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的便携式血液流变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刘旭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采用U型管毛细管式快速黏度测量方法,利用ARM-Linux嵌入式技术,通过交叉编译方式对系统软件进行调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便携式血液流变测试仪.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定快速,数据准确度高.
关键词 血液流变测试 U型管黏度计 嵌入式系统 ARM 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机械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重点项目“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2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5,共1页
6月8日上午,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 6月8日上午,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举行。鉴定会由广东省经贸委主持,经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技术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鉴定 流变测试 表征系统 聚合物 机械 大同 技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机械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顺利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3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0,共1页
6月8日,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术鉴... 6月8日,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举行。经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技术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鉴定 华南理工大学 流变测试 表征系统 聚合物 产品 机械 粤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顺利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4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29,共1页
6月8日上午,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 6月8日上午,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广东省经贸委2004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中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鉴定会委员包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9位著名专家参加。经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产品“技术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我国塑料制品生产和塑料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塑料加工工业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鉴定 流变测试 表征系统 聚合物 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流变液性能测试用的凹字型磁路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治澎 解明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73,共12页
剪切屈服应力是反映磁流变液流变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稳定可控的磁场直接影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测量精度,因此磁场设计是否合理对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测试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外置式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较低且存在漏磁现象、对称式... 剪切屈服应力是反映磁流变液流变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稳定可控的磁场直接影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测量精度,因此磁场设计是否合理对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测试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外置式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较低且存在漏磁现象、对称式线圈中磁流变液装载不便导致测量过程持续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凹字型磁路,通过调整线圈位置来改变磁场结构,使磁力线垂直穿过磁流变液流动方向,同时可拆卸的组合式磁路设计在保证磁场强度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了磁流变液的连续性测量。此外,还分析了不同电流下的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并基于优化的磁路开展了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等力学性能参数的测试。与主流标准测试仪器相比,具有凹字型磁路结构的磁流变液测试系统所测得的剪切屈服应力平均相对偏差值约为10%,重复误差在6.34%以内,说明该磁路结构是磁流变测试中磁场装置设计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装置 凹字型磁路结构 流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流变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伟香 舒玉华 +1 位作者 崔明月 王春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0-254,264,共6页
针对目前CO_2干法压裂工艺技术存在压裂液黏度低、携砂困难等技术难题,将氟醚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增稠剂(FAL-16)和络合金属离子(铝)有机盐增稠助剂(FAL-31)分别按1%加量加入液态CO_2中制备了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采用高压管路流变实验模... 针对目前CO_2干法压裂工艺技术存在压裂液黏度低、携砂困难等技术难题,将氟醚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增稠剂(FAL-16)和络合金属离子(铝)有机盐增稠助剂(FAL-31)分别按1%加量加入液态CO_2中制备了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采用高压管路流变实验模拟了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在管路内的增稠过程,研究了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态CO_2中加入1%的增稠剂FAL-16和1%增稠助剂FAL-31能显著提高液态CO_2压裂液的黏度,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的黏度最高可以达到20 m Pa·s(压力20 MPa、温度0℃、剪切速率393 s-1),增黏倍数在90数498之间,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呈现剪切稀化特性,黏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随温度的升高,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体系的流动指数n增大,稠度系数k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干法压裂 液态CO2增稠压裂液 高压管路流变测试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流变法表征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粒子的分散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帅 王克俭 +1 位作者 马伊 梁文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通过密炼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阻燃抗静电复合物,在不同混合时间(10、12和14 min)获得不同粒子分散效果的聚丙烯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测试机、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表征。电镜显示较长时间密炼的样品中,树脂与阻燃剂... 通过密炼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阻燃抗静电复合物,在不同混合时间(10、12和14 min)获得不同粒子分散效果的聚丙烯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测试机、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表征。电镜显示较长时间密炼的样品中,树脂与阻燃剂界面黏合增强,炭黑团聚减少;对应样品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较高。流变测试也说明不同混合时间的粒子填充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有差异。通过"两相模型"拟合流变数据定量分析不同分散效果样品中粒子和高分子链的相互作用,粒子对高分子链的应变放大效应、黏弹贡献均随分散效果的变好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粒子分散效果 动态流变测试 两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糖苷类液晶形成影响因素及其流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流云 王毅 +3 位作者 陈叶盛 罗绍强 郑林欣 杜志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75,共5页
研究配方中助乳化剂、油脂及醇类保湿剂对烷基糖苷乳液体系形成的液晶结构影响,并通过对形成的液晶结构进行流变测试的及志愿者感官肤感测试,进而得到制备烷基糖苷类液晶乳液的条件、液晶乳液的黏弹性特征、液晶乳液的肤感的直观体验.... 研究配方中助乳化剂、油脂及醇类保湿剂对烷基糖苷乳液体系形成的液晶结构影响,并通过对形成的液晶结构进行流变测试的及志愿者感官肤感测试,进而得到制备烷基糖苷类液晶乳液的条件、液晶乳液的黏弹性特征、液晶乳液的肤感的直观体验.结果表明,助乳化剂十六~十八醇,能明显促进了烷基糖苷乳液体系液晶的形成;非极性油脂形成液晶结构比极性油脂、固态油脂形成的液晶结构更小更均匀;醇类保湿剂能降低液晶乳液的粒径.含有Na^(+)的助乳化剂、非极性油脂与固体油脂、醇类物质都能促进流变特征中的黏弹性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变大;此外,液晶乳液体系的在保湿跟柔润度等方面的肤感明显优于较非液晶乳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液晶乳液 流变测试 黏弹性 感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树脂3D打印适用性的流变学表征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宇刚 宋旺奕 +1 位作者 赵素华 张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通过旋转流变仪联用自制的光固化装置,在光固化过程中采用动态流变测试的时间扫描模式研究液态光敏树脂光固化特性,在光固化前采用稳态流动测试和动态频率扫描探测树脂的流动特性,在光固化后采用动态应力扫描原位分析成型材料的力学性... 通过旋转流变仪联用自制的光固化装置,在光固化过程中采用动态流变测试的时间扫描模式研究液态光敏树脂光固化特性,在光固化前采用稳态流动测试和动态频率扫描探测树脂的流动特性,在光固化后采用动态应力扫描原位分析成型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光固化前的黏度约为0.5 Pa·s,流动性较好;光固化中树脂固化需要的紫外光照射时长为3.8 s,光反应活性较好;光固化后树脂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2 MPa,质地较软,剪切强度可达21 kPa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流变测试手段能够从流动性、光固化活性、固化物力学性能三个方面量化表征光敏树脂的3D打印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树脂 3D打印 流变测试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钛水基流延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景贤 江东亮 +1 位作者 黄政仁 谭寿洪 《陶瓷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了提高TiC粉体的分散性 ,首先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 ,测定了粉体的zeta电位。根据粉体的表面性质 ,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分散剂 ,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等对zeta电位及浆料分散性的影响。采用PVA为粘结剂 ,甘油为塑性剂 ,流变测试发... 为了提高TiC粉体的分散性 ,首先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 ,测定了粉体的zeta电位。根据粉体的表面性质 ,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分散剂 ,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等对zeta电位及浆料分散性的影响。采用PVA为粘结剂 ,甘油为塑性剂 ,流变测试发现 ,浆料为触变性流体 ,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 ,适合于流延成型。最后 ,制备出了碳化钛流延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 水基延膜 制备 ZETA电位 分散剂 粘结剂 塑性剂 流变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聚二苯胺磷腈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冬华 陈晔 唐小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3-26,共4页
采用先开环聚合后取代的方法合成了聚二苯胺磷腈 (PDAP) ,将PDAP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熔融共混制得PDAP LDPE复合材料 ,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LDPE PDAP共混物具有比LDPE更高的热稳定性 ;HAAKE共... 采用先开环聚合后取代的方法合成了聚二苯胺磷腈 (PDAP) ,将PDAP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熔融共混制得PDAP LDPE复合材料 ,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LDPE PDAP共混物具有比LDPE更高的热稳定性 ;HAAKE共混实验表明 ,随着PDAP组分的增加 ,加工粘度下降 ;动态流变实验说明 ,PDAP LDPE共混物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 ,PDAP组分有利于增加共混物的加工弹性 ,降低体系的表观粘度 ;热重分析、共混扭矩分析以及动态流变实验都证明两个组分发生了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 低密度聚乙烯 热重分析 动态流变测试 聚二苯胺磷腈 复合材料 PADP/LDPE芳混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熔体在氮气环境中的增黏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雷 严圣迪 +1 位作者 林宇 吴国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4-893,共10页
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容易降解,表现为黄变和黏度逐渐下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某些PC在N2气保护下有可能出现熔体增黏效应.借助动态流变实验研究了7种PC的熔体增黏行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了... 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容易降解,表现为黄变和黏度逐渐下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某些PC在N2气保护下有可能出现熔体增黏效应.借助动态流变实验研究了7种PC的熔体增黏行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了分子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与光气法PC熔体黏度先下降后缓慢上升不同,酯交换法PC熔体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黏度上升,熔体强度增大,出现更严重的剪切变稀现象.分子结构表征证实,在无氧条件下PC分子链发生了支化或交联反应,形成了高分子量凝胶物.酯交换法PC在高温下的凝胶化速度比光气法PC高,导致低频区出现较高的剪切黏度.我们推测,端羟基含量可能是造成不同PC凝胶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熔体增黏 流变测试 凝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in crushing and its effects on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weathered granular soil
13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2022-2028,共7页
To disclose the grain crushing effects on the weathered granular soil rheological behavior,a series of rheological tests (odometer compression and triaxial shearing) were carried out.At the same time,the sieving analy... To disclose the grain crushing effects on the weathered granular soil rheological behavior,a series of rheological tests (odometer compression and triaxial shearing) were carried out.At the same time,the sieving analysis tests of these specimens were also executed before and after tests,and the grain crushing degree,Br and n5,were collectively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grain crushing.The grain crushing degree depends on the stress path,stress level,and load time,especially,the longer load time and more intensive gradient shearing path will increase the grain crushing quantity.The Hardin crushing degrees Br are 0.191,0.118 and 0.085 in the ordinary compression,rheological compression and triaxial rheological shearing,respectively;The grain crushing degrees n5 are 1.9,1.4 and 1.32,respectively.The strain softening phase indicates the grain crushing and diffusive collapse,and the strain hardening phase indicates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se crushed grains and formation of new bearing soil skeleton.The rheological deformation of granular soil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arse grain crushing and the filling external porosity with crushed fra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crushing degree rheological behavior weathered granular soil tri-axial rheological tests odometer compression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