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两相渗流流线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饶翔 何旭鹏 +1 位作者 赵辉 刘怡娜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首次提出了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流线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适用于全张量渗透率及非结构网格的模拟有限差分法获取高精度的压力及渗流速度分布,采用简易的流线追踪方法在二维三角网格或三维四面体网格情况下快速获取流线分布并计算流线... 首次提出了基于模拟有限差分法的流线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适用于全张量渗透率及非结构网格的模拟有限差分法获取高精度的压力及渗流速度分布,采用简易的流线追踪方法在二维三角网格或三维四面体网格情况下快速获取流线分布并计算流线上的飞行时间分布,使用基于简化龙格库塔格式的间断伽辽金法在各一维流线上获取低数值耗散的含水饱和度分布。理论上来说,相较于传统各类流线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适用于复杂油藏几何和各向异性储层,相较于仅计算网格平均饱和度的有限体积、模拟有限差分等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饱和度计算的数值耗散,相较于计算网格顶点饱和度的间断伽辽金法等高阶方法,该方法能避免强稳定性条件对时间步的限制而提高计算效率,且能进一步降低数值耗散。数值算例也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各向异性渗透率、非结构网格、复杂几何情况下具有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双重优势,且能够提供直观的流动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有限差分 流线模拟 间断伽辽金 油水两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藏液流方向优化及流线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才学 沈曦 +2 位作者 贾卫平 毛立华 朱黎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剩余油零星分布阶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及程度的不同。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该次研究以中原油田某高含...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剩余油零星分布阶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及程度的不同。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该次研究以中原油田某高含水油藏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的CRM模型为驱动、En Opt集合优化为最优化手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的液流方向自动化优化方法,从而量化油藏配产配注。以相控精细地质模型为基础,利用流线模拟器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确定油井泄流面积、注水井水驱波及面积、水驱速度、井间储层波及面积和井间储层含水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优化 流线模拟 配产配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模拟的高含水油田注水效率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勇 王业飞 +2 位作者 孙致学 张明明 侯宝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以流线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注水机理模型并分析单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注水效率,提出了通过调整单井注采量以优化注水效率的方法。以高含水油田H3区块为例,保持总注采量一定,对区块每隔1 a进行一次单井注采量的调整,利...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以流线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注水机理模型并分析单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注水效率,提出了通过调整单井注采量以优化注水效率的方法。以高含水油田H3区块为例,保持总注采量一定,对区块每隔1 a进行一次单井注采量的调整,利用流线数值器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调整注采量后,区块日产油量增加,模拟3 a累积增油1.24×104m^3,优化后的区块平均注水效率提高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效率优化 流线模拟 高含水期 注采量调整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流线模拟的水驱油藏动态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军来 刘月田 杨海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119,共5页
常规的水驱油藏评价都是以油藏工程为基础,考虑的往往是静态下的地质模型,无法定量评价油藏的水驱动态、注入水分配、油井受效等问题,更不能追踪到油田的动态特征,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动态评价水驱油藏开发效果,以流线法模拟为基础,并... 常规的水驱油藏评价都是以油藏工程为基础,考虑的往往是静态下的地质模型,无法定量评价油藏的水驱动态、注入水分配、油井受效等问题,更不能追踪到油田的动态特征,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动态评价水驱油藏开发效果,以流线法模拟为基础,并借助其优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驱油藏动态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实现定量化评价注采井间关系.同时结合油田实际建立流线模型,进行油藏整体与井组单元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法,达到了很好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模拟 水驱油藏 油藏动态评价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模拟的水井配注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致学 黄勇 +1 位作者 王业飞 侯宝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3-757,762,共6页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下无效水循环严重,导致含水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含水率,常采用传统的生产动态方法优化水井配注量,但此方法忽略了注采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中应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BY-1油田生产状况下的可视化流动井网,提出...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下无效水循环严重,导致含水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含水率,常采用传统的生产动态方法优化水井配注量,但此方法忽略了注采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中应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BY-1油田生产状况下的可视化流动井网,提出了水井"瞬时存水率"的概念;以工区平均瞬时存水率为基准,增加瞬时存水率高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减少瞬时存水率低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形成了一套优化水井配注量的技术方法。对BY-1油田生产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注水量后,产油量递减速率明显变缓,模拟3 a累计增油1.1×10~4t,增产效果显著,在改善地下无效水循环的同时,达到了油田降水稳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模拟 瞬时存水率 注水井 配注量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模拟的低渗透油藏中后期调整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琼 李相方 +1 位作者 罗万静 张英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早期低渗透油藏井网设计时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微裂缝发育对生产的影响,导致基础井网不能适应油田中后期开发需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微裂缝发育导致渗透率呈现明显方向性的特点,采用考虑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和井网方向的流线模拟技术,对油... 早期低渗透油藏井网设计时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微裂缝发育对生产的影响,导致基础井网不能适应油田中后期开发需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微裂缝发育导致渗透率呈现明显方向性的特点,采用考虑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和井网方向的流线模拟技术,对油田整个生产动态特征进行系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流线特征的后期调整方法和思路。该方法从理论上为下步井网调整和大型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类型的低渗透油藏井网设计和调整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流线模拟 井网调整 平面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流线模拟中的更新流线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汤昌福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翰林 王军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154-155,共4页
考虑了聚合物驱过程中黏度变化和岩石吸附效应,建立聚合物驱流线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聚合物驱流线模拟程序,重点考察了聚合物驱替过程中流线更新的作用,并与商业模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流场变化不可以忽略,固定流... 考虑了聚合物驱过程中黏度变化和岩石吸附效应,建立聚合物驱流线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聚合物驱流线模拟程序,重点考察了聚合物驱替过程中流线更新的作用,并与商业模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流场变化不可以忽略,固定流线的假设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更新流线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对平面五点井网聚合物驱过程的模拟表明,改进的后流线模拟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过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流线模拟 固定线 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流线模拟技术在天然裂缝性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学磊 胡永乐 +2 位作者 张守良 樊茹 李保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了更好地把握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开发动态,提升大型复杂油藏模型的运算速度,建立了以流线模拟技术为基础的双重介质模型,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井型、注水速率、注水周期等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油藏的最佳井型、最佳注水速率、... 为了更好地把握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开发动态,提升大型复杂油藏模型的运算速度,建立了以流线模拟技术为基础的双重介质模型,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井型、注水速率、注水周期等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油藏的最佳井型、最佳注水速率、最佳注水周期等指导油藏开发的关键参数,证实了流线模拟技术可以更直观地显示三维驱替前缘。在流线模拟技术与有限差分方法运算时间的比较中,也证实流线模拟技术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模拟技术 双重介质模型 注水速率 注水周期 裂缝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水层流线模拟预测煤层气富集高产区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少华 毛小平 +2 位作者 邹婧 冀昆 王思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105,109,共5页
为了直观反映沁水盆地南部地下水动力场特征,从而有效划分煤层气开采有利区,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利用Quanty View及IES模拟软件对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层段含水层进行流线模拟。结果表明:整体趋势是地下水自东北向西南单向网状... 为了直观反映沁水盆地南部地下水动力场特征,从而有效划分煤层气开采有利区,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利用Quanty View及IES模拟软件对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层段含水层进行流线模拟。结果表明:整体趋势是地下水自东北向西南单向网状径流,局部汇流;分别在枣园和潘庄地带形成汇水中心,但不同地段的水动力条件却有所差异,这是造成煤层气井产气(水)量非均质性较强的重要原因。结合分析了地下水动力场与煤层含气量之间的关系,认为地下水的补给区、径流区、滞留区分别对应煤层低含气带(【8 m3/t)、中等含气带(8~16 m3/t)、高含气带(】16 m3/t)。据此预测得出研究区由边缘向中心依次为煤层气勘探不利区、较有利区和最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线 水文地质条件 流线模拟 煤层气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直井井网流线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钢 王晓冬 +1 位作者 惠钢 肖茂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3,107,共5页
压裂井网的生产动态预测是压裂设计的重要部分,为此提出了利用流线追踪预测压裂井网生产动态的方法,为油田井排排距优化及裂缝长度设计奠定基础。在直井与压裂直井井网中,通过镜像反演获得单个直井排的压力场,采用叠加原理获得压裂直井... 压裂井网的生产动态预测是压裂设计的重要部分,为此提出了利用流线追踪预测压裂井网生产动态的方法,为油田井排排距优化及裂缝长度设计奠定基础。在直井与压裂直井井网中,通过镜像反演获得单个直井排的压力场,采用叠加原理获得压裂直井井网的压力场,对压力场微分获得井网单元的流体质点运动速度场,进而运用迭代追踪方法获得井网单元的流场,并编制流线模拟器。采用模拟器能够描绘不同排距、不同裂缝长度下井场的流线图并能够获得油井见水时间。模拟结果显示,油井实施压裂后,裂缝井周围形成线性流,水驱前缘变得平缓;随着井网排距和裂缝穿透比的增加,可以获得较长的无水采油期,但导致后期含水率快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网 流线模拟 见水时间 水驱前缘 产量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流线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楠 孙健 +2 位作者 任龙 曹杰 陈明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1,57,共11页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流线模拟计算在流线轨迹追踪、流体运移计算和油气藏工程应用3个方面的突出进展。第一,指出流线追踪的根本在于速度场的逼近,从速度场逼近多项式、网格细化、特殊区域处理3个方面出发,评述在地质构造复杂的油气藏中提...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流线模拟计算在流线轨迹追踪、流体运移计算和油气藏工程应用3个方面的突出进展。第一,指出流线追踪的根本在于速度场的逼近,从速度场逼近多项式、网格细化、特殊区域处理3个方面出发,评述在地质构造复杂的油气藏中提高流线追踪精确性和计算效率的方法;第二,指出传统流线模拟方法在传质方程计算中的局限,评述其在可压缩流体、非牛顿流体等运移问题中的进展;第三,指出流线模拟的特色在于高效计算和流场识别,并介绍了其在油藏经营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经营管理 流线模拟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裂缝多孔介质中流体运移的流线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左立华 于伟 +2 位作者 苗继军 VARAVEI Abdoljalil SEPEHRNOORI Kamy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了研究天然裂缝在多孔介质中的作用,将嵌入型离散裂缝模型(EDFM)与流线模拟方法相结合,对天然裂缝进行模拟,计算流体在基质和裂缝中的流动轨迹及流动时间。通过分析具有不同裂缝网络的油藏见水时间和驱扫体积的差别,研究裂缝导流能力... 为了研究天然裂缝在多孔介质中的作用,将嵌入型离散裂缝模型(EDFM)与流线模拟方法相结合,对天然裂缝进行模拟,计算流体在基质和裂缝中的流动轨迹及流动时间。通过分析具有不同裂缝网络的油藏见水时间和驱扫体积的差别,研究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数目和裂缝位置对流体流动轨迹和流动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无裂缝均质油藏相比,裂缝性油藏中水驱见水时间会快30%,而驱扫体积会少10%。虽然增加单条裂缝可以加速见水时间,减少驱扫体积,但增加更多裂缝却不一定得到相同效果。水驱效果还跟裂缝的走向和位置有关系,不同的走向和位置可以导致见水时间相差20%,而驱扫体积相差9%。裂缝长度越短,对于流体流动轨迹和流动时间的影响越小。裂缝的位置对驱扫效率影响较大,单条裂缝的位置变动可以导致驱扫体积变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水驱 嵌入型离散裂缝模型 流线模拟 天然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精细历史拟合的缝洞型油藏剩余油潜力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艳艳 崔书岳 张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1,56,共8页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类型多,裂缝、溶洞、多孔介质交织共存,尺度差异大,分布复杂,非均质性极强,裂缝流、洞穴流、渗流交叉耦合,油水运动极其复杂,用黑油模型模拟时间长,收敛性差。为此,用流线模拟器对缝洞型油藏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该方法...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类型多,裂缝、溶洞、多孔介质交织共存,尺度差异大,分布复杂,非均质性极强,裂缝流、洞穴流、渗流交叉耦合,油水运动极其复杂,用黑油模型模拟时间长,收敛性差。为此,用流线模拟器对缝洞型油藏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受网格大小和方向的影响较小,能够较精确地描述地下油水的流动轨迹,理清注水对应关系,且揭示了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水驱油状况。同时,对剩余油的分布和大小进行了定量描述和评价,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即: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暗河、溶洞、溶孔中,断裂中最少。因溶孔分布较分散,暗河和溶洞比较集中,因此,溶洞和暗河是主要的剩余油挖潜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流线模拟 剩余油评价 潜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研究高含水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谭河清 傅强 +5 位作者 李林祥 崔文福 黄少雄 官敬涛 李祥同 成士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高含水期油田的难点问题。以济阳拗陷孤东七区西馆陶组Ng6^(3+4)层高含水开发实验区块为例,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小网格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及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含水拟合,85%的单井历史拟...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高含水期油田的难点问题。以济阳拗陷孤东七区西馆陶组Ng6^(3+4)层高含水开发实验区块为例,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小网格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及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含水拟合,85%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5%。采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显示出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流体推进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得出:(1)流线显示目前地下储层形成大孔道高渗带,流体基本沿高渗带运移,驱油效率明显降低。(2)目标油层组剩余油分布明显受到沉积相、沉积韵律、层内非均质、生产井网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微构造高点、层内低渗透区及注采不完善区,纵向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主力厚油层的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陶组 线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在火烧山油田优化配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艳红 万文胜 +3 位作者 王晓强 郭新江 高敬善 罗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用传统的生产动态分析法不能对配注进行优化,实现井网快速、合理配注。为此,利用Eclipse软件Front Sim流线模拟器的流线注水有效性管理技术,可实现井组快速合理配注。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进行单井组配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通过实例应... 用传统的生产动态分析法不能对配注进行优化,实现井网快速、合理配注。为此,利用Eclipse软件Front Sim流线模拟器的流线注水有效性管理技术,可实现井组快速合理配注。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人工进行单井组配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通过实例应用,达到了整体井网快速优化配注、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火烧山油田 线数值模拟 PFM技术 优化配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流线数值模拟识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闫坤 韩培慧 +1 位作者 曹瑞波 佟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2期33-37,共5页
大庆油田聚驱区块陆续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聚驱冲刷,油层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发育,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实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必须准确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取心井、测井、剖面测试... 大庆油田聚驱区块陆续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聚驱冲刷,油层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发育,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实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必须准确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取心井、测井、剖面测试和生产动态)描述优势渗流通道,资料少且不连续,准确率低且费用高昂。针对优势渗流通道识别难的问题,运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以典型区块为研究基础,筛选了描述优势渗流通道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渗透率时变模型和综合识别指数数学模型,根据初值迭代方法结合专家经验给出了关键参数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识别指数大小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定量级别划分。结果表明,计算的典型区块优势渗流通道分布与实际吸水剖面测试结果高度吻合,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对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聚驱后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通道 线数值模拟 渗透率 综合识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聚类人工智能方法的水驱油藏流场识别 被引量:27
17
作者 贾虎 邓力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319,共8页
以某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例,提出针对流线模拟结果的流场识别方法。在流线模拟计算完成后,利用基于Ocean平台自行编写的插件将流线数据导出,并通过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及聚类分析,直观反映不同开发阶段水驱油藏流场分布... 以某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例,提出针对流线模拟结果的流场识别方法。在流线模拟计算完成后,利用基于Ocean平台自行编写的插件将流线数据导出,并通过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及聚类分析,直观反映不同开发阶段水驱油藏流场分布。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作为流线聚类主要算法,以轮廓系数算法作为聚类评价算法,选取合理的聚类数,并对不同聚类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当聚类数相同时,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比K-means、层次聚类、谱聚类算法对不同类型流线区分能力更强且轮廓系数较高,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依据流线聚类结果可对流场进行量化处理,有效识别油藏中无效注水循环通道以及具有开发潜力的区域,同时可对同一注采井间流线进行细分,描述注采井间水相驱动能力大小分布,为注水优化、井网层系调整、深部调剖等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水驱效率 场识别 流线模拟 聚类算法 人工智能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的示踪剂技术研究薄层底水油藏开发规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9-82,139,共4页
滩海老168块油藏具有河道窄、层薄、普遍存在底水的特点,油井投产即高含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在建立老168块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基于流线的示踪剂技术优化生产井网。研究认为:注水井位于河道边部,生产井位于河道中部... 滩海老168块油藏具有河道窄、层薄、普遍存在底水的特点,油井投产即高含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在建立老168块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基于流线的示踪剂技术优化生产井网。研究认为:注水井位于河道边部,生产井位于河道中部的"之"字形井网为最佳井网;水平井在该类油藏同样有较好的适用性,开发效果最好的是水平井与河道成45°夹角呈放射状分布的井网;油层射开时不用考虑避射底水,加大油层射开程度,可提高采油速度,缩短开采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道 薄层底水 流线模拟 示踪剂 井网优化 滩海老168块 老河口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智能综合生产优化技术
19
作者 李勇 张立侠 +5 位作者 陈一航 胡丹丹 马瑞程 王舒 李茜瑶 刘达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91,共15页
针对目前闭环油藏管理中生产优化偏经验性、精度和效率较低、约束优化问题求解困难等问题,分析常用生产优化方法(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一种兼顾效率和精度、综合考虑实时性与长期性、多种优化模型交互协同的水驱油藏智能综合生产优... 针对目前闭环油藏管理中生产优化偏经验性、精度和效率较低、约束优化问题求解困难等问题,分析常用生产优化方法(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一种兼顾效率和精度、综合考虑实时性与长期性、多种优化模型交互协同的水驱油藏智能综合生产优化方法。该方法整合了油藏动态认识、简化物理模型和油藏数值模型等多种优化方法(模型),将不同模型的结果和认识相互耦合,以加速模型构建与拟合。采用现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解释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应用场景,存在不同的最佳生产优化模型,简化物理模型更适用于短期实时优化,基于模拟器的代理优化和流线模拟优化方法更适用于长期优化策略的制定,二者均需在油藏工程视角的合理约束下进行优化才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优化 油藏管理 简化物理模型 代理优化 流线模拟 数值模拟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模拟关键技术之油气运聚模拟技术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郭秋麟 陈宁生 +2 位作者 柳庄小雪 刘继丰 于京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6-857,共12页
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 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拟岩性地层油气藏。通过建立简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对三维圈闭空间和储层物性的描述,解决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模拟难题,实现了流线模拟技术的跨跃。(2)侵入逾渗模拟技术。该技术已经比较实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断面、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的刻画还不够细化,无法对断面、不整合面单独赋参数。三维输导体系网格建模方法和基于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三维油气追踪技术,能够有效地透视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油气聚集、油藏调整和次生油藏的生成过程,使该技术得到较大发展。(3)三维达西流模拟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理论上最先进的技术,但地质参数很难达到其数值模型的精度要求。因此,改进地质网格模型,精确刻画地质参数,是三维达西流模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顺层柱状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变网格条件下的渗流方程,引入矢量渗透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渗流问题,使模拟技术得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运聚模拟 流线模拟 侵入逾渗 达西 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