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长江流域经济带PM_(2.5)浓度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锋 韩兴钰 王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0-101,共12页
文章基于长江流域经济带沿线99个城市的PM_(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熵构建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并从整体和局部2个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污染物传导方向和传导强度。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信... 文章基于长江流域经济带沿线99个城市的PM_(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熵构建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并从整体和局部2个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污染物传导方向和传导强度。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信息,文章使用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改进了T-GCN图卷积神经网络,并构建了基于T-GCN_(TE)的预测模型,对长江流域经济带99个城市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流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表现出很强的紧密性,整体网络的信息传递以地区间的信息传递为主。另外,T-GCN_(TE)能够捕捉到大气污染的时空依赖性和影响方向,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从建立大气污染多方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产业合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深入开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网络分析 长江流域经济带 转移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评估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鲁仕宝 尚毅梓 +1 位作者 王浩 廉志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5-242,249,共9页
黄河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走廊,科学评估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提高黄河流域沿线9省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效率评估等研究方法,开展2012—2017年... 黄河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走廊,科学评估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提高黄河流域沿线9省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效率评估等研究方法,开展2012—201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总体呈现由较低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黄河沿线九省在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率系统层中有明显差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层中,上游地区的最优;生态效率系统层中,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效率最优且稳定。研究结果从生态系统修复功能、产业绿色发展和完善生态环境顶层制度设计3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黄河战略的实施,提升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经济带 环境绩效 评价体系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两大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韬 戴宏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和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以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空间交互视角下,比较分析了两大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和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以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空间交互视角下,比较分析了两大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并对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两大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出两大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机理及动因不同;从空间效应上看,财政支出与收入差距对两大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两大经济带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均较为明显,但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强于黄河经济带,在短期和长期分析中都有类似特征。长江经济带应着重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对重点城市和主导产业进行治理和规制,增强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容忍适度收入差距;黄河经济带应大力缩小收入差距,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提升财政支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要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构建绿色空间组织体系、创新生态保护机制、靶向数字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空间效应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集聚与高质量发展——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苏华 王威华 肖飒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5,共8页
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集聚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2003~2018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人... 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集聚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2003~2018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流域内城市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大于0.8970时,才会表现为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出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禀赋条件,合理引导要素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 门槛回归 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主要沿岸城市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伟 余兴厚 熊兴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0,共8页
文章在界定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此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率产出端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结果表明:近10年来,长江... 文章在界定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此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率产出端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结果表明:近10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综合效率以4.7%的年平均速度上升;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直接效率呈"U"型上升趋势,各城市之间以及河流、大气、土壤三大系统之间的生态补偿直接效率差异化明显;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间接效率显著上升,差异化水平呈倒"U"型变化趋势。产生以下思考: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顶层设计,促进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机制重构和政策创新;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体系,参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选择负向性指标;定期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体系,参照评价结果适时改进生态补偿机制、市场机制在流域生态补偿不同阶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 AHP-DEA模型 长江经济带流域 生态补偿效率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 被引量:6
6
作者 丁瑶 余贵玲 尹虹潘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带 长江上游经济带 “长三角”经济 产业转移 中国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环境建设: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7
作者 杨西春 张堂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7,73,共9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内涵上看,跨省区流域经济带协同创新环境主要由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协同创新资源环境、协同创新政策制度环境、协同创新社会文化环境等构成。从...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内涵上看,跨省区流域经济带协同创新环境主要由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协同创新资源环境、协同创新政策制度环境、协同创新社会文化环境等构成。从实践来看,尽管自国务院批复建设以来,珠江-西江经济带在协同创新环境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面临协同创新基础环境还不完善、协同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和不平衡、创新政策制度"碎片化"、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力度不够等着诸多困境。建议珠江-西江经济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进一步协同推进创新基础环境建设,壮大和平衡协同创新资源,增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的系统性,并大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区流域经济带 珠江-西江经济带 协同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省市利用FDI比较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九省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傅智能 胡信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3,共3页
本文采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评价和描述各国外国直接投资状况的两项指标,对长江流域经济带九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业绩和潜力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特别是通过对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交叉分析,得到了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政... 本文采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评价和描述各国外国直接投资状况的两项指标,对长江流域经济带九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业绩和潜力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特别是通过对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交叉分析,得到了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政策性启示。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九省市利用FDI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带 FDI 业绩指数 潜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浦东开发与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
9
作者 杨振武 《远程教育杂志》 1992年第4期1-3,共3页
浦东开发,是发展上海经济,重振其国际大都市雄风,带动我国中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带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外向型经济的一项跨世纪工程。探讨浦东开发与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对实施这项跨世纪工程,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带 浦东开发 协调发展 跨世纪工程 国际大都市 外向型经济 上海经济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对外开放30周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耀松 刘迪玲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8,共4页
"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长三角"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 "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长三角"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客观地评价了"长三角"对外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进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对外开放 展望 长江流域经济带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总量规模 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