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进口TSP大流量采样器控制电路的改进
1
作者 张红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1,共3页
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TSP大流量采样器长年安装在各子站,无人值守。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出现不该采样时的误启动,从而降低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为此对其电路进行了改善。改进了可控硅电路,加装了自锁电路,使仪器在没有采样膜... 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TSP大流量采样器长年安装在各子站,无人值守。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出现不该采样时的误启动,从而降低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为此对其电路进行了改善。改进了可控硅电路,加装了自锁电路,使仪器在没有采样膜时自行锁定不运转,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流量采样 自动流量控制 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Flow流量采样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广义 卢泉 杨国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NetFlow流量采样技术,然后对其采样分析结果的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所得公式,文中对实际流量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NetFlow的流量采样分析的误差约在1%左右。
关键词 NETFLOW 流量采样 误差分析 I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放射性气溶胶的小流量采样快速测量技术研究
3
作者 田新 王善强 +1 位作者 梁卫平 张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2,共4页
针对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便携要求,设计了一套小流量采样快速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采用累积采样累积测量的方式,联合利用能量甄别修正法与α/β比值法去除Rn子体的干扰,实现小流量采样条件下的α/β放射性气溶胶的同时监测。通过对探... 针对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便携要求,设计了一套小流量采样快速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采用累积采样累积测量的方式,联合利用能量甄别修正法与α/β比值法去除Rn子体的干扰,实现小流量采样条件下的α/β放射性气溶胶的同时监测。通过对探测下限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满足应急监测的需求,为便携式α/β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β放射性气溶胶 流量采样 能量甄别修正法 α/β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氨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探究
4
作者 吴佳伦 何晋 +5 位作者 李春蝶 杨嘉伟 陈勇 王军 张蒙 周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5-1534,共10页
实验对比了常见固相吸附与溶液吸收在低浓度氨气吸收效率上的差异性,考察了吸收瓶类型、采样阻力、采样流量和采样环境温度对低浓度氨吸收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吸收液浓度及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稀硫酸吸收氨气的效果优于硅胶、活性... 实验对比了常见固相吸附与溶液吸收在低浓度氨气吸收效率上的差异性,考察了吸收瓶类型、采样阻力、采样流量和采样环境温度对低浓度氨吸收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吸收液浓度及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稀硫酸吸收氨气的效果优于硅胶、活性炭和PUF的吸附;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采样流量为0.5 L/min,采样阻力为3.6~4.2kPa时,对低浓度氨气的吸收效率为95%~105%;环境温度(0~50℃)及其采样过程(采样1h)吸收液的损失,对氨气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 mmol/L的硫酸吸收液配制标准曲线,250μL离子色谱定量环,铵离子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可达0.3μg/m^(3)(采样体积30L,吸收液体积20 mL)。配对样品t检验显示本方法与空气自动站氨分析仪的实际样品比对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27),方法可用于大气氨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氨的测定 高硼硅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流量 吸收瓶阻力 氨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PUF采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广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永庆 杨运云 +2 位作者 牟德海 黄少斌 蔡大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2,96,共4页
采用PS-1型大流量聚氨酯泡沫(PUF)大气采样器,采集了2004年夏季5、6、7三个月广州市区和郊区两个采样点20个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广州夏季市区和郊区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气相... 采用PS-1型大流量聚氨酯泡沫(PUF)大气采样器,采集了2004年夏季5、6、7三个月广州市区和郊区两个采样点20个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广州夏季市区和郊区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气相和颗粒相)(∑16-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49.33-329.37ng/m^3和30.11-97.97ng/m^3,市区与郊区∑16-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144.25ng/m^3和58.79ng/m^3,市区明显要高于郊区;市区和郊区苯并[a]芘(BaP)平均浓度分别为1.17ng/m^3和0.76ng/m^3,均未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流量PUF采样 气相色谱-质谱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流量和孔板间距对浮游菌采样器采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田莹 张国城 +3 位作者 刘佳琪 吴丹 沈上圯 荆文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浮游菌采样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撞击采样器,具有易操作、小巧便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药厂洁净间、卫生防疫等场所。目前市场上的浮游菌采样器采集效率缺乏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的评价方法,分别检测2种国产浮游... 浮游菌采样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撞击采样器,具有易操作、小巧便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药厂洁净间、卫生防疫等场所。目前市场上的浮游菌采样器采集效率缺乏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的评价方法,分别检测2种国产浮游菌采样器的采集效率,发现采样流量、琼脂高度以及孔板间距(喷嘴到采集板距离)等因素会显著影响浮游菌采样器采集效率。研究表明,在固定采样流量下,孔板距离越近,采集效率越好;在孔板距离固定条件下,随着采样流量增大,采集效率会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特性,在采样流量为80 L/min时的采集效率最好;琼脂厚度越大,采集效率越高。该研究对改进浮游菌采样器的结构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参考意义,有助于提高浮游菌采样器的检测准确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浮游菌采样 采集效率 采样流量 孔板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颗粒物切割器采样流量与切割粒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莹 张国城 +4 位作者 刘佳琪 沈上圯 吴丹 潘一廷 荆文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7-1472,共6页
利用静态箱法可探索美国BGI公司生产的多种旋风式切割器和国产撞击式切割器的采样流量(Q)对50%切割粒径(D 50)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一种类型的旋风式切割器,采样流量变化均会导致采集效率曲线平移,流量越大,D 50越小。在同一个旋风式切... 利用静态箱法可探索美国BGI公司生产的多种旋风式切割器和国产撞击式切割器的采样流量(Q)对50%切割粒径(D 50)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一种类型的旋风式切割器,采样流量变化均会导致采集效率曲线平移,流量越大,D 50越小。在同一个旋风式切割器中,通过改变流量可实现PM1.0、PM2.5和PM4.0等模式的切换,且采样流量与D 50近似成反比,而对于撞击式切割器,D 50的平方根与采样流量近似成反比。该研究可作为一种快速评估方法,根据实际流量快速估算其对应的D 50,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切割器 切割粒径 采样流量 静态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AS系统IP承载网流量的研究
8
作者 苏广文 高德远 +1 位作者 樊晓桠 闫含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2-1184,共3页
采用方差时间图方法分析了一个大型商用iPAS系统IP承载网流量数据,得出IP承载网流量呈弱自相似过程的结论,这意味着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来看,IP承载网流量具有突发性,但突发性并不是很强。而对IP承载网流量分布的分析,表明IP承载网流量呈... 采用方差时间图方法分析了一个大型商用iPAS系统IP承载网流量数据,得出IP承载网流量呈弱自相似过程的结论,这意味着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来看,IP承载网流量具有突发性,但突发性并不是很强。而对IP承载网流量分布的分析,表明IP承载网流量呈比较复杂的分布,不能用常用的分布表示。流量峰值反映了流量的突发情况,该文研究发现,对同一流量过程,采样时间粒度不同,则采样得到的流量峰值不同。所以,为了得到必要的流量特征细节,必须合理选择采样时间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 流量采样 流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下基于SDN的高效流量监控方案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世嘉 王勇 刘玉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2,共6页
针对云环境下传统安全设备难以采集东西向流量且现有SDN方案采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DN的高效流量监控方案,通过控制器应用自适应的频率调节算法对东西向流量采样并检测分类,随后分级别地响应流表策略,放行可被识别的流量,完成... 针对云环境下传统安全设备难以采集东西向流量且现有SDN方案采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DN的高效流量监控方案,通过控制器应用自适应的频率调节算法对东西向流量采样并检测分类,随后分级别地响应流表策略,放行可被识别的流量,完成对流量进行牵引至软件安全检测系统前的预处理,减小待牵引流量的规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在不影响SDN控制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安全控制信道的负载,能使安全检测系统保持较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软件定义网络 自适应网络流量采样 预处理 流量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段冲击式采样器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10
作者 李震 田培华 曹守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4年第8期17-22,共6页
近年来,有关颗粒物粒度分布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颗粒物的测定,多基于大流量采样方法。此法虽然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但只能测定空气中悬浮颗粒物(SPM)的总量,不能给出颗粒大小分布的信息,从而给评价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对人体健... 近年来,有关颗粒物粒度分布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颗粒物的测定,多基于大流量采样方法。此法虽然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但只能测定空气中悬浮颗粒物(SPM)的总量,不能给出颗粒大小分布的信息,从而给评价空气中可吸入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造成困难。故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成为当前大气污染监测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采样 粒度分布 可吸入颗粒 悬浮颗粒物 流量采样 气溶胶颗粒 浓度数据 动力学直径 采样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悬浮微粒采样器的研制
11
作者 季学李 袁辉 +1 位作者 黄均沿 袁省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规定和当前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制了ZC—1000型大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和ZC—150型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一、理论分析 (一)采样气速:根据总悬浮微粒的定义...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规定和当前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制了ZC—1000型大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和ZC—150型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一、理论分析 (一)采样气速:根据总悬浮微粒的定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必须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微粒。为了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保持样品气体垂直上升速度(即采样气速)等于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0μm的微粒的沉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微粒 采样 动力学直径 采样流量 监测技术规范 垂直上升 沉降速度 当量直径 层流状态 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采集物理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佳琪 张国城 +5 位作者 吴丹 田莹 沈上圯 杨振琪 荆文杰 霍胜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8-1381,共4页
为了评价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采集效率,搭建了颗粒物浓度均匀、稳定的静态箱法评价装置,对国内2款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采集物理效率进行了测量,最终拟合得到采集效率曲线。测量结果表明:在品牌一采样器的固定采样流量下,其采... 为了评价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采集效率,搭建了颗粒物浓度均匀、稳定的静态箱法评价装置,对国内2款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采集物理效率进行了测量,最终拟合得到采集效率曲线。测量结果表明:在品牌一采样器的固定采样流量下,其采集物理效率曲线的D_(a50)(采集效率为50%时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91μm;品牌二采样器具有5种可调的采样流量,在不同流量下D_(a50)分别为1.60μm、1.36μm、1.19μm、1.06μm和1.05μm。对比了使用初始容量分别为15 mL和7.5 mL的采样液得到的品牌二采样器的采集物理效率,发现采样液初始容量较少时,采集物理效率偏低。为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性能的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旋式生物气溶胶采样 采集物理效率 采样流量 静态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监测结果偏低的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中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共3页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及19时,采样流量分别为0.5L/min(SO<sub>2</sub>)及0.3L/min(NO<sub>x</sub>),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连续采样,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在0.2L/min左右。吸收瓶温度控制在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采样 采样流量 实地监测 监测分析方法 实验室分析 浓度值 日均值 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时间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采样器计量检定的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福民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1年第3期14-16,共3页
按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5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 ,对矿用粉尘采样器的计量检定进行了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的评定,从理论和试验上验证了 该量传过程的科学性,对提高各级相关检定工作、指导各地区计量站建立该... 按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5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 ,对矿用粉尘采样器的计量检定进行了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的评定,从理论和试验上验证了 该量传过程的科学性,对提高各级相关检定工作、指导各地区计量站建立该项计量标准有较 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流量 误差 不确定度 矿用粉尘采样 钟罩式气体计量标准装置 皂膜流量检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连续采样的质量保证工作——兼论《大气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执行中的有关问题
15
作者 陈绍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对与大气24小时连续采样(夜体吸收法)有关的吸收瓶质量检查、采样系统气密性检验、流量校准等提出了操作要求:用实验说明了采样单元及限流孔单元的温控与流量稳定性的关系;简要分析了大气监测亭采气管叶测值的影响并对生产结构简化。
关键词 连续采样 大气环境质量 质量保证工作 采样仪器 采样流量 气密性检验 采样系统 采气管 限流 质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行为特征分析的网络监测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曾彬 张大方 +2 位作者 黎文伟 谢高岗 张广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1,共6页
网络行为特征分析可为下一代互联网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网络行为的监测极为重要。根据网络行为分析的要求,构建了IP网络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面向网络行为特征分析的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设计的关键... 网络行为特征分析可为下一代互联网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网络行为的监测极为重要。根据网络行为分析的要求,构建了IP网络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面向网络行为特征分析的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做了分析,并搭建实验环境对实现的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网络行为实时监测各项要求,能为网络的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行为 网络监测系统 数据包捕获 流量采样 业务仿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的可扩展负载均衡策略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乔 邓卜侨 +1 位作者 王志强 裴旭斌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数据库负载均衡算法,将数据、控制、应用分离的同时计算服务器集群中单个服务器的实际负载。通过查询流量采样记录来决策最少连接的服务器路径,减少了访问请求的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错能力...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数据库负载均衡算法,将数据、控制、应用分离的同时计算服务器集群中单个服务器的实际负载。通过查询流量采样记录来决策最少连接的服务器路径,减少了访问请求的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错能力,实现了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的目的。内网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实验对通用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比较,在不同服务器集群的负载状态下,后者的平均响应时间小于前者,并得到了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负载均衡策略 软件定义网络 自适应流量采样 分布式服务器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飘尘中铅和镉的原子吸收测定法
18
作者 王耐芬 田瑞泉 吴炳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2期4-8,共5页
作者研究了用国产玻璃纤维滤膜采样、低温灰化、超声浸取以及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
关键词 原子吸收 滤膜采样 火焰原子吸收法 超声浸取 实验条件 离子交换树脂柱 流量采样 试剂空白 吸光值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二章 观测仪器、分析方法及其资料处理原则
19
作者 赵德山 陈延智 +2 位作者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5年第4期8-13,共6页
一、仪器1.气溶胶总质量浓度,即总悬浮微粒的质量浓度,用12台自制的带百叶箱的大容量采样仪来观测,采样流量为200升/分。流量计用文丘里管。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总悬浮微粒 污染研究 采样流量 爱根核 转子流量 渡口市 资料处理 动力学直径 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采集固定污染源氨气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佳伦 陈勇 +4 位作者 翟世明 王焘 侯晓玲 夏波 何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40,共9页
固定污染源氨气的手工监测,干扰因素较多,其中采样环节尤为关键。实验通过催化氧化-化学发光法考察不同采样管线材质对氨气的吸附效果,离子色谱法考察化学吸收法采集氨气的吸收瓶类型、采样流量、吸收液种类、吸收液浓度及体积等采样条... 固定污染源氨气的手工监测,干扰因素较多,其中采样环节尤为关键。实验通过催化氧化-化学发光法考察不同采样管线材质对氨气的吸附效果,离子色谱法考察化学吸收法采集氨气的吸收瓶类型、采样流量、吸收液种类、吸收液浓度及体积等采样条件对氨气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316 L不锈钢与聚四氟乙烯对氨气的吸附较小,氨气的采样流量不宜超过1.0 L/min,棕色气泡式吸收瓶更适用于氨气样品的采集,磷酸溶液作吸收液对氨气的吸收效率较好,对于低浓度的氨气样品,应采用低流量长时间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管线材质 吸收瓶 采样流量 酸吸收液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