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
1
作者 周锦涛 俞仲望 曹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建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分别采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PLX5622或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将分离、匀浆、重悬后的小鼠脑和脊髓... 目的建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分别采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PLX5622或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将分离、匀浆、重悬后的小鼠脑和脊髓组织进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核细胞悬液。采用CD45、CD11b和淋巴细胞抗原6家族成员C(Ly6C)抗体进行流式分选,获得小胶质细胞(CD11b^(+)CD45^(low)Ly6C^(-)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CD11b^(+)CD45^(high)Ly6C^(+)细胞),并验证PLX5622和氯膦酸盐脂质体2种给药范式获得的处理效果。结果通过CD45、CD11b和Ly6C抗体可以有效区分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LX5622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01),而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后浸润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01)。结论所建立的流式细胞分选方法可有效区分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PLX5622和氯膦酸盐脂质体2种给药范式可分别选择性清除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浸润巨噬细胞 流式细胞分选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 PLX5622 氯膦酸盐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检测小鼠肌卫星细胞数量及其分化能力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卜凡 解栋梁 +1 位作者 舒彬 杨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离检测不同鼠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数量并观察其成肌分化能力。方法取雄性C57BL小鼠腓肠肌等组织,机械剪碎后胶原酶/分散酶联合消化,过滤离散细胞进行免疫标记染...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离检测不同鼠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数量并观察其成肌分化能力。方法取雄性C57BL小鼠腓肠肌等组织,机械剪碎后胶原酶/分散酶联合消化,过滤离散细胞进行免疫标记染色,流式细胞仪分选CD45-/CD31-/Sca1-/ɑ7-integrin+细胞群体,培养分选细胞并进行Pax7和Desmin肌原性分子鉴定和分化诱导;观察比较青年、成年和老年小鼠骨骼肌组织中静止肌卫星细胞数量和成肌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分选出的成年CD45-/CD31-/Sca1-/α7-integrin+细胞群体约占离散细胞总数的2%~3%,呈现Pax7、Desmin等染色阳性,经分化诱导能形成典型肌管并表达胚胎肌球蛋白重链(e MHC),青年组小鼠静止卫星细胞比例及每克肌肉内肌卫星细胞数量明显较高(P<0.05),老年组则明显下降(P<0.05),同时其肌管融合指数及大肌管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基于多重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分选术能实现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快速高效分离,分选细胞可诱导形成肌管;老年骨骼肌组织肌卫星细胞数量与功能呈现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肌卫星细胞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用于牛精液分选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旭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4期25-26,共2页
流式细胞仪应用于性控冻精生产是目前奶牛生产繁育性别控制技术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并对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奶牛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的展望。
关键词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奶牛 性控冻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无标记技术研究流式分选后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
4
作者 李艳伟 王佳佳 +4 位作者 邢月婷 郭春 黄莹莹 宋兴辉 黄琼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4-1089,共6页
利用流式细胞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实时细胞功能分析(RTCA)法分别检测分选前后细胞的活性,综合比较了3种方法的检测原理、操作特点等。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凋亡率为(3.85±0.008)%,分选前细胞凋亡率为(14.... 利用流式细胞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实时细胞功能分析(RTCA)法分别检测分选前后细胞的活性,综合比较了3种方法的检测原理、操作特点等。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凋亡率为(3.85±0.008)%,分选前细胞凋亡率为(14.09±0.021)%,分选后细胞凋亡率低于分选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选前后的活细胞比例显示,分选后活细胞比例高于分选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CCK-8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活性高于分选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RTCA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连续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分选前,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01)。结果显示,相较于CCK-8法和流式细胞法,RTCA法的细胞用量少、可回收,操作简便,无需标记,检测灵敏度高,可获得实时动态的细胞生长曲线,适合研究分选后细胞长效动态的活性变化,可为基础和临床分选后活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细胞功能分析 流式细胞分析 流式细胞分选 CCK-8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变结合流式细胞仪筛选栅藻高产油脂藻株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涵 李小妹 +4 位作者 蔡钒 周有彩 戴幼芬 王明兹 陈必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筛选出高产油脂的栅藻藻株,先利用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诱变再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诱变之后的栅藻进行逐个细胞筛选。结果表明:用诱变剂量为0.4%DES诱变之后,筛选到1株油脂含量为(40.95±0.12)%藻株;再紫外诱变7 min后经流式细胞仪... 为筛选出高产油脂的栅藻藻株,先利用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诱变再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诱变之后的栅藻进行逐个细胞筛选。结果表明:用诱变剂量为0.4%DES诱变之后,筛选到1株油脂含量为(40.95±0.12)%藻株;再紫外诱变7 min后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得到的栅藻细胞主要以4个或更多细胞团聚形式存在,而且筛选到的细胞体积比对照组的大。经两步缺氮法扩大培养后,测得其最高油脂含量达(53.79±0.52)%,相对于对照组提高10.7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诱变 流式细胞分选 油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仪筛选紫外诱变高含油小球藻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青 吴洪 +3 位作者 蔡忠贞 陈传红 尹顺吉 崔春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2,122,共4页
为筛选得到高含油的小球藻藻株,对若夫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ensis)进行紫外诱变,尼罗红染色后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高含油藻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诱变40 min后,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分选出的90%的突变藻株总脂含量都高于野生对照株... 为筛选得到高含油的小球藻藻株,对若夫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ensis)进行紫外诱变,尼罗红染色后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高含油藻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诱变40 min后,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分选出的90%的突变藻株总脂含量都高于野生对照株。最终筛选到的藻株S16经培养总脂产量达到2.4 g/L,比野生对照株提高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紫外诱变 流式细胞分选 高含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亚群的分选及其干细胞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旋 李艳利 +2 位作者 德伟 王科明 王朝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分选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亚群并分析其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FACS)分选LAC中SP细胞亚群和非SP细胞亚群,利用MTT、体外克隆形成和皮下移植瘤试验分析其体内、外增... 目的:分选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亚群并分析其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FACS)分选LAC中SP细胞亚群和非SP细胞亚群,利用MTT、体外克隆形成和皮下移植瘤试验分析其体内、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RT-PCR方法检测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G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结果显示:LAC中含有约1.88%的SP细胞亚群。MTT和体外克隆形成试验表明:SP细胞亚群的体外增殖能力显著强于非SP细胞亚群。同时,裸鼠皮下接种SP细胞亚群,其体内成瘤能力也要显著强于非SP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SP细胞亚群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非SP细胞(P<0.05)。细胞分化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亚群中SP细胞比率分别为(1.46±0.08)%和(0.12±0.04)%。RT-PCR结果显示:ABCG2基因mRNA在SP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水平是其在非SP细胞亚群中的3.3倍(P<0.05)。结论:利用LAC中SP细胞亚群具有肺癌干细胞的特性,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肺腺癌SP细胞亚群可能是分离肺腺癌干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干细胞 SP细胞 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提纯方式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勇 阳普山 +5 位作者 吴剑宏 贾治伟 伍耀宏 李浩 阮狄克 王德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3-540,共8页
目的 :探索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 pulpos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NPMSCs)的提纯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收集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髓核组织(Pfirrmann分级均为Ⅳ级),利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两种方法分... 目的 :探索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 pulpos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NPMSCs)的提纯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收集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髓核组织(Pfirrmann分级均为Ⅳ级),利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两种方法分离提纯NPMSCs,一组细胞采用贴壁法培养(贴壁组),另一组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利用NPMSCs表面阳性标志物CD73、CD90、CD105获得NPMSCs(流式组)。将两种方法获得的NP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增殖能力。贴壁组NPMSCs采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在进行分选之前检测免疫表型,流式组NPMSCs在生长达80%~90%融合时进行免疫表型的检测。向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诱导28d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成骨能力、油红O染色观察其成脂能力、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其成软骨能力,利用Imag J软件计算染色区域所占的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组NPMSCs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差异。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两组NPMSCs均呈漩涡状生长,贴壁组NPMSCs可见散在的单个细胞生长;流式组NPMSCs长梭形形态更长,排列更加紧密,少见散在的单个贴壁生长细胞。流式细胞分选后所得的NPMSCs占细胞总数的(89.67±2.52)%,可以进行体外培养扩增,细胞为典型的长梭形特征,漩涡状生长,在接种后12~15d达80%~90%融合,增殖能力在接种后5~13d明显高于贴壁组NPMSCs(P〈0.05)。流式组NPMSCs的CD73、CD90、CD105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贴壁组NPMSCs(P〈0.05),并且低表达CD34、CD45及HLA-DR。两种方法获得的NPMSCs均能完成三系诱导分化,流式组成骨、成脂、成软骨染色区域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贴壁组(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人退变髓核组织中可获得较高纯度的NPMSCs,并能进行后续培养扩增。与贴壁法获得的NPMSCs相比,流式细胞分选的NPMSCs具有更强的增殖与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选 分离提纯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单核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蓉 彭桉平 陈曲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5,F0004,共4页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核细胞在人、鼠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均存在异质性,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与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变化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固有免疫细胞 病原微生物 T细胞分化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晓亮 黄怡 +2 位作者 殷丽丽 王士长 林秀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4,共8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具有耐受性的植酸酶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本研究首先检测了转植酸酶基因的酵母发酵液分别经不同浓度、pH2.0的胃蛋白酶和不同浓度、pH7.0的胰蛋白酶处理后的酶活残余量;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了... 本研究旨在获得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具有耐受性的植酸酶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本研究首先检测了转植酸酶基因的酵母发酵液分别经不同浓度、pH2.0的胃蛋白酶和不同浓度、pH7.0的胰蛋白酶处理后的酶活残余量;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了慢病毒转染的阳性猪成纤维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酵母粗酶液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残留酶活分别保持在70%和80%以上;包装后的慢病毒滴度为3.75×107,经流式细胞术筛选的转基因细胞阳性率为1.2%,PCR和RT-PCR结果表明,植酸酶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上,且该基因在转录水平上表达。本研究为制备植酸酶转基因细胞系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转基因猪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植酸酶 慢病毒 流式细胞分选 猪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病毒载体快速建立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平 胡涛 +5 位作者 薛敬礼 杜春燕 章金涛 朱奎成 金树兴 王纯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213,共4页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高达96.5%,而且建立的细胞系能够稳定传代。因此,联合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的策略对于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快捷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单个造血干细胞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乔 纪庆 +7 位作者 王金宏 许静 田晨 程辉 刘延风 张娜 程涛 高瀛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体外稳定培养单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实验方法,在未来筛选可以促进HSC体外扩增的化合物。方法通过配制HSCs体外培养液并结合流式分选技术,我们建立了一种在体外不需要基质细胞支持的,稳定的,高...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体外稳定培养单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实验方法,在未来筛选可以促进HSC体外扩增的化合物。方法通过配制HSCs体外培养液并结合流式分选技术,我们建立了一种在体外不需要基质细胞支持的,稳定的,高通量培养单个HSC形成一个血细胞集落的实验方法。结果只需培养10~14 d即可观察到化合物对HSC的作用,并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替代人工计数血细胞分化情况,进一步节省人力,具有客观、重复性强的特点,满足了高通量筛选药物的要求,为后续的研究和化合物筛选工作打下基础。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使用BIO(一种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进而可以促进HSC自我更新的化合物)时,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该实验方法在有关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HSC培养 流式细胞分选与分析 细胞涂片 P18 小分子 细胞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use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学成 马萌 +4 位作者 吴煜琪 牛学英 张亚平 王晓冬 陈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探讨成人骨髓来源的Muse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技术方法。从健康成人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h BMSCs),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中筛选出Muse细胞,采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q PCR技术鉴定Muse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特性;通过神经... 探讨成人骨髓来源的Muse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技术方法。从健康成人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h BMSCs),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中筛选出Muse细胞,采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q PCR技术鉴定Muse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特性;通过神经诱导培养基体外诱导Muse细胞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Muse-NPCs),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q PCR技术鉴定其神经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情况。从h BMSCs中分选出约0.58%的Muse细胞,Muse细胞表达多能干细胞标志物SSEA-3、Nanog和Oct4,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 BMSCs(P<0.01);诱导后的Muse-NPCs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βIII-tubulin,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 BMSCs及Muse细胞(P<0.01)。从成人骨髓中成功分离出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的Muse细胞,用体外诱导形成Muse-NPCs,可为今后细胞治疗修复神经损伤提供新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e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流式细胞分选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
14
作者 郭果 李赛超 +3 位作者 王丽 刘璐 卢燎勋 黄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10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构建针对小鼠Vav1基因的特异性打靶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对GFP阳性单细胞进行分选,对得到的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使用直接裂解法获取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构建针对小鼠Vav1基因的特异性打靶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对GFP阳性单细胞进行分选,对得到的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使用直接裂解法获取基因组DNA,将其用于荧光PCR,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和分析后即可快速获知其基因型。结果使用以上方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从中随机挑选16个,通过荧光PCR检测其基因型,结果表明敲除效率为87.5%;通过测序对部分荧光PCR结果进行验证,发现其基因型结果完全正确。结论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流式细胞仪单克隆分选、荧光PCR和大批量DNA样本处理技术结合,可以短时间内在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获得大量Vav1基因敲除稳定单克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Vav1基因 流式细胞分选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定向进化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春晓 段学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3-656,共4页
定向进化是改造蛋白质分子的有效新策略。创建突变库的方法已经有很多而且比较通用,而建立有效的高通量的筛选方法是蛋白质定向进化成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定向进化的高通量的文库筛选方法,介绍了各种展示技术及流... 定向进化是改造蛋白质分子的有效新策略。创建突变库的方法已经有很多而且比较通用,而建立有效的高通量的筛选方法是蛋白质定向进化成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定向进化的高通量的文库筛选方法,介绍了各种展示技术及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文库筛选中的应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高通量筛选方法 展示技术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胚盾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传璐 闫一芳 +1 位作者 曹羽 王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的剧烈运动,在斑马鱼胚胎的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胚盾(shield organizer)的结构,是胚胎发育的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胚盾形成的机制及... 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的剧烈运动,在斑马鱼胚胎的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胚盾(shield organizer)的结构,是胚胎发育的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胚盾形成的机制及其指导胚胎早期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 Tg(gsc:GFP)转基因鱼在胚盾表达特异的绿色荧光。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富集GFP阳性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RNA深度测序,检测可能在胚盾高水平表达的基因。然后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若干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从Tg(gsc:GFP)转基因鱼胚胎中分离富集到了纯度超过96%的GFP阳性细胞,RNA深度测序的结果显示有6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比整胚细胞或GFP阴性细胞高2倍以上。最后,确认了KIAA1324、ripply1、twist2、isthmin1、nme4、zgc174153、rrbp1b等7个基因在胚盾特异表达。结论系统鉴定到了斑马鱼胚胎胚盾特异表达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发育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胚盾 流式细胞分选 RNA深度测序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17
作者 张旭 温桂平 +6 位作者 唐自闽 王思令 陈佳昕 应东 刘畅 郑子峥(指导)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R的方法获得抗体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最后对获得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性质鉴定。结果:成功筛选到识别HEV衣壳蛋白的6株人源单克隆抗体,6株抗体均具有抗原结合活性,4株抗体具有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并进行真核表达,对抗体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定,为后期研究疫苗免疫的人体内的抗体演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衣壳 人源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分选 细胞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茸鹿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都惠中 韩春梅 +1 位作者 高庆华 邬俊财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8年第1期22-23,34,共3页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理、性别控制的方法及在茸鹿中的研究现状,流动细胞测定和检测仪来分离X精子和Y精子是当前较准确的方法,但流式细胞法分离的X、Y精子价格较高,且效率还有待提高。茸鹿分离X、Y精子受胎率较常规方法低,推...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理、性别控制的方法及在茸鹿中的研究现状,流动细胞测定和检测仪来分离X精子和Y精子是当前较准确的方法,但流式细胞法分离的X、Y精子价格较高,且效率还有待提高。茸鹿分离X、Y精子受胎率较常规方法低,推广有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控制 鹿 X、Y精子 流式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物除磷系统活性污泥中除磷菌的甄别——淀粉-缺氧/好氧交替与乙酸盐-厌氧/好氧交替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旭红 袁林江 +5 位作者 陈希 杨睿 朱淼 南亚萍 贺向峰 陈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66-4173,共8页
为了直接识别出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和其种属,本研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对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R1)的缺氧末期和好氧末期以及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厌氧... 为了直接识别出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和其种属,本研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对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R1)的缺氧末期和好氧末期以及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厌氧/好氧SBR系统(R2)的好氧末期污泥的聚磷细菌进行了原位分选,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分选后细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在R1中,缺氧期和好氧期均进行生物除磷,且缺氧期吸磷量大于好氧期.R2中发生着厌氧期释磷、好氧期大量吸磷的传统生物除磷.利用FACS在R1和R2污泥中均分选得到106个相对纯度为85%的具有聚磷颗粒的细菌.测序结果表明,在R1系统中,缺氧段优势的聚磷菌属为Halomonas(37.75%)、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15%)、Pseudomonas(6.49%)、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0.027%)和Sphingopyxis(0.007%);好氧段优势聚磷菌属为Halomonas(19.72%)、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62%)、Pseudomonas(14.28%)、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0.046%)、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0.036%)和Ferruginibacter(0.026%).R1系统中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和Sphingopyxis仅仅在缺氧条件下具有聚磷功能,而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和Ferruginibacter仅在好氧条件下才具有聚磷功能.在R2系统中,优势聚磷菌群为Dechloromonas(11.06%)、unclassified Anaerolineaceae(9.29%)、unclassified Bacteroidetes(7.44%)、unclassified Gammaproteobacteria(7.34%)以及Acinetobacter(0.31%).这意味着在新型的除磷系统(R1)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包括好氧,缺氧和兼性缺氧聚磷细菌,而在传统的除磷系统(R2)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仅为好氧聚磷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SBR 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亲和力鸡高亲和力鸡γ-干扰素兔源单克隆干扰素兔源单克隆配对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
作者 陈天祥 张庆如 +1 位作者 张念之 孙怡朋 《中国家禽》 2025年第10期60-68,共9页
为提升对禽类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水平,研究制备高亲和力鸡γ-干扰素(chIFN-γ)兔源单克隆配对抗体。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chIFN-γ重组蛋白免疫兔,结合流式单B细胞分选技术筛选获得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和竞争结合试验对抗体的... 为提升对禽类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水平,研究制备高亲和力鸡γ-干扰素(chIFN-γ)兔源单克隆配对抗体。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chIFN-γ重组蛋白免疫兔,结合流式单B细胞分选技术筛选获得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和竞争结合试验对抗体的亲和力及配对性能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共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38-9、56-3和68-7),解离常数(KD)值均达10^(-12)mol/L,显示出极高的亲和力;56-3与38-9和68-7之间无竞争关系,而38-9与68-7之间存在明显竞争,由此可构建56-3/38-9和56-3/68-7两对稳定的配对抗体。研究表明,试验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具备高亲和力和良好的配对特性,适用于chIFN-γ的高灵敏免疫检测,为禽类细胞免疫应答监测及chIFN-γ免疫功能研究提供了关键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γ-干扰素 兔源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生物膜干涉技术 配对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