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杂岩带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1 位作者 冀磊 刘利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75-2985,共11页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争议。本文对澜沧群中3件石英岩和1件绢云母变质石英砂岩样品中分选出的碎屑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具有明显或弱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岩浆成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4件浅变质岩石样品均得到了两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30Ma和930Ma、570Ma和915Ma、540Ma和960Ma、570Ma和910Ma。本次研究中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570~530Ma和960~910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530Ma,支持了前人认为澜沧群沉积时代为中奥陶纪(462~454Ma)的认识。本研究中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源区可能主要为泛非期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岩。碎屑锆石磨圆较好指示其经历了较长距离的搬运。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与羌塘、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变沉积岩或地层中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浅变质岩系 澜沧群 澜沧江杂岩带 古特提斯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法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厂坝王家山组浅变质岩系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蔡雄飞 黄思骥 +1 位作者 肖劲东 秦晓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2-18,共7页
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在变质岩地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因为它对变质岩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母岩区等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在变质岩地区进行沉积相和再造古地理的研究中,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由于变质岩区的许多原... 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在变质岩地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因为它对变质岩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母岩区等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在变质岩地区进行沉积相和再造古地理的研究中,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由于变质岩区的许多原始沉积构造标志大多遭受改造和破坏。有些标志虽尚能辩认,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人工重矿物的研究,可以对沉积相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补充。西秦岭大陆边缘沉积学专题组,在对厂坝矿区王家山组的一套浅变质岩系沉积相观察中,利用了人工重砂组份的研究,三年来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一、王家山组沉积和区域古地理的变化特征厂坝矿区,系由一套浅变质岩系组成的含矿地层。根据浅变质岩系的岩性、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下部为王家山组陆源碎屑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山组 重矿物组合 岩相古地理 浅变质岩系 沉积构造 地层划分 陆源碎屑岩 西秦岭 大陆边缘 含矿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金矿带北段马邓岩群外麦地岩组浅变质岩系中发现金矿体群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春 薛传东 +3 位作者 李俊 罗泽雄 杨天云露 吴建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5-1036,共2页
哀牢山金矿带处于哀牢山双变质带南西侧的含金低级变质带中,夹持于北西向的哀牢山断裂与九甲—阿墨江断裂之间(图1a)。该金矿带可分为北矿段和南矿段,以往将北矿段划分为九甲—老王寨—金厂金成矿亚带(西亚带)和大乾树—二台坡金... 哀牢山金矿带处于哀牢山双变质带南西侧的含金低级变质带中,夹持于北西向的哀牢山断裂与九甲—阿墨江断裂之间(图1a)。该金矿带可分为北矿段和南矿段,以往将北矿段划分为九甲—老王寨—金厂金成矿亚带(西亚带)和大乾树—二台坡金成矿亚带(东亚带)。其中,西亚带为主要的成矿带,已知矿床产出较为集中,主要有镇沅老王寨、东瓜林、浪泥塘、和平丫口、库独木、搭桥箐及墨江金厂等矿床(点),其成矿时代较为相近,是对喜马拉雅期印—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响应的成矿产物,赋矿围岩均为志留系—石炭系具浅变质板岩化特征的浊积岩系。然而,在西亚带以外的其他浅变质岩区,建有古生界马邓岩群的转马路岩组和外麦地岩组,以往尚未显示出找矿潜力。由于多期造山作用的挤压影响,导致岩石发生强烈的脆韧性剪切变形和受变质作用的改造,原生层理发生多期构造置换,难以厘定地层的时代。笔者在参与该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找矿勘查过程中发现,外麦地岩组中赋存大量脉状金矿(化)体,属于新的含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系 哀牢山 金矿体 金矿带 岩组 麦地 岩群 碰撞造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南段勐海布朗山地区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4
作者 孙载波 段向东 +6 位作者 朱才 周坤 刘和松 赵江泰 浦涛 赵毅 赵枫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3-625,共13页
布朗山位于西南三江南段勐海地区,大面积出露澜沧岩群。澜沧岩群主要由低级变质作用的砂泥质岩石和少量变中基性火山岩组成,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地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选取该地区澜沧岩群上部层位不含变火山... 布朗山位于西南三江南段勐海地区,大面积出露澜沧岩群。澜沧岩群主要由低级变质作用的砂泥质岩石和少量变中基性火山岩组成,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地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选取该地区澜沧岩群上部层位不含变火山岩地层的浅变质岩开展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明显的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4件浅变质岩的大部分碎屑锆石是岩浆成因。年代学结果显示,该套地层浅变质岩中的锆石记录了与罗迪尼亚、冈瓦纳超大陆拼合及原、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作用信息(1182~1104 Ma、593~560 Ma和378~328 Ma),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328 Ma),暗示该套地层形成不早于早石炭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新元古代。结合其岩石组合特征,推测该套晚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可能为泥盆—石炭系南段组。在澜沧岩群的年龄频谱特征图中,年轻的550 Ma左右峰期年龄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峰期相同,说明其物源主要为东冈瓦纳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岩群 浅变质岩系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晚古生代 勐海布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地区浅变质岩中微古植物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被引量:16
5
作者 文子才 楼法生 +1 位作者 黄志忠 吴新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1-289,共9页
赣东北地区大面积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 ,该套地层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资料 ,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 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 ,相继获得了一批微古植物资料 ,并对所获得的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存在微... 赣东北地区大面积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 ,该套地层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资料 ,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 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 ,相继获得了一批微古植物资料 ,并对所获得的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存在微古植物 73属 173种 ,据统计 ,其所代表的时代绝大部分为中新元古代。根据微古植物组合 ,结合地层层序及有关同位素的测定年龄数据 ,认为研究区浅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元古代 微古植物 江西 浅变质岩系 形成时代 地层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建波 刘建辉 郑常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86,共12页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内部及其北缘,出露仅经过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浅变质岩系。通过对该浅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这些浅变质岩系与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为扬子板块俯冲过程...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内部及其北缘,出露仅经过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浅变质岩系。通过对该浅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这些浅变质岩系与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为扬子板块俯冲过程中被刮削下来的构造残片,构成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加积杂岩。在此基础上,厘定了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成因模型,并对苏鲁造山带的东延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造山带 变质岩 板块俯冲 超高压变质岩 加积杂岩 大地构造意义 浅变质岩系 成因关 超高压变质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雪山河变质岩群的矿物组成与原岩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斌 戴塔根 +1 位作者 胡瑞忠 谢力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可能有火山凝灰物质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岩 浅变质岩系 滇西 矿源层 岩相学 矿物组成 断裂带 白云母 石英 沉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前震旦系碎屑流的发现及研究意义
8
作者 蔡雄飞 章泽军 +1 位作者 顾延生 秦松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江西 浅变质岩系 构造作用 沉积作用 前震旦 碎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金矿床 加里东期 成矿作用 雪峰 浅变质岩系 金成矿带 前寒武 产出 矿产 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榴辉岩的特征矿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窦克 马承安 +2 位作者 史鸿歧 蒋永材 冯锦江 《岩矿测试》 CAS 1983年第2期87-97,I0001,共12页
大别山地区的“大别群”,在湖北和安徽境内呈近东西—北西西向出露。这套变质杂岩为一套蓝闪片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所组成。它们不整合伏于浅变质岩系之下。“大别群”的时代,经湖北区测队用铁石铀-钍-铅定年法... 大别山地区的“大别群”,在湖北和安徽境内呈近东西—北西西向出露。这套变质杂岩为一套蓝闪片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所组成。它们不整合伏于浅变质岩系之下。“大别群”的时代,经湖北区测队用铁石铀-钍-铅定年法获得四组年龄数值,其变化在1952—2424万年之间,采用韦瑟里尔谐和图法,对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获得上交点年龄值为29亿年。“大别群”的上限及代表的年龄值为20亿年左右。安徽区测队获上覆宿松群大兴组下部同位素年龄值为18.5亿年(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榴石 年龄值 麻粒岩相 浅变质岩系 安徽区 角闪岩相 榴辉岩 北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地层划分的综合地层学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雄飞 顾延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83,共5页
赣北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一直是华南前震旦系地质研究的一个前缘阵地。多年来,在构造古地理研究方面有巨大进展,而在地层划分与对比上则相对不足。双桥山群是一大套变形强烈、岩性单调、缺乏标志层的特殊岩类。对这套特殊岩类需抓住内部... 赣北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一直是华南前震旦系地质研究的一个前缘阵地。多年来,在构造古地理研究方面有巨大进展,而在地层划分与对比上则相对不足。双桥山群是一大套变形强烈、岩性单调、缺乏标志层的特殊岩类。对这套特殊岩类需抓住内部的原始的沉积构造组合特征的差异,才能进行有效划分与对比。采用综合地层学方法,可以丰富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内容,为划分提供更多的天然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对比 中元古界 双桥山群 江西 浅变质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斑岩铜矿变异函数模型及深部成矿预测
12
作者 李以科 王高尚 +1 位作者 曹殿华 黄玉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15-716,共2页
德兴斑岩铜矿田由铜厂、朱砂红、富家坞铜钼(金)矿床组成,铜金属储量超过600万吨,达超大型规模。矿田位于赣东北深大断裂上盘,受北西-北西西向横张断裂群控制,3个矿床沿着300°展布,赋矿围岩为前震旦系九岭群(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 德兴斑岩铜矿田由铜厂、朱砂红、富家坞铜钼(金)矿床组成,铜金属储量超过600万吨,达超大型规模。矿田位于赣东北深大断裂上盘,受北西-北西西向横张断裂群控制,3个矿床沿着300°展布,赋矿围岩为前震旦系九岭群(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矿田发育多组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北向褶皱、断层,或成挤压构造,或成引张构造,正是广泛发育的构造活动造成该区构造虚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变异函数模型 朱砂 铜厂铜矿 铜品位 矿床 铜元素 红矿 富家坞 浅变质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济宁强磁异常区深部铁矿初步验证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宋明春 李培远 +2 位作者 熊玉新 万国普 马兆同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5-1291,I0004,共8页
山东省济宁磁异常是一个重、磁同源体,面积大于100km^2,磁异常峰值为3800nT。钻探验证在孔深1041.57~1796.54m位置发现铁矿体,矿体总厚度74.04~220m,磁性铁平均品位15.89%~25.19%。矿石类型有条带状方解磁铁石英岩和条带... 山东省济宁磁异常是一个重、磁同源体,面积大于100km^2,磁异常峰值为3800nT。钻探验证在孔深1041.57~1796.54m位置发现铁矿体,矿体总厚度74.04~220m,磁性铁平均品位15.89%~25.19%。矿石类型有条带状方解磁铁石英岩和条带状磁铁石英大理岩,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磁铁矿、磁赤铁矿、菱铁矿。矿体产于济宁岩群浅变质岩系中,矿床特征与条带状铁建造(BIF)铁矿或鞍山式铁矿有明显区别,铁矿成因类型属与千枚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大理岩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宁磁异常 沉积变质铁矿 磁铁矿 浅变质岩系 钻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