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南流江流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潜力区识别
1
作者 张宇 罗金玲 +5 位作者 刘秋华 聂树健 谢余初 胡宝清 阮红燕 张素欣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6-1217,共12页
为量化南流江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并有效识别其碳汇功能增效提质的潜力区,运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估1990-2020年南流江流域碳储量时空演变格局及特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碳储量冷热点及其增减变... 为量化南流江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并有效识别其碳汇功能增效提质的潜力区,运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估1990-2020年南流江流域碳储量时空演变格局及特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碳储量冷热点及其增减变化速度,确定和划分流域碳汇功能的潜力区。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南流江流域林草地和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明显,致使生态系统碳储量呈减少趋势,累计损失0.77×10^(6)t。(2)1990-2020年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在空间上沿东北向西南的方向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格局,并表现出中游地区最高、上游次之、下游最小的特征。(3)南流江流域碳储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密切相关,流域碳储量热点区多分布在植被覆盖好、生态用地集中连片的山林地;而冷点区则多集中在生态空间破碎高、国土开发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的城镇区和农耕区。(4)以碳汇功能提升为目标导向,在乡镇尺度上,将南流江流域划分为碳汇重点潜力区、重要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生态建设区(非潜力区)4个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生态保护建议。该研究可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双碳”战略规划和碳汇能力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流域生态系统 InVEST模型 碳汇功能潜力区 南流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被引量:160
2
作者 罗跃初 周忠轩 +3 位作者 孙轶 邓红兵 张萍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介绍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特征及其研究尺度 ,讨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科学基础及目标 ,着重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指示物种评价法 ,二是指标体系评价法。流域生态系... 介绍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特征及其研究尺度 ,讨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科学基础及目标 ,着重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指示物种评价法 ,二是指标体系评价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必须包括生态学、物理化学、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四个范畴。还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度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最后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范畴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局和过程的流域生态系统减轻入库泥沙服务及价值——以雅砻江二滩水库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楠 苏德毕力格 +4 位作者 高吉喜 张晨 葛菁 Ennaanay Driss 田美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1-1760,共10页
基于径流泥沙的运移过程,构建了沿汇流路径,结合不同土地覆被对泥沙拦截能力系数模拟每个像元截留泥沙使其不进入水库量的模型.结合单位体积淤泥的清淤费用、水库使用年限及贴现率进行构建价值量模型,并在二滩水库的集水区进行了模型的... 基于径流泥沙的运移过程,构建了沿汇流路径,结合不同土地覆被对泥沙拦截能力系数模拟每个像元截留泥沙使其不进入水库量的模型.结合单位体积淤泥的清淤费用、水库使用年限及贴现率进行构建价值量模型,并在二滩水库的集水区进行了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雅砻江中上游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和下游亲水区林地向农田和草地的转化.由此影响到2000和2005年土壤侵蚀总量变化不大,但2005年集水区向水库输沙总量有较大增加,农田也成为二滩水库最为主要的产沙源.多数被侵蚀的土壤在向二滩水库的运移过程中被各类生态系统截留,截留泥沙量的高值集中分布于二滩库区周边.林地平均截留泥沙绝对量较低,截留泥沙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集水区对于减轻进入二滩水库泥沙服务的总经济价值在2000和2005年分别达到442.2和785.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局 流域生态系统 输沙量 截留泥沙量 经济价值 二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性改进的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条件价值评估——以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志坚 杜丽永 蒋瞻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综合利用有效性改进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价值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包括:①采用二分式选择法作为引导技术以模拟真实市场并解决调查中"没有回应的问题;②设计恰当的核心估值问题并通过图片展示克服CVM的"假想特性";... 综合利用有效性改进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价值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包括:①采用二分式选择法作为引导技术以模拟真实市场并解决调查中"没有回应的问题;②设计恰当的核心估值问题并通过图片展示克服CVM的"假想特性";③通过大样本发放、多次调查和调查员培训缩小CVM"假设偏差"以及"调查者偏差";④使用开放式和支付卡式问卷进行预调查以获得二分式选择问卷调查的投标值;⑤分析WTP支付水平影响因素的边际效用以减少"范围问题"的干扰;⑥利用中值法估计WTP分布函数以避免函数"右偏"并减少"厚尾"问题的困扰;⑦根据样本中两次均回答"否"的比例数选择对数logit模型以降低估计结果的偏差;⑧由于WTP的标准误以及95%置信区间都要比单界模式下的估计结果更为精确,故选择双界二分法测算WTP值。通过上述方法测算的南京市民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支付意愿为270.7元/户.年,而大幅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是提高居民支付意愿最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改进 流域生态系统恢复 条件价值评估(CVM) 支付意愿(W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杂草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杰 陈欣 方治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0-443,共4页
以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浙江德清排溪冲小流域为研究范例 ,采用网格化样框取样的调查方法和 GIS技术 ,研究了南方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流域内杂草多样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田杂草多样性最... 以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浙江德清排溪冲小流域为研究范例 ,采用网格化样框取样的调查方法和 GIS技术 ,研究了南方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流域内杂草多样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田杂草多样性最低 ,坡地次之 ,稻田与坡地的交错带杂草物种最丰富。坡地中开发利用程度高的茶园和竹园杂草多样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杂草物种多样性 流域生态系统 丘陵地区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治理效益研究——以云南省牟定县龙川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震洪 段昌群 +2 位作者 徐以宏 张世彪 起联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28,共4页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径流小区集水技术与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 1989年开始治理的龙川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林蓄积量、流域林草覆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定量地探讨了龙川河小流域治理和维护 8a来生态、经济...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径流小区集水技术与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 1989年开始治理的龙川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林蓄积量、流域林草覆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定量地探讨了龙川河小流域治理和维护 8a来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情况。研究表明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系统功能的增强十分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流域生态系统修复 生态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川 梅宝澜 +1 位作者 李磊 徐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1-17,共7页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宁夏境内直入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清水河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探求一种能够高效识别主要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宁夏境内直入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清水河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探求一种能够高效识别主要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原州区段)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原州城区与彭堡镇的生态健康状况为差,三营镇与头营镇的为较差,开城镇、中河乡以及寨科乡的为一般,评价结果与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的基本一致。这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能够较客观地评价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且该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随机森林算法 清水河流域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大伟 王聪 +2 位作者 王道席 莫文春 徐辉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49-52,67,共5页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机构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出构建"一大一小一中"三套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的思路。通过比对,指出折中方案较为可行,该方案包括充实流域管理内容、明确各级责任主...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机构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出构建"一大一小一中"三套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的思路。通过比对,指出折中方案较为可行,该方案包括充实流域管理内容、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及部门间协作机制、加强流域机构能力建设并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和稳妥推进流域立法工作四个方面的内容。该方案设计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符合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体现了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黑河流域 法规体系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于璐璐 朱丽东 +3 位作者 吴涛 赵鑫 陈瑞 郦坷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共7页
流域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是评价研究流域是否健康的基本依据,其评价结果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在介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前提下,总结了国内外流域生态系统评价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整合出目前较为流... 流域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是评价研究流域是否健康的基本依据,其评价结果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在介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前提下,总结了国内外流域生态系统评价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整合出目前较为流行的评价体系,并着重阐述了五类实用模型,分别为:水基系统评价模型、改进物元分析、生物完整性指数法、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及景观格局分析法。针对不同的流域环境选择合适的评价体系是准确评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根本。总结得到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物理、生物、社会环境、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等五种指标,在明确指标后按评价流程对流域进行系统评价。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震洪 蔡庆华 +2 位作者 赵斌 徐耀阳 唐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以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尺度和载体,流域生态学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学科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机制-调控”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其中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是流域... 以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尺度和载体,流域生态学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学科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机制-调控”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其中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是流域生态学开展定量研究的一个关键途径。尽管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指标体系涉及到淡水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农业环境学和水利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但仍未在流域尺度上形成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整合量化框架体系。基于此,总结了多个关联学科在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着重分析了流域生态学在流域尺度上量化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难点,并重点以等级结构和集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流域整体指标、各结构成分指标和结构成分间关系指标,为量化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和结构成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新方法,对尝试推动流域生态学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定量研究及评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 流域生态系统 空间结构 指标体系 集合生态系统 等级结构 高地 (河)网间带 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东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婷 张代青 +3 位作者 沈春颖 马森 宋玲 李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已有的流域生态系统研究大多应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等方法,从经济学角度以货币价值量估算其服务价值。由于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其结构形成、特征功能、生态效应和服务价值等均受制于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吸收,现有方... 已有的流域生态系统研究大多应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等方法,从经济学角度以货币价值量估算其服务价值。由于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其结构形成、特征功能、生态效应和服务价值等均受制于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吸收,现有方法并不能实现各物质间太阳能的相互转化,也不能进行不同类别服务功能的相互比较,采用能值分析方法能更客观、合理、准确地评价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从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物质循环、结构形成、生态效应、服务功能和消费者干预等综合特征出发,分为淡水供给、物质生产、生态调节、生态支持和文化娱乐共5个一级类型和15个二级类型,应用能值分析技术构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体系及计算模型,并以东江流域为案例,客观定量评价其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值货币中,淡水供给为243.72×10^(8)元/a,物质生产为42.99×10^(8)元/a,生态调节为315.25×10^(8)元/a,生态支持为247.35×10^(8)元/a,文化娱乐为4.46×10^(8)元/a,总能值价值为853.77×108元/a。各类服务功能的能值货币大小排序为:生态调节>生态支持>淡水供给>物质生产>文化娱乐,生态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生态调节、生态支持和淡水供给,此3项服务功能价值占总价值的94.44%。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流域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胜男 董增川 杨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81,共6页
为了解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预测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基于PSR模型构建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盒维数,将其作为反映生态系统演变的序参量。在此基础上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生态系... 为了解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预测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基于PSR模型构建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盒维数,将其作为反映生态系统演变的序参量。在此基础上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从生态系统演变的角度对2025年、2035年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恶化,随后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实施,使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分形理论 盒维数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许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3-89,共7页
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单元与数据来源、健康状况的评判三个方面对我国基于PSR框架模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并根据PSR框架模型的评价思路与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对基于PSR框架模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行展望。最后... 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单元与数据来源、健康状况的评判三个方面对我国基于PSR框架模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并根据PSR框架模型的评价思路与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对基于PSR框架模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行展望。最后提出因地制宜是PSR框架模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生命力所在;应突出水环境状况变化核心内容,依"人—地—水"脉络确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观测应重视时间尺度上的纵向变化;"3S"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必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PSR框架模型 健康评价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浩 于晓英 李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64-164,171,共2页
为使流域生态系统正向发展,恢复其应有的功能,学者们尝试从多方面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寻找适合的恢复、补偿及管理方式,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健康评价、安全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系统补偿等开展了相关研究,为促... 为使流域生态系统正向发展,恢复其应有的功能,学者们尝试从多方面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寻找适合的恢复、补偿及管理方式,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健康评价、安全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系统补偿等开展了相关研究,为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正向恢复及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评价指标 安全评价 管理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安全研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
15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48,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王让会研究员承担完成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安全研究”,是由“平原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及保护研究”、“新疆50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与绿洲和城镇化研究”以及“绿洲一荒漠...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王让会研究员承担完成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安全研究”,是由“平原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及保护研究”、“新疆50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与绿洲和城镇化研究”以及“绿洲一荒漠系统耦合界面的时空特征研究”三个课题综合而成。研究采用了遥感地学分析与CIS技术相结合以提取生态格局变化信息的方法;用数量化理论、模糊数学理论、模型分析、算术对数插值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内陆河 干旱区 成果鉴定 弱性 自治区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不同特征的浐灞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志嫱 刘维 +1 位作者 张建丰 李怀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5-223,共9页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特征、水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5个方面要素,11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影响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浐灞河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河流水质污染。浐灞河上中游区域和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度分别为0.803 7和0.760 9,可知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游城市段为临界状态。【结论】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结构与功能欠缺,下游区域受水文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是浐灞河进行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浐灞河流域 流域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生态系统研究15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海乐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537-4555,共19页
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由法国的Loreau教授等于2003年提出,是指"由跨生态系统边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体流所连接起来的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集合",是对只关注生物体(organism)迁移交换的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和... 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由法国的Loreau教授等于2003年提出,是指"由跨生态系统边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体流所连接起来的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集合",是对只关注生物体(organism)迁移交换的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和集合群落(meta-community)概念的外推,也是为了给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分析路径,对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和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简述了集合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对集合生态系统概念的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指出了探讨集合生态系统结构的两个方向,构建了分析集合生态系统研究的六维整体框架,综述了研究集合生态系统的两类方法,探讨了经验化的集合生态系统(empirical meta-ecosystem)的3种空间结构和两种构建路径。将集合生态系统概念和理论引入流域复合生态系统(integrated watershed ecosystem)的分析,为流域生态学研究提供新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生态系统 空间异质性 生态系统过程 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 景观生态 空间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金叶 黄昭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3-177,187,共6页
漓江因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而成为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河流,同时由于流域枯水期径流不能满足旅游需要,甚至影响桂林市居民用水等水资源矛盾突出的生态问题对流域旅游发展和生态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漓江因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而成为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河流,同时由于流域枯水期径流不能满足旅游需要,甚至影响桂林市居民用水等水资源矛盾突出的生态问题对流域旅游发展和生态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围绕漓江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主体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广泛开展了研究与实践,结果总体认为:(1)流域水源林对水资源分配等生态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漓江流域生态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2)水源林保护与恢复途径与措施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需要通过观测试验和调查分析,研究生态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结构及重点保护群落铁杉林和优先保护群落水青冈林的更新问题;(3)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要按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采取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合适指标、实行多目标管理、开展全社会节水、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等措施加快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流域生态系统 水资源与水环境 生态系统恢复 保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河流生态系统与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素凤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3-73,7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角度探索法律制度建构——评《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20
作者 吴翔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7-247,共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域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探索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构,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至关重要。流域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活动 流域生态系统 安全角度 法律制度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制度建构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