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漕涧地区三叠纪流纹岩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
1
作者 黄亮 孙载波 +5 位作者 杨淑胜 赵枫 田素梅 王晓林 方雄 周家喜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2-2717,共16页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开展深入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灰白色流纹岩具较高SiO_(2)和K_(2)O含量,其他主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属强过铝质和高钾质系列;LREE不同程度富集,LREE、HREE分馏明显;Ba、Sr和Ti亏损,U不同程度亏损和富集,以及Rb、Th、Nb、Ta、Zr、Hf富集,属高分异A 1型花岗岩类,代表昌宁-孟连结合带处于伸展阶段。锆石原位ε_(Hf)(t)值和全岩ε_(Nd)(t)值均为正,相关二阶模式年龄较为相近,均为新元古代拉伸纪产物;全岩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来自新元古代拉伸纪富集地幔(EMⅡ型)的部分熔融。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套流纹岩的结晶分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SiO_(2)小于~77.0%时,岩浆熔体具强烈的结晶分异,不仅晶出了大量贫Nb矿物,而且赋Nb矿物发生了析出但未达饱和;第二阶段:SiO_(2)大于~77.0%,残余熔体粘性大,除钾长石以外,岩浆结晶分异的程度或有效性极低,以及流纹岩中Nb类质同象或超显微包体状的赋存形式主要产于该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流纹岩Nb的富集起源于初始富Nb的富集地幔,并在第一阶段的结晶分异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矿化 富集地幔 A 1型花岗岩类 结晶分异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块扎扛地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流纹岩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及其对原特提斯洋俯冲的启示
2
作者 陈红灿 解超明 +2 位作者 张家俊 白希泰 段梦龙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1-458,共18页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南部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对于揭示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边缘性质及原特提斯洋的俯冲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拉萨地块申扎县北部扎扛地区发现的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流纹岩进行研究,探讨该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南部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对于揭示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边缘性质及原特提斯洋的俯冲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拉萨地块申扎县北部扎扛地区发现的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流纹岩进行研究,探讨该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为进一步约束申扎地区扎扛不整合时限,并为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缘在早古生代的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北拉萨地块申扎县北部扎扛地区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锆石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85±5 Ma,样品显示出高硅、富碱、富铝、低磷、低镁等地球化学特征,SiO_(2)含量为75.10%~77.39%,Al_(2)O_(3)含量为10.74%~12.90%,K_(2)O+Na_(2)O为6.65%~7.99%,P2O5含量介于0.03%~0.11%之间,MgO含量为0.27%~0.35%,A/CNK值为1.20~1.61,大于1.1,为强过铝质钾玄岩岩石系列。扎扛流纹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元素相对平坦的特征,有较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并伴随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44~0.48),扎扛流纹岩具有较高的Rb(368.43×10^(-6)~489.42×10^(-6))含量,Zr/Hf(31.97~37.35)、Nb/Ta(12.17~15.32)值较低,指示其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在SiO_(2)-Zr图解及ACF图解中,样品落入S型花岗岩区域,显示出高分异S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ε_(Hf)(t)值变化范围较小,介于-2.0~-5.5之间,平均为-3.7,均为负值,指示其可能是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581~1752 Ma,表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可能为其岩浆源区。【结论】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及样品特征,扎扛地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流纹岩可能形成于原特提斯洋洋壳向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扎扛地区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晚侏罗世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的发现: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的地质记录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太极 王璞珺 +2 位作者 高有峰 张艳 陈崇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7,共19页
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是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的重要区域构造事件,它与本区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盆和造山作用都密切相关。准确界定洋壳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这三个相互关联地质过程的时空范围是客观认... 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是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的重要区域构造事件,它与本区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盆和造山作用都密切相关。准确界定洋壳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这三个相互关联地质过程的时空范围是客观认识区域构造演化的前提。然而,这项研究通常难以进行,因为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合适的地质记录。作者在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发现从大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相关的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分别为156±1Ma和155±1Ma,系晚侏罗世岩浆事件产物。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为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1.32~2.13),较低的MgO+FeO T含量(0.96%~3.37%)和FeO T/MgO比值(2.84~5.02),岩矿鉴定表明它们含绢云母等原生和次生高铝矿物,在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出现刚玉分子(3.77%~9.65%),结合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在花岗岩的S-I-M-A型分类方案相关地球化学图解投影结果,综合表明它们具有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Rb/Sr(0.35~0.55)、Rb/Ba(0.08~0.26)和Al_(2)O_(3)/TiO_(2)(38.41~61.36)比值,表明其原始岩浆源于杂砂岩部分熔融。锆石饱和温度计算表明这两类岩石的岩浆形成温度在837~876℃之间,低于A型花岗岩岩浆形成温度(900℃)。两类岩石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较低的Y(5.29×10^(-6)~19.75×10^(-6))、Nb(7.44×10^(-6)~8.50×10^(-6))、Sr(60.6×10^(-6)~154.9×10^(-6))和Yb(0.53×10^(-6)~2.40×10^(-6))含量,具有弧岩浆属性。在Y-Nb图解中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投点在火山弧和同碰撞型花岗岩区域内;在Rb/10-Hf-Ta×3图解中投点在火山弧和碰撞型花岗岩区域内;在R1-R2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投点在同碰撞和造山期区域内;在Sr-Yb图解中样品投点在地壳加厚区域内。结合全球典型俯冲岛弧和同碰撞酸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同时期本区域岩浆岩成因,表明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形成于洋壳俯冲和陆-陆碰撞转换背景,暗示其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茨洋闭合和陆-陆碰撞作用有关。流纹岩(La/Yb)N值为6.62~8.77,指示源区起源深度为40~46km,英云闪长玢岩(La/Yb)N值为7.93~13.39,指示源区起源深度为44~55km,表明在156±1Ma~155±1Ma地壳处于持续加厚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构建了蒙古-鄂霍茨克洋从俯冲闭合到陆-陆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本文认为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的影响范围到达了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156±1Ma~155±1Ma研究区处于大洋闭合到陆-陆碰撞转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英云闪长玢岩 过铝质 晚侏罗世 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 陆-陆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刘龙 张树明 +1 位作者 张鑫 陈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37,共17页
为查明相山西部地区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岩石类型及成因模式等,对这两类岩石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8.6&#... 为查明相山西部地区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岩石类型及成因模式等,对这两类岩石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8.6±1.1)Ma和(137.6±1.5)Ma,成岩温度分别为706~843℃和683~788℃。这两类岩石的磷灰石饱和温度分别为943~978℃和943~966℃,锆石相对氧逸度分别为-2.09~+0.06和-2.05~-0.37,磷灰石的相对氧逸度则分别为+0.30~+1.49和+0.05~+1.25。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具备高温、低氧逸度及低含水量的特征。它们的母岩浆源自地壳,无明显的壳幔混合作用迹象,岩石类型为A型花岗岩。这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并持续提供热源,促使偏闪长质的残余相发生部分熔融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岩 英安斑岩 锆石 磷灰石 江西 相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流纹岩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98
5
作者 苟军 孙德有 +5 位作者 赵忠华 任云生 张学元 付长亮 王晰 魏红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344,共12页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组成,含少量珍珠岩和流纹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41~139Ma的早白垩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FeO^T/MgO比值的特征;稀土丰...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组成,含少量珍珠岩和流纹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41~139Ma的早白垩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FeO^T/MgO比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较高(∑REE介于103×10^(-6)~488×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4.12~30.94)],Eu负异常显著(δEu=0.12~0.46);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K,强烈亏损Ba、Sr、P、Ti,中等亏损Nb、Ta和高Ga/Al值为特征,与A-型花岗岩特征相似。锆石^(176)Hf/^(177)Hf比值介于0.282785~0.282970之间,ε_(Hf)(t)值均为正值,介于3.78~9.98之间。流纹岩岩浆来源于斜长石稳定区玄武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非造山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高老组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满洲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被引量:88
6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陈文 董永胜 于介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1-918,共8页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从碰撞缝合何时转为羌塘盆地的沉积基底并接受沉积,一直受到地学界密切关注。羌塘中部的果干加年山主脊首次发现未变质的沉积岩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蛇绿混杂岩岩之上,上覆地层底部流纹岩夹层锆石SHRIMP U-P...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从碰撞缝合何时转为羌塘盆地的沉积基底并接受沉积,一直受到地学界密切关注。羌塘中部的果干加年山主脊首次发现未变质的沉积岩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蛇绿混杂岩岩之上,上覆地层底部流纹岩夹层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4±4Ma,为沉积盖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不整合面之下强烈变形的阳起片岩(变质玄武岩)中阳起石Ar-Ar年龄为219.7±6.5Ma,与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高压变质带获得的榴辉岩多硅白云母、蓝闪石等Ar-Ar变质年龄一致。Ar-Ar和SHRIMP定年结果表明该角度不整合的时限为220~214Ma之间。角度不整合上下岩石的定年研究,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羌塘地区冈瓦纳与欧亚(扬子)板块在214Ma以前实现了闭合,古特提斯消亡,进入陆表海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龙木错-双湖 蛇绿岩和 沉积约束 Ar-Ar和SHRIMP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早白垩世碱性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8
7
作者 葛文春 李献华 +3 位作者 林强 孙德有 吴福元 尹成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该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 A1型花岗岩 ,且与该区 A型花岗岩同时 ,很可能是 A型花岗岩浆喷出相的产物。流纹岩的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 2 7± 5Ma,与伊列克得组玄武岩(1 2 5± 2 Ma)时代一致 ,两者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铷-锶年代学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晚石炭世大石头群流纹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5
8
作者 王银喜 顾连兴 +3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李惠民 杨杰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49-1755,共7页
新疆大石头-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该区大石头群流纹岩 Rb-Sr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06.7±2.3Ma,是博格达裂谷闭合后区域隆升阶段的产物。这些流纹岩的ε_(Nd)(t)为+5.30~+6.40,(^(87)Sr/^(86)Sr)_i 为0.703289~0.7... 新疆大石头-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该区大石头群流纹岩 Rb-Sr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06.7±2.3Ma,是博格达裂谷闭合后区域隆升阶段的产物。这些流纹岩的ε_(Nd)(t)为+5.30~+6.40,(^(87)Sr/^(86)Sr)_i 为0.703289~0.703496,(^(206)Pb/^(204)Pb)_i 为18.037~18.425、(^(207)Pb/^(204)Pb)_i 为15.524~15.567、(^(208)Pb/^(204)Pb)_i 为37.198~37.810,因此其 Nd-Sr-Pb 同位素特征与博格达陆内裂谷伸展和沉降阶段形成的早石炭世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相近。七角井组与大量玄武岩伴生的少量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而大石头群中的大量流纹岩群仅与少量玄武岩伴生故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可排除大的可能性。该区流纹岩很可能是碰撞后的底侵玄武岩在地幔热量影响下发生重熔的产物。大石头群流纹岩正δ_(Nd)(t)值、负ε_(Sr)(t)值(低 Sr 初始值)和低 Pb 同位素比值表明博格达裂谷碰撞后的底侵幔源岩浆重熔的基性产物与碰撞前的七角井组玄武岩一样也来自亏损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 碰撞后 博格达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35
9
作者 孟凡超 刘嘉麒 +4 位作者 李明 刘晓 印长海 陆加敏 崔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7-241,共15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Ba...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Ba、Sr、Ti、Eu、P负异常,暗示其经历了斜长石、磷灰石和钛铁矿分离结晶作用。流纹岩的(^(87)Sr/^(86)Sr)_i(0.705265~0.711895)值变化范围较大,大多数ε_(Nd)(t)为正值(1.83~3.38),Pb同位素比值相对集中,(^(206)Pb/^(204)Pb)_i=18.09~18.32,(^(207)Pb/^(204)Pb)_i=15.50~15.54,(^(208)Pb/^(204)Pb)_i=37.80~38.10。研究表明,岩石的源区为大比例年轻成分与少量古老地壳的混合部分熔融,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松辽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为板内伸展环境喷发的产物,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乐铜矿床中玄武岩和流纹斑岩的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3
10
作者 朱维光 钟宏 +4 位作者 王立全 何德锋 任涛 范宏鹏 柏中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94-2708,共15页
本文对云南民乐铜矿床中宋家坡组流纹斑岩进行了锆石SIMSU-Pb年代学,流纹斑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工作,目的是揭示民乐铜矿床中赋矿建造次火山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宋家坡组玄武岩通常显示出较高的Fe2O3、Al2O3和N... 本文对云南民乐铜矿床中宋家坡组流纹斑岩进行了锆石SIMSU-Pb年代学,流纹斑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工作,目的是揭示民乐铜矿床中赋矿建造次火山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宋家坡组玄武岩通常显示出较高的Fe2O3、Al2O3和Na2O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MgO、CaO和P2O5含量减小。玄武岩具有较高的εNd(t)值(+2.9~+3.5),岩石稀土总量较低(∑REE=50.1×10-6~60.6×10-6)并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图解上显示出比较平坦的REE模式,在蛛网图上表现出Nb-Ta轻微亏损Sr富集的特征。这些岩石总体上表现出亚碱性玄武质岩石特征,原始岩浆很可能来源于长期亏损、富斜长石而贫石榴石的尖晶石地幔源区部分熔融。本文认为这些玄武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和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宋家坡组流纹斑岩的锆石SIMSU-Pb年龄为234.8±2.4Ma。这些岩石与一般流纹岩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Na2O+K2O)和Al2O3含量,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图解上显示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模式,并具有轻微Eu负异常的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这些岩石的Nb-Ta、Sr、P和Ti表现出明显亏损的特点。上述流纹斑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其εNd(t)为-1.9至-0.51之间。这些岩石的母岩浆很可能是弱碱性的流纹安山质岩浆,可能是由区域分布的中-新元古代镁铁质-中性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来,然后加入了少量的同时代玄武质岩浆。这些岩浆而后经历了较充分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流纹斑岩。民乐矿区玄武岩和流纹斑岩表现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很可能是在碰撞晚期-碰撞后环境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 玄武岩 斑岩 民乐铜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42
11
作者 丁烁 黄慧 +3 位作者 牛耀龄 赵志丹 喻学惠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03-3614,共12页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锆石U-Pb年龄为213Ma,该时期东昆仑造山带正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与同时期东昆仑地区的其它酸性火山岩及世界其它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流纹岩相比较,这一套流纹岩显示高硅、高钾...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锆石U-Pb年龄为213Ma,该时期东昆仑造山带正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与同时期东昆仑地区的其它酸性火山岩及世界其它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流纹岩相比较,这一套流纹岩显示高硅、高钾,低铝、低钙,高Nb、Ta及强烈亏损Sr、Eu的独特地球化学特征。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该流纹岩可能具有分别来源于地幔和上地壳的两个端元组分。通过讨论,本文认为这套高Nb-Ta流纹岩可能由以下机制形成:地幔碱性玄武岩浆(具有高Nb-Ta的特征)侵入花岗闪长质地壳,并在上地壳某处停留,大量斜长石发生分离结晶,导致岩浆Eu-Sr的极度亏损;同时,幔源岩浆的侵入引起上地壳围岩部分熔融,从而受到上地壳混染。新生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混合,并进一步结晶分异演化,最终导致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Nb-Ta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黄铁矿化(次)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潜在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龙灵利 王京彬 +5 位作者 王玉往 方同辉 毛启贵 高一菡 赵路通 高立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7-384,共18页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岛弧带中,区内普遍发育黄铁矿化流纹岩类。该类岩石主要由(次)流纹岩、少量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英安岩组成,均为偏铝质钙碱性岩石,具高硅特征(Si O2=69.51%~95.81%);稀土总量不高(ΣREE=9.5...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岛弧带中,区内普遍发育黄铁矿化流纹岩类。该类岩石主要由(次)流纹岩、少量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英安岩组成,均为偏铝质钙碱性岩石,具高硅特征(Si O2=69.51%~95.81%);稀土总量不高(ΣREE=9.53×10^(-6)~86.40×10^(-6)),轻重稀土分异较弱((La/Yb)N=0.41~29.4),铕多具负异常(δEu=0.29~1.91),显示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型配分模式的地球化学特征;轻微富集Rb、Ba、K等大离子元素,明显亏损Nb、Ta、Sr、P、Ti,表现出弧岩浆的特征;正的εNd(t)值(+2.98^+10.61)、分布范围较广的(87Sr/86Sr)i(0.703053~0.712568)值表明岩浆源区主要来自地幔,且有地壳物质的混染。获得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次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39.9±4.8Ma、439±7Ma。综合研究表明,该岩类可能为早志留世古亚洲洋向北俯冲至准噶尔板块之下形成的火山-次火山岩。黄铁矿化(次)流纹岩与红石-梅岭热液脉状矿床存在成因联系,该岩类同源深成岩体可能为红石-梅岭脉状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同时,它们是卡拉塔格矿集区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东天山 卡拉塔格 (次) 地球化学 SHRIMP锆石U-PB年龄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康布铁堡组钾质和钠质流纹岩的成因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单强 曾乔松 +4 位作者 罗勇 杨武斌 张红 裘瑜卓 于学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53-3665,共13页
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酸性火山岩分布在麦兹、克朗、冲呼尔以及阿舍勒等火山-沉积盆地。本文对其中的钾质流纹岩(TM1,铁木尔特地区)和钠质流纹岩(KK7,可可塔勒地区)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的研究。钾质流纹岩的年龄为400.... 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酸性火山岩分布在麦兹、克朗、冲呼尔以及阿舍勒等火山-沉积盆地。本文对其中的钾质流纹岩(TM1,铁木尔特地区)和钠质流纹岩(KK7,可可塔勒地区)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的研究。钾质流纹岩的年龄为400.8±8.4Ma(加权平均年龄为394.8±7.9Ma),钠质流纹岩的年龄为402.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396.8±5.1Ma)。主元素分析结果证明研究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共生的高钾流纹岩和高钠流纹岩同属于高碱、高硅、低钙、过铝质的钙碱性岩系。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和同样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二者的原始岩浆源于上地壳部分熔融。钾质流纹岩富集Rb、Ba、Pb,钠质流纹岩则富集Sr,这种元素分相富集的特征符合在岩浆液态不混溶条件下微量元素在共轭钠质熔体和钾质硅酸盐熔体中的分配原则。由此推论,本区产出的钾质流纹岩和钠质流纹岩可能是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高挥发分酸性岩浆液态不混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 钠质 锆石SHRIMPU-PB定年 岩浆液态不混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矿区流纹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6 位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杨超 唐晓倩 黄勇 王艺云 谭江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本文对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区流纹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西康流纹岩具有富硅(SiO2=73.37%~77.08%)、贫碱(Na2O+K2O=3.48%~3.56%),贫Mg(MgO=0.36%~0.49%),贫Ca(CaO=0.... 本文对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区流纹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西康流纹岩具有富硅(SiO2=73.37%~77.08%)、贫碱(Na2O+K2O=3.48%~3.56%),贫Mg(MgO=0.36%~0.49%),贫Ca(CaO=0.50%~0.66%),强过铝质(A/CNK=2.16~2.62),富集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Hf、Nd等高场强元素,并明显亏损Sr、Ti等元素。稀土总量较高(∑REE=295.71×10-6~343.82×10-6),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10.00~12.62),弱负Eu异常(δEu=0.57~0.88),无明显Ce异常。采用LA-MC-ICP-MS对流纹岩锆石U-Pb年龄进行测定,岩体成岩年龄为135.33±0.62Ma。锆石εHf(t)值较低,主要集中在-9.5^-24.2,显示其物源为壳源。扎西康矿区出露的流纹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可能是Comei—Bunury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扎西康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东缘色皮口地区柳树沟组流纹岩地球化学、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5
作者 高景刚 李文渊 +4 位作者 周义 刘建朝 范庭宾 鲁麟 周汝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5-675,共11页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流纹岩分布较为广泛。色皮口地区流纹岩SiO2介于70.81%~77.62%,碱总量6.87%~9.02%,K2O/Na2O为0.74~1.04,K2O/TiO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10.38~18.83、72.45~242.14...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流纹岩分布较为广泛。色皮口地区流纹岩SiO2介于70.81%~77.62%,碱总量6.87%~9.02%,K2O/Na2O为0.74~1.04,K2O/TiO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10.38~18.83、72.45~242.14,A/CNK指数介于1.43~1.55,具有高硅、高铝质的特点。不相容元素K、Rb、Th、Ba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富集,ΣREE141.76×10-6~228.2×10-6,(La/Yb)N4.11~7.42,δEu0.27~0.50,流纹岩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显著,铕负异常明显。流纹岩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Sr、Nb、Ta、P和Ti负异常,而Sr、P、Ti谷深,显示较强的岩浆分异作用。流纹岩的锆石LA-MC-ICP-MSU-Pb定年结果为314.0±1.1Ma(n=17,MSWD=1.6,Th/U比值在0.39~0.80之间),这表明流纹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结合区域上前人的Sr-Nd、O和Hf同位素成果,推测区域分布的流纹岩可能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源区:亏损地幔的幔源基性火成岩经过部分熔融或幔源玄武岩浆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可能代表了裂谷闭合时期构造应力场由拉张到挤压频繁转换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沟组 地球化学 U—Pb年龄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乌旗格尔楚鲁晚三叠世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红英 周志广 +5 位作者 张达 李鹏举 柳长峰 陈利贞 陈诚 谷丛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为确定西乌旗格尔楚鲁地区的一套浅色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岩构造环境,进而为探讨古亚洲洋闭合时间提供新的证据,本文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流纹岩形成于221±1Ma;岩石富硅碱、贫钙镁、高G... 为确定西乌旗格尔楚鲁地区的一套浅色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岩构造环境,进而为探讨古亚洲洋闭合时间提供新的证据,本文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流纹岩形成于221±1Ma;岩石富硅碱、贫钙镁、高Ga/Al值,A/CNK>1;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强烈亏损Sr、P、Ti,富集Zr,具有A2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成因可能是造山后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地壳减薄,暗示研究区在三叠纪已经处于伸展背景,古亚洲洋在三叠纪之前已经闭合。研究区三叠纪伸展背景之下的岩浆活动始于早三叠世并一直持续到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A型火山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西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木林县罗扎地区早白垩世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伟 李奋其 +1 位作者 杨晓勇 袁四化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1161,共11页
笔者在对冈底斯弧背断隆带罗扎地区北侧大面积近东西向分布的火山岩进行研究时,通过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获得锆石U-Pb年龄值为(129.8±1.4)Ma(95%置信度),首次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带获得早白垩世火山岩同位素测年数据。同时,其化... 笔者在对冈底斯弧背断隆带罗扎地区北侧大面积近东西向分布的火山岩进行研究时,通过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获得锆石U-Pb年龄值为(129.8±1.4)Ma(95%置信度),首次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带获得早白垩世火山岩同位素测年数据。同时,其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的SiO2、K2O、K2O/Na2O,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而亏损Nb、Ta、Ti,并与中冈底斯带则弄群110 Ma地壳重熔形成的酸性火山岩和上地壳具有非常相似的蛛网曲线,表明其应该为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在微量元素环境判别图中,均显示为弧火山岩,结合早白垩世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推测其形成与雅鲁藏布江洋壳向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冈底斯弧背断隆带 U-PB年龄 LA-ICP-MS 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东段二叠纪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第鹏飞 李泰德 +5 位作者 王金荣 王晓伟 欧阳京 王怀涛 赵志雄 于漫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3,19,共7页
二叠纪火山岩主要由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2 Ma;具有高Si低Al,富K贫Na,强不相容元素和LREE相对富集,Nb-Ta呈负异常,特别是Sr,P,Ti为强烈的负异常,以及δEu负异常明显等特点.流纹岩(w... 二叠纪火山岩主要由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2 Ma;具有高Si低Al,富K贫Na,强不相容元素和LREE相对富集,Nb-Ta呈负异常,特别是Sr,P,Ti为强烈的负异常,以及δEu负异常明显等特点.流纹岩(w(^(87)Sr)/w(^(86)Sr))_I=0.7068~0.707 1,δ^(18)O_(SNOW)=11.97‰.因此,总体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二叠纪酸性火山岩是中基性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斜长石可能是源区的主要残留相或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经历过低压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于后造山隆升的伸展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二叠纪 博格达造山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流纹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9
作者 聂凤军 许东青 +1 位作者 江思宏 胡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4,共9页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底板围岩中蚀变流纹岩和顶板围岩中未蚀变流纹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所获数据分别为276±10Ma和271±8Ma。蚀变和未蚀变流纹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海西晚期(早二叠世)。苏-查萤石矿区早二叠世流纹岩是华北陆台与西伯利亚板块从碰撞挤压到松弛张裂转折期,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产物,其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早二叠世流纹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苏-查到西里庙地区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终结,同时也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早二叠世流纹岩成岩时代的厘定不仅为阐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查明流纹岩的原岩性质和圈定新的萤石矿床找矿靶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早二叠世 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矿田流纹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金荣 郭原生 +4 位作者 董宁芳 李双文 翟新伟 孟桂生 杨永钧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2,共5页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流纹岩被认为是大陆裂谷环境或洋内弧岩浆作用的产物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流纹岩具有 Ti,Nb,Ta明显负异常 ,Sr和 P中等负异常 ,LREE略富集到富集 ,相对亏损 HFSE,La/ Nb值为 1~ 2 ,La/ Th值为 1 .1~ 2 .5 ,...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流纹岩被认为是大陆裂谷环境或洋内弧岩浆作用的产物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流纹岩具有 Ti,Nb,Ta明显负异常 ,Sr和 P中等负异常 ,LREE略富集到富集 ,相对亏损 HFSE,La/ Nb值为 1~ 2 ,La/ Th值为 1 .1~ 2 .5 ,Th/ Ta值高 ( 6~ 1 2 ) ,部分样品表现为 MREE负异常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 ,δEu=0 .5~ 1 .1 ,( 87Sr/ 86 Sr) I=0 .70 2 6~ 0 .70 48,εNd( t) =+5 .60~ +6.1 4.综合其地球化学特征 ,推测流纹岩形成应是在大陆地壳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陆缘弧 镁铁质下地壳 白银厂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