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抗原捕获ELISA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宁 高志强 +5 位作者 谷强 张旻 景宏丽 江育林 张利峰 刘金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2,I0001,共4页
使用差速离心浓缩的病毒免疫山羊,获得高免血清并提取IgG,即为抗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多克隆抗体。利用纯化的EHNV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接种小鼠诱... 使用差速离心浓缩的病毒免疫山羊,获得高免血清并提取IgG,即为抗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多克隆抗体。利用纯化的EHNV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接种小鼠诱生腹水获得单抗3A4。以抗EHNV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单抗3A4为检测抗体,使用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酶标二抗,建立了EHNV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该方法可检出103TCID_(50)的病毒液上清和0.0056!g的MCP重组蛋白。对纯化的GCRV、IHNV、IPNV、VHSV及SVCV病毒液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EHNV抗原捕获ELISA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和重复性好的特点。通过应用于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的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本检测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 抗原捕获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焦磷酸测序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娜 张旻 +4 位作者 张舟 景宏丽 任彤 张利峰 吴绍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1-725,共5页
为建立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ORF65基因的保守区域进行分析,设计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经PCR扩增后对PCR产物进行焦磷酸测序,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成功建立了该检测方... 为建立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ORF65基因的保守区域进行分析,设计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经PCR扩增后对PCR产物进行焦磷酸测序,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成功建立了该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37 bp,焦磷酸测序长度为38 bp,能够特异性检测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最低核酸检测限为0.5 pg/μL,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焦磷酸测序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MCP蛋白表达
3
作者 刘宁 高志强 +7 位作者 高隆英 谷强 刘朋朋 江育林 景宏丽 张旻 张利峰 刘金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9期72-76,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CH-1株MCP蛋白基因编码区,进而将膜外区编码基因片段,克隆于pET-32a,重组质粒pET-32a-MCP转化ROSETTA(DE3),经1.0 mmol/L 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试验证明表达产...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CH-1株MCP蛋白基因编码区,进而将膜外区编码基因片段,克隆于pET-32a,重组质粒pET-32a-MCP转化ROSETTA(DE3),经1.0 mmol/L 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试验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 蛋白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辉三 李明玉 +2 位作者 母尹楠 敖敬群 陈新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以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中的主衣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作为扩增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快速的模板制备方法和优化PCR扩增条件,建立了EHNV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成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的... 以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中的主衣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作为扩增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快速的模板制备方法和优化PCR扩增条件,建立了EHNV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成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于31个病毒粒子,模板制备时间约30 min,约4 h即可得到准确的结果;且无非特异性扩增带,适用于由EHNV病毒感染的鱼类苗种和水产品的检疫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虹彩病毒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 PCR检测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传入风险分析
5
作者 江育林 王娜 +1 位作者 张旻 景宏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7期12-17,共6页
为确定导致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HN)进入我国的各种可能因素,通过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分析,逐一评估可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分析认为,EHN传入的主要威胁是来自疫区的活虹鳟和鲈鱼,其次是冰冻和冰鲜的虹鳟和鲈鱼。分析指出,只有根据... 为确定导致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HN)进入我国的各种可能因素,通过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分析,逐一评估可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分析认为,EHN传入的主要威胁是来自疫区的活虹鳟和鲈鱼,其次是冰冻和冰鲜的虹鳟和鲈鱼。分析指出,只有根据感染特点,采取不同的检疫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进口鱼携带病毒传入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 传入风险分析 流行分布 检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重要的鱼类病毒 被引量:2
6
作者 翁善钢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病毒性传染病是当前渔业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鱼类几种重要病毒的病原学、流行、传播以及防控等相关情况。这些病毒包括水生双RNA病毒、β-野田村病毒、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流行性造血器... 病毒性传染病是当前渔业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鱼类几种重要病毒的病原学、流行、传播以及防控等相关情况。这些病毒包括水生双RNA病毒、β-野田村病毒、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病病毒 水生双RNA病毒 β-野田村病毒 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双链DNA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佳鸣 宁喜斌 +3 位作者 史秀杰 刘葒 丛健 兰文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1-315,共5页
目的:建立对水产品中三种双链DNA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三种病毒的DNA聚合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三对特异性引物和三条Taqman探针,优化体系,建立三重荧光定... 目的:建立对水产品中三种双链DNA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三种病毒的DNA聚合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三对特异性引物和三条Taqman探针,优化体系,建立三重荧光定量PCR体系,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估。结果: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体系特异性强,引物之间及引物和探针之间无相互干扰。对三种病毒的检测限均能达到102拷贝/μL。结论:该方法体系稳定,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对水产品中的双链DNA病毒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病毒 锦鲤疱疹病毒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三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