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荣承
万书勤
+1 位作者
李晓彬
康跃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目的】探明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制定呼伦贝尔地区苜蓿浅埋地下滴灌的灌溉制度。【方法】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处理,将滴头正下方10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分别控制在-10、-2...
【目的】探明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制定呼伦贝尔地区苜蓿浅埋地下滴灌的灌溉制度。【方法】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处理,将滴头正下方10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分别控制在-10、-20、-30、-40k Pa和-50k Pa,研究不同土壤基质势对土壤水分布、苜蓿生长、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浅埋地下滴灌条件下,控制滴头正下方10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可以显著改变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该点土壤基质势阈值越高,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则越高。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在-20k Pa时的苜蓿株高和产量最高。苜蓿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而升高,当土壤基质势下限在-50~-40k Pa范围内时最高。【结论】为了保证苜蓿高产,当耕层土壤保水性能较差且土层浅薄时,浅埋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正下方10 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建议控制在-2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浅埋地下滴灌
灌溉制度
土壤基质势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潘小保
缴锡云
+1 位作者
郭维华
陈俊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
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下苜蓿毛细根量和生长指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毛管埋深5、10 cm和20 cm处理其20~30 cm土层苜蓿毛细根量分别占总量的12.44%,21.73%和19.31%;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高度分别为71.2 cm和72.5 cm,差异较小,两者与埋深5 cm(65.8 cm)差异显著;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茎粗分别为3.43 mm和3.38 mm,差异较小,两者均大于埋深5 cm(3.19 mm);苜蓿收割时埋深10、20 cm处理两茬总产量分别为16.21 t·hm^(-2)和15.61 t·hm^(-2),差异较小,两者均与埋深5 cm(14.60 t·hm^(-2))差异显著。因此10 cm毛管埋深可以达到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相同的根系湿润灌溉效果,同时对苜蓿的生长影响不大,且更加经济方便,为优化的毛管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
埋
式
地下
滴灌
毛管
埋
深
苜蓿
毛细根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荣承
万书勤
李晓彬
康跃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26050104)
中国科学院前沿研究项目(QYZDJ-SSW-DQC028)。
文摘
【目的】探明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制定呼伦贝尔地区苜蓿浅埋地下滴灌的灌溉制度。【方法】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处理,将滴头正下方10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分别控制在-10、-20、-30、-40k Pa和-50k Pa,研究不同土壤基质势对土壤水分布、苜蓿生长、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浅埋地下滴灌条件下,控制滴头正下方10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可以显著改变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该点土壤基质势阈值越高,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则越高。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在-20k Pa时的苜蓿株高和产量最高。苜蓿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而升高,当土壤基质势下限在-50~-40k Pa范围内时最高。【结论】为了保证苜蓿高产,当耕层土壤保水性能较差且土层浅薄时,浅埋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正下方10 cm深度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建议控制在-20 kPa。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浅埋地下滴灌
灌溉制度
土壤基质势
灌溉水利用效率
Keywords
artificial grassland
shallow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irrigation schedule
soil matrix potential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5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潘小保
缴锡云
郭维华
陈俊克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200)
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SF-201733)
文摘
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下苜蓿毛细根量和生长指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毛管埋深5、10 cm和20 cm处理其20~30 cm土层苜蓿毛细根量分别占总量的12.44%,21.73%和19.31%;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高度分别为71.2 cm和72.5 cm,差异较小,两者与埋深5 cm(65.8 cm)差异显著;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茎粗分别为3.43 mm和3.38 mm,差异较小,两者均大于埋深5 cm(3.19 mm);苜蓿收割时埋深10、20 cm处理两茬总产量分别为16.21 t·hm^(-2)和15.61 t·hm^(-2),差异较小,两者均与埋深5 cm(14.60 t·hm^(-2))差异显著。因此10 cm毛管埋深可以达到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相同的根系湿润灌溉效果,同时对苜蓿的生长影响不大,且更加经济方便,为优化的毛管埋深。
关键词
浅
埋
式
地下
滴灌
毛管
埋
深
苜蓿
毛细根分布
产量
Keywords
shallow-buried drip irrigation
drip belt buried depth
alfalfa
capillary root distribution
yield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5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埋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荣承
万书勤
李晓彬
康跃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潘小保
缴锡云
郭维华
陈俊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