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域模型与遥感解译方法的农业面源污染精细化源解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琪云 李继峰 +2 位作者 李泽利 沈彦军 刘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4-1543,共10页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是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农作物种植是农业面源污染源的重要组成,然而传统的面源污染源解析方法不能量化不同农作物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其解析精度也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部门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求。本研究以天津于...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是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农作物种植是农业面源污染源的重要组成,然而传统的面源污染源解析方法不能量化不同农作物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其解析精度也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部门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求。本研究以天津于桥水库上游沙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流域模型与遥感解译的方法,解析流域总磷负荷来源与贡献,旨在建立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源精细化源解析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的农作物遥感总体分类精度在88%以上,Kappa系数均大于0.81,整体分类结果可信。沙河流域主要作物类型包括冬小麦-夏玉米、板栗、果树与其他作物,其中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大,占比为44%~67%,板栗种植面积次之,占比为11%~29%。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板栗种植面积则呈快速上升趋势。沙河流域Generalized Watershed Loading Function(GWLF)模型对溪流量与总磷负荷的模拟表现良好,其模型校准期与验证期的NSE在0.59以上,R^(2)在0.79以上。耕地为沙河流域最大的面源总磷负荷来源,占总磷负荷总量的61%;在耕地中,冬小麦-夏玉米总磷负荷占比最大(52%),板栗次之(20%);考虑到板栗种植面积近年来不断上升,未来沙河流域面源总磷负荷仍有升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源解析 遥感解译 流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USPLIN插值法的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彬 刘家宏 +1 位作者 刘希胜 王东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1,共10页
基于青海湖流域2010—2020年的降水资料,利用ANUSPLIN插值法反演了青海湖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结合水文气象及地球遥感解译等资料,构建了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探究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文... 基于青海湖流域2010—2020年的降水资料,利用ANUSPLIN插值法反演了青海湖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结合水文气象及地球遥感解译等资料,构建了青海湖流域数字流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探究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解析了青海湖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布哈河口站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72和0.67,刚察站分别为0.81和0.84,说明数字流域模型适用于青海湖流域降水长时空序列模拟;土壤垂向下渗速率和土壤水平渗透速率主要影响径流的峰值,其中表层土水平渗透速率最敏感;土壤孔隙率及初始含水量主要影响径流的基流,其中中层土初始含水量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ANUSPLIN插值法 下垫面 敏感性分析 青海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在流域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晓华 陆桂华 郦建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在实编码遗传算法中加入单纯形搜索算子和加速搜索算子 ,提出了混合加速遗传算法。通过实例对该法与其它一些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在大坳流域模型的参数优选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 ,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及适用... 在实编码遗传算法中加入单纯形搜索算子和加速搜索算子 ,提出了混合加速遗传算法。通过实例对该法与其它一些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在大坳流域模型的参数优选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 ,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及适用性强等特点 ,是一种既可以较大概率搜索全局最优解 ,又能进行局部细致搜索的优秀非线性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模型 参数优化 实编码遗传算法 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计算在数字流域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铁键 刘家宏 +1 位作者 和杨 王光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1-846,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消息传递接口(MPI)标准为代表的高性价比集群计算技术使并行计算在大量传统的专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流域模型因需要对大范围流域进行分布式的水文、泥沙过程模拟而提出了较大规模的计算需求。同时,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消息传递接口(MPI)标准为代表的高性价比集群计算技术使并行计算在大量传统的专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流域模型因需要对大范围流域进行分布式的水文、泥沙过程模拟而提出了较大规模的计算需求。同时,基于分水岭的单元划分方式和专门的河网编码方法使数字流域模型的并行化计算具有先天优势。提出了一种典型的并行调度流程,用于完成产汇流计算的动态任务分配。在自主搭建的MPI计算集群上进行的应用实验表明,集群计算提高了数字流域模型的计算效率,能够作为模型的计算平台。最后指出了此应用计算平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集群计算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家宏 王光谦 李铁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了包括植被截留、融雪、地表蓄滞、表层土蓄滞、中层土蓄滞和深层土蓄滞共6层的产流模型。模型在垂向上考虑3层出流:地表超渗产流、表层土侧...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了包括植被截留、融雪、地表蓄滞、表层土蓄滞、中层土蓄滞和深层土蓄滞共6层的产流模型。模型在垂向上考虑3层出流:地表超渗产流、表层土侧向渗流和中层土侧向渗流,既反映当前的降水过程,又体现前期降水过程和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影响,比较适合黄河流域的产流特点。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还给出了坡面单元侵蚀产沙公式,用于建立流域产沙数学模型。应用建立的模型,给出了3个计算实例:黄河全流域水量计算、小花区间汛期洪水模拟和多沙粗沙区产沙计算。实践表明:建立的模型基本具备了在黄河全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侵蚀产沙计算的功能,辅以降雨预报模块则可进行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数字黄河 径流模拟 侵蚀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流域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家宏 王光谦 李铁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63,共4页
数字流域模型定位于大范围、全流域级的水文过程模拟,是一个具有多层空间分辨率的、模型参数可以容易获取的、能够实现并行计算的全流域级整体模型。数字流域模型的建立需要解决5项关键技术问题,即大流域DEM数据存取技术、流域沟道参数... 数字流域模型定位于大范围、全流域级的水文过程模拟,是一个具有多层空间分辨率的、模型参数可以容易获取的、能够实现并行计算的全流域级整体模型。数字流域模型的建立需要解决5项关键技术问题,即大流域DEM数据存取技术、流域沟道参数提取技术、基于遥感图像的模型参数提取技术、分布式降雨量数据存取技术、计算机集群并行计算技术。在黄河数字流域模型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5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分块技术解决大流域DEM数据的存取问题,用TOPAZ模块提取流域沟道参数,用遥感图像提取模型分布式参数,用雨量站插值技术存取面雨量序列,用计算机并行计算技术打破大流域整体模型的计算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遥感技术 降雨量 DEM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模型库管理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寒冰 曾志远 庞崇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94,97,共4页
关于模型库的理论与应用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试图将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技术与模型库理论集成在一起,来实现基于参数元的关系型流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开发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性问题:模型的存储形式、模型的选择、参... 关于模型库的理论与应用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试图将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技术与模型库理论集成在一起,来实现基于参数元的关系型流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开发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性问题:模型的存储形式、模型的选择、参数规则、模型集成、模型与方法库、数据库、GIS的集成等。它参照了其他模型库建设的思想,但是又更为简捷方便,可以快速地选择用户需要的模型,并快速与GIS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达到运行模型和集成模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模型 参数元 关系型模型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流域模型的唐家山堰塞湖入流过程应急预报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洁 王光谦 +4 位作者 傅旭东 张建新 李铁键 王皓 陈祖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8-572,共5页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汶川大地震形成的高危型堰塞湖,对下游城市构成了重大威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决策需要解决在库区水位持续迅速上升、震后安全条件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对湖区入流和水位变化过程及时准确预报的问题.采用数字流域模型...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汶川大地震形成的高危型堰塞湖,对下游城市构成了重大威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决策需要解决在库区水位持续迅速上升、震后安全条件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对湖区入流和水位变化过程及时准确预报的问题.采用数字流域模型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来流预报.通过分析降雨条件和决策需求,结合实时天气预报的结果,采用降雨情景分析和实时预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入库流量和水位变化的短期预测.预测的日水位误差为0.06 m,占日水位变幅的4.7%,为应急除险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数字流域模型在唐家山堰塞湖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应急情形下实现合理来流预报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山 堰塞湖 5.12汶川大地震 数字流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法和GIS的小流域模型三维地貌分形特征量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民 李占斌 +1 位作者 崔灵周 李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实现具有三维立体特征的流域地貌分形维数直接准确计算,是目前分形地貌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依据变分法求解三维表面分形维数的基本原理,以DEM栅格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9.2中的窗口分析功能,对所建立的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阶段... 实现具有三维立体特征的流域地貌分形维数直接准确计算,是目前分形地貌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依据变分法求解三维表面分形维数的基本原理,以DEM栅格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9.2中的窗口分析功能,对所建立的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阶段的三维地貌闵可夫斯基维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变分法和GIS的有机结合使三维地貌分形维数的直接计算成为可能,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阶段的三维地貌在各自无标度区内呈显著的分形特征,三维地貌闵可夫斯基维数不仅能有效表达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阶段地貌的差异性(变化范围达0.452),还可准确表达地貌动态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小流域模型三维地貌分形特征定量描述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法 流域模型 三维地貌 闵可夫斯基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光谦 刘家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共7页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数字流域+流域水沙、水质模型”。文中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具有多层结构的产流模型;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建立坡面产沙数学模型。进而以流域分级理论...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数字流域+流域水沙、水质模型”。文中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具有多层结构的产流模型;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建立坡面产沙数学模型。进而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参数提取、模型计算原理方面的技术问题。应用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四个计算实例:黄河全流域水量计算、小花间汛期洪水模拟、多沙粗沙区产沙计算和岔巴沟淤地坝规划。实践表明:建立的模型基本具备了在黄河全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侵蚀产沙计算和进行淤地坝规划的功能,辅以降雨预报模块则可进行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数字黄河 径流模拟 侵蚀产沙 淤地坝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敬双怡 王泽君 +3 位作者 李卫平 莘明亮 任波 黄立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害,结合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建设目的及主要建立方法.临界雨量计算是山洪灾害预... 为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害,结合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建设目的及主要建立方法.临界雨量计算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分析了单站临界雨量法、区域临界雨量法及P-Ⅲ型频率分析法这3种常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临界雨量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并利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了山西省大同县部分沿河村落不同时段不同持水度条件下的临界雨量值,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介于土壤含水率较低和较高临界雨量值之间,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以流域模型法为基础建立了大同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促进了大同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模型 流域 山洪灾害 监测预警系统 雨量预警指标 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模型在平原水网湖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崇惠 白宪台 欧光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3-17,共5页
平原水网湖区水文过程的模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课题。本文应用北美常用的柯哈摩(QUALHYMO)水文模型和莱特沃科(NETWORK)河网汇流模型,结合四湖流域特点有效处理灌溉等客水,开发了萨颇(SPUMP)二级泵站调度... 平原水网湖区水文过程的模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课题。本文应用北美常用的柯哈摩(QUALHYMO)水文模型和莱特沃科(NETWORK)河网汇流模型,结合四湖流域特点有效处理灌溉等客水,开发了萨颇(SPUMP)二级泵站调度模型,建立集总式组合流域模型。对1980~1991年每年汛期5~9月资料进行连续分析,用1980~1983年、1991年资料建模,用1984~1990年资料检验,综合合格率达89.5%。应用证明流域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可以真实反应流域水文特点,可为平原水网湖区水文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模型 水文模型 水文比拟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图像的数字流域模型参数提取
13
作者 陈志祥 王光谦 +1 位作者 刘家宏 王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4期49-55,共7页
针对遥感影像中广泛应用的T IFF文件格式,文中提出了一种读取图像中任意多边形区域(数字流域模型中基本计算单元)灰度信息的方法,将灰度信息转换为水文参数信息,统计得出代表整个多边形的参数信息,写入数据库供模型调用,实现了遥感数据... 针对遥感影像中广泛应用的T IFF文件格式,文中提出了一种读取图像中任意多边形区域(数字流域模型中基本计算单元)灰度信息的方法,将灰度信息转换为水文参数信息,统计得出代表整个多边形的参数信息,写入数据库供模型调用,实现了遥感数据源与数字流域模型的无缝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数字流域模型 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湖流域模型的城市内涝过程高效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船海 郑世威 +5 位作者 李小宁 陈凯 翟月 华晨 汪姗 陈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2-473,共12页
城市内涝的高效模拟对于降低内涝灾害影响、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雨篦子耦合地表与管网的城市降雨-产汇流-内涝全过程高效模拟方法,结合常州市双桥浜城市产汇流与内涝试验基地监测数据,分别构建了基于高... 城市内涝的高效模拟对于降低内涝灾害影响、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雨篦子耦合地表与管网的城市降雨-产汇流-内涝全过程高效模拟方法,结合常州市双桥浜城市产汇流与内涝试验基地监测数据,分别构建了基于高效模拟算法和二维水动力算法的城市内涝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并分析对比了2种算法在不同降雨事件中的精度与可靠性。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模型中基于雨篦子的城市水文特征单元高效模拟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城市内涝的具体特征,且在模型参数一致的前提下,其计算效率约为二维水动力算法的780~1275倍,能够对城市内涝情况进行快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太湖流域模型 汇水单元 高效模拟 试验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覆盖法的小流域模型地貌分形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民 崔灵周 +1 位作者 胡彩虹 范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针对流域地貌所具有的明显各向异性和三维立体特征,将投影覆盖法引入其三维表面分形特征的直接量化,结合投影覆盖法计算三维表面分形维数基本原理和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投影覆盖法的计算流域地貌三维表面分形维数的GIS实现过程,并对9次... 针对流域地貌所具有的明显各向异性和三维立体特征,将投影覆盖法引入其三维表面分形特征的直接量化,结合投影覆盖法计算三维表面分形维数基本原理和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投影覆盖法的计算流域地貌三维表面分形维数的GIS实现过程,并对9次摄影测量所得小流域模型地貌三维表面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投影覆盖法可实现流域地貌三维表面分形特征的直接量化,计算出的地貌三维表面分形维数准确反映了模拟降雨驱动下小流域模型地貌总体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与计盒维数法相比,投影覆盖法更有利于揭示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阶段地貌特征的差异性,对于流域水土流失预报模型中地貌因子量化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覆盖法 流域模型 分形维数 三维表面 地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小流域模型人工降雨沟道流速自动量测
16
作者 解翼阳 范东明 +1 位作者 王玲玲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2,106,共4页
沟道流速是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机理与水土流失规律的重要水动力学参数之一。在室内小流域模型人工降雨土壤侵蚀过程模拟试验中,采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MVC3000SAC-GE12型流速仪和示踪粒子自动量测沟道流速,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沟道流速是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机理与水土流失规律的重要水动力学参数之一。在室内小流域模型人工降雨土壤侵蚀过程模拟试验中,采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MVC3000SAC-GE12型流速仪和示踪粒子自动量测沟道流速,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流速仪自动量测的沟道流速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73%,说明在小流域模型人工降雨模拟试验中沟道流速自动量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流域模型 沟道流速 流速仪 自动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流域模型参数流量过程分段优选法
17
作者 胡风彬 廖劲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8-14,共7页
由于水文流域模型参数较多,有些参数间存在不独立性。当用一个目标函数作为优选参数的约束时,有时会出现某些参数的优选值与其相应物理现象相距甚远,导致这些参数的空间移用精度很差。本文根据各种水源汇流的特性在流量过程线上反映的... 由于水文流域模型参数较多,有些参数间存在不独立性。当用一个目标函数作为优选参数的约束时,有时会出现某些参数的优选值与其相应物理现象相距甚远,导致这些参数的空间移用精度很差。本文根据各种水源汇流的特性在流量过程线上反映的差异这一物理事实,用多目标分段优选约束来提高参数优选值的物理性,达到增加模型参数的空间移用精度。选用江西德兴稠密雨量站网实验区内4个流域的资料,按提出的优选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流域模型 模型参数 流量过程 优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口流域模型
18
作者 于维忠 《水文》 1986年第5期18-23,共6页
一、模型结构与特点马口流域位于江西省抚河上游,流域面积为4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马口流域模型的基本构思是针对饱和产流的特征,抓住径流形成过程中的实质和核心环节进行模拟,对那些在径流形成过程中实际发生... 一、模型结构与特点马口流域位于江西省抚河上游,流域面积为4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马口流域模型的基本构思是针对饱和产流的特征,抓住径流形成过程中的实质和核心环节进行模拟,对那些在径流形成过程中实际发生,并具有一定作用的细节,但不需要在模型结构和参数中直接反映的部分,或取其最终效应加以模拟,或以隐式加以反映,从而达到简化模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 功能 模型结构 拟合 时程分配 数学分析 滞后效应 模型参数 月径流量 水文模型 流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桐 李治军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本文采用HSPF模型结合纳什效率系数(NSE)、相对误差(Er)与决定系数(R^(2))定量指标,系统评估了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准确度与适用性。研究期间,对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参数校正,并通过严格的验证程序检验了模型预测能力。结果显示... 本文采用HSPF模型结合纳什效率系数(NSE)、相对误差(Er)与决定系数(R^(2))定量指标,系统评估了HSPF模型在呼兰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准确度与适用性。研究期间,对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参数校正,并通过严格的验证程序检验了模型预测能力。结果显示,优化后的HSPF模型在模拟水文过程方面表现出色,各项验证指标均接近理想阈值,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呼兰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F 流域水文模型 呼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对流域地形特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声盼 荆长伟 +1 位作者 MOORE Nathan 吴嘉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3,共7页
地形特征(如高程和坡度)和水文特征(如河流长度和河流坡度)是分布式流域水文水质模型的基础输入参数,用于量化描述模型模拟流域的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文水质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地形特征(如高程和坡度)和水文特征(如河流长度和河流坡度)是分布式流域水文水质模型的基础输入参数,用于量化描述模型模拟流域的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文水质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在4个不同地形的子流域研究了10种不同分辨率DEM对平均高程、流域面积、坡度、河流坡度、最长河长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EM分辨率降低,流域地形变缓,流域平均坡度逐渐减小;随着DEM网格分辨率的变化,子流域划分范围和河道位置也都可能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在地形起伏较小的丘陵平原地区较明显,子流域集水面积和河长进一步随之改变;河流坡度随DEM分辨率降低则呈无规则变化。从地形和水文参数两方面揭示了DEM分辨率在分布式流域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分辨率 分布式流域模型 水文参数 地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