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沈从文的流浪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闫立飞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91-94,共4页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无疑是最为复杂、独特的作家之一。少年时期,他就辗转在千里沅河上,以一名小兵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成年以后,他又离开湘西,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北方这座大都市里长期过着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流浪生活。直...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无疑是最为复杂、独特的作家之一。少年时期,他就辗转在千里沅河上,以一名小兵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成年以后,他又离开湘西,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北方这座大都市里长期过着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流浪生活。直到在文学上成名之后,他仍然以“乡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流浪意识 文学评论 《边城》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七月派小说“流浪意识”的文化内涵
2
作者 孙萍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七月派小说的整体研究,深人剖析七月派小说以"流浪意识"为核心的文学精神,探索七月派小说深层文化风格,总结它的现代性,探索它对中国小说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全文以七月派小说对五四文化启蒙精神的继承与... 本文旨在通过对七月派小说的整体研究,深人剖析七月派小说以"流浪意识"为核心的文学精神,探索七月派小说深层文化风格,总结它的现代性,探索它对中国小说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全文以七月派小说对五四文化启蒙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为切人点,重点探讨了七月派小说"流浪意识"对"原始强力"的超越及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再审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派小说 流浪意识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创作综论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志远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33-39,共7页
铁凝的流浪意识形成其独特的创作追求:表现“人类共同情感”。她的创作分早期、单纯澄明期、迷离混茫期和单纯混茫期。在创作中日益表现出的鲜明特色是:人类情感的个性化表现,思想表情的力度和丰富性,叙事情境的“内聚焦”“展示”。
关键词 铁凝 流浪意识 情感 小说创作 叙事情景 人生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的诗魂——莱蒙托夫诗歌宇宙观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季明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42-46,21,共6页
莱蒙托夫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酷爱自由,享受孤独的永恒漂泊者。他们主动放逐自我,游离于上流社会圈子和官方秩序之外,时时处于紧张的精神求索之中,追逐着新的生命体验和冒险,这既是作者所处时代特定贵族精英文化现象,又是渴望形而上的... 莱蒙托夫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酷爱自由,享受孤独的永恒漂泊者。他们主动放逐自我,游离于上流社会圈子和官方秩序之外,时时处于紧张的精神求索之中,追逐着新的生命体验和冒险,这既是作者所处时代特定贵族精英文化现象,又是渴望形而上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个性的体现。莱蒙托夫以诗歌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独特的俄罗斯文化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宇宙观 流浪意识 俄罗斯文化精神 莱蒙托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也大学期间诗歌创作简论
5
作者 刘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4-147,共4页
路也早在大学阶段就开始了她的诗歌创作。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路也诗歌呈现出强烈的童话思维、自我幻像以及流浪意识,对比喻方式的热衷以及她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在早期的作品中已初见端倪。
关键词 路也 诗歌 童话思维 自我幻像 流浪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俐玲 段怀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56-58,共3页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两位早期澳大利亚作家划归两个不同的文学流派,两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劳森 澳大利亚人 丛林生活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澳大利亚文学 流浪意识 民族文学 伙伴情谊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