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陆热流分布特征及热-构造分区
被引量:
49
1
作者
汪洋
邓晋福
+1 位作者
汪集旸
熊亮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根据中国大陆 82 2个实测热流数据 ,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单元的深部地热特征 ,包括 40km深度的地温值、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累积强度和有效弹性层厚度 (EET)等 .结果显示 ,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岩石圈热状态和流变学特征均表...
根据中国大陆 82 2个实测热流数据 ,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单元的深部地热特征 ,包括 40km深度的地温值、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累积强度和有效弹性层厚度 (EET)等 .结果显示 ,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岩石圈热状态和流变学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这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活动 .根据热流值和深部地热参数 ,中国大陆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大尺度热 构造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热岩石圈
流变学强度
热-构造区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热流分布特征及热-构造分区
被引量:
49
1
作者
汪洋
邓晋福
汪集旸
熊亮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岩石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9733110
49772 15 5 )"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重点项目
+4 种基金
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 0 0 0 10 10 2 0 2
2 0 0 0 10 10 2 0 6)
国家攀登专项 (SSER III 2 )
人事部博士后经费联合资助项目
文摘
根据中国大陆 82 2个实测热流数据 ,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单元的深部地热特征 ,包括 40km深度的地温值、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累积强度和有效弹性层厚度 (EET)等 .结果显示 ,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岩石圈热状态和流变学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这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活动 .根据热流值和深部地热参数 ,中国大陆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大尺度热 构造区 .
关键词
大地热流
热岩石圈
流变学强度
热-构造区
中国大陆
Keywords
terrestrial heat flow, thermal lithosphere, rheological strength, thermo tectonic domain, the continental area of China
分类号
P314.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陆热流分布特征及热-构造分区
汪洋
邓晋福
汪集旸
熊亮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1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