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离心增压器流量突减过程瞬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帅 刘明尧 +1 位作者 张国峰 陈霞 《石油机械》 2017年第7期62-67,71,共7页
井下环境复杂多变,机器人运送工具时易遇卡,导致机器人出现瞬时工作突变。为研究遇卡时流量突变对离心增压器外部瞬态特性和内部流动机理的影响规律,对离心增压器在不同流量递减规律下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扬程瞬态增量和... 井下环境复杂多变,机器人运送工具时易遇卡,导致机器人出现瞬时工作突变。为研究遇卡时流量突变对离心增压器外部瞬态特性和内部流动机理的影响规律,对离心增压器在不同流量递减规律下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扬程瞬态增量和流量变化率成正比;叶轮功率变化趋势和流量变化趋势相同;瞬态过程中的扬程驼峰和流量变化规律有关,合理的流量变化规律可以消除瞬态过程中的扬程驼峰及驼峰对内流场的影响;监测反导叶导流器单流道内9个点的总压变化,流量变化率增大前,反导叶叶片工作面进口处总压最大,叶片背面出口处总压最小,流量变化率增大前、后总压变化规律不同;分析反导叶导流器中间截面的流场演化图,流量减小或流量变化率增大,瞬态流动结构更加紊乱,流量越小,瞬态流场演化滞后于准稳态流场的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水平井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离心增压器 流量变化率 瞬态特性 流动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液压泵中流量特性曲线的改进
2
作者 郭宏斌 赵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5,共1页
扼要分析转向液压泵内的节流形式对转向液压泵流量特性曲线的影响。指出采用薄壁小孔节流可改善转向液压泵的流量特性曲线。
关键词 汽车 工程机械 转向液压泵:流量特性曲线 流量变化率 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黏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水风光生态协同调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章国勇 顾洪宾 +2 位作者 章四龙 王伟营 薛联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黏性卵黏附于砾石表面或砾石间隙中、近岸浅坑中发育孵化,对产卵场水文条件有特定需求。水风光互补运行下水电调峰造成日内下泄流量变化率增大,易导致黏性鱼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死亡。已有生态流量缺乏日内流量变化率的量化研究,水风光... 黏性卵黏附于砾石表面或砾石间隙中、近岸浅坑中发育孵化,对产卵场水文条件有特定需求。水风光互补运行下水电调峰造成日内下泄流量变化率增大,易导致黏性鱼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死亡。已有生态流量缺乏日内流量变化率的量化研究,水风光协同调度缺乏鱼类繁殖适宜流量过程的考虑。提出通过计算不同流量工况下鱼类繁殖适宜生境面积的重叠率,以评估不同基准流量下生态适宜的流量变化率。同时,综合考虑水电调峰对新能源消纳及其对水文情势的改变,提出一种面向鱼类繁殖需求的水风光生态协同调度模型。以羊曲坝下河段为例,结果表明,为满足产黏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最大流量增率不宜超过120 m^(3)/(s·h);生态权衡调度方案相比调峰效益最大解,平水和枯水时期分别减少7%和6%的新能源消纳量,减少2%和6%的水电出力,但水文情势的改变量相比降低了15%和21%。研究成果可为鱼类产卵期水电站生态调度优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互补 生态调度 产黏性卵鱼类 日内流量变化率 水文情势改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水流速及加入角度对流浆箱调节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慧明 刘建安 张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0,共5页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稀释水流速及其加入角度对稀释水添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水支管与布浆支管之间的夹角越大,添加稀释水后布浆支管的流量变化越小,添加效果越好;稀释水支管与布浆支管截面积比越大,即稀释水流速越低,添...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稀释水流速及其加入角度对稀释水添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水支管与布浆支管之间的夹角越大,添加稀释水后布浆支管的流量变化越小,添加效果越好;稀释水支管与布浆支管截面积比越大,即稀释水流速越低,添加稀释水后支管流量的变化率在相同的稀释比情况下越小,稀释水添加的效果越好;在稀释水流速和加入角度这两个因素中,稀释水流速对添加稀释水后布浆支管流量的变化影响更大,也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浆箱 稀释水流速 加入角度 流量变化率 调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的内在联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进 储善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为探求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对相继甩负荷工况水力过渡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相继甩负荷工况下机组流量变化率和运行轨迹与尾水管... 为探求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对相继甩负荷工况水力过渡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相继甩负荷工况下机组流量变化率和运行轨迹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存在某一最不利相继甩间隔时间使得两台机组第一波流量变化率的时域不同步程度达到最大,则对应的尾水管进口压力达到最小,且此时先甩和后甩机组运行轨迹点分别在特性曲线反S区上弯点和下弯点。研究结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极值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相继甩负荷 间隔时间 尾水管进口压力 流量变化率 运行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