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挖掘的新思路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志超 张远 侯胜超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图书馆流通数据是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其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但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甚少。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情报学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重新定义并建立基于图书借阅频次的评价指标,即图书半衰期、图书集合普赖斯指... 图书馆流通数据是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其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但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甚少。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情报学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重新定义并建立基于图书借阅频次的评价指标,即图书半衰期、图书集合普赖斯指数、图书滞架指数、图书h指数,以及基于读者借阅次数与行为的分析方法,即读者h指数等指标和图书耦合/共现网络模型,从而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希冀为优化采购和布局配置,向读者提供积极、主动、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AC数据 流通数据 高校图书馆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oxPro处理ILIS流通数据
2
作者 张晓颖 郑春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描述了如何利用FosPro来处理ILIS的流通数据。
关键词 FOXPRO 数据管理 ILIS 流通数据 图书馆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周文泓 陈喆 +2 位作者 郭佳妮 陈志轩 杨俊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1,共8页
对档案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的实践展开调查,分析各省市数据交易平台上线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构建产品基础属性、技术属性、主体属性、内容属性以及产品交易属性的分析框架,全面梳理档案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的实践进展。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优化策... 对档案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的实践展开调查,分析各省市数据交易平台上线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构建产品基础属性、技术属性、主体属性、内容属性以及产品交易属性的分析框架,全面梳理档案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的实践进展。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发挥档案事业与数据事业的融合引领作用、构建适合于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场景群、强化各类档案机构融入数据要素市场的能力建设、加强档案开发利用体系的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档案开发数据流通数据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与规制:体育数据治理的核心问题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李智 陈陆洋 王纬航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流通共用是数据创造价值的基本路径,也是治理的根本主题,体育数据亦复如是。基于数据内容与使用场景而形成的专业性使得体育数据治理具有独特的需求:普遍敏感与强人身性带来的安全隐患、体育自治对数据权益关系的影响、社会化共用与数... 流通共用是数据创造价值的基本路径,也是治理的根本主题,体育数据亦复如是。基于数据内容与使用场景而形成的专业性使得体育数据治理具有独特的需求:普遍敏感与强人身性带来的安全隐患、体育自治对数据权益关系的影响、社会化共用与数据私益的矛盾,都亟待加强体育数据的规制。由是,“流通”与“规制”成为体育数据治理的两大锚点,并随着专业性差异而呈现动态关系,如何实现“流通-规制”的动态平衡是其核心治理问题。因应于此,须以公法重构匿名与授权机制实现数据脱敏、强化数据行为监管保障私益实现,并以私法推动数据协议维护信息自主权,通过探索有偿机制激励流通共享,在公私合治的总体框架下形成“法定+约定”的治理路径。此外,应以分类分级作为底层治理基础,依专业性建构场景差异的评价机制,形成“隐私数据-专业数据-公开数据”动态化分类分级体系,实现“流通-规制”的协调与兼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数据 数据流通 数据规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数据科学流通的经济法治促进
5
作者 陈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2,共11页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核心是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创新其配置方式,促进其科学流通,能提升数字化产业创新展业,实现传统...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核心是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创新其配置方式,促进其科学流通,能提升数字化产业创新展业,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环。当前,囿于数据分类分级、数据产权分置、数据交易规则以及数据基础设施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数据流通仍面临意愿弱、效能低、风险高、纠纷多等困境,不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法治涵摄发展与安全、竞争与创新、包容与开放等多重目标和价值,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要求,是激励数据流通的质优安排。通过树牢创新发展的优先目标,夯实安全可控的基本底线,完善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构筑包容开放的生态格局,实现数据科学流通,以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流通 经济法治 动态平衡 有序有效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数据流通控制建模及验证
6
作者 李恒 李凤华 +3 位作者 梁琬珩 郭云川 张玲翠 周紫妍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7,共15页
为了解决数据跨域流通控制策略生成、传递与执行的可行性、正确性和安全性验证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和计算树时序逻辑的形式化建模及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数据流通控制流程,以及数据交易场景(模式)下的数据提供者、数据使... 为了解决数据跨域流通控制策略生成、传递与执行的可行性、正确性和安全性验证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和计算树时序逻辑的形式化建模及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数据流通控制流程,以及数据交易场景(模式)下的数据提供者、数据使用者(含数据经纪人)和数据监管者等实体分别进行形式化建模;随后给出了数据交易过程中,安全需求性质和流通控制属性的计算树时序逻辑形式化规约描述;最后,对上述时间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其性质和属性进行形式化验证与分析。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验证数据流通控制机制的可行性、正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流通 访问控制 时间自动机 延伸控制 形式化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跨域安全流通的访问控制研究综述
7
作者 李恒 李凤华 +2 位作者 史欣怡 郭云川 郭守坤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254,共17页
为了解决数据要素流通中授权机制差异导致信息在系统中留存产生被篡改、被泄露和被滥用等安全风险,聚焦数据跨域安全流通主题,首先,从数据跨域访问控制面临的问题入手,对数据跨域流通基本概念和数据跨域访问控制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其... 为了解决数据要素流通中授权机制差异导致信息在系统中留存产生被篡改、被泄露和被滥用等安全风险,聚焦数据跨域安全流通主题,首先,从数据跨域访问控制面临的问题入手,对数据跨域流通基本概念和数据跨域访问控制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针对数据跨域安全流通中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包括基于起源、基于意图和面向网络空间等访问控制模型;策略的标签挖掘、策略的协商与生成、策略的冲突检测与消解、策略的传递与执行、策略异常执行的审计等策略管理关键技术;基于区块链、基于数据胶囊和基于数据基础设施等策略实施机制。最后,对数据跨域流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访问控制 数据要素流通 数据使用控制 延伸控制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私计算技术赋能数据流通:现状审视、发展困境和政策建议
8
作者 蔡曦 夏杰长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6,共10页
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数字中国”过程中的核心议题,隐私计算为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促进数据流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研究发现:我国隐私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处于十亿水平级别,而未来则有望达到百亿甚至千亿水平级别;... 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数字中国”过程中的核心议题,隐私计算为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促进数据流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研究发现:我国隐私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处于十亿水平级别,而未来则有望达到百亿甚至千亿水平级别;我国隐私计算行业面临着从“二元对立”到“不可能三角”的内在矛盾、平台间标准不统一产生“计算孤岛”、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造成的“数据柠檬市场”、技术发展领先立法实践造成治理与反治理循环反复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对有限五重发展困境。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应从供需两端疏导“不可能三角”的内在矛盾、通过行业标准制定赋能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治理“数据柠檬市场”、通过行业治理体系建设解决治理困境和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抢夺全球技术话语权五方面制定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计算 数据流通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数字信任: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信任基础、内在逻辑与实现框架
9
作者 唐长乐 张晓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数据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可信流通对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数据价值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数字信任的视角出发分析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信任基础和内在逻辑,构建基于数字信任的数据要素可信流通框架。研究表明... 数据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可信流通对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数据价值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数字信任的视角出发分析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信任基础和内在逻辑,构建基于数字信任的数据要素可信流通框架。研究表明,数字信任贯穿数据主体、数据资源和数据流通过程,实现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核心是围绕数字信任的建立、验证和维护过程,以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系统、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和完善的数据监督体系为运行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信托等技术建立起数字信任的身份基石、资源体系和环境保障,解决数据要素流通中的身份验证、资源质量、环境保障等关键问题,能破解数据要素市场信任壁垒,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任 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运行基础 信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炜辉 何金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共13页
数据流通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的关键步骤。从理论逻辑上分析,数据流通通过增强劳动者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生产资料的性状和功能、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要提高数据流... 数据流通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的关键步骤。从理论逻辑上分析,数据流通通过增强劳动者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生产资料的性状和功能、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要提高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效果,就必须保障数据流通的充分性,推进数据以高水平质效流通,并着力解决数据流通所引发的负面问题,这也是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考察发现,当前法治在护航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数据立法的前瞻性和完备性偏低、数据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有效性不足、司法助推赋能的能动性欠缺。同时,数据跨境流通的涉外法治也较为薄弱,束缚了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法治作为上层建筑,应当及时回应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求,发挥其引领、规范和保护作用。未来,应从优化数据立法体系、变革监管模式、提高司法能动与强化涉外法治等方面着手,强化数据流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治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流通 数据要素 数据安全 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部门印发方案要求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11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14,共1页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数据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规则是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数据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规则是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内容。方案从明晰企业数据流通安全规则、加强公共数据流通安全管理、强化个人数据流通保障、完善数据流通安全责任界定机制、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丰富数据流通安全服务供给、防范数据滥用风险等7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 数据要素 安全治理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通的公共性风险及其法律应对
12
作者 郭红伟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3,共11页
“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促进数据流通使用,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北上广深等地积极响应,迅速开展以数据交易为代表的数据流通实践。然而,数据违法收集、泄露等问题相伴而生,公共性风险事件... “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促进数据流通使用,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北上广深等地积极响应,迅速开展以数据交易为代表的数据流通实践。然而,数据违法收集、泄露等问题相伴而生,公共性风险事件频发。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中心等采取了系列措施,但效果不显。对此,应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消解之法;适当规避知情同意原则,完善个人数据授权流通机制;依循利益理论,确认企业数据权益,设置场景化的企业数据权益保护机制;采用公共规制理论,构建政府规制与司法控制协同的数据流通监管机制;区分数据流通类型,创设体系化数据违法流通追责机制,合理规避数据流通的公共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 公共性风险 法律应对 防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入表的流通激励与制度因应
13
作者 杨莹莹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6,共14页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创新、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与高效流通的政策协同,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数据资产入表与数据流通在价值创造、...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创新、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与高效流通的政策协同,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数据资产入表与数据流通在价值创造、价值转化层面存在耦合关系。数据的核心价值产生于动态流通场景,数据流通的规模化发展须以产权清晰、价值明确、风险可控为前提,这是数据资产入表的核心制度功能。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为数据资产核算和入表提供实践指引,但相关制度设计并未突破对传统会计框架的路径依赖。实践中,确权规范缺位、会计规则不适配、信息披露不周延等困境,制约着数据资产入表对数据流通的激励作用。在数据确权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数据资产入表的法律配置提供了指引,应以此为基本遵循,构建初始端持有权—流通端利用权的权利配置框架,实现秩序维护与效率提升的协同。在会计确认与计量层面,应采取分阶递进路径,延续《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无形资产—存货二分的科目列报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待数据交易市场成熟后,可以构建独立会计准则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在披露机制层面,须构建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过程性信息与结果性信息协同互补的披露框架,以“重大性”为核心基准,按照纵向风险分层与横向动态调适的逻辑划分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并建立表内确认与表外补充的双轨披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流通 数据确权 会计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赋能征信数据安全流通的路径探讨
14
作者 刘旭杰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7,共10页
随着金融科技的普及和数据价值的提升,征信数据需多维度、广领域地流动与融合以创造更高价值。但在大数据时代,征信数据流通面临信用风险加剧、内外部征信数据融合不足、征信安全问题严峻等挑战。金融科技推动征信数据安全流通可以在数... 随着金融科技的普及和数据价值的提升,征信数据需多维度、广领域地流动与融合以创造更高价值。但在大数据时代,征信数据流通面临信用风险加剧、内外部征信数据融合不足、征信安全问题严峻等挑战。金融科技推动征信数据安全流通可以在数据层面、技术层面、标准制度层面以及应用层面发力。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基础坚实可靠;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完善的数据标准和法规体系,提供法治保障;推动互联互通场景落地,实现数据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数据 金融科技 数据安全流通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数据库的长江流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构建
15
作者 金和平 杨磊 +3 位作者 涂晶 罗惠恒 李林泽 安日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数据要素的流通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目前,长江流域数据要素已经具备了流通体系构建的基础,但其存储管理及共享缺乏标准化体系,存在多源异构数据资源...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数据要素的流通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目前,长江流域数据要素已经具备了流通体系构建的基础,但其存储管理及共享缺乏标准化体系,存在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管理效率低、安全共享支持能力较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利用耦合ClickHouse、PostgreSQL和MongoDB的混合数据库技术构建长江流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实现业务管理、基础地理、时序数据、遥感影像4类主体要素的存储与共享,从数据结构和数据索引的角度设计了数据要素存储方案,从数据要素查询、服务和权限管理的角度设计了数据要素共享方案。该方法为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提供大容量存储能力、高效写入写出能力以及并发共享能力,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数据要素流通全流程的安全性,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实践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数据要素流通技术符合长江流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流通 数据存储 数据共享 列式数据 关系型数据 空间数据 分布式文件数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跨境流通规则博弈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朝先 李婷 罗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8,共12页
如何安全有效促进数据跨境流通和赢得数据跨境流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当前,受各国数据治理理念,核心利益诉求,深层次个人数据安全、国家数据主权、数据跨境自由流通不可兼得的“三元悖论”以及传统数据治理手段制约... 如何安全有效促进数据跨境流通和赢得数据跨境流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当前,受各国数据治理理念,核心利益诉求,深层次个人数据安全、国家数据主权、数据跨境自由流通不可兼得的“三元悖论”以及传统数据治理手段制约,国际数据跨境流通领域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并存、多套治理模板竞争、多轮博弈持续演进的博弈态势,以及数据跨境流通治理碎片化割裂化的局面。当前,我国以国家安全与数据跨境有序自由流动并重为基本特征的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主张,不仅契合我国发展实际,而且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愿望。总体而言,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中国方案是一种合意的数据跨境流通治理方案,但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如有些规定不太合理导致企业数据跨境流通操作成本高、数据跨境流通治理参与度低导致数据跨境流通互操作性较差、与国际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存在衔接障碍等,同时面临国际上异样的声音,甚至存在被污名化、被打压的风险,不利于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中国方案效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在数据跨境流通治理领域赢得话语权主导权、推进数据跨境流通国际治理,我国应坚持多边主义,推动以联合国和WTO为主导的国际机制建设;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扩大中国方案影响力;加强双多边合作,增强数据跨境流通互操作性;对接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提高数据跨境流通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通 数据流通治理规则 数据安全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的研究范畴与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凤华 李晖 +1 位作者 牛犇 邱卫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针对数据从信息技术时代的受控共享向数据技术时代的数据要素泛在流通演化的趋势,分析了数据共享与数据要素流通的差异,阐述了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数据要素,提出了数据成为数据要素所必须具有的6个属性,定义了数据要素流通模型及主要环... 针对数据从信息技术时代的受控共享向数据技术时代的数据要素泛在流通演化的趋势,分析了数据共享与数据要素流通的差异,阐述了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数据要素,提出了数据成为数据要素所必须具有的6个属性,定义了数据要素流通模型及主要环节,明确了数据要素流通的研究范畴,梳理了数据要素流通研究范畴的相关概念,厘清了研究范畴所涵盖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对未来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流通 数据确权 数据安全计算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跨域流通泛安全边界防护技术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少勇 刘岩 +3 位作者 邵苏杰 臧志斌 杨超 亓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11,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护面临的新形势;其次,基于专用数据处理器(DPU)的高性能流量编排和多功能安全网关能力,构建面向电力数据跨域流通安全增强的泛安全边界,凭借数据面可编程技术沟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双维度安全能力,提出基于DPU的数据跨域流通协同防护技术应用方案;最后,阐释DPU在不同电力通信网络层次的部署方式、价值与关键技术,分析现阶段DPU在电力领域应用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据流通 专用数据处理器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数据流通制度论——治理范式经济秩序的形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富平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15,共22页
数据持有权可以支撑数据流通秩序的构建,但数据流通是数据分享利用的合作关系,而非产权交易关系,因而需要探寻与流通范式相一致的数据流通体制和机制。经过治理的数据可以流通,但缺失传统市场体制的制度要素,加上数据本身存在风险和远... 数据持有权可以支撑数据流通秩序的构建,但数据流通是数据分享利用的合作关系,而非产权交易关系,因而需要探寻与流通范式相一致的数据流通体制和机制。经过治理的数据可以流通,但缺失传统市场体制的制度要素,加上数据本身存在风险和远程交易,因此数据流通必须具有可信体制和机制。可信的数据流通包括流通关系可信、流通的数据可信、流通主体可信和过程可信,而这些都需要相应流通设施予以实现和运营。数据流通设施是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技术、制度和组织构成的体系,是数据社会化重用秩序的塑造者,是数据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应被定位为未来社会基础设施;应建立统一的可信数据流通制度框架和规则,指引各类数据流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持有者权 可信数据流通 数据流通制度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数据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港)对标DEPA数据流通规则的立法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云亮 段怡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DEPA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数字经济的多边协定,强调了数据流通对于推动数据驱动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旨在实现数据的自由流通与创新、数据的互操作性与标准化、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数据共享之间的平衡。在推进中国加入DEPA与大力发展数... DEPA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数字经济的多边协定,强调了数据流通对于推动数据驱动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旨在实现数据的自由流通与创新、数据的互操作性与标准化、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数据共享之间的平衡。在推进中国加入DEPA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自贸区(港)在数据流通方面的政策与DEPA还存在一定差距。自贸区(港)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标DEPA的高标准,加快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数据流通法规体系,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税收政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从而实现自贸区(港)数字经济的弯道超车。自贸区(港)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可借鉴DEPA“数据监管沙盒”模式,构建自贸区(港)数据流通安全法律体系。建议初期可通过政府规章形式进行试点,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正式立法,以确保数据流通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实现自贸区(港)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构建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港) DEPA 数字经济 数据流通 立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