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全国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 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玉红 梅金周 +3 位作者 李雪 张慧 刘小秋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0-768,共9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肺结核患者转出(入)记录及病案信息,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转出患者流向和治疗管理等特征。结果:2018—2022年全国共登记7547例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占登记肺结核患者的0.23%(7547/3261391),男女性别比为2.12∶1(5130∶2417)。25~59岁年龄组(63.91%,4823/7547)、职业为农牧渔民(36.28%,2738/7547)、东部地区(49.83%,3761/7547)患者占比较高。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四川和湖南6个省(自治区)跨省转出的患者占61.47%(4639/7547)。东部省份中,广东(1844例)和浙江(930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湖南(20.66%,381/1844)和贵州(36.34%,338/930);中部省份中,湖南(377例)转出的患者主要流入广东(54.91%,207/377),西部省(自治区)中,广西(501例)、四川(418例)和贵州(569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广东(49.50%,248/501)、广东(35.17%,147/418)和浙江(43.41%,247/569)。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到位率为84.17%(6352/7547)。复治患者的未到位率(22.02%,72/327)高于初治患者(15.55%,1123/7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9,P=0.002);转出前接受治疗时间<30 d的患者未到位率(17.23%,454/2635)高于≥30 d的患者(15.09%,741/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26.78%(1701/6352)的患者转出至到位的时长超过14 d。结论:我国肺结核患者跨省流动主要发生在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自治区),应加强对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动筛查工作,并建立高流动省份患者管理协同机制,为跨省流动患者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动人口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公共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芥子气中毒伤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景海 李东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芥子气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京 李婷 +3 位作者 逯嘉 李运葵 夏勇 何金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两个县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及年龄、性别、民族、地区流行病学分布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83.78/10万(1733/2068456),沐川县的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43.84/10万(1131/2579967)。沐川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6年的65.04/10万(167/256758)下降至2015年的12.52/10万(32/255650)(χ2趋势=125.15,P〈0.05);2006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6.71/10万(181/187157),2015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8.86/10万(213/215449),10年间登记率波动不大。马边彝族自治县10年间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109.19/10万(1170/1071486),高于女性[56.47/10万(563/99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8,P〈0.05)。沐川县10年间登记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66.76/10万(915/1370503),高于女性[17.86/10万(216/1209 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73,P〈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30~岁组,占27.52%(477/1733),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40~岁组,占19.98%(226/1131)。2006-2015年两地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患者占84.25%(1460/1733),高于汉族患者[15.52%(269/1733)];沐川县的汉族患者占99.56%(1126/1131),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10年间不同民族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1.30和8785.64,P值均〈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96.19%(1667/1733),高于城镇[3.81%(66/1733)];沐川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78.87%(892/1131),高于城镇[21.13%(239/1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4.75和22.77,P值均〈0.05)。结论彝区结核病疫情较重,青中年男性、农村居民作为高危人群,将此类人群作为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登记 小地区分析 少数民族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光荣 彭凌荣 旷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县(市)的肺结核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在不同...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县(市)的肺结核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共报告肺结核患者13017例,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261.08/10万(2937/1124929),下降至2018年的194.13/10万(2303/1186298),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114.99,P<0.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前五位的地区为石渠县(410.28/10万,1813/441898)、雅江县(399.74/10万,1059/264922)、白玉县(391.68/10万,1167/297944)、甘孜县(337.17/10万,1231/365096)和理塘县(286.19/10万,1045/365144);2014-2018年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240.21/10万,7131/2968651)明显高于女性(208.00/10万,5886/2829811)(χ^2=31200.06),P<0.01);15~岁年龄组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545.55/10万,2357/432045);患者职业构成前三位的是农民(48.50%,6313/13017)、牧民(14.55%,1894/13017)和学生(14.33%,1865/13017).结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维持在高位;地处西北和高海拔的县为高发地区,农牧民和学生为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小地区分析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文 余雅 +6 位作者 范君 吴成果 汪清雅 庞艳 范君 张理翌 刘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84-791,共8页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情况,为“十四五”期间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现住址和发病日期为条件,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导出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情况,为“十四五”期间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现住址和发病日期为条件,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导出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数据,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三间分布情况。结果: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78/10万(9453/2798.44万),从2016年的32.22/10万(1741/540.43万)上升至2018年的37.78/10万(2101/556.11万),再下降至2020年的29.64/10万(1729/583.42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χ^(2)_(趋势)=17.53,P<0.001);病原学阳性学生肺结核患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09/10万(2543/2798.44万),报告发病率从5.51/10万(298/540.43万)上升至13.18/10万(769/583.42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41.89,P<0.001)。各年度报告发病率高峰期均发生在学生高考体检的3月和12月及入学体检的9月,发病率介于11.47%(241/2101)~15.85%(276/1741)。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年龄集中在16~18岁[47.73%(4512/9453)];其中,13~15岁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占比逐年上升[由12.94%(263/2032)上升至21.11%(365/1729)],而16~18岁和19~22岁患者占比均逐年下降[分别由52.31%(1063/2032)和32.34%(563/1741)下降至43.78%(757/1729)和26.32%(455/1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63.18、35.73、20.34,P值均<0.001)。各地区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前4位依次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33.37%(3154/9453)]、主城新区[23.79%(2249/9453)]、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23.76%(2246/9453)]和中心城区[19.08%(1804/9453)],不同区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01)。结论: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较为严重,主动筛查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6~18岁年龄段和处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等重点地区的学生群体是关注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祖辉 刘礼亲 +2 位作者 王巧智 徐胜辉 白丽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 目的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治疗史、痰涂片结果、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糖尿病、利福平耐药等因素对并发肺外结核的影响。结果 2532例患者中,574例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为22.7%。114例(19.9%,114/574)患者的肺外结核同时发生于≥2个组织或器官;肺外结核前五位好发部位和并发率分别为颈部淋巴结(12.1%,306/2532)、咽喉(3.9%,98/2532)、腹部(2.6%,65/2532)、心包(2.4%,62/2532)和肠(1.3%,33/2532)。6~19岁、20~39岁、40~59岁、60~90岁组肺外结核并发率分别为32.6%(42/129)、31.1%(216/695)、20.3%(201/991)、16.0%(115/717),随年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χ2趋势=51.7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以60~90岁组为参考,6~19岁组(OR=2.64,95%CI:1.46~4.78)、20~39岁组(OR=2.32,95%CI:1.73~3.12)、40~59岁组(OR=1.42,95%CI:1.10~1.85)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痰涂片阳性患者(以痰涂片阴性或未查痰为参考,OR=1.29,95%CI:1.05~1.5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无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参考,OR=5.91,95%CI:2.94~11.86)、未并发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糖尿病为参考,OR=1.64,95%CI:1.20~2.22)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结论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比例较高,并发淋巴结结核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肺结核患者中年龄越小肺外结核并发率越高,应重视对痰涂片阳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无糖尿病患者肺外结核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原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因素分析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5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自柏 陈晨 +4 位作者 李国营 周毅德 王丽 向玉华 杜德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62-1366,共5页
通过分析湖北省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25/10万(271/396070);2011年发病率为74.92... 通过分析湖北省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25/10万(271/396070);2011年发病率为74.92/10万,2012年发病率为69.16/10万,2013年发病率为69.06/10万,2014年发病率为63.09/10万,2015年发病率为64.91/10万。271例患者中发病时间以3月份最多,占12.18%(33/271);5月份最少,占4.06%(11/271)。271例患者中,男性占71.22%(193/271);女性占28.78%(78/271),男:女=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6,P〈0.01)。271例患者中以35~岁与45~年龄组居多,占38.01%(103/271);农民占61.25%(166/271)。因此,神农架林区肺结核防治应继续严格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巩固“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体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和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小地区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预防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超 王晶 +1 位作者 杨朝辉 高汉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有登记管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病案信息、诊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特征和治疗转归,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6—2022年,通州区共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08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22.88%),占比从2016年的22.75%(157/690)上升至2022年的28.06%(142/506),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749,P=0.016)。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53.18/10万(963/181.08万)]明显高于全人群[37.67/10万(4208/1117.14万)],且分别从2016年的82.81/10万(157/18.96万)和50.07/10万(690/137.80万)下降至2022年的43.80/10万(142/32.42万)和27.45/10万(506/184.31万),均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0.266,P=0.001;χ_(趋势)^(2)=52.560,P<0.001)。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率[53.27%(513/963)]和0月序痰涂片阳性率[30.22%(291/96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38.34%(1244/3245)和18.86%(612/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4,P<0.001;χ^(2)=56.844,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男性[68.95%(664/963)]、60~69岁[48.81%(470/963)]、被动发现[90.24%(869/963)]、综合医院转诊[81.83%(788/963)]为主;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0.08%(386/963)。老年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6~9月,季节指数分别为127.15%、103.47%、134.63%、102.22%。总体成功治疗率为84.29%(692/821),且从2016年的82.80%(130/157)上升至2021年的90.78%(128/141),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4.359,P=0.026);其中,女性成功治疗率[88.45%(222/251)]高于男性[82.46%(470/570)],低龄组成功治疗率[89.63%(363/405)]高于中龄组[82.44%(216/262)]和高龄组[73.38%(113/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χ^(2)=23.243,P<0.001)。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占比仍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60~69岁、男性、转诊者居多,并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就诊延迟率高、治疗转归不理想的特点,应结合老年肺结核疫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 治疗结果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唐慧 郭鸿 +5 位作者 曹芳 闫贻忠 何佳 郭恒 崔晓宾 胡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4-989,1006,共7页
背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因此掌握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规模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战略的制订和... 背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因此掌握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规模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战略的制订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等数据,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并通过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change percentage,APC)来反映时间趋势。结果(1)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发病率为9.35/10万,中位粗死亡率为3.91/10万,其中0~4岁组中位粗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5~9岁组和10~14岁组(P<0.05)。(2)2005—2015年中国0~14岁男童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童(发病率:10.21/10万vs 8.91/10万,P<0.05;死亡率:4.18/10万vs 3.47/10万,P<0.05)。(3)2005—2015年中国0~14岁城市儿童恶性肿瘤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儿童(发病率:10.87/10万vs 7.20/10万,P<0.05;死亡率:4.08/10万vs 3.54/10万,P<0.05)。(4)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1%,P<0.05),其中0~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APC=-1.19%,P<0.05);5~9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PC=2.50%,P<0.05);10~1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为随时间呈稳定状态(APC=0.64%,P>0.05)。(5)2005—2015年中国农村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73%和2.22%,P<0.05)。(6)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前六位分别为白血病、脑癌、淋巴癌、骨癌、肾癌、肝癌。结论中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在时间、人群、地区方面呈现出特定的分布特点,今后应将农村地区、5~9岁年龄组以及脑癌、白血病癌种的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儿童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发病率 死亡率 Joinpoint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肖月 夏岚 +3 位作者 夏勇 饶正远 李运葵 陈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77-783,共7页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发现方式、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采用回顾性描述的方式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发现方式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2016-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53582例,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19540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7.7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39%(2905/53865)上升至2020年的10.47%(4839/4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030.301,P<0.01)。2016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4月份[分别为16.97%(493/2905)、10.29%(299/2905)],2017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12月份[分别为14.20%(493/3471)和11.67%(405/3471)],2018年和2019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9月份[分别为15.56%(630/4049)、11.43%(463/4049)和14.43%(617/4276)、10.69%(457/4276)],2020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5、8、9月份[分别为14.51%(702/4839)、10.99%(532/4839)和11.43%(553/4839)]。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20.29/10万(2021/1680000),2016年为55.00/10万(801/1434000),上升了118.71%;非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1.15/10万(2818/13326000),2016年为16.33/10万(2104/12888000),上升了29.60%。15岁及以下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93%(441/2459)上升至2020年的28.77%(1272/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20,P<0.01);彝族和藏族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20.01%(492/2459)上升至2020年的41.09%(18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71,P<0.01);健康体检发现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5.77%(142/2459)上升至2020年的8.25%(365/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4,P<0.01);病原学阳性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4.76%(363/2459)上升至2020年的34.31%(15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482,P<0.01)。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3.50%(9060/16936),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6 d。结论: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集的甘阿凉地区疫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蒋琪霞 解怡洁 +27 位作者 白育瑄 封海霞 陈倩竹 陈德凤 高艳红 王学红 张燕双 潘晓红 潘迎春 赵静 于金美 索惠娟 洪艳燕 展颖颖 李冬梅 刘海燕 李霞 匡丹 彭青 王静 俞萍 陈锐 蔡蕴敏 黄玲 王祖晶 王光扬 郝景平 朱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9-2576,共8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研14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262/14675)和43.7%(6413/14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020/14675)和4.5%(655/14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675)、1.4%(199/14675)和0.8%(110/14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vs 6.1%vs 3.8%,P<0.01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vs 2.9%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vs 2.7%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vs 4.4%vs 7.1%,P<0.016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结论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老年压力性损伤 失禁相关性皮炎 皮肤撕裂伤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全国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74
12
作者 陈卉 夏愔愔 +2 位作者 张灿有 成君 张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62-668,共7页
目的分析全国(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除外)疫情变化及特征,为有效控制学生肺结核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报卡》、《... 目的分析全国(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除外)疫情变化及特征,为有效控制学生肺结核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报卡》、《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注:信息系统中学生肺结核患者数据有动态实时变化,故报表间数据存在差异),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和就诊延迟情况。全国在校学生总人数2014年为25800万名,2015年为25581万名,2016年为25927万名,2017年为26275万名,2018年为26867万名。结果2018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48289例,报告发病率为17.97/10万(48289/26867万),与2014年(13.91/10万,35881/25800万)相比上升了29.19%[(17.97-13.91)/13.91]。每年3、4月份为学生肺结核报告高峰(2014—2018年分别为4506和4521例、4350和4252例、4802和4110例、4695和3810例、5407和4851例);东部地区(11.64/10万,12391/10641万)疫情较低,中部(15.82/10万,13369/8450万)和西部地区(28.97/10万,22529/7776万)疫情较高;2018年各年龄组学生报告发病例数构成比中,高中阶段(16~18岁组)占比最高,为43.90%(21186/48257),其次是大学本专科阶段(19~22岁组),为31.44%(15172/48257)。2018年学生肺结核患者从出现症状至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3(3,33)d,与2017年[13(3,34)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P=0.753);2018年就诊延迟率为47.38%(20643/43572)。结论2014—2018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16~18岁为高发年龄段,西部地区疫情偏高;学生仍然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主动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因素分析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姿 谢赐福 +6 位作者 宋丽新 王孝君 田斌 黄竹林 徐祖辉 张锡兴 白丽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分析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以完善相关防控策略。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提取2011—2020年长沙市MTB/HIV双感者相关资料,建立长沙市MTB/HIV感染特征分布综合数据库。分... 目的:分析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以完善相关防控策略。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提取2011—2020年长沙市MTB/HIV双感者相关资料,建立长沙市MTB/HIV感染特征分布综合数据库。分析MTB/HIV双重感染的检出情况,描述其随年度变化的趋势以及在不同时间、性别、年龄和地区的流行分布特征。结果:2011—2020年,长沙市累计发现MTB/HIV双重感染者280例,患者发现率随年度呈波动性上升[4.29%(12/280)~15.36%(43/280)]。其中,在结核病患者中检出HIV感染者39例,年均检出率为0.10%(39/38990),不同年度HIV阳性检出率[0.03%(1/3759)~0.22%(9/4057)]呈波动性上升趋势(Z=2.347,P=0.019);在HIV/AIDS患者中检出MTB感染者241例,年均检出率为0.68%(241/35381),不同年度肺结核检出率[0.41%(19/4639)~2.13%(13/610)]呈波动性下降趋势(Z=-6.126,P=0.001)。在280例MTB/HIV双重感染者中,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85.71%(240/280)];年龄分布以25~44岁年龄组为主[46.78%(131/280)],其次是45~64岁年龄组[32.50%(91/280)];地区分布以浏阳市为最多[26.07%(73/280)],其次为长沙县和宁乡市[均为16.43%(46/280)]。结论:长沙市MTB/HIV双重感染水平较低,但在结核病患者中筛查HIV感染者的年均检出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HIV/AIDS者中筛查MTB感染者的检出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应以男性、25~44岁年龄组以及AIDS及结核病疫情分布较高地区的人群为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HIV感染 共病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肖筱 陈静 +4 位作者 李向群 夏珍 栾瑞融 饶立歆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7年上海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7年上海市登记为"学生"的肺结核发病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同时从《2018年... 目的分析2009-2017年上海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7年上海市登记为"学生"的肺结核发病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同时从《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获取2009-2017年在校学生人口数资料。通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例数人群顺位、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维持在15/10万~20/10万,由2009年的19.70/10万(386/1 959 700)下降至2017年的15.31/10万(301/1 966 300),总体呈下降趋势(Y=58.562-0.030X,APC=-2.96;t=-5.158,P=0.001)。并发现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峰值为19~岁组(大学)的61.94%(1963/3169);且男性[63.27%(2005/3169)]明显多于女性[36.73%(1164/3169)](χ^2=18.226,P=0.020)。2009-2017年学生报告发病患者中,本地学生患者比例由2009年的64.77%(250/386)下降至2017年的45.85%(138/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83.109-0.042X,APC=-4.11;t=-7.897,P<0.001);而外地学生患者构成比由2009年的35.23%(136/386)上升至2017年的44.15%(163/301),呈明显上升趋势(Y=-108.161+0.053X,APC=5.44;t=7.653,P<0.001)。总的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7.35%(170/359)下降至2017年的3.65%(11/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339.673-0.170X,APC=-15.63;t=-2.243,P=0.060),且外地学生中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8.34%(73/151)下降到2017年的6.13%(10/163),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Y=293.665-0.147X,APC=-13.67;t=-2.616,P=0.035)。结论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外地学生患者逐年增加,但重症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因素分析 统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广川 赖铿 +9 位作者 杜雨华 吴桂锋 雷宇 沈鸿程 杨洁莹 林莹 钟敏儿 钟芷晴 刘丽 李铁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19年登记的2434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包括户籍...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19年登记的2434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包括户籍、性别、职业、患者发现方式、治疗分类等,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应用莫兰指数(Moran I)对地理信息作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28.53/10万(24344/8533.38万);各区年均登记率在20.49/10万~43.74/10万,平均登记率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越秀区涂阳肺结核年均登记率最高(43.74/10万,3069/701.68万);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总登记率由2014年的38.39/10万(5022/1308.05万)下降至2019年的21.39/10万(3274/1530.59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110.440,P<0.01)。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17331例,女7013例,男女比例为2.47∶1;流动人口占比由2014年的30.19%(1516/5022)上升至2019年的47.62%(1559/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2.197,P<0.01);职业以家政待业占比最高,为36.59%(8908/24344);因症就诊是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占48.66%(11846/24344);复治患者涂阳率达68.16%(2894/4246)。涂阳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1月(季节指数为110.40)和3~8月(季节指数为分别为108.00、105.70、112.90、104.50、110.40、106.90);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整体无空间聚集性(2014-2019年Moran I值分别为-0.180、-0.160、0.180、0.141、-0.097和-0.095,Z值分别为-0.440、-0.391、1.382、1.038、-0.006和0.032,P值分别为0.374、0.393、0.101、0.158、0.472和0.463)。结论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整体流行水平呈下降趋势,涂阳肺结核呈现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地区的涂阳肺结核流行情况不同,应将流动人口作为肺结核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季节 空间自相关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姚晶 顾凯侃 +2 位作者 李智红 韩志英 张怀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静安区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为老年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静安区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登记为首...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静安区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为老年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静安区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登记为首次管理、病种为"肺结核"的患者病案信息、诊疗情况、0月序时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等。再将患者病案信息按照年龄≥60岁(≥60岁组)和<60岁(<60岁组)分别整理统计,对比分析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特征。结果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全人群共登记肺结核患者1563例,其中≥60岁组患者555例(35.51%),5年来构成比由27.62%(95/344)上升至41.30%(114/276),呈上升趋势(χ^(2)=7.501,P=0.006)。≥60岁组患者中,本市户籍[95.86%(532/555)]、男性[74.59%(414/555)]明显高于<60岁组患者[分别为61.71%(622/1008)、68.35%(689/1008)](χ^(2)=2.160、6.713;P=0.000、0.010)。静安区≥60岁组与<60岁组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来源均以因症就诊[分别为67.21%(373/555)和69.35%(699/1008)]及转诊[30.27%(168/555)和28.37%(286/1008)]等被动发现方式为主。≥60岁组患者在并发其他疾病[26.13%(145/555)]、病原学检测阳性[46.67%(259/555)]、复治[14.59%(81/555)]、0月序痰涂片阳性[41.62%(231/555)]和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检查异常[99.10%(550/555)]等方面均高于<60岁组[分别为14.19%(143/1008)、35.32%(356/1008)、9.23%(93/1008)、25.69%(259/1008)、96.73%(975/1008)](χ^(2)值分别为33.946、19.318、10.427、42.189、8.496;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0、0.004)。≥60岁组患者在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73.59%(170/231)]、治愈或完成疗程率[80.18%(445/555)]等方面均低于<60岁组[分别为85.33%(221/259)、92.86%(936/1008)](χ^(2)值分别为10.430、57.199;P值分别为0.001、0.000)。结论静安区全人群登记肺结核患者逐年下降,而老年登记肺结核患者占比高且逐年上升,应重点关注本市户籍、男性、并发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并结合该类人群的痰菌检测及胸片检查阳性率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和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对比研究 小地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萌 万义友 +7 位作者 谢添 李建华 阮云洲 刘月园 胡嘉 冯德安 郭会英 李仁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分析赣州市2019—2020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搜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赣州市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和耐药筛查信息等资料,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利... 目的分析赣州市2019—2020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搜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赣州市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和耐药筛查信息等资料,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筛查情况及其流行特征。结果2019—2020年赣州市登记的10508例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5897例,利福平耐药筛查率为93.18%(5495/5897)、耐药率为5.55%(305/5495);新发病原学阳性患者和复治病原学阳性患者在利福平耐药患者中占比分别为49.51%(151/305)和50.49%(154/305)。其中,20~59岁组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率[6.25%(199/3186)]明显高于0~19岁组[3.74%(8/214)]和≥60岁组[4.68%(98/2095)];来自城区及邻近郊区的南康区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率[9.06%(30/331)]明显高于来自远郊区石城县的患者[1.35%(3/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24、766.858,P值分别为0.026、0.001)。结论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挑战,需进一步加强规范治疗和感染控制,减少耐药的发生,并重点关注对青壮年和城区及邻近郊区人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利福平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赖铿 江坤洪 +3 位作者 谢玮 杨洁莹 雷宇 杜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0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0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患者发现方式、治疗分类、病原学结果等,分析该类人群的分布特征,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4-2020年广州市共登记68329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0692例,占全市患者总数的44.92%,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30.81%(3530/11457)上升至2020年的50.73%(4185/8249)(χ^(2)趋势=441.57,P<0.01)。3069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3(23,46)岁,年龄以25~34岁为主(32.69%,10034/30692),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45.85%,14073/30692)。患者来源以因症就诊为主(44.22%,13572/30692),患者普遍存在就诊延误(47.12%,14462/30692)。随着年份的变化,户籍类型省内市间流动占比逐年上升,由2014年的25.89%(914/3530)上升至2020年的36.39%(1523/4185)(χ^(2)=208.57,P<0.01);患者来源于因症就诊的占比先降后升,由2014年的45.69%(1613/3530)降低至2017年的30.74%(1285/4180),再上升至2020年的57.51%(2407/4185)(χ^(2)=971.89,P<0.01)。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3~9月,发病高峰为4月和7月。流动人口患者主要集中在白云区和天河区,分别由2014年的13.85%(489/3530)和11.47%(405/3530)上升至2020年的24.64%(1031/4185)和16.94%(709/4185)。结论广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流动人口肺结核呈现季节变化规律。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具有就诊延误率高的特征,且存在地区分布差异,应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居住流动性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诊疗服务特征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车贝贝 王小平 +4 位作者 邱青 陈诚 郑旭彬 赵琦 徐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64-871,共8页
目的:纵向描述江苏省南通市2009-2020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患者发现、人群特征和诊疗情况,为优化MDR/RR-PTB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南通市2009-2020年MDR/RR-PTB管理数据库,描述M... 目的:纵向描述江苏省南通市2009-2020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患者发现、人群特征和诊疗情况,为优化MDR/RR-PTB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南通市2009-2020年MDR/RR-PTB管理数据库,描述MDR/RR-PTB检出率、患者特征、诊断延误和治疗情况的纵向变化趋势。结果:南通市2009-2020年共确诊MDR/RR-PTB患者426例,其中2014-2020年共筛查4030例,检出率为5.43%(219/4030)。MDR/RR-PTB的检出率因筛查政策调整年间略有波动,从2014年的16.83%(34/202)下降至2020年的2.85%(32/1123),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Z趋势=-11.541,P<0.001)。12年间登记的MDR/RR-PTB患者中,初治的比例从2009年的0上升至2020年的53.12%(17/32),≥80岁的患者的比例从2009年的53.85%(7/13)下降至2020年的3.12%(1/32)。患者的诊断延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97(78,207) d下降至2020年的0(0,0) d。纳入治疗的MDR/RR-PTB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从2009年的60.00%(6/10)升高至2020年的71.88%(23/32),病亡率由2009年的20.00%(2/10)下降至2020年的9.38%(3/32)。结论:南通市MDR/RR-PTB患者检出率稳中有降,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登记患者随时间呈年轻化趋势,初治患者占比逐年升高,患者的诊断延误时间显著下降。建议规范患者尤其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减少耐药肺结核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院内诊疗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1年河南省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沛 赵阿会 +5 位作者 高敏 甄新安 要玉霞 蒋建国 孙建伟 孙定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相关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M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收集2016—2021年MTB/HIV双重感染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线性趋势... 目的:分析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M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相关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M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中收集2016—2021年MTB/HIV双重感染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河南省2016—2021年MTB/HIV双重感染双向筛查率、登记率、三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2016—2021年河南省常住总人口为591960000名,共登记可随访结核病(TB)患者290450例、HIV/AIDS患者387785例,其中,MTB/HIV双重感染者1756例,年均登记率为0.30/10万,占TB患者的0.60%,占HIV/AIDS患者的0.45%。HIV/AIDS患者中TB的检出率从2016年的0.46%(263/57116)下降至2021年的0.28%(199/69862);TB患者中HIV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从2016年的0.17%(47/27955)下降至2021年的0.10%(21/21914),MTB/HIV双重感染登记率从2016年的0.32/10万(310/97780000)下降至2021年的0.22/10万(220/98830000),均呈波动下降趋势(χ^(2)_(趋势)值分别为49.965、44.786、38.841,P值均<0.001)。2016—2021年男性MTB/HIV双重感染者比例[78.72%(1365/1734)]明显高于女性[21.28%(369/1734)],但5年间男女性别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5.137,P=0.399)。同时,郑州市和周口市MTB/HIV双重感染年均登记率分别由2016年的0.38/10万(43/11190000)和0.15/10万(14/9220000)上升至2021年的0.46/10万(58/127420000)和0.26/10万(23/88530000),各年份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_(趋势)=26.088,P<0.001;χ^(2)_(趋势)=15.536,P=0.008)。结论:2016—2021年河南省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MTB/HIV双重感染疫情控制有效,但应关注男性、郑州市和周口市的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HIV感染 共病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