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POE共混物的毛细管和转矩流变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应继儒 刘生鹏 解孝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130,134,共4页
利用高压双管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体系的流变行为,探讨了转速、剪切速率、温度及共混物的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熔体流变学结果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表... 利用高压双管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体系的流变行为,探讨了转速、剪切速率、温度及共混物的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熔体流变学结果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表现为假塑性流变行为。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和非牛顿指数表现为负偏差行为,粘流活化能则表现出正负偏差行为,说明PP与POE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OE共混物 转矩 毛细管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淀粉转矩流变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庭 张世奇 高俊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70,共4页
用乙酸乙烯酯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度不同的乙酰淀粉,应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乙酰取代度对扭矩的影响;并以L25(65)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增塑剂、转速、温度对其转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取代度的增加使得流变平衡扭矩和最大扭矩... 用乙酸乙烯酯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度不同的乙酰淀粉,应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乙酰取代度对扭矩的影响;并以L25(65)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增塑剂、转速、温度对其转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取代度的增加使得流变平衡扭矩和最大扭矩同步降低;温度、转速、增塑剂对扭矩值有明显影响;筛选出较合理的试验配方和条件为:取代度大于0.24的乙酰淀粉100g,相对分子质量200的聚乙二醇20g,甘油和山梨醇各20g,转速25r/min,温度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乙酰淀粉 转矩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淀粉/PVA共混体系转矩流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庭 张世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6,58,共5页
为开发性能良好的可塑性淀粉塑料,将转矩流变设备、正交分析方法和DPS统计处理相结合并首次引入淀粉研究领域。首先用转矩流变仪模拟了乙酰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体系的挤出加工过程,并以L16(45)正交试验结合DPS统计处理系统综合考察了... 为开发性能良好的可塑性淀粉塑料,将转矩流变设备、正交分析方法和DPS统计处理相结合并首次引入淀粉研究领域。首先用转矩流变仪模拟了乙酰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体系的挤出加工过程,并以L16(45)正交试验结合DPS统计处理系统综合考察了PVA比例、增塑剂、转速、温度对共混体系转矩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在170℃、转速15 r/m in条件下每100g乙酰淀粉加入20g甘油、5g山梨醇和10g PVA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转矩流变性能,同时还验证和讨论了实验影响因子的交互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淀粉 PVA 转矩试验 增塑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转矩流变仪评价聚丙烯EPS30R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同云 王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用HAAKE转矩流变仪RH600混合器,在高温、恒剪切力条件下动态法模拟挤出加工条件,通过测定转矩随时间变化曲线及感应时间,并通过树脂颜色变化共同评价聚丙烯EPS30R的热稳定性。同时对不同配方的聚丙烯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以检验其内部抗... 用HAAKE转矩流变仪RH600混合器,在高温、恒剪切力条件下动态法模拟挤出加工条件,通过测定转矩随时间变化曲线及感应时间,并通过树脂颜色变化共同评价聚丙烯EPS30R的热稳定性。同时对不同配方的聚丙烯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以检验其内部抗氧剂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混合器 扭转 感应时间 热稳定性 评价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C共混物的转矩及毛细管流变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新亮 晋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6,80,共4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共混物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中,平衡温度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平衡转矩会在某一转速下达到峰值。两种测试...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共混物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中,平衡温度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平衡转矩会在某一转速下达到峰值。两种测试方法得到的流变数据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P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表现为负偏差,黏流活化能则表现出正负偏差,说明ABS与PC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共混物 毛细管 转矩 行为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LDPE共混物力学及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芳 曹阿明 +1 位作者 蔡飚 益小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3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国产HDPE和LLDPE为原料,对不同体系配比的机械共混物的拉伸力学行为、熔体指数(MI)、转矩流变行为、DSC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体系的拉伸强度与LLDPE含量呈负向协同效应;MI值随着LLDPE含量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LLDPE的加入能有... 以国产HDPE和LLDPE为原料,对不同体系配比的机械共混物的拉伸力学行为、熔体指数(MI)、转矩流变行为、DSC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体系的拉伸强度与LLDPE含量呈负向协同效应;MI值随着LLDPE含量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LLDPE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加工性能、降低能耗;DSC分析表明体系发生共结晶。对HDPE/LLDPE/CPE三元体系的MI变化和热行为的研究发现,CPE10%时能有效地增进体系的相容性,改善体系的结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拉伸强度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共聚聚丙烯PPH–M12N流变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崔梦杰 +3 位作者 张云奎 刘静文 张杰 李荣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2,共5页
应用旋转流变仪、转矩流变仪、螺纹圈、熔体流动速率(MFR)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两种管材用新型聚丙烯(PP)(丙烯与1–辛烯分段共聚物,PPH–M12N–1与PPH–M12N–2)与一种对比牌号PP的MFR、转矩流变性能、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复数黏度等... 应用旋转流变仪、转矩流变仪、螺纹圈、熔体流动速率(MFR)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两种管材用新型聚丙烯(PP)(丙烯与1–辛烯分段共聚物,PPH–M12N–1与PPH–M12N–2)与一种对比牌号PP的MFR、转矩流变性能、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复数黏度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PP的分子链结构及流变性能均有所差异,PPH–M12N–1(丙烯∶1–辛烯=4∶1)比PPH–M12N–2(丙烯∶1–辛烯=3∶2)具有更高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加工流动性(PPH–M12N–1的MFR为3.34 g/10 min,PPH–M12N–2的MFR为1.24 g/10 min),尤其是PPH–M12N–1的零剪切黏度(PPH–M12N–1零剪切黏度为2 087 Pa·s,PPH–M12N–2的零剪切黏度为3 478 Pa·s)更低,适合复杂条件下的成型加工,PPH–M12N–2的成型加工性能与对比牌号聚丙烯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性能 转矩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水剂对硅烷接枝LDPE的交联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赖有根 邬润德 +1 位作者 何军利 钟明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4-57,共4页
采用HAAKE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上,然后将产水剂加入该体系,深入研究了流变转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硅烷用量一定,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很小时(0.005phr),熔体的扭矩随时间增长缓慢;当... 采用HAAKE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上,然后将产水剂加入该体系,深入研究了流变转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硅烷用量一定,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很小时(0.005phr),熔体的扭矩随时间增长缓慢;当DCP用量大于0.015phr,熔体的扭矩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随着DCP用量的提高,扭矩增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提前;加入某些产水剂后,熔体的扭矩增长很快,特别是加入磷酸二氢钠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干胶粉产水剂,熔体扭矩均增加了一倍多,凝胶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也证明了产水剂可以明显地提高LDPE的交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LDPE聚乙烯 接枝 交联 流变转矩 产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水剂对硅烷接枝聚乙烯交联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邬润德 赖有根 +2 位作者 何军利 孙胜霞 童筱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9-72,共4页
采用 HAAKE 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PE-LD),然后将产水剂加入该体系,对流变转矩的变化规律作了详细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硅烷用量一定,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在0.005质量份时,熔体的扭矩随时间... 采用 HAAKE 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PE-LD),然后将产水剂加入该体系,对流变转矩的变化规律作了详细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硅烷用量一定,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在0.005质量份时,熔体的扭矩随时间增长缓慢;当 DCP 含量大于0.015质量份时,熔体的扭矩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随着 DCP 含量的提高,扭矩增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提前;某些产水剂加入后,熔体的扭矩增长很快,特别是加入磷酸二氢钠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干胶粉产水剂,PE-LD 熔体扭矩均增加了一倍多,凝胶含量测定数据佐证了产水剂可以明显地提高聚乙烯的交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接枝 交联聚乙烯 流变转矩 产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淀粉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10
作者 李志庭 张世奇 郭绍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改进淀粉可塑性以制备性能良好的可降解塑料,以甲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合成了苄基淀粉,并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体系各个影响因素对苄基取代度的影响。应用红外和TG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取代度的苄基淀粉进行了塑化能力和力学性能表征,并... 为了改进淀粉可塑性以制备性能良好的可降解塑料,以甲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合成了苄基淀粉,并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体系各个影响因素对苄基取代度的影响。应用红外和TG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取代度的苄基淀粉进行了塑化能力和力学性能表征,并与乙酰淀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苄基淀粉拥有较好的热塑性能,力学性能相较乙酰淀粉也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淀粉 正交试验 乙酰淀粉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