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粒度对蛋鸡消化道生理及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春兰 张克英 +1 位作者 丁雪梅 白世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1278,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玉米粒度对蛋鸡消化道生理和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为更大程度地发挥饲料加工对动物生产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方案。选用774只38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按产蛋率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3只鸡,分别饲喂由粗(1001.70... 本文旨在研究玉米粒度对蛋鸡消化道生理和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为更大程度地发挥饲料加工对动物生产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方案。选用774只38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按产蛋率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3只鸡,分别饲喂由粗(1001.70μm)、中(824.97μm)和细(671.56μm)3种粒度玉米配制成的饲粮,16周后每个重复屠宰1只鸡用以取组织样品,再从每个重复另选取1只鸡进行24h饲料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最小粒度组的溃疡评分显著高于粗颗粒组和中等颗粒组(P<0.05);玉米粒度对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隐窝深无显著影响(P>0.05),但粗颗粒组的十二指肠壁厚显著高于细颗粒组(P<0.05);各粒度组间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大肠杆菌菌群数以细粒度组最高,中等粒度组最低,且这2组间差异显著(P<0.05);饲粮玉米粒度的减小能显著增加第2、4、6小时蛋鸡粪中的Cr2O3相对回收率(P<0.05),及显著降低第10、12、16小时蛋鸡粪中的Cr2O3相对回收率(P<0.05)。饲粮玉米粒度的减小能显著增加前2个小时(P<0.05)及极显著增加前4和前6个小时(P<0.01)蛋鸡粪中的Cr2O3累积回收率,但对前8、10、12、16和24个小时的Cr2O3累积回收率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玉米粒度的增大有助于改善蛋鸡胃肠道的生理状况和延长食糜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粒度 蛋鸡 消化道 饲料流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在肉鸡体内的消化代谢及其对饲粮养分利用率和流通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丁雪梅 张克英 +3 位作者 王亮 白世平 吴彩梅 吴秀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4-1401,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2个试验探讨三聚氰胺(MEL)在肉鸡体内的消化代谢及其对饲粮养分利用率和流通速率的影响。试验1旨在考察MEL在肉鸡体内的表观排泄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的科宝雏鸡,设2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和100 mg/kg... 本研究旨在通过2个试验探讨三聚氰胺(MEL)在肉鸡体内的消化代谢及其对饲粮养分利用率和流通速率的影响。试验1旨在考察MEL在肉鸡体内的表观排泄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的科宝雏鸡,设2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和100 mg/kg MEL,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在15~21 d和36~42 d进行代谢试验。试验2旨在探讨MEL对肉鸡养分利用率和饲料流通速率的影响。选用48只1日龄健康的科宝公雏,设4个处理,MEL的添加量分别为0、500、1 000和2 000 mg/kg,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分别在21和42 d进行24 h饲料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对饲粮中MEL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和表观排泄率均较高,21、42 d表观回肠消化率分别为93.71%和96.44%,表观排泄率分别为68.72%和69.45%,均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kg MEL组肉鸡饲粮能量的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饲粮中添加MEL对其粗蛋白质、钙、磷的表观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1 d时,肉鸡采食2 h后,各处理食糜的流通较快;采食6 h后,1 000 mg/kg MEL组的累积回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 000 mg/kg MEL组(P<0.05),与500 mg/kg MEL组差异不显著(P>0.05)。42 d时,采食2 h后,各处理食糜的流通较慢;1 000和2 000 mg/kg MEL组的24 h累积回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0 mg/kg MEL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的MEL易被肉鸡吸收和排泄,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肉鸡的吸收和排泄率提高;短期采食添加MEL的饲粮,可降低肉鸡对饲粮能量的利用率,但不影响其对粗蛋白质、钙、磷的利用率;随MEL添加量的增加,饲料的流通速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 肉鸡 养分利用率 饲料流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纤维水平对绵羊消化道不同部位固相食糜流通速率和纤维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荣 侯先志 +2 位作者 王贞贞 吕莉华 韩吉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61,共7页
【目的】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绵羊消化道不同部位固相食糜流通速率和纤维类物质流通量及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只体质量为(52.46±1.75)kg、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T型瘘管的苏尼特绵羊,随机均分为Ⅰ、Ⅱ和Ⅲ3组,3组绵羊分别饲喂ND... 【目的】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绵羊消化道不同部位固相食糜流通速率和纤维类物质流通量及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只体质量为(52.46±1.75)kg、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T型瘘管的苏尼特绵羊,随机均分为Ⅰ、Ⅱ和Ⅲ3组,3组绵羊分别饲喂NDF含量为64.38%,54.59%和42.71%的日粮;试验以铬标记纤维作为固相食糜标记物,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瘤胃、十二指肠和直肠样品中的铬浓度以及不同时间混合样品中的NDF、ADF、HC、CEL和DM含量,计算不同消化部位固相食糜的流通速率、纤维物质流通量及消化率。【结果】各处理组间绵羊消化道相同部位的固相食糜流通速率、纤维物质流通量及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Ⅲ组各消化部位的流通速率以及瘤胃和全消化道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较低,但在后肠部位纤维类物质(NDF、ADF、CEL和HC)的消化力增强。【结论】在进食能氮总量相似的情况下,日粮纤维水平对纤维类物质的消化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日粮纤维水平 流通速率 消化道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消化道不同取样部位和不同灌注方法对流通速率测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支良 卢德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本实验将 18头内蒙古半细毛羊随机分成 2组 ,采用一次性和连续灌注技术研究了不同灌注方法和不同取样部位对绵羊流通速率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一次性灌注还是连续灌注 ,绵羊从瘤胃、十二指肠到直肠的流通速率皆呈递降趋势 ,... 本实验将 18头内蒙古半细毛羊随机分成 2组 ,采用一次性和连续灌注技术研究了不同灌注方法和不同取样部位对绵羊流通速率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一次性灌注还是连续灌注 ,绵羊从瘤胃、十二指肠到直肠的流通速率皆呈递降趋势 ,而且在三部位测定的流通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连续灌注时瘤胃和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显著高于直肠流通速率 (P <0 0 5) ;一次性灌注者 ,瘤胃、十二指肠和直肠部位的流通速率之间相关性较强 (P <0 0 5) ;连续灌注者 ,瘤胃、十二指肠和直肠部位的流通速率之间呈负相关 ,且十二指肠和瘤胃部位的流通速率之间相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消化道部位 灌注方法 流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白鹅对玉米秸青贮、微贮和干贮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娟 潘振亮 杨焕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试验选取3周龄健康和体质量均一的360只北方白鹅雏鹅,采用3因素3水平,有对照的试验设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6只鹅。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即3个不同纤维源组玉米秸青贮组(A组)、玉米秸微贮组(B组)和玉米秸干贮组(C组),每个纤... 试验选取3周龄健康和体质量均一的360只北方白鹅雏鹅,采用3因素3水平,有对照的试验设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6只鹅。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即3个不同纤维源组玉米秸青贮组(A组)、玉米秸微贮组(B组)和玉米秸干贮组(C组),每个纤维源组分别设3个水平,前期(4~7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4%、7%和10%的日粮;后期(8~10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6%、9%和12%3个水平,饲养试验49d。同时,10周龄时每组选取3只体质量接近的试验鹅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在代谢试验结束后利用含外源指示剂Cr2O3日粮,测定食糜的流通速率。收集进食后的粪样,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源日粮对4~10周龄鹅的体质量影响较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8~10周龄日粮中,粗纤维比例增至12%,试验鹅的生长受到抑制,与6%组和9%组体质量经检验差异显著,但6%组和9%组试验鹅的体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青贮组和干贮组对纤维类物质的利用率好于微贮组,但不同纤维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12%组日粮NDF和半纤维素的代谢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食糜的流通速率,2~4h时12%组食糜的流通速率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8~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利用率 流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