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边界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伟霞
梁若渺
+2 位作者
方志刚
丁琼
廖锐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353-9359,共7页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40D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界限,在内径为40 mm、长8 m的有机玻璃管内进行了角度为30°、45°、70°、90°的气液两相流动实验,实验记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流型,将实验结果与较为全面的Barnea模型流...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40D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界限,在内径为40 mm、长8 m的有机玻璃管内进行了角度为30°、45°、70°、90°的气液两相流动实验,实验记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流型,将实验结果与较为全面的Barnea模型流型转换界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arnea的流型图中泡状流-段塞流及段塞流-搅动流界限与实验结果吻合度低,不能满足精准预测流型的要求。为此,修正流型转换准则,提出较为准确的40 mm倾斜管的泡状流-段塞流及段塞流-搅动流的流型转化界限,并绘制修正后的流型图,以期为不同倾角下气液两相流型判别提供更为精确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管
气液两相流
流型界限
流型
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云龙
丁会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6-1781,共6页
常温、常压条件下,在7×7矩形截面棒束通道内进行了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实验,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4m/s和0.238-1.860m/s。实验中用高速摄像仪对流型进行记录,观察到了泡状流、泡状-搅混流、搅混流和搅混-环状流...
常温、常压条件下,在7×7矩形截面棒束通道内进行了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实验,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4m/s和0.238-1.860m/s。实验中用高速摄像仪对流型进行记录,观察到了泡状流、泡状-搅混流、搅混流和搅混-环状流4种流型,发现搅混流是主要流型,并对Hewitt流型图的界限进行了修正。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摩擦压降在泡状流和搅混流区域的变化是相反的。根据实验数据,参考前人的研究得到棒束通道中泡状流向搅混流转变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通道
气液两相
流型
图
流型
转变
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边界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伟霞
梁若渺
方志刚
丁琼
廖锐全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举试验基地多相流研究室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353-9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2084)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6004-003)。
文摘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40D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界限,在内径为40 mm、长8 m的有机玻璃管内进行了角度为30°、45°、70°、90°的气液两相流动实验,实验记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流型,将实验结果与较为全面的Barnea模型流型转换界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arnea的流型图中泡状流-段塞流及段塞流-搅动流界限与实验结果吻合度低,不能满足精准预测流型的要求。为此,修正流型转换准则,提出较为准确的40 mm倾斜管的泡状流-段塞流及段塞流-搅动流的流型转化界限,并绘制修正后的流型图,以期为不同倾角下气液两相流型判别提供更为精确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
倾斜管
气液两相流
流型界限
流型
图
Keywords
inclined pipe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transition boundary
flow pattern map
分类号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云龙
丁会晓
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6-1781,共6页
文摘
常温、常压条件下,在7×7矩形截面棒束通道内进行了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实验,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4m/s和0.238-1.860m/s。实验中用高速摄像仪对流型进行记录,观察到了泡状流、泡状-搅混流、搅混流和搅混-环状流4种流型,发现搅混流是主要流型,并对Hewitt流型图的界限进行了修正。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摩擦压降在泡状流和搅混流区域的变化是相反的。根据实验数据,参考前人的研究得到棒束通道中泡状流向搅混流转变的边界。
关键词
棒束通道
气液两相
流型
图
流型
转变
界限
Keywords
rod bundle channel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 map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boundary
分类号
TL3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边界
杨伟霞
梁若渺
方志刚
丁琼
廖锐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周云龙
丁会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