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介质流变理论及其在岩层下沉动态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麻凤海 王泳嘉 范学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7-12,42,共7页
将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与流变力学原理统一起来,研究了地表下沉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引用薄板弯曲的工程理论,建立了一个岩体实际层状分布的计算模型。此外还在考虑岩体流变特性的同时。
关键词 粘弹 地表下沉 岩层下层 岩石力学 连续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式质量流量测量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凯波 李昌禧 +1 位作者 黄南民 樊鑫瑞 《实用测试技术》 1998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直接式质量流量测量技术,就基于流变介质声阻抗的流量测量技术以及热式质量流量测量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
关键词 质量量测量 流变介质 声阻尼 直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钻采煤机承压输送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强 聂国强 李守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31-235,共5页
通过对螺旋钻采煤机煤颗粒运动及受力分析,利用CFD软件建立螺旋钻采煤机承压输送数学模型,并研究承压输送机压差、介质流变参数、几何结构参数对输送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差决定煤颗粒的驱动方式,输送效率随进出口压... 通过对螺旋钻采煤机煤颗粒运动及受力分析,利用CFD软件建立螺旋钻采煤机承压输送数学模型,并研究承压输送机压差、介质流变参数、几何结构参数对输送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差决定煤颗粒的驱动方式,输送效率随进出口压差增加而增加;不同进出口压差下输送效率随螺距与内径这比增加而增加,扭矩随螺距与内径这比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钻采煤机 输送效率 介质参数 几何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虎牙断裂带南北段运动方式差异性机理:来自数值模拟的约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皓晴 李玉江 陈连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57-2771,共15页
虎牙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扩展的前缘断裂之一,其运动方式和强震活动类型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研究虎牙断裂带运动方式的差异性机理,对于认识地震发生机制与高原东向扩展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包含虎牙断裂带的三维黏弹性有... 虎牙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扩展的前缘断裂之一,其运动方式和强震活动类型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研究虎牙断裂带运动方式的差异性机理,对于认识地震发生机制与高原东向扩展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包含虎牙断裂带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介质流变性差异与断层几何形态对区域地壳变形及断层三维滑动速率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的动力学背景下,在虎牙断裂带南段,中下地壳介质流变性横向差异控制着断层以逆冲性质为主的运动,且随着中下地壳断层两侧流变性差异的增大,断层西侧物质的水平运动更易发生向垂向运动的转换.在断层两侧流变强度差1~2个数量级时,断层倾向滑动速率与走向滑动速率的比值达3.3~4.0,表现出显著的逆冲运动,与松潘—平武强震所反映的断层运动特征基本一致.相反,在断裂带北段,考虑断层两侧中下地壳较小的流变性差异时,断层即表现出明显的逆冲运动,这与九寨沟MS7.0等强震反映的断层以走滑性质为主的运动明显不符,表明虎牙断裂带北段可能不存在中下地壳介质流变性的横向差异,断层以走滑为主的运动方式主要受断裂带几何展布控制.研究结果为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同一构造区内断层运动方式差异与发震机制以及高原东向扩展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虎牙断裂带 介质差异 地壳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