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及本地流行病毒株分子特征分析
1
作者 俞婷婷 阚乃鹏 +1 位作者 林琦 王金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了解2019—2022年福建省登革热(DF)流行病学特征及本地流行登革病毒(DENV)的病原学特征,为DF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2022年福建省DF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地区本地流行及部分输入的DENV毒株... 目的了解2019—2022年福建省登革热(DF)流行病学特征及本地流行登革病毒(DENV)的病原学特征,为DF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2022年福建省DF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地区本地流行及部分输入的DENV毒株进行E基因扩增及测序,应用MEGA 6.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9—2022年福建省共报告DF病例1661例,其中输入病例699例,本地病例962例;输入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本地病例发病高峰在8—10月;全省10个地市均有输入病例,除龙岩市外各地均有本地病例报告,输入病例中男女性别比(4.07∶1)高于本地病例(0.95∶1),输入病例年龄中位数(43岁)小于本地病例年龄中位数(46岁);输入病例主要来自柬埔寨(474例,67.81%)。本地流行毒株主要为DENV1和DENV4,DENV1 E基因进化树显示各地DENV1型本地流行株均为基因Ⅰ型,可能来源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或境内其他省份;莆田首次出现DENV4型本地流行,DENV4 E基因进化树显示2株莆田DENV4型本地流行株为基因Ⅱ型,可能来源于新加坡。结论福建省面临DF输入引发本地暴发流行的风险较高,且本地流行区域呈一定程度扩散趋势。需要加强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病例并溯源,为DF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 流行病特征 E基因 基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病学特征解析与净化技术应用
2
作者 王吉平 《今日养猪业》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解析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净化技术及应用策略,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合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及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分析PCVD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流行趋势及净化技术。... 【目的】解析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净化技术及应用策略,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合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及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分析PCVD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流行趋势及净化技术。【结果】PCVD主要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发,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呈全球分布流行,基因型以PCV2d为主,且存在混合感染现象。通过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及实验室检测等净化技术,能够有效防控该病。【结论】PCVD的防控需基于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净化技术,结合疫苗免疫与生物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PCVD 流行病特征 净化技术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48例猴痘患者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
3
作者 刘纯 王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 分析长沙市48例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人们对猴痘的认识和早期诊断,为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3年6月29日—2024年9月30日收入院治疗的48例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 目的 分析长沙市48例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人们对猴痘的认识和早期诊断,为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3年6月29日—2024年9月30日收入院治疗的48例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3(19~54)岁,95.83%(46例)的患者为男男性行为者,发病前93.75%(45例)的患者承认有男男性行为,患者以发热(43.75%)、出疹(97.92%)为主要临床表现,62.50%(30例)的患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且合并HIV感染的患者皮疹表现更为严重。经对症及支持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2例合并HIV感染的患者死亡。结论 男男性行为者是此次猴痘疫情的高危人群,密切接触是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患者以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猴痘合并HIV感染患者皮疹表现更为严重。猴痘患者多数预后良好,合并HIV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高危因素。疫情防控应主要在高危人群中开展,一旦发生疑似皮疹及早检测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猴痘病毒 临床特征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欧剑鸣 叶雯婧 +15 位作者 郑奎城 李晓庆 林修全 卢晓丽 谢忠杭 吴生根 陈彩粼 黄峥强 詹美蓉 齐孝旗 蔡少键 林嘉威 陈武 邓艳琴 王灵岚 洪荣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描述该省疫情概况、疾病的三间分布以及聚集性疫情特征。结果截至2020年2... 目的描述和分析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描述该省疫情概况、疾病的三间分布以及聚集性疫情特征。结果截至2020年2月21日24时,累计报告病例298例,死亡1例,病死率0.3%。其中确诊病例293例(98.3%),现有疑似病例2例(0.7%),无症状感染者3例(1.0%)。确诊病例中,病情严重程度以普通型肺炎为主199例(67.9%),男女比例1.22∶1,年龄以25~54岁居多(199例,67.9%)。流行曲线表现为单峰流行,确诊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1月2日,61.8%病例集中在1月21日-30日间发病。除平潭综合实验区外,其余9个设区市均报告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71例,24.2%)、莆田(55例,18.8%)、泉州(46例,15.7%)。27个(30.7%)县(市、区)无确诊病例报告。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50起,涉及病例177例。结论福建省新冠肺炎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以中青年为主,而本地病例则以中老年为主,除平潭外的各地市均有确诊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流行曲线与人员返闽等相吻合,本地病例流行较输入病例晚一周。各设区市均报告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性聚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特征 描述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小军 高婧 +2 位作者 王小博 虎维东 刘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月20日甘肃省确诊的91例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1例新冠肺炎患者分布于全省11个地州市...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月20日甘肃省确诊的91例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1例新冠肺炎患者分布于全省11个地州市,其中聚集性发病13起,2020年1月25日—2月10日为甘肃省新冠肺炎发病高峰区间。具有明确流行病史者62例,其中来源于湖北疫区者10例(14.1%),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引起聚集性发病者52例(73.2%)。临床分型轻型及普通型76例,重型及危重型15例。截至2月20日,治愈65例(71.4%),治疗中24例(26.4%),死亡2例(2.2%)。71例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性32例(45.1%),中位年龄45(1~94)岁,中位潜伏期为6(1~13)d。就诊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60例,84.5%)、咳嗽(65例,91.5%)、咳痰(23例,32.4%)、乏力(25例,35.2%)以及气短(10例,14.1%)。特征性CT影像改变包括:以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65例,91.5%),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8例,25.4%),晕或反晕征(15例,21.1%),其中20例(28.2%)患者CT图像出现合并改变,包括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1例,15.5%),以及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晕或反晕征(9例,12.7%)。结论甘肃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输入性和聚集性发病为主,该病发病无性别差异,具有普遍易感性,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临床特征 流行病 影像学特征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胡建利 鲍昌俊 +8 位作者 祁贤 王慎骄 崔仑标 郭喜玲 焦永军 李志锋 汤奋扬 汪华 周明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江苏省境内报告的33例疑似病例中有20例确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 目的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江苏省境内报告的33例疑似病例中有20例确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病死率为30%。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乏力(80%)、畏寒和呕吐(60%);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100%)和白细胞计数减少(90%);病例多来自丘陵地区,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发病时间呈两个高峰,分别为6~7月和9~10月,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结论 SFTS病例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有地域特征,散发病例多见,但不排除人与人传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临床特征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9年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邱涛 刘晓燕 +7 位作者 郭宏雄 傅更锋 徐金水 丁萍 还锡萍 李雷 徐晓琴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7-539,54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探讨对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09年5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流行...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探讨对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09年5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江苏省累计治疗732例,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95.5%为本省籍,男女性别比2.1∶1,平均年龄41.9岁,已婚或同居67.3%。发现来源主要为由医院被动发现,占48.36%,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67.76%,且同性传播比例有上升趋势。90%治疗前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治疗时CD4+T细胞平均为111.1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16天(P25=40天,P75=410天)。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患者发现晚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及模式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流行病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EV71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娴波 钟艳云 +3 位作者 曹宇娟 柯昌文 管大伟 张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比对、建设进化树,确定病毒的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比对、建设进化树,确定病毒的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病毒型别、VP1变异等因素对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的影响。结果:在2008-2010年期间,广东省流行的EV71病毒株为C4a型,但该型病毒已经出现了分化,即C4a1-C4a4。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性别、病毒的型别无相关性,在4岁之前,病毒变异A289T易致重症患者(P〈0.05,OR=2.360,95%CI为1.163~4.659)。结论:在广东省EV71流行株主要为C4a1型,已经出现进化,且同时流行,需加强相关的监测;在流行期间需加强易感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病毒 毒力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某酒店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少文 苏应雪 +7 位作者 刘丹 洪蕾 林兴华 袁伟 陈潇男 陈静 黄虹 赵振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8月10日~8月30日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目的:分析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8月10日~8月30日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8月30日,该酒店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703例,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328例,占46.7%,女性375例,占53.3%,男女比例0.87∶1,年龄跨度为8个月~85岁,M(P25,P75)为37(20,49)岁,以31~59岁人群为主,占51.4%;无症状感染者占39.8%,轻型感染者占60.2%,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24.8%(105/423)、发热18.7%(79/423);8.8%的感染者有慢性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最常见;累计出院416例感染者,总体住院时间的M(P25,P75)为14(10,15)d;未接种COVID-19疫苗者占10.1%,完成1次疫苗接种者占5.0%,完成2次疫苗接种者占36.3%,完成3次疫苗接种者占48.6%,≥60岁感染者中完成2次和3次疫苗接种的仅占10.1%和8.8%。结论:此次毒株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国内首次报道,传染性和隐匿性更强,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因此需要加强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和内防扩散;加强核酸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加强COVID-19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特征 方舱医院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05~2010年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涛 刘晓燕 +7 位作者 傅更锋 郭宏雄 徐金水 丁萍 徐晓琴 胡海洋 闫红静 还锡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比较其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2005~2010累计治疗1 276例艾滋病患者,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扩大。江苏籍占93.7%,男女性别比2.7∶1。平均年龄(39.2±11.0)岁,变化不大,但低年龄组有上升趋势。已婚或同居占65.1%。来源主要为医院被动发现,占40.9%,但有下降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76.1%,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2.8%。患者治疗时CD4+T细胞平均为134.9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的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47 d(P25=55,P75=489),有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但逐渐有所改善。患者发现晚仍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流行病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粉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第八医院提供的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简体中文版艾滋... 目的分析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第八医院提供的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简体中文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MOS-HIV)量表评价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结果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两院区累计收治1052例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新增艾滋病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20~29岁人群艾滋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婚艾滋病患者占比最高,为65.5%。样本来源主要为体检时发现,占40.5%。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MOS-HIV量表分析发现,20~29岁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途径患者(P<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个/μl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个/μl患者(P<0.05);治疗时间>24个月的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时间≤24个月的患者(P<0.05)。结论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针对该病的防治工作仍有待提升。由于艾滋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导致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应加强艾滋病筛查工作,尽早发现及治疗,才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治疗 流行病特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治愈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
12
作者 许娟娟 殷峥嵘 +10 位作者 安義 汪速飞 朱佩佩 吴凤 王剑桥 李泽宇 方岩 张蓓 王维慈 金阳 林能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 分析9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一线临床有效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5日收治入院并治愈出院... 目的 分析9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一线临床有效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5日收治入院并治愈出院的9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最大年龄64岁,最小29岁,平均(51.0±13.7)岁;<40岁者3例(33.3%),40~60岁者3例(33.3%),>60岁者3例(33.3%);病例男女比例0.8:1;9例患者(100.0%)均为武汉居民,发病前14 d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接触史者6例(66.7%),与疑似患者有接触史者2例(22.2%);发热8例(88.9%),咳嗽6例(66.7%),咳痰5例(55.6%),乏力2例(22.2%),腹泻2例(22.2%),呼吸困难1例(11.1%);有慢性基础疾病7例(77.7%);首次肺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7例(77.7%),表现为单侧肺多发斑片状影2例(22.2%);患者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结论 8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系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而感染,早期隔离至关重要;危重型患者多同时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弱,此类人群应特别注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临床表现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4型分子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秋平 陈欣雅 +2 位作者 彭欣杰 陈春波 庄林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猪圆环病毒4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4,PCV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猪感染PCV4后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腹泻、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临床症状。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发现猪群PCV4阳性,同时在韩国、泰国也已有猪群感染PCV4的相... 猪圆环病毒4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4,PCV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猪感染PCV4后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腹泻、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临床症状。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发现猪群PCV4阳性,同时在韩国、泰国也已有猪群感染PCV4的相关报道。PCV4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及其衍生技术(常规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微滴式数字PCR)、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多酶等温快速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论文对PCV4的发现、分子特征、流行病学及分子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PCV4有更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4型 分子特征 流行病 分子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继仁 韦松华 +4 位作者 钱秀芳 刘银梅 杨惠英 杨洋 余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二次阴性,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的患者列为排除病例组(排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方面的差异。结果确诊组1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33∶1,年龄中位数为51.5(38.3,63.0)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0例(71.43%);排除组8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0.95∶1,年龄中位数37(29.0,59.75)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4例(16.67%);两组在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居住地分布以及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数占比高于排除组(92.86%VS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的患者数占比低于排除组(P=0.001)。两组胸部CT结果比较,确诊组患者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等改变所占的比例高于排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由散在或多发肺炎进展为磨玻璃样肺炎的中位时间为3(2,5)d。结论患者年龄、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肺部磨玻璃样等CT表现是COVID-19的特征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时应加以甄别,进一步提高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流行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舒远路 邓紫薇 +6 位作者 王宏强 邓晔 王晋 周建亮 赵向 史志华 仇成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9-686,共8页
目的探讨武汉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主要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2月28日在某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资料,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武汉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主要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2月28日在某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资料,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3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包括14例(43.75%)输入病例和18例(56.25%)本地病例。27例(84.38%)患者具有明确的接触史,5例(15.62%)患者接触史不明。家庭聚集(66.67%)为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2(32.5,50.5)岁,女性19例(59.37%)。首发症状主要为干咳(23例,71.88%)、发热(16例,50.00%)和咳痰(13例,40.63%)。潜伏期中位数为6.5(0,9)d,首发症状到确诊中位数为7(4.5,9)d,确诊到出院中位数为12(9,16)d。实验室异常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清蛋白、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增高。81.25%(26例)患者肺部双侧受累。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差异(均P>0.05)。32例患者均已治愈出院。结论该市新冠肺炎疫情处于低流行,主要表现为家庭聚集性传播,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特征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薇 俞飞超 +7 位作者 魏艳秋 孙伟 任登华 吴桢珍 冯旰珠 吉宁飞 王新民 黄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4-1620,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由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疫情... 目的:分析江苏省由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以及各市政府官方通报(2022年2月13日—4月9日)的COVID-19病例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截至2022年4月9日,江苏省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COVID-19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累积发病率为0.48/10万,病死率为0。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76.3%),确诊病例中以轻型为主。发病中位年龄为42岁,<20岁感染者占16.9%。OmicronBA.1变异株中位潜伏期为5.0(4.5,6.0)d,BA.2变异株中位潜伏期为3.0(2.8,3.5)d,两组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性病例比例较高(81.6%),主要来自家庭聚集。结论: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潜伏期短,毒力减弱,该阶段江苏省Omicron感染病死率为0,江苏省实施的精准防控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cron变异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江苏省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若伊 彭东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后共1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9 632例痰标本中有1 573例HPIV抗原阳性(8.01%),其中HPIV3 1 369例(6.97%),HPIV1 184例(0.94%),HPIV2 20例(0.10%);男1 002例(8.21%),女571例(7.69%)(χ~2=1.660,P=0.203);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占11.32%、13.21%、5.27%、3.3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3,P=0.000);婴儿组1 065例(8.80%),幼儿组406例(9.97%)(χ~2=5.054,P=0.025);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者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92例,支气管炎17例,百日咳综合征16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结论:(1)HPIV是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以HPIV3感染多见。(2)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夏为好发季节,婴幼儿多发。(3)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的患儿居前4位的呼吸道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儿童 流行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SARS、ME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比较 被引量:61
18
作者 吕亚兰 刘聪 +1 位作者 周文正 尹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与此前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原体基因存在一定相似度。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比较分析COVID-19与SARS、MERS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发现3种传染病临床症状存在很多相同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与此前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原体基因存在一定相似度。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比较分析COVID-19与SARS、MERS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发现3种传染病临床症状存在很多相同点,但在疾病进展过程、病情程度和影像学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流行病学角度看,COVID-19传染性明显强于SARS和MERS,目前确诊病例数已远超过SARS和MERS,但其病死率低于SARS和MERS。该文梳理了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防控COVID-19疫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特征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伟 周敏 +9 位作者 杨世杰 周寒 余林玲 梁如意 王彬 樊烈阳 王冬明 程曼 马继轩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向社会公布的确诊病例信息,从中筛选个人信息及发病信息完整的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向社会公布的确诊病例信息,从中筛选个人信息及发病信息完整的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聚集性新冠肺炎病例的性别、年龄、传染源接触史和潜伏期等分布特征,比较聚集病例和散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共纳入696名聚集病例和2264例散发病例.聚集病例平均年龄43.9岁,73.5% 的病例在30~69岁年龄段,和散发病例年龄分布近似(平均年龄42.4岁).聚集病例男性比例为49.9%(345例),低于散发病例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集病例中有武汉相关接触史者比例60.2%(389例),低于散发病例的84.4%(14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发病特征看,聚集病例平均潜伏期6.1 d(3.4~8.8 d),与散发病例6.4 d(4.1~8.5 d)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聚集病例和散发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分别为4 d(2~7 d)和5 d(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聚集病例中,74.6% 的聚集病例为家庭聚集,其次为多重聚集(7.8%);首发病例中66例(67.3%)有武汉相关接触史,输入性病例71例(68.3%);继发病例有武汉相关接触史者79例(42.6%),输入性病例37例(22.0%),均显著低于首发病例(均P<0.001).此外,继发病例的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 d,较首发病例的6 d显著缩短(P=0.022).结论 聚集病例主要来自家庭聚集,与散发病例相比,其男性比例和武汉相关接触史比例低.两类病例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疫情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神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7例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熙 徐瑜 +16 位作者 胡明冬 张西京 李维勤 曹国强 杨仕明 毛青 王斌 任小宝 谭虎 李力 王斌 王美菊 张文静 何晓丽 陈晓晓 李琦 徐迪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在武汉发病,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60±5.60) d,其中男性(68.1%)、非院内感染(91.5%)、老龄(>60岁,89.4%)患者居多,半数以上(51.1%)存在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70.2%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29例(61.7%)发生多脏器衰竭(MOF),以心(51.1%)、肾(36.2%)衰竭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74.5%的患者入院经初始氧疗后指氧饱和度≤93%。入院时的临床分型以重型(55.3%)和危重型(42.6%)为主,且前者院内生存期较后者长(P=0.02)。76.6%的患者最终行有创机械通气,其院内生存期较非有创机械通气者长(P<0.05)。结论本组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处于我国COVID-19流行病学发病曲线高峰,具有高龄、男性居多、多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等特点。死亡原因主要为COVID-19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伴以心、肾衰竭为主的MODS。疾病严重程度、有创机械通气与患者院内生存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死亡 流行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