟气将无法排出,此时竖井对应位置为竖井临界间距。由竖井内外口压差理论分析,给出竖井临界间距理论模型,再采用FDS模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可明显降低隧道温度,竖井间距为临界间距时,温度下降幅度接近150℃,人员疏散路径温度低于60℃,竖井排烟效率在55%~80%,可有效进行竖井排烟;当竖井间距大于竖井临界间距时,隧道内烟气压强小于竖井出口处风压,竖井排烟效率低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浅埋隧道
竖井排烟
竖井临界间距模型
自然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鹤林
常小兵
胡凯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8,共12页
隧道围岩压力值是浅埋隧道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传统浅埋隧道坍塌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圆弧滑移面破坏模式,同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地震力作用下浅埋隧道围...
隧道围岩压力值是浅埋隧道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传统浅埋隧道坍塌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圆弧滑移面破坏模式,同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地震力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实际工程和已有成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研究还发现:围岩压力受非线性系数和初始粘聚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非线性系数越大、初始粘聚力越小,围岩压力越大;随着待定参数K(水平围岩压力与竖向围岩压力的比值)的减小,水平围岩压力减小,竖向围岩压力增大;地震力对围岩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竖向地震力单独作用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最大,水平和竖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次之,而仅有水平地震力作用的影响最小。随着水平与竖向地震力系数的增大,围岩压力也在增大。分析结果对于大部分的隧道,尤其是易受地震影响的浅埋隧道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围岩压力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拟静力法
圆弧滑移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运明
欧阳文利
陈维超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为准确评价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围岩稳定性,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沈阳地铁10号线区间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开挖中上导洞后,围岩位移、应力和支护结构...
为准确评价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围岩稳定性,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沈阳地铁10号线区间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开挖中上导洞后,围岩位移、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显著增大,占整个导洞开挖的50%,且最大位移、应力和支护结构弯矩集中在拱顶、初期支护连接的薄弱处;地表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增长趋缓,开挖90 d后趋于稳定,且离开挖面越近,沉降量越大,最大沉降点出现在最先开挖的中上导洞位置;隧道开挖10 d内拱顶下沉较快,随开挖掌子面远离监测点,拱顶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开挖顺序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大,往往先开挖的位置拱顶沉降最大。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浅埋隧道的安全、经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沈阳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Peck修正公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马昭
张明礼
+1 位作者
段旭晗
赵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5,共8页
针对经典Peck公式未考虑隧道断面形状、埋深对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影响的不足,考虑断面形状与隧道埋深修正系数改进Peck公式。利用白塔山隧道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对修正公式进行验证,两个监测断面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8.3%,最大...
针对经典Peck公式未考虑隧道断面形状、埋深对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影响的不足,考虑断面形状与隧道埋深修正系数改进Peck公式。利用白塔山隧道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对修正公式进行验证,两个监测断面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8.3%,最大相对误差18.4%。进而采用修正Peck公式对不同断面形状、不同埋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与断面形状修正系数成正相关,地表最大沉降依次为矩形-1(Ⅰ)>马蹄形-1(Ⅱ)>圆形(Ⅴ)>矩形-2(Ⅲ)>马蹄形-2(Ⅳ);随着大断面浅埋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最大沉降减小而地表沉降槽宽度相应增大。地表沉降曲线形态由窄而深过渡到宽而浅,地表核心沉降区面积也逐渐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浅埋隧道
地表沉降预测
Peck修正公式
断面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管廊基坑围护结构横跨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闫坤伐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探明新建综合管廊施工对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文章依托天水某综合管廊横跨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综合管廊和浅埋隧道的整体模型,进行了桩顶放坡段开挖、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基坑回填、通车运营期等多种工况的有限...
为探明新建综合管廊施工对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文章依托天水某综合管廊横跨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综合管廊和浅埋隧道的整体模型,进行了桩顶放坡段开挖、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基坑回填、通车运营期等多种工况的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综合管廊明挖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虽然会对下伏浅埋隧道造成一定影响,但结构安全控制指标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影响程度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明挖基坑
围护结构
浅埋隧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施伯超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文以泉州某隧道浅埋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离散元模拟软件,研究了地表倾角为30°、45°、60°、90°四种工况下,围岩变形、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塑性区体积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锚喷支护与注浆加固对围岩变...
本文以泉州某隧道浅埋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离散元模拟软件,研究了地表倾角为30°、45°、60°、90°四种工况下,围岩变形、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塑性区体积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锚喷支护与注浆加固对围岩变形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支护条件下土质浅埋隧道段围岩无自稳能力,地表边坡容易发生大面积下沉甚至滑坡;随着地表倾角增大塑性区体积、地表下沉量、地表下沉范围增大。锚喷支护可以显著降低地表沉降,缩小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幅度抑制围岩变形,降低塑性区体积,但是并未彻底改变地表和隧道围岩失稳的风险。注浆加固形成的加固圈提高了围岩力学参数,围岩自稳能力得到提升,锚喷支护可为长期围岩蠕变提供更大安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浅埋隧道
离散元模拟
围岩稳定性
围岩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铁路基小角度跨越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对策
9
作者
赵斗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浅埋段,为避免新建铁路路基荷载、施工时机械振动及后期运营等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影响程度,优化路基结构,提出运营监测方案,对设计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浅埋段,为避免新建铁路路基荷载、施工时机械振动及后期运营等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影响程度,优化路基结构,提出运营监测方案,对设计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保障高铁和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跨越既有铁路隧道影响评价方法、控制指标、评价参数;(2)研究开展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既有铁路隧道结构受力接近限值水平,安全储备不足;(3)研究提出U形槽内浇筑轻质混凝土轻型结构设计方案和静力碾压措施,较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受力影响优化幅度达30%~50%;(4)研究提出包括监测范围、内容、布设要求、频率、预警阈值等的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新建铁路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
浅埋隧道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IM技术的浅埋隧道无限元法数值研究
10
作者
王安东
宋佳宁
姜留涛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
近年来,BIM技术在交通运输基础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地铁、高铁、公路、隧道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有BIM技术的参与。本研究通过BIM软件–Revit建立浅埋隧道的信息模型,基于BIM信息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越秀公园站...
近年来,BIM技术在交通运输基础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地铁、高铁、公路、隧道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有BIM技术的参与。本研究通过BIM软件–Revit建立浅埋隧道的信息模型,基于BIM信息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越秀公园站浅埋暗挖多孔隧道进行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模拟,验证了无限元在隧道数值模拟中的可行性。其次通过设置不同的工况,验证了无限元与有限元耦合模拟的准确性,并且研究了隧道的开挖对不同工况下,地表沉降和衬砌内力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开挖工序,为后续浅埋隧道的力学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
埋
多孔
隧道
有限元–无限元法
衬砌应力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浅埋隧道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
11
作者
曹元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2,共5页
[目的]隧道埋深是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细微的环境变化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的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方法]提出一种关于隧道半径与埋深比的地面沉降理...
[目的]隧道埋深是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细微的环境变化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的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方法]提出一种关于隧道半径与埋深比的地面沉降理论解二维修正模型;以重庆地区某在建隧道为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埋深条件下地面沉降的变形规律,验证所提修正模型对地面沉降预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果及结论]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面沉降总体呈下降趋势,沉降槽的宽度逐渐增大,隧道轴线上的最大沉降量逐渐减小;相较于原理论解及Peck公式解,修正后的沉降预测模型与试验值所得曲线较为接近,且修正模型在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当隧道埋深增加时,建议扩大控制保护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理论解二维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工艺分析与研究
12
作者
马智理
佘婷婷
赵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5期87-91,共5页
该文主要分析施工前、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指标,施工过程中距离隧道轴线4、8 m处,距离拱腰1、3、4、5 m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并得出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影响范围在距拱腰0~4 m内。施工完成后距离拱腰越...
该文主要分析施工前、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指标,施工过程中距离隧道轴线4、8 m处,距离拱腰1、3、4、5 m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并得出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影响范围在距拱腰0~4 m内。施工完成后距离拱腰越近,围岩的抗剪安全系数越大,并且距离拱腰0~3 m安全系数降低,在3 m以后安全系数增加。综合比较得出三台阶法施工对围岩的扰动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掘进机
大小主应力
抗剪安全系数
施工工法
浅埋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膨胀岩浅埋隧道施工变形控制问题探讨
13
作者
李沛东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为分析浅埋偏压膨胀岩隧道掘进开挖过程中变形程度及可行的控制措施,以某公路双线隧道为例,对隧道开挖后的变形特征进行总结,提出高压旋喷桩预加固及在隧洞内设置大管棚超前支护的加固思路;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模型,对...
为分析浅埋偏压膨胀岩隧道掘进开挖过程中变形程度及可行的控制措施,以某公路双线隧道为例,对隧道开挖后的变形特征进行总结,提出高压旋喷桩预加固及在隧洞内设置大管棚超前支护的加固思路;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加固措施处理后的沉降、应力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预加固以旋喷桩为竖向增强体,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隧洞内设置大管棚的做法可提前发挥超前支护的作用,对施工变形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岩
浅埋隧道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工法下某浅埋隧道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解翔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根据实际地勘数据,采用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混凝土主应力变化等指标,对埋深较浅的隧道进行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为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三台阶法,对地表沉降的影...
根据实际地勘数据,采用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混凝土主应力变化等指标,对埋深较浅的隧道进行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为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三台阶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为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其中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对围岩的竖向和水平变形控制较好。对比三种工法的应力变化情况,双侧壁导坑法的第一主应力在三种工法中最小,三台阶法的第三主应力在三种工法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稳定性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浅埋隧道下穿运营铁路新工法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陈力
焦康杰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5期113-118,124,共7页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常有涉及,新建隧道施工严重威胁铁路运营安全,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既有线运营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下穿运营铁路工程为背景,提出“短循环,三次衬砌...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常有涉及,新建隧道施工严重威胁铁路运营安全,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既有线运营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下穿运营铁路工程为背景,提出“短循环,三次衬砌截桩”新工法,通过衬砌结构验算、三维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超浅埋隧道小角度下穿运营铁路工程中,该工法使得D型便梁可自由组合,摆脱了D型便梁长度受限的束缚;(2)三次衬砌不仅提高了永久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而且解决了隧道防水问题;二次、三次衬砌的最小安全系数均位于拱顶,分别为5.8和14.9,均满足规范要求;(3)隧道从两端向中间掘进,初期支护拱顶沉降曲线呈现出中间小两端大的“Λ”形态,最后贯通的8 m围拱顶沉降最小;(4)待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再进行人工截桩施工,可以减小因桩体支撑点的改变所引起的隧道拱部沉降量;(5)该工法通过短开挖及时支护控制隧道应力释放,进而减小地层损失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对运营铁路的轨道变形影响。经过5年跟踪调查,该工程未发现衬砌裂缝及渗漏水等病害,充分验证了该工法的安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下穿铁路
新工法
数值分析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崩坡积体浅埋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欧阳慕
陈增稳
+1 位作者
杨昆光
谢沃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初期支护大变形是崩坡积体隧道施工常遇的难题之一。文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分析了崩坡积体隧道洞身浅埋段初期支护大变形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
初期支护大变形是崩坡积体隧道施工常遇的难题之一。文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分析了崩坡积体隧道洞身浅埋段初期支护大变形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施工不当及降雨入渗等因素是引起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采取临时支撑、径向注浆、锁脚钢管桩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崩坡积体
大变形
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混合地层浅埋隧道施工新技术
17
作者
母茂村
黄祯尹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77-179,共3页
文章以某隧道穿越卵石混合地层为例,为解决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开挖严重、锚杆穿深困难、岩块连续下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台阶互补循环开挖方法,取代原有的CD法和CRD法,并优化了支护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围岩扰动,提高了施工...
文章以某隧道穿越卵石混合地层为例,为解决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开挖严重、锚杆穿深困难、岩块连续下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台阶互补循环开挖方法,取代原有的CD法和CRD法,并优化了支护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围岩扰动,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可靠性。新的开挖方法和优化的支护体系可以填补卵石混合层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空白,为今后此类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混合地层
浅埋隧道
围岩
三台阶互补循环开挖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孔隙水作用的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18
作者
凌涛
孙望成
+2 位作者
刘翔
彭学军
张道兵
《矿业工程研究》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研究孔隙水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以甘肃省平凉市潘城隧道为例,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浅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隧道围岩竖直位移(顶板下沉量)和水平位移(边墙移近量)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孔隙水压力系数...
为研究孔隙水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以甘肃省平凉市潘城隧道为例,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浅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隧道围岩竖直位移(顶板下沉量)和水平位移(边墙移近量)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孔隙水压力系数下的最大顶板下沉量和边墙移近量.并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应用到潘城浅埋富水隧道施工中,使隧道顶板下沉量和边墙移近量均控制在规范要求的安全范围内,为潘城隧道右线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孔隙水压力
数值模拟
顶板下沉量
边墙移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易损部位研究
19
作者
陈园园
项彦茂
+1 位作者
李俊
姚成睿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13-15,89,共4页
文章以重庆市曾家岩大桥隧道工程北线浅埋隧道段抗震设防为研究背景,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浅埋隧道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包括加速度响应分析、位移响应分析及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边...
文章以重庆市曾家岩大桥隧道工程北线浅埋隧道段抗震设防为研究背景,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浅埋隧道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包括加速度响应分析、位移响应分析及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边墙和拱脚部位为易损部位,这对浅埋隧道的抗震设计、施工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震作用
结构易损部位
动力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
作者
刘桂琴
《门窗》
2024年第12期85-8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所以经常会遇到软松散土层、浅埋地层等路段,这些问题的出现将无疑加大隧道的建设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所以经常会遇到软松散土层、浅埋地层等路段,这些问题的出现将无疑加大隧道的建设难度。因此,要想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本文将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浅埋隧道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
1
作者
张江涛
蒲振华
张玉栋
李权超
江杰
危登涛
机构
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68004)
广西科技计划(桂科AC20238002)。
文摘
为了研究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依托芦澳路下穿马青路工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发现桩基的最大水平位移(3.63 mm)超过了变形控制指标(3 mm),并对邻近桩基的内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浆加固的保护措施,并对比分析不同加固深度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桩基周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显著降低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当注浆加固深度为15 m时,可取得较佳的效果;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加固措施的合理性。
关键词
浅埋隧道
邻近桩基础
加固措施
数值模拟
Keywords
shallow tunnel
adjacent pile
reinforcement mea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邻近既有建筑浅埋隧道扩挖施工方案比选
2
作者
陈智威
机构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路基工程》
202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文摘
依托采用中洞法扩建的某隧道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对中洞先行与双侧导坑先行两种方案的施工过程开展模拟分析,研究目标断面在不同施工工序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以及中洞收敛随施工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洞先行方案早于双侧导坑先行方案形成闭合拱结构,整体承载能力较强,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较小;双侧导坑方案的水平收敛及中洞收敛均优于中洞先行方案,但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偏压现象。若扩建后隧道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建议采用中洞先行施工方案;若竖向荷载较小,水平应力较大时,建议采用双侧导坑先行方案。
关键词
城市中心
浅埋隧道
扩建
方案比选
承载力
Keywords
city center
shallow buried tunnel
expansion
scheme comparison
bearing capacity
分类号
U455.41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浅埋隧道自然排烟竖井临界间距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洁
王璐
姜学鹏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消防安全研究中心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213)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CB072)。
文摘
竖井间距会改变竖井内外压差,当竖井内外压差为0时,隧道火灾烟气将无法排出,此时竖井对应位置为竖井临界间距。由竖井内外口压差理论分析,给出竖井临界间距理论模型,再采用FDS模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可明显降低隧道温度,竖井间距为临界间距时,温度下降幅度接近150℃,人员疏散路径温度低于60℃,竖井排烟效率在55%~80%,可有效进行竖井排烟;当竖井间距大于竖井临界间距时,隧道内烟气压强小于竖井出口处风压,竖井排烟效率低于50%。
关键词
城市
浅埋隧道
竖井排烟
竖井临界间距模型
自然排烟
Keywords
urban shallow buried tunnels
vertical shaft smoke ex⁃haust
critical spacing model for vertical shafts
natural smoke ex⁃haust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U998.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鹤林
常小兵
胡凯巽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668)。
文摘
隧道围岩压力值是浅埋隧道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传统浅埋隧道坍塌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圆弧滑移面破坏模式,同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地震力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实际工程和已有成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研究还发现:围岩压力受非线性系数和初始粘聚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非线性系数越大、初始粘聚力越小,围岩压力越大;随着待定参数K(水平围岩压力与竖向围岩压力的比值)的减小,水平围岩压力减小,竖向围岩压力增大;地震力对围岩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竖向地震力单独作用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最大,水平和竖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次之,而仅有水平地震力作用的影响最小。随着水平与竖向地震力系数的增大,围岩压力也在增大。分析结果对于大部分的隧道,尤其是易受地震影响的浅埋隧道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围岩压力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拟静力法
圆弧滑移面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upper bound theory
protostatic method
circular slip surface
分类号
U451.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运明
欧阳文利
陈维超
机构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基金
湖南建工集团科技计划重大专项(JGJT2019-09)
湖南省建设厅科学研究项目(KY202206)。
文摘
为准确评价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围岩稳定性,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沈阳地铁10号线区间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开挖中上导洞后,围岩位移、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显著增大,占整个导洞开挖的50%,且最大位移、应力和支护结构弯矩集中在拱顶、初期支护连接的薄弱处;地表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增长趋缓,开挖90 d后趋于稳定,且离开挖面越近,沉降量越大,最大沉降点出现在最先开挖的中上导洞位置;隧道开挖10 d内拱顶下沉较快,随开挖掌子面远离监测点,拱顶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开挖顺序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大,往往先开挖的位置拱顶沉降最大。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浅埋隧道的安全、经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沈阳地铁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tunnel
double-sidewall diversion metho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on-site monitoring
Shenyang Metro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Peck修正公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马昭
张明礼
段旭晗
赵博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5,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3JR6KA027)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个人)项目(2023LQGR18)
+2 种基金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技项目(JK2021-49)
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0C-40)
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JR5RA478)。
文摘
针对经典Peck公式未考虑隧道断面形状、埋深对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影响的不足,考虑断面形状与隧道埋深修正系数改进Peck公式。利用白塔山隧道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对修正公式进行验证,两个监测断面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8.3%,最大相对误差18.4%。进而采用修正Peck公式对不同断面形状、不同埋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与断面形状修正系数成正相关,地表最大沉降依次为矩形-1(Ⅰ)>马蹄形-1(Ⅱ)>圆形(Ⅴ)>矩形-2(Ⅲ)>马蹄形-2(Ⅳ);随着大断面浅埋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最大沉降减小而地表沉降槽宽度相应增大。地表沉降曲线形态由窄而深过渡到宽而浅,地表核心沉降区面积也逐渐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断面
浅埋隧道
地表沉降预测
Peck修正公式
断面形状
Keywords
shallow-buried tunnel with large section
surface settlement prediction
Peck’s correction formula
sectional shape
分类号
U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管廊基坑围护结构横跨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闫坤伐
机构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摘
为探明新建综合管廊施工对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文章依托天水某综合管廊横跨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综合管廊和浅埋隧道的整体模型,进行了桩顶放坡段开挖、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基坑回填、通车运营期等多种工况的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综合管廊明挖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虽然会对下伏浅埋隧道造成一定影响,但结构安全控制指标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影响程度可控。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明挖基坑
围护结构
浅埋隧道
数值模拟
Keywords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open-cut foundation pit
enclosure structure
shallow-buried tunn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990.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施伯超
机构
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出处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文摘
本文以泉州某隧道浅埋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离散元模拟软件,研究了地表倾角为30°、45°、60°、90°四种工况下,围岩变形、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塑性区体积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锚喷支护与注浆加固对围岩变形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支护条件下土质浅埋隧道段围岩无自稳能力,地表边坡容易发生大面积下沉甚至滑坡;随着地表倾角增大塑性区体积、地表下沉量、地表下沉范围增大。锚喷支护可以显著降低地表沉降,缩小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幅度抑制围岩变形,降低塑性区体积,但是并未彻底改变地表和隧道围岩失稳的风险。注浆加固形成的加固圈提高了围岩力学参数,围岩自稳能力得到提升,锚喷支护可为长期围岩蠕变提供更大安全空间。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浅埋隧道
离散元模拟
围岩稳定性
围岩支护
Keywords
tunnel excavation
shallow tunnel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
分类号
U451.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5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铁路基小角度跨越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对策
9
作者
赵斗
机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文摘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浅埋段,为避免新建铁路路基荷载、施工时机械振动及后期运营等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影响程度,优化路基结构,提出运营监测方案,对设计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保障高铁和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跨越既有铁路隧道影响评价方法、控制指标、评价参数;(2)研究开展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既有铁路隧道结构受力接近限值水平,安全储备不足;(3)研究提出U形槽内浇筑轻质混凝土轻型结构设计方案和静力碾压措施,较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受力影响优化幅度达30%~50%;(4)研究提出包括监测范围、内容、布设要求、频率、预警阈值等的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新建铁路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
浅埋隧道
工程对策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crossing existing railways at a small angle
shallow buried tunnels
engineering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U21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IM技术的浅埋隧道无限元法数值研究
10
作者
王安东
宋佳宁
姜留涛
机构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青年创新团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3JP027)
2022年度渭南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TYKJ2022–3)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科研基金项目(KY2022–25)。
文摘
近年来,BIM技术在交通运输基础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地铁、高铁、公路、隧道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有BIM技术的参与。本研究通过BIM软件–Revit建立浅埋隧道的信息模型,基于BIM信息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越秀公园站浅埋暗挖多孔隧道进行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模拟,验证了无限元在隧道数值模拟中的可行性。其次通过设置不同的工况,验证了无限元与有限元耦合模拟的准确性,并且研究了隧道的开挖对不同工况下,地表沉降和衬砌内力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开挖工序,为后续浅埋隧道的力学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浅
埋
多孔
隧道
有限元–无限元法
衬砌应力
地表沉降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porous tunnel
finite element-infinite element method
lining stress
surface subsidence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浅埋隧道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
11
作者
曹元均
机构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2,共5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20jscx-msxmX0130)。
文摘
[目的]隧道埋深是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细微的环境变化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的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方法]提出一种关于隧道半径与埋深比的地面沉降理论解二维修正模型;以重庆地区某在建隧道为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埋深条件下地面沉降的变形规律,验证所提修正模型对地面沉降预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果及结论]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面沉降总体呈下降趋势,沉降槽的宽度逐渐增大,隧道轴线上的最大沉降量逐渐减小;相较于原理论解及Peck公式解,修正后的沉降预测模型与试验值所得曲线较为接近,且修正模型在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当隧道埋深增加时,建议扩大控制保护区的范围。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理论解二维修正模型
Keywords
shallow-buried tunnel
land subsidence
two-dimensional modified model for land subsidence theoretical solution
分类号
U2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工艺分析与研究
12
作者
马智理
佘婷婷
赵婷
机构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5期87-91,共5页
基金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度科研基金项目(2022rwjs048)。
文摘
该文主要分析施工前、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指标,施工过程中距离隧道轴线4、8 m处,距离拱腰1、3、4、5 m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和围岩抗剪安全系数。并得出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影响范围在距拱腰0~4 m内。施工完成后距离拱腰越近,围岩的抗剪安全系数越大,并且距离拱腰0~3 m安全系数降低,在3 m以后安全系数增加。综合比较得出三台阶法施工对围岩的扰动性最小。
关键词
悬臂掘进机
大小主应力
抗剪安全系数
施工工法
浅埋隧道
Keywords
cantilever roadheader
principal stress
shear safety factor
construction method
shallow tunnel
分类号
U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膨胀岩浅埋隧道施工变形控制问题探讨
13
作者
李沛东
机构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文摘
为分析浅埋偏压膨胀岩隧道掘进开挖过程中变形程度及可行的控制措施,以某公路双线隧道为例,对隧道开挖后的变形特征进行总结,提出高压旋喷桩预加固及在隧洞内设置大管棚超前支护的加固思路;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加固措施处理后的沉降、应力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预加固以旋喷桩为竖向增强体,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隧洞内设置大管棚的做法可提前发挥超前支护的作用,对施工变形控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
膨胀岩
浅埋隧道
变形控制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工法下某浅埋隧道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解翔
机构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文摘
根据实际地勘数据,采用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混凝土主应力变化等指标,对埋深较浅的隧道进行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为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三台阶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为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其中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对围岩的竖向和水平变形控制较好。对比三种工法的应力变化情况,双侧壁导坑法的第一主应力在三种工法中最小,三台阶法的第三主应力在三种工法中最小。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稳定性
地表沉降
分类号
U45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浅埋隧道下穿运营铁路新工法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陈力
焦康杰
机构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5期113-118,124,共7页
文摘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常有涉及,新建隧道施工严重威胁铁路运营安全,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既有线运营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下穿运营铁路工程为背景,提出“短循环,三次衬砌截桩”新工法,通过衬砌结构验算、三维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超浅埋隧道小角度下穿运营铁路工程中,该工法使得D型便梁可自由组合,摆脱了D型便梁长度受限的束缚;(2)三次衬砌不仅提高了永久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而且解决了隧道防水问题;二次、三次衬砌的最小安全系数均位于拱顶,分别为5.8和14.9,均满足规范要求;(3)隧道从两端向中间掘进,初期支护拱顶沉降曲线呈现出中间小两端大的“Λ”形态,最后贯通的8 m围拱顶沉降最小;(4)待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再进行人工截桩施工,可以减小因桩体支撑点的改变所引起的隧道拱部沉降量;(5)该工法通过短开挖及时支护控制隧道应力释放,进而减小地层损失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对运营铁路的轨道变形影响。经过5年跟踪调查,该工程未发现衬砌裂缝及渗漏水等病害,充分验证了该工法的安全可行性。
关键词
浅埋隧道
下穿铁路
新工法
数值分析
工程应用
Keywords
shallow tunnel
crossing beneath railways
novel construction method
numerical analysis
pract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崩坡积体浅埋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欧阳慕
陈增稳
杨昆光
谢沃
机构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文摘
初期支护大变形是崩坡积体隧道施工常遇的难题之一。文章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分析了崩坡积体隧道洞身浅埋段初期支护大变形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施工不当及降雨入渗等因素是引起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采取临时支撑、径向注浆、锁脚钢管桩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崩坡积体
大变形
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分类号
U457.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混合地层浅埋隧道施工新技术
17
作者
母茂村
黄祯尹
机构
广西田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出处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77-179,共3页
文摘
文章以某隧道穿越卵石混合地层为例,为解决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开挖严重、锚杆穿深困难、岩块连续下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台阶互补循环开挖方法,取代原有的CD法和CRD法,并优化了支护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围岩扰动,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可靠性。新的开挖方法和优化的支护体系可以填补卵石混合层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空白,为今后此类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卵石混合地层
浅埋隧道
围岩
三台阶互补循环开挖
支护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孔隙水作用的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18
作者
凌涛
孙望成
刘翔
彭学军
张道兵
机构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工程研究》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116,52004088)。
文摘
为研究孔隙水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以甘肃省平凉市潘城隧道为例,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浅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隧道围岩竖直位移(顶板下沉量)和水平位移(边墙移近量)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孔隙水压力系数下的最大顶板下沉量和边墙移近量.并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应用到潘城浅埋富水隧道施工中,使隧道顶板下沉量和边墙移近量均控制在规范要求的安全范围内,为潘城隧道右线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孔隙水压力
数值模拟
顶板下沉量
边墙移近量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tunnel
pore water pre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roof subsidence
side wall approach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易损部位研究
19
作者
陈园园
项彦茂
李俊
姚成睿
机构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13-15,89,共4页
文摘
文章以重庆市曾家岩大桥隧道工程北线浅埋隧道段抗震设防为研究背景,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浅埋隧道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包括加速度响应分析、位移响应分析及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边墙和拱脚部位为易损部位,这对浅埋隧道的抗震设计、施工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震作用
结构易损部位
动力有限元
Keywords
shallow-buried tunnel
earthquake action
vulnerable part of the structure
dynamicfinite element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
作者
刘桂琴
机构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门窗》
2024年第12期85-87,共3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所以经常会遇到软松散土层、浅埋地层等路段,这些问题的出现将无疑加大隧道的建设难度。因此,要想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本文将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浅埋隧道
施工技术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埋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与加固措施
张江涛
蒲振华
张玉栋
李权超
江杰
危登涛
《岩土工程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邻近既有建筑浅埋隧道扩挖施工方案比选
陈智威
《路基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浅埋隧道自然排烟竖井临界间距研究
王洁
王璐
姜学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傅鹤林
常小兵
胡凯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徐运明
欧阳文利
陈维超
《水利水电快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Peck修正公式及其应用
马昭
张明礼
段旭晗
赵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综合管廊基坑围护结构横跨既有浅埋隧道的影响分析
闫坤伐
《工程技术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分析
施伯超
《福建建设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铁路基小角度跨越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对策
赵斗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BIM技术的浅埋隧道无限元法数值研究
王安东
宋佳宁
姜留涛
《建筑技术开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城市浅埋隧道埋深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
曹元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埋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工艺分析与研究
马智理
佘婷婷
赵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膨胀岩浅埋隧道施工变形控制问题探讨
李沛东
《交通世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工法下某浅埋隧道稳定性分析
解翔
《交通世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浅埋隧道下穿运营铁路新工法研究及应用
陈力
焦康杰
《高速铁路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崩坡积体浅埋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效果分析
欧阳慕
陈增稳
杨昆光
谢沃
《西部交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石混合地层浅埋隧道施工新技术
母茂村
黄祯尹
《西部交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考虑孔隙水作用的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凌涛
孙望成
刘翔
彭学军
张道兵
《矿业工程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易损部位研究
陈园园
项彦茂
李俊
姚成睿
《工程技术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刘桂琴
《门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