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血清7型毒株在中国的首次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振兴 孟锦昕 +6 位作者 肖雷 朱建波 廖德芳 高林 李占鸿 杨恒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2-610,共9页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为了解中国云南EHD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遗传特征,笔者课题组在云南省师宗县以EHDV血清学和核酸阴性的牛、羊为哨兵动物,拟对流行于云南省的EHDV进行分离与...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为了解中国云南EHD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遗传特征,笔者课题组在云南省师宗县以EHDV血清学和核酸阴性的牛、羊为哨兵动物,拟对流行于云南省的EHDV进行分离与鉴定。将采集于哨兵动物的EHDV核酸阳性血液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与病毒Seg-2、Seg-3 ORF区的序列分析,确定病毒的血清型与遗传特征;采用C-ELISA和qRT-PCR方法对EHDV感染动物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与病毒核酸进行监测。结果如下:从2013年8月采集自云南师宗县哨兵牛的血样中分离出一株EHDV(毒株号YNSZ/V269/2013),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血清型7型(EHDV-7);Seg-2、Seg-3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EHDV-7 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EHDV-7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哨兵动物病毒核酸转阳后,血清抗体迅速上升,3周后达最高点并能在该水平持续较长时间,而病毒核酸含量却迅速下降,7周后已经检测不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EHDV-7型毒株在中国的分离、毒株序列特征以及在动物上的感染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中国EHDV-7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的建立和致病性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多克隆抗体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建波 杨振兴 +6 位作者 肖雷 高林 苗海生 何于雯 孟锦昕 杨恒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0-1450,共11页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12μg·mL-1(1∶10 000),竞争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 000;通过对各270份阴性和阳性的牛、羊血清检测,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5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ELISA方法仅能检测出不同血清型EHDV抗体,具有较好的群特异性;对已知抗体效价的阳性血清检测表明,建立的C-ELISA方法敏感性好于血清中和试验(SNT)和琼脂扩散试验(AGID);分别用C-ELISA、SNT、RTPCR和病毒分离试验对监控动物采集的血清和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ELISA结果与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对应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ELISA为EHDV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多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俊兴 花群义 +5 位作者 陈焕春 陈兵 吕建强 曹琛福 阮周曦 张彩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共4页
根据已经扩增的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VP7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扩增VP7基因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血清I型EHDV(EHDV-1)总RNA中扩增VP7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Thio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BAD/Thio-EHDV VP7。将表达载体... 根据已经扩增的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VP7基因序列,设计一对扩增VP7基因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血清I型EHDV(EHDV-1)总RNA中扩增VP7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Thio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BAD/Thio-EHDV VP7。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LMG194),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EHDV VP7基因在LMG194中得到了表达,其表达产物可以与EHD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说明该融和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 VP7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4 位作者 陈书琨 孙洁 陈兵 阮周曦 花群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EHDV的VP7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EHDV特异性探针并用生物素标记,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与病毒VP7基因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EHDV的VP7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EHDV特异性探针并用生物素标记,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与病毒VP7基因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ip200)检测荧光信号建立了EHDV快速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与其他虫媒病病毒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0个TCID50。建立了快速检测EHDV的液相芯片技术,为进一步搭建EHDV快速高通量检测平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液相芯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莹洁 杨俊兴 +6 位作者 花群义 徐聪 林庆燕 阮周曦 陈兵 卢体康 詹爱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的生物学特性和建立EHDV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用纯化的EH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了2株(1A5和8H6)能够稳定分泌抗EHDV单... 为了更好的研究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的生物学特性和建立EHDV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用纯化的EH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了2株(1A5和8H6)能够稳定分泌抗EHD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256和1∶512,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4000和1∶2048000;McAb 1 A5和8H6的相对亲和力分别为0.9mg/L和0.7mg/L。间接ELISA结果显示,2株单抗仅与EHDV反应,不与蓝舌病病毒、赤羽病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和BHK细胞反应,表明2株单抗特异性良好。这2株单抗的获得为研究EHDV生物学特性和建立EHD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流行性出血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研究初报(第一部分)
6
作者 李晓成 孟广校 《动物检疫》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用于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病(EHD)的血清学方法较多,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我们的实验结果,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比现有的其它血清学方法优越。如快速、灵敏,节省材料,特别是结果较为可靠。近年来,许多学者... 目前,用于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病(EHD)的血清学方法较多,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我们的实验结果,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比现有的其它血清学方法优越。如快速、灵敏,节省材料,特别是结果较为可靠。近年来,许多学者对Ibaraki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病毒不仅在核酸类型,核酸电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流行性出血病 检测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流行性出血病与蓝舌病在琼脂扩散试验中交叉反应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李晓成 《动物检疫》 1990年第5期3-7,共5页
鹿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c Haemorhagic Disease of deer——EHD)病毒与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在病聋学分类上同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这两种病均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感染家养及野... 鹿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c Haemorhagic Disease of deer——EHD)病毒与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在病聋学分类上同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这两种病均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感染家养及野生的反刍动物,有时为带毒的隐性感染。在诊断上常用血清学和病毒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流行性出血病 蓝舌病 琼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VP7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占鸿 宋子昂 +6 位作者 肖雷 朱建波 杨振兴 李卓然 廖德芳 李华春 杨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5-1413,共9页
研究旨在表达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VP7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EHD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材料。试验通过大肠杆菌进行VP7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与透析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 研究旨在表达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VP7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EHD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材料。试验通过大肠杆菌进行VP7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与透析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与反应原性。结果显示,在37℃与IPTG(0.1 mmol/L)的诱导下,VP7重组蛋白(分子质量46 ku)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纯化与复性处理后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4.52%,可与不同血清型的EH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制备的兔抗VP7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4000;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IFA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EHDV感染细胞中VP7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EHDV VP7蛋白的高效表达,制备的兔抗VP7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特异性,为EHDV诊断抗原的制备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 VP7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牛流行性出血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寇美玲 谢佳芮 +1 位作者 杨振兴 苗海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的阳性血清中,随机选取18~50份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云南省11个县市均检测出EHDV抗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介于49.3%~91.3%,平均为81.8%;各地普遍存在3个及以上血清型,其中EHDV-7、-10、-6、-5血清型检出率较高,EHDV-8、-2血清型检出率较低,未检出EHDV-1型。结果表明,EHD在云南省流行广泛且较严重,流行血清型复杂。结果提示,需持续开展EHDV血清学监测,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此次血清学调查为我国西南地区EHD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 血清学 竞争ELISA 微量血清中和试验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10
作者 董仙兰 王琼 +10 位作者 韩佃刚 董俊 杨云庆 祝贺 叶玲玲 张冲 尹尚莲 李瑶瑶 何昌霖 罗倩敏 艾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0期92-97,共6页
为研制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用饱和硫酸铵浓缩EHDV灭活病毒作为包被抗原,以EHDV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抗体,商品化的IgG-HRP羊抗鼠二抗作为检测抗体,通过优化检测试剂中各... 为研制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用饱和硫酸铵浓缩EHDV灭活病毒作为包被抗原,以EHDV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抗体,商品化的IgG-HRP羊抗鼠二抗作为检测抗体,通过优化检测试剂中各组分含量和反应程序,建立了一种EHDV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用研制的试剂盒与ID Screen参考试剂盒分别检测实验室保存的血清样本,结果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ID Screen参考试剂盒一致,二者符合率为97.00%。结果表明,研制的EHDV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可作为EHDV抗体检测的候选试剂盒,代替国外试剂盒使用,从而降低EHDV检测成本,这对该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的全球流行及分布
11
作者 罗倩敏 韦丽 +12 位作者 韩佃刚 叶玲玲 杨云庆 董俊 张冲 李静 尹尚莲 李瑶瑶 何昌霖 董仙兰 李丹丹 唐晓萍 艾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1期96-104,共9页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引起的,经库蠓属媒介昆虫传播的非接触性传染病。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通报及相关文献报道,EHDV已在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流行传播,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欧洲虽尚未报告EHDV感染病例...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引起的,经库蠓属媒介昆虫传播的非接触性传染病。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通报及相关文献报道,EHDV已在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流行传播,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欧洲虽尚未报告EHDV感染病例,但地中海周边亚非国家暴发的EHD疫情,对欧洲构成了较高的入侵风险。本文根据文献记载以及WOAH统计信息,综述了EHDV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全球流行分布状况,据此提出了EHDV宿主规模逐渐扩大、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病毒基因发生重配、人为因素促进病毒变异、气候变化引起传播媒介活跃等风险因素。基于EHDV全球流行传播情况,针对性提出了我国防控EHD的建议,以期为有效防范EHD传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 流行与分布 传播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动物虫媒病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阮周曦 花群义 +6 位作者 杨俊兴 曾少灵 曹琛福 秦智锋 吕建强 林庆燕 周晓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1,共7页
分别设计和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鉴别蓝舌病病毒(BTV)、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赤羽病病毒(AK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 分别设计和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鉴别蓝舌病病毒(BTV)、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赤羽病病毒(AK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VSV、BTV、EHDV和AK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长度分别为301、351、537、250bp。建立的四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0-7稀释的细胞培养病毒液,4种病毒之间没有发生交叉反应,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4种动物虫媒病病毒的快速鉴别诊断,在动物检疫、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赤羽病病毒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引物标记LUX荧光RT-PCR鉴别BTV和EHDV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彩虹 花群义 +7 位作者 阮周曦 杨俊兴 曾少灵 陶虹 陈兵 曹琛福 林庆燕 周晓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采用在线LUXTM专业软件,根据BTV-NS3基因序列和EHDV-NS3基因序列,通过特异性单一引物序列3′末端的荧光标记,分别设计出两对BTV和EHDV的LUX荧光PCR引物,并采用BLAST软件对各引物进行匹配性和特异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引物合成... 采用在线LUXTM专业软件,根据BTV-NS3基因序列和EHDV-NS3基因序列,通过特异性单一引物序列3′末端的荧光标记,分别设计出两对BTV和EHDV的LUX荧光PCR引物,并采用BLAST软件对各引物进行匹配性和特异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引物合成。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并对BTV、EHDV、VSV、PPRV、BVDV、AKV的BHK-21细胞培养物和临床样品检测,与常规RT-PCR进行对比检测,建立了能同时鉴别检测BTV和EHDV的二重LUXTM荧光PCR方法。该二重LUXTM荧光PCR的BTV和EHDV各自引物只对相应的病毒呈阳性反应,两者没有交叉反应现象,对健康牛、羊和猪基因组DNA、BKH-21细胞对照,以及其他几种相似疾病如VSV、PPRV、BVDV、AKV均呈阴性反应。该法对病毒的细胞培养液鉴别检测敏感性可达1TCID50C以上,比常规RT-PCR敏感性提高10倍以上,从样品核酸纯化到完成二重LUXTM荧光PCR反应和熔解曲线分析,仅需3h,在进出口动物检验检疫中快速鉴别BTV和EHDV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荧光RT-PCR 蓝舌病病毒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云南省景洪市哨兵动物多种虫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振兴 寇美玲 +6 位作者 廖德芳 高翔 胡忠燕 李占鸿 谢佳芮 李华春 杨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7-4137,共11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省景洪市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2019年在景洪市勐罕镇设立了3头哨兵动物牛,定期采血进行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共获得7株病毒分离物。经病毒核酸的RT-PCR鉴定,分离到2株血清型分别为6型和7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 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省景洪市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2019年在景洪市勐罕镇设立了3头哨兵动物牛,定期采血进行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共获得7株病毒分离物。经病毒核酸的RT-PCR鉴定,分离到2株血清型分别为6型和7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2株血清型分别为4型和5型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株帕利亚血清群病毒(palyam serogroup virus,PALV)中的D’Aguilar virus(DAV)血清型病毒和2株未鉴定出的环状病毒。经病毒Seg-2、Seg-3序列ORF区的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7株病毒的地域型均为Eastern型,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3头哨兵动物的血液和血清,经病毒核酸及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证明3头动物均被相应的病毒感染。动物感染病毒后,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迅速上升,3~4周后达最高点并能够在该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而血液中病毒核酸含量2~4周到达最高点后则呈迅速下降趋势。本研究报道了景洪虫媒病毒的分离、毒株序列特征以及在动物上的感染特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牛虫媒病毒提供数据支撑,同时3头牛分离获得7株病毒,提示当地可能还存在更多种类的虫媒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BTV)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 帕利亚血清群病毒(PALV) 病毒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