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5篇文章
< 1 2 1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4年湖南省部分地区牛羊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邓国强 黄建龙 +1 位作者 张朝阳 郭永祥 《湖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为了解湖南牛羊蓝舌病的流行情况,2021—2024年在湖南省牛羊养殖密集区进行了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共在湖南7个市采集了1399份牛、羊血清,并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cELIS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15份样品呈阳性,个体阳性率为36.8... 为了解湖南牛羊蓝舌病的流行情况,2021—2024年在湖南省牛羊养殖密集区进行了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共在湖南7个市采集了1399份牛、羊血清,并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cELIS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15份样品呈阳性,个体阳性率为36.8%。肉牛、羊和奶牛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9.7%、36.9%和32.3%,其中肉牛的阳性率最高(39.7%)。不同地区的个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永州市最高(54.4%)。结果表明,蓝舌病在湖南省的部分区域内存在流行趋势。建议牛、羊养殖场应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蓝舌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流行病调查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定区流浪猫常见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2
作者 马玉玲 殷方芝 +4 位作者 肖耀明 陶军 黄忠 战涛 苏比努尔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了解嘉定区流浪猫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情况,对该区TNR项目试点流浪猫的血清、肛门拭子和全血共计231份样品进行了猫疱疹病毒、猫杯状病毒和猫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猫冠状病毒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11.26%),其次为猫杯状病毒(... 为了解嘉定区流浪猫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情况,对该区TNR项目试点流浪猫的血清、肛门拭子和全血共计231份样品进行了猫疱疹病毒、猫杯状病毒和猫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猫冠状病毒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11.26%),其次为猫杯状病毒(阳性率为0.87%),猫疱疹病毒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疱疹病毒 猫杯状病毒 猫冠状病毒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部分地区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3
作者 李秀英 张立成 +7 位作者 逯玉 傅义娟 炊文婷 张燕 应兰 黄龙 宋长芳 杨峻鹏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9-10,共2页
为掌握青海省非洲猪瘟病毒(ASFV)弱毒株感染现状并评估疫情风险,本研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宁市、海东市及环湖地区部分农区县(市区)开展ASFV弱毒株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提升全省非洲猪瘟防控预警能力,为科学防... 为掌握青海省非洲猪瘟病毒(ASFV)弱毒株感染现状并评估疫情风险,本研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宁市、海东市及环湖地区部分农区县(市区)开展ASFV弱毒株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提升全省非洲猪瘟防控预警能力,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生猪样本阳性率为0.10%,较2022年上升0.05%;环境样本阳性率达1.85%。结果表明,当前病毒环境污染范围较广,生猪及其产品的生产、调运、屠宰及市场流通等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控仍存在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 流行病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肉牛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病毒性病原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闫港 张召兴 +2 位作者 王利冉 杨巍 郭磊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了解承德地区养殖场中肉牛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病毒性病原流行情况。该研究于2024年1—12月采集承德地区肉牛养殖场中患有呼吸道症状的牛的咽拭子、鼻拭子及血液等病料组织样本共计617份,采用一步RT-PCR法分别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 为了解承德地区养殖场中肉牛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病毒性病原流行情况。该研究于2024年1—12月采集承德地区肉牛养殖场中患有呼吸道症状的牛的咽拭子、鼻拭子及血液等病料组织样本共计617份,采用一步RT-PCR法分别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4种引起肉牛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病毒性病原,分析其流行情况。结果显示,从采集的617份病料组织样本中IBRV阳性率最高;经过分析,4种病毒性病原出现混合感染,二重感染以IBRV+BPIV-3和IBRV+BVDV为主,其阳性率分别为4.7%和5.8%,三重感染以IBRV+BVDV+BPIV-3为主,其阳性率为3.1%。为该地区肉牛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牛呼吸道综合征 RT-PCR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瑶 吴少鹏 +6 位作者 李波 杨晓雪 崔明超 孙淑红 陈静 王苗利 兰邹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为了解山东省种禽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山东省46个种禽场的2070份血清、2230份咽/泄殖腔拭子、1160份死胚/弱胚及174份禽舍污水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MG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7%(938/1380)和54.78%(378/690);MS疫苗免疫场和未免疫场禽血清中M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63%(722/930)和82.28%(938/1140);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5.07%,MS核酸阳性率为7.80%;死胚/弱胚样品中MG核酸阳性率为3.62%,MS核酸阳性率为0.52%;在禽舍污水样品中,仅1份检测出MG核酸。研究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种禽场样品中MG和MS抗体检出率较高,核酸阳性率较低,种禽场应继续加强野毒感染防控,并进一步实施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禽场 鸡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立志 吉星 +5 位作者 孙利厂 朱树娇 王佳芸 何涛 王冉 杨章平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探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3年从三省部分规模化鸡养殖场采集鸡粪便、鸡毛蛋、鸡卵黄以及病死鸡的鸡腿、骨髓、关节、心脏、脾脏、肺脏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共918份,使用选... 为了探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3年从三省部分规模化鸡养殖场采集鸡粪便、鸡毛蛋、鸡卵黄以及病死鸡的鸡腿、骨髓、关节、心脏、脾脏、肺脏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共918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APEC;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菌体(O)抗原分型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分离菌株的主要流行特征。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390株APEC,分离率为42.48%;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91.03%,355/390)、头孢噻呋(82.82%,323/390)、庆大霉素(81.03%,316/390)和四环素(77.95%,304/390)的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0.51%,2/390)和黏菌素(3.08%,12/390)比较敏感,耐药基因以blaEC(98.97%,386/390)、blaTEM(80.00%,312/390)、aph(6)-Id(54.10%,211/390)、erm(D)(98.46%,384/390)、tet(A)(81.79%,319/390)和floR(63.33%,247/390)为主;毒力基因分析发现,所有分离菌株至少含有4种毒力基因。共鉴定出68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78(11.03%,43/390)、O180(7.95%,31/390)和O15(7.18%,28/390),MLST共鉴定出71种ST型,主要的ST型为ST117(15.90%,62/390)、ST155(8.46%,33/390)和ST162(8.21%,32/390);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共分为4个进化分支,不同省份鸡养殖场分离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相距较远。结果表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APEC的流行血清型为O78、O180和O15,主要流行ST型为ST117,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较多,鸡养殖场应当继续加强APEC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血清型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流行病学调查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徐梓芯 易修文 +3 位作者 鲍捷 李天瑞 张钧波 郑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0-1348,共9页
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以它的强传染性、快变异性和高风险性,对人类生命安全与经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流行病学调查是遏制传染病扩散的关键步骤和落实全链路精准防控的前提。针对现有流调系统存在的人工效率低下、数据质量差、专业知识不足... 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以它的强传染性、快变异性和高风险性,对人类生命安全与经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流行病学调查是遏制传染病扩散的关键步骤和落实全链路精准防控的前提。针对现有流调系统存在的人工效率低下、数据质量差、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在现有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图谱,提出一套辅助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应用方案。首先,基于人、地、事、物、组织五大类实体及其关系和属性构建知识图谱;其次,根据病例查风险点位查密接的思路,以病例为起点,以点位为重心,辅助判定风险人群和风险点位;最后,通过对流调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实现流调信息落位、传播扩散溯源和疫情态势感知等多个应用,从而辅助重大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相同的误差范围内,基于图谱增强的轨迹落位方法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基于人工问询的方法,千米内的判定准确率达到85.15%;基于图谱增强的风险点位和人群的判定方法使得效率显著提升,生成报告的平均耗时降至1 h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有效融合了知识图谱的技术优势,不仅提高了精准疫情防控策略制定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更为流行病传染预防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病调查 知识图谱 风险防控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西安地区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郝媛婕 杨丁凡 +2 位作者 陈冰洁 张欣珂 杜涛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VR)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FHV-1)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论文对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进行猫疱疹病毒抗体检测的112只猫的数据和211例猫上呼吸道疾病病例进行分...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VR)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FHV-1)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论文对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进行猫疱疹病毒抗体检测的112只猫的数据和211例猫上呼吸道疾病病例进行分析,在抗体检测数据中,抗体水平为低、中、高的猫的数量分别为59只、37只和16只,分别占比为52.68%、33.04%和14.29%。总体抗体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免疫完全猫的抗体水平优于免疫未完全猫。FHV-1抗原和核酸检测在该动物医院总检出率为20.38%,其发病随时间波动,但不具有季节性,与年龄、品种具有相关性,与性别无相关性。论文为了解西安地区猫病毒性性鼻气管炎的发病情况以及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猫疱疹病毒 抗体水平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普洱市某羊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楠 李亚波 +6 位作者 鲁富有 李伟 陶文才 李霞 张文东 张毅 杨宏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12-15,132,共5页
2023年5月25日,云南省普洱市某羊场羊只出现体温升高(41℃)、呼吸急促、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呻吟哀鸣、卧地不起、四肢伸直等症状,且有羊只死亡,袭击率为87.6%(198/226),病死率为10.6%(21/198)。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尽快控制疫情,开展... 2023年5月25日,云南省普洱市某羊场羊只出现体温升高(41℃)、呼吸急促、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呻吟哀鸣、卧地不起、四肢伸直等症状,且有羊只死亡,袭击率为87.6%(198/226),病死率为10.6%(21/198)。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尽快控制疫情,开展了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综合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起疫情为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购入病羊或感染羊是引发本起疫情的主要原因。经采取对症治疗、紧急免疫、消毒、隔离饲养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调查结果提示,应规范引羊程序,严格执行落地检疫报告制度,加强对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知识培训,避免输入性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病调查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规模猪场猪腹泻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0
作者 姚玲 陈斌 +7 位作者 张毅 陈冬 李淳 刘丽 常晓静 玛依拉·艾尼瓦 廖书漪 梁璐琪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2023年12月13日,A猪场部分生产母猪出现腹泻症状,随后蔓延至分娩舍,仔猪出现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评估疫情传播风险,通过现场访谈、查看生产档案、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此次猪腹泻疫情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疫情持续35 d,全场累计发... 2023年12月13日,A猪场部分生产母猪出现腹泻症状,随后蔓延至分娩舍,仔猪出现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评估疫情传播风险,通过现场访谈、查看生产档案、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此次猪腹泻疫情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疫情持续35 d,全场累计发病母猪639头,死亡和淘汰仔猪1 170头,母猪的腹泻袭击率为34.5%;综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此次疫情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母猪引起,病原通过引种传入的可能性较大,环境温度变化和饲养人员变动导致隐性感染猪发病,而场内错误的返饲措施、不规范的母猪转舍、人员串舍行为、带毒空气回流至圈舍等因素导致疫情在场内扩散;通过采取专人驻舍管理,封闭风机等干预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次疫情提示,猪场应强化引种管理,确保引入健康猪群,同时要加强人员管理,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避免输入型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腹泻 规模猪场 紧急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猪HEV流行病学调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永志 辛娇娇 +1 位作者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掌握西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西藏藏猪血清样本313份,西藏林芝约克猪肝脏样本53份;对藏猪血清进行HEV-IgG抗体检测,并进行t检验分析;对约克猪肝脏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EV开放阅读框2(ORF2)... 为掌握西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西藏藏猪血清样本313份,西藏林芝约克猪肝脏样本53份;对藏猪血清进行HEV-IgG抗体检测,并进行t检验分析;对约克猪肝脏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EV开放阅读框2(ORF2)基因保守区域,对RT-PCR阳性产物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确定西藏猪HEV基因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阳性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定量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313份西藏藏猪血清样本中HEV-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5.46%(111/313),其中,公藏猪和母藏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31%(68/173)和30.71%(43/140);1~2月龄仔猪、2~4月龄保育猪、4~6月龄育肥猪和8月龄以上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87%(17/61)、32.93%(27/82)、43.00%(43/100)和34.29%(24/70)。西藏约克猪肝脏样本中检测到2份HEV RNA阳性样本,分别命名为TLZyork1和TLZyork2,GenBank登录号为PP464289和PP464290,拷贝数为3.15×10^(3)和2.81×10^(4)copies/mL,与HEV 4a、4b、4c、4d基因型同源性为73.9%~97.4%;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约克猪TLZyork1和TLZyork2均属于HEV 4d基因型。约克猪HEV RNA阳性肝脏样本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组织中大量肝细胞水肿,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等。综上,西藏藏猪和约克猪中存在HEV流行,提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对西藏猪HEV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约克猪 戊型肝炎病毒(HEV) 流行病调查 组织病理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作者 赵婉玥 徐肖文 +3 位作者 常舒舒 项志杰 郭爱珍 陈颖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1335,共12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BPIV3)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等。掌握引发BRDC的主要病毒的分布情况是对该病进行精准防控、疫苗研发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地区肉牛、奶牛、牦牛及屠宰场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和RT-PCR技术对来自全国30个牧场的75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BRDC主要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个体检出率为9.47%(95%CI:7.5,11.8),群体检出率为33.33%(95%CI:17.9,54.3);优势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07%(95%CI:3.6,6.9);IBRV的群阳性检出率最高,达到20.00%(95%CI:7.7,38.6),其余三种病毒的群阳性率也都大于10%。肉牛中主要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62%(95%CI:3.9,7.8);奶牛中仅检出BVDV,阳性检出率为13.33%(95%CI:3.8,30.7);牦牛仅检出IBRV,阳性检出率为6.09%(95%CI:2.5,12.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区域间,患有BRDC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夏季和秋季相较春季更为易感。>14周龄牛相较≤14周龄牛感染的风险显著高,尤其是感染BVDV的风险。在有呼吸道症状牛中,BRDC主要病毒为BVDV,且有BVDV分别与BPIV3、BRSV混合感染的情况。在无呼吸道症状牛群中,IBR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综上,本研究确定了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携带分布情况,确定了不同地区、季节、品种感染BRDC病毒的风险,为BRDC的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流行病调查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中部地区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
13
作者 罗鹏 冯波 +3 位作者 顾丛丛 李冰 刁有祥 唐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8,共7页
为研究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orthoreovirus,N-DRV)在山东中部地区的流行分布与病原突变情况,试验在山东中部地区肉鸭养殖场收集疑似感染N-DRV的232份肉鸭内脏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率为47... 为研究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orthoreovirus,N-DRV)在山东中部地区的流行分布与病原突变情况,试验在山东中部地区肉鸭养殖场收集疑似感染N-DRV的232份肉鸭内脏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率为47.7%;共分离到26株N-DRV分离株,分离株间σC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为97.8%~99.7%,氨基酸相似性为99.4%~100%;肉鸭多发病于1~2周龄,病程5~7 d,死亡率1%~5%;地面平养模式N-DRV检出率最高,达到58.9%;笼养密闭模式检出率最低,仅为20%;在夏秋季节,N-DRV感染率相对较高,占全年发病率的60.9%。研究提示:N-DRV在山东中部地区的肉鸭养殖场中普遍存在,感染率与养殖方式、季节、日龄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对呼肠孤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并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以降低呼肠孤病毒在肉鸭养殖中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正呼肠孤病毒 分离鉴定 σC基因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一起人间聚集性疫情关联的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14
作者 肖继友 王晓玲 +4 位作者 肖传仕 柴世庆 赵梦姣 张学 张福波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29-33,共5页
2024年4月3日山东省某街道发现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聚集性疫情。为明确该起疫情的病原来源,通过实地调查、养殖档案查阅、排查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疫情关联羊场及所在街道其他所有牛羊养殖户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 2024年4月3日山东省某街道发现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聚集性疫情。为明确该起疫情的病原来源,通过实地调查、养殖档案查阅、排查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疫情关联羊场及所在街道其他所有牛羊养殖户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间病例关联羊场的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75.74%(178/235),其中种公羊阳性率为100%,产奶羊为89.04%,羔羊为76.56%,后备母羊/育肥羊为61.8%,不同羊群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该羊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另一家羊散养户检出2例阳性病例,所在村及街道其他牛羊养殖户未检出阳性。经调查,畜间疫情通过经纪人购入携带布病病原羊只引起的可能性较大;疫情羊场售出的羊只大部分用于屠宰,因此疫情继续向畜间散播的风险较小,但因产奶羊阳性率较高,由饮用生奶引起人间病例的风险较大。此起疫情暴露出基层动物卫生监管不力、宣传不到位、防疫责任心不强以及养殖场户疫情报告不及时、布病防控意识薄弱等问题。疫情警示,应加强对畜禽的流通监管和养殖场户的精准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布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调查 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部分地区冬季猪主要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15
作者 徐婷婷 倪兴维 +5 位作者 李照伟 王涵钰 毛以智 王慧 张人俊 刘霞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5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掌握贵州部分地区冬季猪群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从猪场(养殖户)、屠宰场、农贸市场及无害化处理场等不同场点采集样本805份,采用荧光PCR和荧光RT-PCR方法,对非洲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等10种猪病... 为掌握贵州部分地区冬季猪群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从猪场(养殖户)、屠宰场、农贸市场及无害化处理场等不同场点采集样本805份,采用荧光PCR和荧光RT-PCR方法,对非洲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等10种猪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轮状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样本阳性率分别为23.62%、21.45%、7.64%、2.36%,且存在2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猪轮状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貉脓皮病暴发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6
作者 户瑞刚 桑桑 +3 位作者 王圆圆 李宁 周建颖 张艳英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14-16,共3页
2024年10月11日唐山市某貉子养殖场陆续发生异常死亡情况,为确定病因、分析来源、评估传播风险,赴现场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场共有2 000只商品貉,发病981只,死亡305只,病死率31.1%。经现场调查,病死貉剖检,实验室检测,以及... 2024年10月11日唐山市某貉子养殖场陆续发生异常死亡情况,为确定病因、分析来源、评估传播风险,赴现场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场共有2 000只商品貉,发病981只,死亡305只,病死率31.1%。经现场调查,病死貉剖检,实验室检测,以及干预治疗效果印证,综合判定为由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菌株产生耐药性导致疫病暴发。疫病的发生与场外购买商品貉、笼具及粪污等未经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及时、饲料存在污染、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等风险因素有关。根据场内风险因素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调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某猪场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7
作者 张然 杨省 +4 位作者 赵屹钦 曾邦权 王俊美 何依蓉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7期25-30,共6页
2024年9月12日,云南省某猪场仔猪发生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腹泻、大量死亡等情况,累计发病1540头,死亡673头,袭击率为55.3%,病死率为43.7%。为查明病因,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及基因测序分... 2024年9月12日,云南省某猪场仔猪发生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绀、腹泻、大量死亡等情况,累计发病1540头,死亡673头,袭击率为55.3%,病死率为43.7%。为查明病因,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本起疫情为PRRSV类NADC-30感染。分析认为,引入未经免疫的阳性仔猪、饲养管理及生物安全不到位等是导致疫情发生和扩散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紧急免疫、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一系列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次调查提示,规范引种、科学免疫、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可有效降低PRRS对猪场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紧急流行病调查 系统发育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尉氏县犬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石 《河南农业》 2025年第7期87-88,共2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走进了千家万户,家庭与宠物犬的关系显得非常亲密和特殊。宠物犬不仅是家庭成员,还是忠实的伙伴和守护者。然而在相处的过程中,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威胁也在影响着宠物主人的健康,作为最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走进了千家万户,家庭与宠物犬的关系显得非常亲密和特殊。宠物犬不仅是家庭成员,还是忠实的伙伴和守护者。然而在相处的过程中,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威胁也在影响着宠物主人的健康,作为最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隐蔽,发病率高,更是作为宠物疾病预防的重点。肠道寄生虫对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对犬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会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尉氏县 流行病调查 肠道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松滋市一起肉鸡新勋恙螨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9
作者 徐娟 胡智斌 +5 位作者 黄京军 王涛 张文婷 罗青平 王永雄 黄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20-24,共5页
2024年6月3日,湖北省松滋市某肉鸡生态养殖合作社基地饲养鸡群的腹部、腿部和翅膀内侧出现大量痘疹状病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了解发病原因,查找潜在的传播风险,通过现场查看、访谈、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临床排查和干预治疗等方式... 2024年6月3日,湖北省松滋市某肉鸡生态养殖合作社基地饲养鸡群的腹部、腿部和翅膀内侧出现大量痘疹状病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了解发病原因,查找潜在的传播风险,通过现场查看、访谈、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临床排查和干预治疗等方式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推断:此次病情为鸡新勋恙螨感染;合作社基地是老疫点,养殖管理方式落后,技术人员对新勋恙螨病认识不足,在肉鸡生产、转运过程中未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从而造成了此次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通过使用辛硫磷等对症药物,严格实施病鸡隔离消毒、运输器具彻底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开展养殖场所环境整治等综合干预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起病情提示,在肉鸡生态养殖模式下,加强鸡群的精细化管理并严格落实各项生物安全制度,对疫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勋恙螨病 流行病调查 肉鸡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疫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正达 《云南农业》 2025年第4期64-66,共3页
砚山县是文山州生猪养殖重点区域,2023年全县生猪存栏量17.3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82万头,年出栏量达到23.6万头。全县拥有规模养猪场25个,存栏6.55万头,生猪规模化率37.84%,集中分布在资源优势突出的5个乡(镇),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 砚山县是文山州生猪养殖重点区域,2023年全县生猪存栏量17.3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82万头,年出栏量达到23.6万头。全县拥有规模养猪场25个,存栏6.55万头,生猪规模化率37.84%,集中分布在资源优势突出的5个乡(镇),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养殖生猪存栏200头以下的占比62.16%,以散养为主,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20211个养殖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疫 防治 流行病调查 砚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