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麦条锈菌当前主要流行小种毒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凤平 魏国荣 +6 位作者 詹刚明 姚石 陈伟 曾庆东 黄丽丽 康振生 韩德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7-1582,共6页
为了给小麦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和开展预见性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单基因系,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我国当前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V26,同时结合甘肃天水田间的抗病鉴定,最终明确了这3个流行小种在单... 为了给小麦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和开展预见性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单基因系,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我国当前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V26,同时结合甘肃天水田间的抗病鉴定,最终明确了这3个流行小种在单基因系上的毒性谱。结果发现这三个小种的毒性谱都很宽并且相互交叉,结合起来使得国际上目前创制的单基因系材料只有Yr5和Yr15在所有鉴定中都呈现高抗反应,YrExp2和YrTr1在成株期具有使用价值,这些抗病基因应在今后的抗条锈病育种中加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流行小种 单基因系 毒性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太湖稻区稻瘟病菌流行小种及群体毒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柴荣耀 金敏忠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9-261,共3页
1991~1993年从浙江太湖稻区采集、分离406个水稻稻瘟菌单孢株,鉴定出7群15个小种,其中中A49、中D1、中D3、中E1、中E3及中G1为主要流行小种。供试稻瘟病菌对Pi-ks、Pi-a、Pi-k、Pi-km... 1991~1993年从浙江太湖稻区采集、分离406个水稻稻瘟菌单孢株,鉴定出7群15个小种,其中中A49、中D1、中D3、中E1、中E3及中G1为主要流行小种。供试稻瘟病菌对Pi-ks、Pi-a、Pi-k、Pi-km、Pi-z、Pi-ta、Pi-ta2及Pi-t等8个抗病基因具有较强的毒性,毒性菌株广泛分布于各县(市)。Pi-i、Pi-kp、Pi-kh、Pi-zt及Pi~b等5个抗病基因对多数菌株仍显示抗性,侵染这些基因的毒性菌株在部分县(市)尚未测到或分布数量较少,因此在生产和抗病育种上尚有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太湖稻区 流行小种 抗病基因 毒性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