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
32
1
作者
林志平
林俊宏
+2 位作者
吴柏林
刘兴昌
洪瑛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64-2680,共17页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岩土工程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其成效与工程师的期待往往有不小的落差,以致于在一般的工程应用上仍不普遍.近年来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有显着的进展,特别是在走时速度层析成像(Traveltime Tomography)、电阻率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岩土工程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其成效与工程师的期待往往有不小的落差,以致于在一般的工程应用上仍不普遍.近年来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有显着的进展,特别是在走时速度层析成像(Traveltime Tomography)、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及多道瞬态面波法(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方法在台湾岩土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层土壤液化潜能评估、坝体的安全检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基改良的质量管控等,应用案例以台湾常使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逐一介绍.虽然许多成功案例与新的应用方向对于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的推广起了鼓舞作用,本文从工程师的角度提出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大量应用的挑战与瓶颈,包括如何提升探测数据的客观性、数据反演非唯一性问题、探测深度与分辨率的限制、实际条件违背反演基本假设的情况、以及地物性质与工程性质链接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说明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实务对策.希冀透过上述探讨,降低物探师与工程师认知上的差距,提升地球物理勘探在工程的应用的合理性与普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表地球物理
岩土工程应用
走时速度层析成像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
多道瞬态面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进展
2
作者
潘雨迪
高玲利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6-2881,共16页
利用地震数据精确重构浅地表介质物性结构对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至关重要.地震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手段,它利用波动方程直接拟合实测地震波数据,相对传统的浅地表地震成像方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能更为便捷地处理起伏地...
利用地震数据精确重构浅地表介质物性结构对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至关重要.地震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手段,它利用波动方程直接拟合实测地震波数据,相对传统的浅地表地震成像方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能更为便捷地处理起伏地表、强衰减等复杂介质中的成像问题.与其他尺度(勘探、区域、全球)的全波形反演类似,浅地表全波形反演面临着非线性程度高、计算量大、难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波场组构与传播特征的不同,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还面临着自身独有的挑战.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理论在近十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中获得了成功.本文将介绍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的原理并与传统浅地表地震成像方法进行对比,随后对全波形反演在复杂介质成像、多参数成像、稳健高效的反演方法等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展开综述.本文通过结合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旨在厘清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技术挑战,展望其未来趋势,从而促进全波形反演的应用及浅地表地震高精度成像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表地球物理
全波形反演
复杂介质
多目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
32
1
作者
林志平
林俊宏
吴柏林
刘兴昌
洪瑛钧
机构
台湾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台湾交通大学防灾与水环境中心
台湾金门大学都市计划与景观学系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64-2680,共17页
文摘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岩土工程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其成效与工程师的期待往往有不小的落差,以致于在一般的工程应用上仍不普遍.近年来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有显着的进展,特别是在走时速度层析成像(Traveltime Tomography)、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及多道瞬态面波法(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方法在台湾岩土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层土壤液化潜能评估、坝体的安全检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基改良的质量管控等,应用案例以台湾常使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逐一介绍.虽然许多成功案例与新的应用方向对于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的推广起了鼓舞作用,本文从工程师的角度提出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大量应用的挑战与瓶颈,包括如何提升探测数据的客观性、数据反演非唯一性问题、探测深度与分辨率的限制、实际条件违背反演基本假设的情况、以及地物性质与工程性质链接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说明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实务对策.希冀透过上述探讨,降低物探师与工程师认知上的差距,提升地球物理勘探在工程的应用的合理性与普及性.
关键词
浅地表地球物理
岩土工程应用
走时速度层析成像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
多道瞬态面波法
Keywords
Near surface geophysics
Geotechnical applications
Traveltime tomography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进展
2
作者
潘雨迪
高玲利
机构
武汉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6-2881,共1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42023kfyq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0416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253)资助.
文摘
利用地震数据精确重构浅地表介质物性结构对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至关重要.地震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手段,它利用波动方程直接拟合实测地震波数据,相对传统的浅地表地震成像方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能更为便捷地处理起伏地表、强衰减等复杂介质中的成像问题.与其他尺度(勘探、区域、全球)的全波形反演类似,浅地表全波形反演面临着非线性程度高、计算量大、难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波场组构与传播特征的不同,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还面临着自身独有的挑战.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理论在近十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中获得了成功.本文将介绍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的原理并与传统浅地表地震成像方法进行对比,随后对全波形反演在复杂介质成像、多参数成像、稳健高效的反演方法等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展开综述.本文通过结合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旨在厘清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技术挑战,展望其未来趋势,从而促进全波形反演的应用及浅地表地震高精度成像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
浅地表地球物理
全波形反演
复杂介质
多目标反演
Keywords
Near-surface geophysics
Full-waveform inversion
Complex media
Multi-objective inver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林志平
林俊宏
吴柏林
刘兴昌
洪瑛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地表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进展
潘雨迪
高玲利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