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琳娜 梁虹 +2 位作者 杨书娟 李开宗 姜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5-9,38,共6页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与枯水发生月月均径流模数来反映流域枯水期的闭合性是可行的。同时也揭示了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功能的过程响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流域结构 枯水功能 枯水径流 入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流域介质结构的降雨-径流机制研究——以黔中地区为例
2
作者 杨树平 贺中华 +5 位作者 王茂强 潘杉 陈莉会 谭红梅 顾小林 许明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0,共12页
[目的]探究喀斯特流域介质结构的降雨—径流机制,为合理利用黔中地区水资源及防洪防旱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黔中20个典型流域为研究样区,分析流域降雨、径流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开展多尺度降雨—径流模拟,采用Sp... [目的]探究喀斯特流域介质结构的降雨—径流机制,为合理利用黔中地区水资源及防洪防旱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黔中20个典型流域为研究样区,分析流域降雨、径流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开展多尺度降雨—径流模拟,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流域介质结构的降雨—径流机制。[结果](1)黔中1979—2021年降雨呈缓慢上升趋势(5.02 mm/a),径流呈缓慢下降趋势(-0.17亿m^(3)/a),两者在空间上总体分布不均匀;(2)通过径向基核函数(RBF)训练的SVR相对准确,模拟精度:秋季>冬季>春季>全年>夏季;(3)单因素单因子影响:非喀斯特(0.764)>低活性强酸土(0.566)>峰林地貌型(0.459)>草丛(0.456)>连续性白云岩喀斯特(-0.435)>栽培植被(-0.426);(4)单因素耦合影响:土层覆盖结构(0.714)>地貌组合结构(-0.529)>岩石组成结构(-0.446)>植被分布结构(0.323),多因素耦合影响:234(-0.702)>1234(-0.679)>23(0.607)>34(-0.604)>24(-0.547)>134(-0.544)>13(0.507)。[结论]SVR适用于黔中地区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流域介质结构对降雨—径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介质结构 支持向量回归(SVR) 降雨—径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链表在提取数字流域排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安婷 董增川 程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7,53,共6页
本文具体介绍了一种结合DEM和实际数字河网确定流域排水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引入了链表的概念,在利用流域实际数字河网从流域的出口向上游搜索的过程中,对于湖泊水库等宽度大于一个栅格的河网地区建立链表,通过图的遍历来确定有河网流过... 本文具体介绍了一种结合DEM和实际数字河网确定流域排水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引入了链表的概念,在利用流域实际数字河网从流域的出口向上游搜索的过程中,对于湖泊水库等宽度大于一个栅格的河网地区建立链表,通过图的遍历来确定有河网流过的栅格的水流方向。并对无河网地区进行相应处理,保证无河网地区流向的合理性。这样提取的河网可以保证是连续的,提取的模拟河网与实际河网的吻合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洼地和伪洼地的判别。经过黄河流域的算例验证,表明该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河湖网 链表 流域排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干旱区河网系统模拟尺度影响分析——以柴达木盆地流域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宝荣 杨太保 邹松兵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2,共6页
根据SHREVE与STRAHLER提出的流域结构图,进行了基于DEM的河网系统自动提取的应用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分析1∶250000与1∶100000地形图数据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构建TIN模型中,选择样条插值方法构建基于等高线的数字高程模型方法... 根据SHREVE与STRAHLER提出的流域结构图,进行了基于DEM的河网系统自动提取的应用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分析1∶250000与1∶100000地形图数据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构建TIN模型中,选择样条插值方法构建基于等高线的数字高程模型方法;水流方向矩阵计算中格网的大小对结果有很大影响,在复杂地形地区表现得更明显,比较250,100,50 m3种格网尺度数据在模拟河网系统中的不同结果,主要表现为河网系统随格网变大而更密集;比较阈值分别为800,1200, 1600时的河网结构,表明提取河流网络的计算阈值取全流域累积矩阵的平均值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形效果.将数字模拟的结果与人工描绘的河网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貌单元研究结果的改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数字地形模型 流域结构 河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5
作者 李东航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具有流层结构中培养层次上移但过于激进、流向结构中科技类学科占比最大但呈下降趋势、流型结构中高等学校类型多元化特征明显、流域结构中区域梯度差序格局表征突出的特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调整的经...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具有流层结构中培养层次上移但过于激进、流向结构中科技类学科占比最大但呈下降趋势、流型结构中高等学校类型多元化特征明显、流域结构中区域梯度差序格局表征突出的特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高等教育优化分流结构发展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 流层结构 流向结构 流型结构 流域结构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与信息代码编制规定》一书出版
6
作者 雷元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数据库表结构 信息代码 编制工作 编码方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与信息代码编制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八叉树的地形因子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宏鸣 王岩泽 +3 位作者 杨勤科 常毅 任洁 董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0-215,共6页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在估算模型中常用坡度和坡长来对其进行衡量。区域尺度上多基于DEM提取地形因子,但随着DEM数据精度的不断提高,数据量不断增大,海量数据的计算能力要求成为制约地形因子提取在区域尺度上应用的关键。为了...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在估算模型中常用坡度和坡长来对其进行衡量。区域尺度上多基于DEM提取地形因子,但随着DEM数据精度的不断提高,数据量不断增大,海量数据的计算能力要求成为制约地形因子提取在区域尺度上应用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形因子的提取效率,基于流域八叉树构建了水流路径,集成了流向、汇水及坡长提取过程,有效地减少了冗余遍历,简化了计算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扫描式遍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准确率较高,而且有效地的提高了计算效率,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提取 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坡长因子 流域八叉树结构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and diversity of fish resources in the Pinglu Canal Century Project
8
作者 LU Jia TANG Wei +3 位作者 WANG Li XU Shengxian ZHANG Peng YANG Shengfa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4,共14页
[Objective]The channel straightening project of the Pinglu Canal has fragmented the river course,compromising the integrity of original river course and causing ecosystem patchiness.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Objective]The channel straightening project of the Pinglu Canal has fragmented the river course,compromising the integrity of original river course and causing ecosystem patchiness.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fish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iversity is crucial for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the Pinglu Canal.[Methods]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in 2021 and 2022,a survey of fish resources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Pinglu Canal was conducted using multi-mesh gill nets.A total of 125 fish species were collected,belonging to 10 orders,34 families,and 89 genera.[Resul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inglu Canal contained three nationally protected Class II species,two endemic species of the Qinjiang River,three anadromous/migratory species,and eight invasive species,accounting for 2.4%,1.6%,2.4%,and 6.4%of the total species,respectively.The fish community primarily consisted of mid-and bottom-dwelling,adhesive-egg-laying,and omnivorous species.The Shannon-Wiener,Simpson,Margalef,and Pielou indices of the fish community in the Pinglu Canal ranged from 2.347 to 2.757,0.081 to 0.151,3.493 to 4.382,and 0.812 to 0.892,respectively.These indices showed relatively uniform distribution across different river reaches.[Conclusion]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Pinglu Canal is relatively uniform.The reach from the Yujiang River to the Shaping River shows higher stability,while other river reaches experience moderate or severe disturbances.This study provides supplementary baseline data on the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Pinglu Canal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inter-basin connectivity on fish resources,aiming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abitat restoration assessments after the channel straightening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glu Canal Project inter-basin connectivity fish resources community structure BIODIVERSITY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相似概念与理论发展探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金涛 宋慧卿 王爱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目前,工程水文领域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怎样合理地将现有水文观测成果外推至无资料流域,这也成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无测站流域水文预测计划(PUB)"所遭遇的理论瓶颈。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依据流域结构特征构建水文相似因... 目前,工程水文领域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怎样合理地将现有水文观测成果外推至无资料流域,这也成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无测站流域水文预测计划(PUB)"所遭遇的理论瓶颈。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依据流域结构特征构建水文相似因子,并对流域进行分类,在相似框架下完成观测成果向无(缺)测站流域的转化。分析发现,水文学缺乏类似于水力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分类与相似理论体系。通过对不同学科相似理论的回顾,定义了水文相似的概念,给出了构成流域水文相似的三要素,即驱动力、结构和水动力要素。最后,讨论了可用于水文相似研究的两类方法:数理解析法和量纲分析法,并给出了其用于实际流域水文相似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结构 无资料流域 无因次相似因子 水文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地貌空间配置的洪水资源化机理——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贺中华 陈晓翔 +2 位作者 梁虹 顾小林 马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33,共9页
洪水资源化是解决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贵州省喀斯特地区选取40个流域作为研究样区,利用面向对象技术的监督分类型方法,提取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分析流域样区特征,利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划分为6种流域类型,即是:喀... 洪水资源化是解决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贵州省喀斯特地区选取40个流域作为研究样区,利用面向对象技术的监督分类型方法,提取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分析流域样区特征,利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划分为6种流域类型,即是:喀斯特低中山型(Ⅰ)、峰丛谷地型(Ⅱ)、混合型(Ⅲ)、峰林盆地(溶原)型(Ⅳ)、峰丛洼地型(Ⅴ)和峰林地貌型(Ⅵ);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貌空间配置对洪水径流特征的影响,探索地貌空间配置对洪水的分配与承载规律,从流域结构角度研究地貌空间配置对洪水资源化的实现。研究表明:1)洪水径流模数、径流系数及其Cv值曲线呈现"双峰型"分布,且分别在峰丛谷地型流域(Ⅱ)和峰丛洼地型流域(Ⅴ)达极大值;2)不同流域类型实现洪水资源利用总量,从大到小排序为:Ⅴ(6.22×108 m3)>Ⅰ(2.88×108 m3)>Ⅵ(1.49×108 m3)>Ⅱ(1.34×108 m3)>Ⅳ(1.25×108 m3)>Ⅲ(0.55×108 m3);3)除峰丛谷地型(Ⅱ)和混合型(Ⅲ)流域外,所有流域类型的地下洪水资源总量大于地表洪水资源总量。喀斯特流域的洪水资源化,深受喀斯特地表的起伏及其流域侵蚀基准面和溶蚀基准面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空间配置 流域结构 洪水资源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河网密度提取及其在洪水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1
作者 黄诗峰 徐美 陈德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流域结构特征包含着丰富的洪水危险性信息。本文主要分析流域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河网密度与洪水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GIS支持下的河网密度自动提取方法,最后给出了辽河流域的实例分析.
关键词 河网密度 地理信息系统 洪水危险性 流域结构特征 GIS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洲顶点城市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陆玉麒 李平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38,共5页
文章将三角洲顶点这一流域地貌学中的概念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之中,认为在三角洲经济区顶点区域产生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三角洲的顶点城市。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存在具有广泛性,通过对长江、珠江和韩江三角洲以及国外若干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实证分... 文章将三角洲顶点这一流域地貌学中的概念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之中,认为在三角洲经济区顶点区域产生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三角洲的顶点城市。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存在具有广泛性,通过对长江、珠江和韩江三角洲以及国外若干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实证分析,总结出顶点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与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关系。顶点城市对应于三角洲顶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它与港口城市组成的双核结构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强大发展轴,在流域空间结构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主要意义体现在其作为流域下游交通汇聚点的枢纽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顶点城市 流域空间结构 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