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3n2亚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4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路伟 闫喜军 +5 位作者 赵刚 杨作丰 张颖雪 张秀华 苏玮玮 陈超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7-31,共5页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基因属于欧亚类禽型H_(1)N_(1)(EA H_(1)N_(1))谱系,PB2、PB1、PA、NP、M基因属于2009年大流行H_(1)N_(1)(pdm/09 H_(1)N_(1))谱系,NS基因属于经典H_(1)N_(1)亚型(CS H_(1)N_(1))谱系。4株分离毒株的HA、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2.8%~96.0%、93.0%~96.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9%~95.9%、93.2%~96.8%。4株分离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均为PSIQSR↓GL,且具有结合哺乳动物α-2,6半乳糖(SAα-2,6 Gal)受体的氨基酸位点;病毒内部基因出现了与毒力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如PB1蛋白的V171M、R198K、N375S、L473V突变,NP蛋白的K319N突变以及NS蛋白的G149A突变,M2蛋白存在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性影响的S31N突变,NS蛋白存在可促进病毒复制能力的A42S突变。研究表明,4株不同地区H_(1)N_(1)亚型SIV基因的同源性差异较大,且各基因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 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病毒 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细胞毒性浓度AFB_(1)暴露下H1N1型猪流感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蛋白质组分析
4
作者 庞思瑶 张金龙 孙雨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7-1957,共11页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全世界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对畜禽饲料中AFB_(1)的含量制定了限量标准。然而,即使低于限量标准的AFB_(1)暴露仍具有促进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全世界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对畜禽饲料中AFB_(1)的含量制定了限量标准。然而,即使低于限量标准的AFB_(1)暴露仍具有促进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因此,本研究以3D4/21细胞为模型,首先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AFB_(1)浓度,然后使用蛋白转印和TCID50法分别检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的NP蛋白相对表达量和滴度,确定非毒性浓度AFB_(1)暴露对SIV复制的影响。接下来,应用蛋白质组学平台下的TMT技术检测SIV感染组和SIV+AFB_(1)共同处理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和富集通路,探索AFB_(1)促进SIV复制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0.01μg·mL^(-1)AFB_(1)对3D4/21细胞无细胞毒性,且能够显著促进SIV复制;TMT检测显示,与SIV感染组相比SIV+AFB_(1)共同处理组细胞中242个蛋白表达上调,327个蛋白表达下调;进一步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影响AFB_(1)促进SIV复制的差异通路137条,前5名分别为蛋白酶体通路、坏死性凋亡通路、多物种细胞凋亡通路、军团杆菌病通路和药物代谢-其他酶通路。其中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可能是调控AFB_(1)促进SIV复制的关键性通路,随后的DAPI染色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将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因AFB_(1)污染而加剧的SIV感染奠定基础,并为探讨其他感染性疾病增加的原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h1n1 流感病毒 差异表达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相关性脑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珊珊 胡丹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3,190,共8页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 IAE 59例患儿,男39例、女20例,中位年龄为42(21~73)个月,<5岁患儿占66.1%(39/59)。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发热相距时间中位数为1(0.5~2)天。33例(55.9%)患儿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其中1例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58例患儿使用奥司他韦抗流感治疗,发病至使用抗流感药物中位时间为2(1~4)天。好转出院48例,死亡11例(18.6%),入院至死亡中位时间为3(1~5)天。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疝发生率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降钙素原、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更长,头颅CT异常比例更高,单核细胞计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能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发生相关(P<0.05)。结论对于甲型H1N1 IAE患儿,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时,发生死亡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脑病 死亡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感颗粒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志洪 李修元 +3 位作者 张梦楠 刘林洁 杨峰 敖素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11,共6页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给药干预7 d。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肺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4、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JAK2、STAT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上感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病毒滴度降低(P<0.01),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IL-4水平升高(P<0.05,P<0.01),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降低(P<0.05,P<0.01),外周血CD3^(+)、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均降低(P<0.01),肺组织JAK2、STAT 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上感颗粒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能力和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感颗粒 h1n1流感病毒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 JAK2/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致小鼠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明惠 米尔扎提·麦麦提 +5 位作者 郝梦 赵璐 季志红 周利润 傅紫盈 马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54-3159,共6页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小鼠肺炎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连花清瘟颗粒组(3.3 g/kg)和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0.38、0.76、1.5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小鼠肺炎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连花清瘟颗粒组(3.3 g/kg)和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0.38、0.76、1.5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病毒液经滴鼻感染建立肺炎模型。各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4 d,取样。测定小鼠体质量、肺指数及抑制率、流感病毒载量、14 d内小鼠死亡率、生存时间;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6、IL-10、IFN-γ、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结果寒喘祖帕颗粒中、高剂量组可降低感染后小鼠肺指数,其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4.01%、32.63%;可降低死亡率,其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4.44%、50%。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IL-6、IL-10、TNF-α、IFN-γ水平,改善小鼠肺部病变,延长平均存活天数,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7.84%、24.32%、19.46%。结论寒喘祖帕颗粒可改善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致小鼠肺炎症状,可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喘祖帕颗粒 流感病毒h1n1/PR8株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菲代用茶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雪貂的预防作用
9
作者 彭冬冬 唐梓宁 +5 位作者 傅聪 赵易敏 李萌 陈相池 姜德建 刘学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5-1740,共6页
目的 考察连花清菲代用茶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所致雪貂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8只雪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组(6.9 mg/kg)、板蓝根颗粒组(1 g/kg)和连花清菲代用茶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每... 目的 考察连花清菲代用茶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所致雪貂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8只雪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组(6.9 mg/kg)、板蓝根颗粒组(1 g/kg)和连花清菲代用茶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每组4只,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 d。于第4天给药前,经鼻滴入给予H3N2甲型流感病毒原液(病毒滴度6log2)。每日测量并记录雪貂肛温、体温及体质量,并进行症状评分;采用RT-qPCR法检测咽拭子病毒载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比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TNF-α、IFN-γ水平;解剖取肺组织,进行肺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连花清菲代用茶高剂量组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组雪貂症状评分(包括鼻部症状和活跃度)、肺组织病理评分、体温、肺指数、肺组织IFN-γ和TNF-α水平、咽拭子病毒载量均降低(P<0.05,P<0.01),CD4^(+)T/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1)。结论 连花清菲代用茶可抑制H3N2甲型流感病毒复制,减轻肺组织病变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肺组织炎性介质分泌及提高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菲代用茶 雪貂 h3n2流感病毒 炎症因子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10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禽流感危机:H5N1病毒的进化与威胁
11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美国禽流感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且形势愈发严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自2024年起,美国已报告数十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1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感染 h5n1病毒 流感 科研人员 进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及其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12
作者 崔鹏飞 颜成 +8 位作者 林维鹏 王丛丛 王燕 陈源 缪葭皓 朱春成 施建忠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221,共7页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GD/S1385株与其他H1N4亚型AIV各基因节段的同源性,采用MEGA7.0软件构建GD/S1385株与上述AIV各基因节段的进化树,采用GISAID数据库中的FluSurver程序分析GD/S1385株各基因节段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BLAST比对结果显示,H1N4亚型AIV GD/S1385株与鸡源H5N1亚型AIV N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9.2%,其他基因节段分别与H1N1、H4N2、H6N2、H8N4和H10N4等野鸟源AIV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98.2%~99.8%。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与GISAID数据库中12株H1N4 AIV HA和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4.3%~91.8%和83.2%~97.5%,内部基因PB2、PB1、PA、NP、M和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6%~94.8%、89%~95.6%、88.4%~95.1%、88%~94.4%、92.5%~96.2%和71.1%~93.4%。进化树结果显示,GD/S1385株部分基因节段与野鸟源H1N1、H4N2、H5N1、H6N2、H8N4和H10N4等亚型AI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但与H1N4亚型AIV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HA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323)PSIQSRGL^(330),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的分子特征;NA蛋白未发生茎部缺失,也未出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PB2蛋白出现^(389)R、^(598)T,PB1蛋白出现^(3)V、^(622)G,PA蛋白出现^(37)A、^(409)S,NP蛋白出现^(105)V,NS1蛋白出现106M等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将GD/S1385株以10^(6)EID_(50)/50μL经鼻腔感染BALB/c小鼠,评估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性。结果显示,GD/S1385株感染组小鼠的肺脏和鼻甲内均可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病毒滴度分别为6.1log_(10)EID_(50)/mL和3.6log_(10)EID_(50)/mL;在1只小鼠的肾脏和脾脏内还检测到低水平的病毒,脑内未检测到病毒;且可引起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下降8.2%。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且体质量呈一直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H1N4 AIV GD/S1385株是一种新型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并可以在小鼠的呼吸道内高效复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潜在风险。本研究阐明了H1N4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点和对哺乳动物的感染风险,为禽流感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4亚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表清里方干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一川 姚睿祺 +2 位作者 明雨 晁燕 张洪春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91-2097,共7页
目的:探讨解表清里方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36只7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其余组... 目的:探讨解表清里方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36只7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其余组小鼠给予甲型流感病毒液于左侧鼻孔滴鼻,每只50μL。造模2 h后,西药组给予0.037 5 g/(kg·d)磷酸奥司他韦灌胃;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6.05 g/(kg·d)、3.02 g/(kg·d)、1.51 g/(kg·d)解表清里方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0.2 mL灌胃,均1次/d,连续5 d。对比各组肺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中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肺悬液中病毒基因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mRNA表达,肺组织中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指数(P<0.05),其他组别能降低肺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表清里方高、中剂量组能减轻小鼠肺部病变程度,西药组、解表清里方高、中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NS2病毒基因复制水平(P<0.01或P<0.05);西药组和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TOR表达水平;西药组、解表清里方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均能显著下调PI3K、AKT和GSK-3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解表清里方低剂量组在各个方面与模型组相差不显著。结论:解表清里方甲型H1N1流感小鼠有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I3K、AKT、GSK-3β、mTO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清里方 h1n1流行性感冒 小鼠 病毒 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酶激酶3β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14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广泛传播对“同一健康”的挑战与影响
15
作者 徐婉旖 毛秋艳 +3 位作者 彭程 刘朔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毒株在奶牛中传播,并引发人间病例。H5N1亚型HPAI的生态变化对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家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动物、环境和人类相关部门间需开展协同合作,采取“同一健康”策略预防H5N1亚型HPAI大流行。应采取行动防止HPAI在家畜、野生动物及人类间传播,关注疫情暴发的上游驱动因素,及时应对人兽共患病疫情并做好风险评估,以降低未来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4b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密克戎与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CT特征对比:初发及随访
17
作者 刘韦芳 曹煜晴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4,262,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例(甲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和初发及随访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分布、征象以及CT严重程度定性评分(CTSS)]。结果奥密克戎组平均年龄高于甲流组[(68.61±15.94)岁比(51.20±16.39)岁,P<0.0001],发热比率(58.1%比86.7%,P=0.009)和单核细胞计数[(0.40±0.16)比(0.58±0.19),P<0.0001]均低于甲流组。胸部CT显示奥密克戎组病灶分布以胸膜下为主,甲流组以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χ^(2)=8.592,P=0.035)。奥密克戎组较甲流组更易出现小叶间隔增厚(χ^(2)=11.753,P=0.001)、铺路石征(χ^(2)=16.216,P<0.0001)、充气支气管征(χ^(2)=16.216,P<0.0001)、胸腔积液(P=0.039)和胸膜增厚(χ^(2)=4.067,P=0.044),而甲流组比奥密克戎组更易出现结节影(χ^(2)=6.971,P=0.008)。奥密克戎组初发(Z=413,P=0.009)及随访CTSS评分(Z=107,P=0.027)均高于甲流组。奥密克戎组随访CTSS差值与初发CTSS相关性最强(r=0.689,P<0.0001)。甲流组随访CTSS差值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强(r=0.954,P<0.0001)。结论奥密克戎患者初发及随访病变范围均高于甲流患者,奥密克戎患者肺炎吸收程度可能与初发CTSS有关,而甲流患者可能与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 流感病毒A h1n1亚 肺炎病毒感染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1 位作者 杨鹤松 崔晓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报道了我们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制备的半枝莲总黄酮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药效实验结果。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 病毒 流感病毒h1n1 FM-1 毒株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谢佳新 殷建华 +5 位作者 李淑华 鹿文英 韩一芳 韩磊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别比较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时期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76~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7株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同源性较低。不同种属间A/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98和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A/H1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要抗原位点与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相近,与欧洲和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人类流感病毒疫苗株相比变化较大。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是北美地区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长期进化并与该地区人A/H1N1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片段重排的结果,对人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进化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苏彤 李淑华 +4 位作者 常文军 刘世建 鹿文英 韩一芳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禽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但糖基化位点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可能来源于禽H5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进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