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喉部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布管设计及改造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莉 王天赐 孙雪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118,共6页
凝汽器布管设计合理与否对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以往的布管方法,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凝汽器进行布管设计更为合理。以某880MW火电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模拟获得耦合排汽缸的喉部出口流场;然后基于喉部... 凝汽器布管设计合理与否对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以往的布管方法,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凝汽器进行布管设计更为合理。以某880MW火电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模拟获得耦合排汽缸的喉部出口流场;然后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两种布管方案的凝汽器进行了壳侧蒸汽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性能参数提取对凝汽器的两种布管方案进行了比较,并为凝汽器改造确定了较好的布管方案;同时为改造后的凝汽器提供了基于壳侧流场模拟的变工况性能曲线。模拟结果显示:凝汽器喉部出口流场具有较强的不均匀性,采用新型管束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优于采用原管束凝汽器382Pa。采用新型管束对凝汽器实施改造应用后的性能测试表明:改造后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低于设计压力25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喉部出口流场 布管设计 改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跨声速多级压气机转子出口二维流场的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宏伟 贺象 +1 位作者 单晓明 姚峥嵘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4-759,共6页
为了获得小型压气机设计所急需的关键流场信息,发展了一种基于圆柱单孔高频压力探针测量小型轴流压气机级间动态流场的测量方法。该探针测量原理基于圆柱绕流特性,借助高速锁相采集技术,利用旋转探针多角度法实现级间动态流场测量。采... 为了获得小型压气机设计所急需的关键流场信息,发展了一种基于圆柱单孔高频压力探针测量小型轴流压气机级间动态流场的测量方法。该探针测量原理基于圆柱绕流特性,借助高速锁相采集技术,利用旋转探针多角度法实现级间动态流场测量。采用插值和拟合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级间二维定常流场。误差分析表明,该探针测量精度较高,偏转角误差小于1.8°,马赫数、总压和静压的极限误差分别为3.4%,0.94%和3%。将该高频探针应用于某小型跨声速3级轴流压气机,测量结果表明:85%叶高至机匣范围内,总压和马赫数明显要比叶根低得多,气流出现明显过转。这些测量结果为优化该压气机级间匹配指明了方向,验证了该高频压力探针测试技术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轴流压气机 级间测量 高频压力探针 误差分析 转子出口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置挡板对环形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芦文才 韩万今 +1 位作者 周逊 王仲奇 《汽轮机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在环形叶栅低速风洞实验中模拟实际涡轮级静叶后径向压力梯度 ,在某型涡轮低压级静叶的下游流场设置了挡板 ,实验研究了挡板形式及设置位置对静叶出口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适当选择全环钻孔挡板不同半径处的钻孔率、钻孔直径与... 为在环形叶栅低速风洞实验中模拟实际涡轮级静叶后径向压力梯度 ,在某型涡轮低压级静叶的下游流场设置了挡板 ,实验研究了挡板形式及设置位置对静叶出口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适当选择全环钻孔挡板不同半径处的钻孔率、钻孔直径与分布 ,可调节静叶后径向静压分布 ,采用外环或内环挡板 ,并将其分别置于静叶的近、中、远下游 ,可实现静叶栅的变焓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环形叶栅 后置挡板 实验研究 出口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斜轴涡流系统进气门出口流场特性研究
4
作者 刘瑞林 靳尚杰 +2 位作者 吴晓 温永继 高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3-445,473,共4页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应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安装可变斜轴涡流系统四气门汽油机进气门出口三维流场,分析了进气门出口流场分布特性,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关键词 可变斜轴涡流系统 四气门汽油机 进气门出口流场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叶片倾斜及后置叶列对静叶出口流场的影响
5
作者 韩万金 刘继伟 任雁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3-237,共5页
通过对小径高比环形静叶栅出口流场的详细测量,讨论了变截面叶片倾斜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后置叶列引起静叶出口流场的变化,阐明了为消除大气压对出口流动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变截面叶片 后置叶列 静叶 出口流场 叶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震燃烧室轴向和周向长度对其出口流场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帅 王栋 +3 位作者 严宇 洪流 周胜兵 马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7-784,共8页
为了研究旋转爆震燃烧室与涡轮的匹配特性,利用二维欧拉方程数值研究了基于当量H2/Air燃烧的旋转爆震燃烧室出口流场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燃烧室轴向长度和周向长度出口总压脉动、总压畸变以及出口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旋转爆震燃烧... 为了研究旋转爆震燃烧室与涡轮的匹配特性,利用二维欧拉方程数值研究了基于当量H2/Air燃烧的旋转爆震燃烧室出口流场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燃烧室轴向长度和周向长度出口总压脉动、总压畸变以及出口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旋转爆震燃烧室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其出口总压的脉动值会呈现周期性振荡;燃烧室尺度对发动机出口流场的不均匀性有很大影响,随着燃烧室轴向长度的增大或周向尺寸的减小,其出口总压脉动均值、畸变指数和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均会减小,其出口流场均匀性提高。此外,爆震波高度随着周向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轴向尺寸对爆震波高度几乎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燃烧室长度 出口流场 总压脉动 畸变指数 出口温度分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喉部出口流场的电站凝汽器管束汽流激振评估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莉 汪昆 +3 位作者 张冬 鲍旭东 危安泽 刘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管束汽流激振现象的避免可以提高电站机组凝汽器的安全保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凝汽器喉部的蒸汽流动进行模拟,在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分布的基础上,选用判别汽流激振的工程经验公式——Peake C.C.公式完成了对管束汽流激振的评估研究。... 管束汽流激振现象的避免可以提高电站机组凝汽器的安全保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凝汽器喉部的蒸汽流动进行模拟,在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分布的基础上,选用判别汽流激振的工程经验公式——Peake C.C.公式完成了对管束汽流激振的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喉部出口的流场分布有所不同,在喉部出口二维截面上评估出的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的位置也不同,但部分区域在不同工况下均存在较大的汽流激振可能性,建议在该区域采取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喉部 出口流场 汽流激振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静盘腔径向出口流场与换热研究
8
作者 李俊山 朱谷君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采用SIMPLE算法对具有中心入射流的开式转静盘腔中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了流场中 3D速度分量、温度场 ,得出了转静盘系层流流动的规律 ,分析了流场中出现旋涡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SIMPLE算法 旋转圆盘 换热 径向出口流场 盘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音扩压器出口流场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少志 马家驹 +1 位作者 丁晨 彭成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1985年第2期47-55,共9页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二堆跨音扩压器内振荡中的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出口流场的动态特征及等直延伸管内紊流的沿程发展情况。所用的两个实验模型,面积比均为1.37,扩张角分别为3°和8°。研究结果表明,跨音扩压器出口...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二堆跨音扩压器内振荡中的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出口流场的动态特征及等直延伸管内紊流的沿程发展情况。所用的两个实验模型,面积比均为1.37,扩张角分别为3°和8°。研究结果表明,跨音扩压器出口流场的稳态和动态畸变与扩压器中附面层发展状态密切相关,而附面层的汇合对等直延伸管内紊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超临界深度相同时,3°模型的激波强度虽然低于8°模型,但其出口流场的动态品质却劣于8°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 激波 边界层 紊流度 出口流场 出口截面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出口能量分布特性与测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仇宝云 袁伟声 +1 位作者 刘超 陆林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48,共5页
试验发现,用常规方法测定的轴流泵出口能量偏小。为揭示其原因,用五孔探针测定轴流泵出口流场,结果表明,出流具有较大的周向流速,断面轴向流速分布很不均匀,各点单位势能不等,出水管内为螺旋流动,属急变流,简要分析了它的形成... 试验发现,用常规方法测定的轴流泵出口能量偏小。为揭示其原因,用五孔探针测定轴流泵出口流场,结果表明,出流具有较大的周向流速,断面轴向流速分布很不均匀,各点单位势能不等,出水管内为螺旋流动,属急变流,简要分析了它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用常规方法测定轴流泵出口能量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出口流场 能量分布 探针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作动器出囗流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高让 汪亮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射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 ,应用涡量 流函数法对二维、粘性、非定常、不可压微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微射流形成的特点 ,构造了一种微射流作动器出囗处周期性变化的吸 /排气速度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已...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射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 ,应用涡量 流函数法对二维、粘性、非定常、不可压微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微射流形成的特点 ,构造了一种微射流作动器出囗处周期性变化的吸 /排气速度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微射流的净质量流率为零 ,但其动量流率却不为零 ;由于微射流作动器出口处速度的交替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 涡量 数值分析 微射流作动器 出口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流场对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红耕 袁寿其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把轴流泵后导叶的出口流场作为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进口流场,研究对其水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导叶出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存在横向流速和剩余环量,使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变差,下降段和出口段的回流区增大,...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把轴流泵后导叶的出口流场作为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进口流场,研究对其水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导叶出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存在横向流速和剩余环量,使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变差,下降段和出口段的回流区增大,驼峰断面和出口断面轴向流速分布均匀度显著下降,水力损失增加。轴流泵后导叶出口流场影响虹吸式出水流道两侧的流量分配,右侧流量恒大于左侧流量,而右侧的水力损失却小于左侧的水力损失,但两者都比无旋、轴向进水条件下的流道水头损失大得多,流量和水头损失的关系并不符合二次抛物线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虹吸式出水流道 出口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道进口大小对风机流场及换热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斌 王玉琳 +2 位作者 王正 刘志峰 黄海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2-1607,共6页
针对设置有低温换热装置和轴流风机的矩形流道,为了合理匹配风机与矩形流道的特性,保证流道内高效地换热,文章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研究了轴流风机出口流场随流道进口宽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流道内换热器... 针对设置有低温换热装置和轴流风机的矩形流道,为了合理匹配风机与矩形流道的特性,保证流道内高效地换热,文章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研究了轴流风机出口流场随流道进口宽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流道内换热器的整体换热量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道宽度的增加、流道阻力的减小,风机出口流场由径向向轴向转变,转变过程极短,但流场状态基本保持不变,在叶顶对应的主流和中心回流之间均存在涡流,随着向下游的发展迅速耗散;在受限进风条件下,风机前后大压差阻碍气流的轴向运动,叶片周向作用力为气流提供周向速度,当形成的离心力大于叶片的径向力时,将改变风机出口气流的流向;蒸发器的换热量并不随进口宽度的增加而线性变化,但气流流动阻力的减小加强了与蒸发器的热交换,导致换热量总体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流道 轴流风机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 出口流场 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轴流风扇内外部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3期228-232,共5页
小型轴流风扇的性能及降噪研究建立在流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风扇VD8025的Fluent数值模拟,展开了其内外部流场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在叶片吸力面(非工作面)侧存在主要由边界层分离引起的分离涡,在叶片压力面(工作面)侧顶部间隙存在... 小型轴流风扇的性能及降噪研究建立在流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风扇VD8025的Fluent数值模拟,展开了其内外部流场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在叶片吸力面(非工作面)侧存在主要由边界层分离引起的分离涡,在叶片压力面(工作面)侧顶部间隙存在二次流引起的叶顶间隙涡,沿轴向存在有限叶高诱导双旋涡。对风扇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上述旋涡等流动情况的存在。由风扇出口管道速度分布的定量分析可得,对于所研究的风扇,距离风扇出口120mm处为排风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轴流风扇 内部流场 出口管道流场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内流动机理及仿真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立新 张凤嘉 +2 位作者 刘伟 黄兴 郝志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9-1492,共4页
为解决目前冷却风机工作时过热、过冷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建立了新型冷却风机在最佳安装角时的三维模型,模拟仿真了风机内部流场,得到了风机叶轮静压力分布云图和风机运转流场内空气流线图,获得了风机流场... 为解决目前冷却风机工作时过热、过冷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角冷却风机.建立了新型冷却风机在最佳安装角时的三维模型,模拟仿真了风机内部流场,得到了风机叶轮静压力分布云图和风机运转流场内空气流线图,获得了风机流场内各项空气动力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上压力梯度分布均匀,叶轮对空气做功状况良好,径向速度对风机叶轮运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通过改进风机翼型可减小流场内湍流动能、降低风机空气动力性噪声.研究结论中流场出口各项指标表明新型风机叶轮空气动力性能满足冷却风机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机 自动调角 内部流场 静压分布 压力梯度 风机翼型 流场出口 风机叶轮 空气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窄流道小流量离心压缩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小民 张春梅 +2 位作者 席光 邱长安 王尚锦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首先对超窄流道小流量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性能测试 ,并采用三孔探针对离心压缩机叶轮出口、无叶扩压器出口、回流器出口处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 ,以更好地认识各部件出口的流动机理 ,从而搞好各部件间的匹配 ,提高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最后通... 首先对超窄流道小流量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性能测试 ,并采用三孔探针对离心压缩机叶轮出口、无叶扩压器出口、回流器出口处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 ,以更好地认识各部件出口的流动机理 ,从而搞好各部件间的匹配 ,提高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最后通过实验分析 ,从各部件相互匹配的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性能 出口流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尾板的倾斜扩压叶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 钟兢军 +2 位作者 丁海彬 苏杰先 王仲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91-94,共4页
对由常规直叶片、正倾斜叶片、复合倾斜 (S型 )叶片组成的三种矩型扩压叶栅在矩型叶栅低速风洞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详细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 ,研究和分析了零冲角下常规直叶栅、正倾斜叶栅、复合倾斜 (S型 )叶栅对出口能量损失分布情况和... 对由常规直叶片、正倾斜叶片、复合倾斜 (S型 )叶片组成的三种矩型扩压叶栅在矩型叶栅低速风洞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详细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 ,研究和分析了零冲角下常规直叶栅、正倾斜叶栅、复合倾斜 (S型 )叶栅对出口能量损失分布情况和二次流速度矢量的影响 ,讨论了叶片倾斜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倾斜 扩压叶栅 出口流场 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弯曲对压气机叶栅损失与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东 苏杰先 +1 位作者 王仲奇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45-1048,1056,共5页
进行了带尾板的由常规直叶片、正倾斜叶片、正弯曲叶片、反弯曲叶片、S形叶片组成的 5种矩型压气机叶栅在低速风洞上的实验研究 ,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 ,分析了零冲角下不同叶片弯曲形式对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分布情况和主流速度的影响 .结... 进行了带尾板的由常规直叶片、正倾斜叶片、正弯曲叶片、反弯曲叶片、S形叶片组成的 5种矩型压气机叶栅在低速风洞上的实验研究 ,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 ,分析了零冲角下不同叶片弯曲形式对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分布情况和主流速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弯曲叶片对压气机叶栅出口流场有很大的影响 ,正弯曲叶栅可以降低叶栅的端壁损失 ,反弯曲叶栅加大了角区分离 ,恶化了两端区流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板 叶片弯曲 压气机叶栅 出口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态花瓣形旋流燃烧器回流区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慧君 贾宝桐 +1 位作者 焦英智 魏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建立了花瓣形旋流燃烧器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内二次风切向速度下花瓣形旋流燃烧器出口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回流区特性,并与冷态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瓣形旋流燃烧器能在瓣峰后形成轴向和径向回流区,... 建立了花瓣形旋流燃烧器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内二次风切向速度下花瓣形旋流燃烧器出口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回流区特性,并与冷态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瓣形旋流燃烧器能在瓣峰后形成轴向和径向回流区,径向的对流换热能起到很好的稳燃效果,提高了对低品质煤种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切向速度越大,轴向回流区形成越快,但过大的切向速度会使径向回流区的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形旋流燃烧器 稳燃 回流区 出口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爆管雷管消爆空间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克林 刘自汤 彭金华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YA-16多闪光高速摄影反相拍摄导爆管经过不同的消爆空间后出口流场的动态结构,以及出口火焰在持续时间内的累积照片,从有利于点燃延期药的角度出发,对出口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带锥的消爆空间有利于点燃延期药,提高延时精度。
关键词 导爆管 出口流场 消爆空间 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