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年乌兰县2起人间鼠疫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荣杰 王祖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05,309,共2页
关键词 人间鼠疫 生物特性 乌兰县 鼠疫自然疫源地 分离株 人兽共患疾病 鼠疫耶尔森菌 流行病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鼠疫菌生物学性状与质粒图谱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石英 黄德蕙 +5 位作者 林新勤 梁江明 鲁翠芳 韦锦平 周树武 陈达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鼠疫菌 生物性状 质粒图谱 广西 2000~2002年 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耶尔森氏菌 流行病学意义 鼠疫疫源地 分子生物 人淋巴液 营养需求 毒力因子 依据 病原体 生态 黄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圈及其周边社区环境大肠埃希菌气溶胶产生及其传播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文 柴同杰 +3 位作者 周玉法 苗增民 张红双 秦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7-31,共5页
目的是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研究猪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向其舍外环境的传播。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4个猪场舍内、舍外不同距离收集大肠埃希菌气溶胶,计算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浓度;同... 目的是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研究猪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向其舍外环境的传播。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4个猪场舍内、舍外不同距离收集大肠埃希菌气溶胶,计算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浓度;同时,采集猪的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ERIC-PCR技术,扩增其DNA条带,形成聚类图谱。通过每一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遗传相似性分析及其浓度变化的比较,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模式。结果表明,4个猪场舍内空气中大肠埃希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大肠埃希菌浓度(P<0.05)。52.4%粪便大肠埃希菌与舍内空气中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从猪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55%)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说明源于猪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传播到舍外环境或居民社区,具有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环境 大肠埃希菌气溶胶 ERIC-PCR 遗传相似性 流行病及公共卫生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其在舍内外环境中的传播 被引量:2
4
作者 柳敦江 王鹏 张俊儒 《养猪》 2012年第6期91-94,共4页
为检测各猪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分析耐药性在舍内外的传播,从6个养猪场的猪粪便及猪舍内、外环境空气中分离到1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从6个猪场的粪便和空气样品中分离... 为检测各猪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分析耐药性在舍内外的传播,从6个养猪场的猪粪便及猪舍内、外环境空气中分离到1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从6个猪场的粪便和空气样品中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此外,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还呈现多重耐药,4~6重耐药的菌株居多,分别达16.1%(24/149)、32.9%(49/149)、14.8%(22/149),9重耐药菌有3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养猪场猪粪便及猪舍内、外环境空气(上风向10、50 m,下风向10、50、100、200 m)分离的部分菌株其耐药性完全相同。结果证明,猪体产生的具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气溶胶,并且能够借助舍内外的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环境中去,视气象条件扩散一定的距离,不仅导致传染病的流行,而且对社区的公共卫生形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 K—B纸片扩散法 气溶胶 耐药性 传播模式 流行病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环境中携带耐药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敦江 王鹏 《养猪》 201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人们对猪场养殖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发生及传播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对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了解较少。因此,笔者从6个猪场猪只粪便及猪舍内、外环境空气样品中分离到1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15种抗菌药进... 人们对猪场养殖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发生及传播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对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了解较少。因此,笔者从6个猪场猪只粪便及猪舍内、外环境空气样品中分离到1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15种抗菌药进行耐药性调查,并对其进行REP-PCR溯源鉴定。选择同源性为100%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及传播调查。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4%(8/149)的菌株对甲氧西林类药物耐药即为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94%(140/149)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78.5%(117/149)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66.4%(99/149)的菌株对红霉素耐药,75.2%(112/149)的菌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其它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是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此外,这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还呈现多重耐药,4~6重耐药的菌株居多,分别达到16.1%(24/149)、32.9%(49/149)、14.8%(22/149),9重耐药菌有3株。REP-PCR溯源鉴定结果相同的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tetM、meeA、ermC、ermA、aac(6')-aph(2")的类型也相同。由此可知,猪体产生的具有耐药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形成气溶胶,并且能够借助舍内、外的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环境中去,视气象条件扩散到一定的距离,不仅导致传染病的流行,而且对社区的公共卫生形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环境 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 REP—PCR溯源 耐药性及耐药基因 流行病与公共卫生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