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交变压差作用下岩心流动电流和zeta电势实验测量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军 胡恒山 +3 位作者 杨光 李新 李国英 程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69-2176,共8页
实验测量岩样zeta电势,对于认识地震诱导的电磁场现象以及探索利用动电效应的测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专门设计的岩样流动电流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系统及一种获得岩样zeta电势的测量方法——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综合测量法.实验... 实验测量岩样zeta电势,对于认识地震诱导的电磁场现象以及探索利用动电效应的测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专门设计的岩样流动电流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系统及一种获得岩样zeta电势的测量方法——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综合测量法.实验采用交流锁相放大技术,测量了3~100 Hz频率范围内交变压差作用下岩样的流动电势系数和流动电流系数,实验表明,这两个系数均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pH值增大而增大.实验通过对不同浓度饱和岩样的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测量,获得了岩样的有效面积-长度比,进而计算出岩样的zeta电势和表面电导.实验还论证了忽略表面电导是导致常规流动电势测量法获得zeta电势低于实际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势 流动电流 动电效应 zeta电势 动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电动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采用流动电流(SC)技术,研究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电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带负电荷的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AS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其下... 采用流动电流(SC)技术,研究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电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带负电荷的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AS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与PASC的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密切相关,B值和Al/Si摩尔比越小,则PASC的电中和能力就越弱.制备工艺对PASC的电中和能力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流动电流 电动特性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混凝过程流动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宗栋良 张锡辉 张光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75,共3页
究了水温变化对水处理混凝过程流动电流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上升 ,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负增长 ,胶粒的稳定性增强 ;在相同絮凝剂剂量下胶体流动电流值上升到等电点所需的时间变长 ,甚至达不到等电点 ;最佳投药量增加... 究了水温变化对水处理混凝过程流动电流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上升 ,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负增长 ,胶粒的稳定性增强 ;在相同絮凝剂剂量下胶体流动电流值上升到等电点所需的时间变长 ,甚至达不到等电点 ;最佳投药量增加。因此 ,温度的升高不利于胶粒的凝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流 温度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微污染水源水中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 刘宏远 崔福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5,30,共3页
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受有机物污染的水中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对流动电流响应混凝剂投量的变化规律、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给定值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受污染水源水中的适... 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受有机物污染的水中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对流动电流响应混凝剂投量的变化规律、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给定值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受污染水源水中的适用性问题。试验结果发现 :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不超过 1 0mg/L的水源水中 ,污染物对流动电流控制系统影响较小 ,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仍然可以应用于此条件下的受污染水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给水处理 流动电流 混凝投药 控制系统 微污染水源水 适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流动电流检测的水厂自动投药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祥龙 蒋继申 +1 位作者 邵军 许阳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讨论了水厂自动投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流动电流的检测技术和PID控制算法及广泛适用的自动加矾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建立和实际调试方法.
关键词 流动电流 数学模型 水厂 自动投药系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骞 汪翙 於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08,共4页
以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给排水厂为例,系统研究了水量变化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系统的影响.通过中试找出流动电流自控系统稳定工作的极限水量变化率,并探求水量与流动电流设定值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厂流动电流自控系统稳定工作的... 以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给排水厂为例,系统研究了水量变化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系统的影响.通过中试找出流动电流自控系统稳定工作的极限水量变化率,并探求水量与流动电流设定值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厂流动电流自控系统稳定工作的极限水量变化率约为25%;在设计处理能力内,水量与流动电流设定值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同等出水水质要求下,水量越大,流动电流设定值越高;反之,水量越小,流动电流设定值越低.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变水量条件下流动电流投药控制系统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投药 水量 流动电流 控制系统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对流动电流控制系统给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 崔福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应用于四种受污染水样的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给定值增加 .且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 ,给定值增幅越大 ,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对给定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在试验浓度内... 通过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应用于四种受污染水样的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给定值增加 .且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 ,给定值增幅越大 ,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对给定值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在试验浓度内其影响并不显著或可通过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水处理 流动电流给定值 SCS 混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 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电流检测仪设定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骞 汪翙羽 +2 位作者 王惠民 徐品虎 冯志群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常规条件下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系统设定值的两类主要影响因素 :一类是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直接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源水水质、混凝剂条件 ,以及取样系统位置和结构上的变化 ;另一类是对混凝沉淀过程发生影响 ,从而导致流动电... 系统地分析了常规条件下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系统设定值的两类主要影响因素 :一类是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直接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源水水质、混凝剂条件 ,以及取样系统位置和结构上的变化 ;另一类是对混凝沉淀过程发生影响 ,从而导致流动电流设定值有所改变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流动电流设定值选取时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流检测仪 混凝 沉淀 投药量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氯化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燕 刘宏远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85-587,共3页
通过试验探讨了预氯化工艺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的影响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预氯化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的影响作用与氯离子的影响作用相同 ,并没有产生特殊的干扰现象 。
关键词 水处理 预氯化 流动电流 混凝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电流沿水厂工艺的变化研究
10
作者 宗栋良 张锡辉 张光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88,共3页
在水厂现场,以流动电流为主线对净水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流动电流对混凝和滤床过滤的运行工况有类似的决定作用,加药混合之后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不再随后续工艺而有大的变化,因此投加混凝剂保持混凝单元操作的最佳状况,也有利... 在水厂现场,以流动电流为主线对净水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流动电流对混凝和滤床过滤的运行工况有类似的决定作用,加药混合之后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不再随后续工艺而有大的变化,因此投加混凝剂保持混凝单元操作的最佳状况,也有利于过滤单元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流 水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电流检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振海 叶声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简单介绍了流动电流产生原理,根据该原理,制作了一种检测流动电流的传感器,依据传感器的结构和动作原理,详细地推导出了传感器输出信号表达式。
关键词 电流检测 给水处理 流动电流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流动电流传感器
12
作者 张新莲 张晓冰 葛丛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9-311,315,共4页
一种新型的流动电流传感器*张新莲张晓冰葛丛梅(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0引言流动电流是固液界面的重要动电现象之一。当液体受压力作用通过毛细管时,靠近毛细管壁双电层中的扩散层带着反电荷也跟着向管的一端流动,这... 一种新型的流动电流传感器*张新莲张晓冰葛丛梅(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0引言流动电流是固液界面的重要动电现象之一。当液体受压力作用通过毛细管时,靠近毛细管壁双电层中的扩散层带着反电荷也跟着向管的一端流动,这样便形成了流动电流Is。这一动电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流 传感器 电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电流检测仪在混凝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9期43-45,共3页
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法就能准确反映混凝效果。经过实践应用比较 ,以此建立的混凝投加自动控制系统能做到检测、投加量调节与原水水量、水质变化同步 。
关键词 流动电流检测仪 混凝 反馈控制 复合环控制 给水处理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加药系统在微絮凝过滤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伟英 范瑾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1-625,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 ,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 (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在通常情况下 (以某水库水作为源水 ,其浊度小于 2 0ntu) ,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 (Sp)应为 - 17.5 ;加药管线流行时间为 5 0~ 6 0s ;取样系统流量 (q出)选用应恒定 .由此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控制 流动电流 流动电流检测仪 取样系统 在线检测 微絮凝过滤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铝的形态稳定性及其动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栾兆坤 曲久辉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6-514,共9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Al-Ferron快速测定法研究了混凝过程中铝盐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并对混凝反应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溶解-沉淀形态分布与理论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流动电流技术直接测定了铝盐与聚合铝絮凝剂的荷电状况,... 本文采用改进的Al-Ferron快速测定法研究了混凝过程中铝盐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并对混凝反应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溶解-沉淀形态分布与理论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流动电流技术直接测定了铝盐与聚合铝絮凝剂的荷电状况,最后对发生在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最佳凝聚形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聚合氯化铝 稳定性 流动电流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19
16
作者 龙柱 陈蕴智 +2 位作者 胡志斌 杨淑蕙 谢来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4,共4页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分别与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制备复合絮凝剂(PACP)的电荷特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PACP的结构形貌。同时利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的浊度、色度和COD的脱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分别与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制备复合絮凝剂(PACP)的电荷特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PACP的结构形貌。同时利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对造纸综合废水的浊度、色度和COD的脱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PAC相比,PACP的脱除效果有明显地提高;PAC-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效果又优于PAC-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流动电流 浊度 色度 复合絮凝剂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絮凝剂对模拟核电废水中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庆 丁原红 +2 位作者 刘敏敏 任洪强 高映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4,86,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构成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有铁、钴、锰和银4种元素的模拟核电废水,pH调节为8.0~9.0,PAM与PAAS的配比为2∶1。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组合NaOH+PAM+PAAS组成稳定、均质,对铁、钴、锰3种元素的去除效果达... 采用化学沉淀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构成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有铁、钴、锰和银4种元素的模拟核电废水,pH调节为8.0~9.0,PAM与PAAS的配比为2∶1。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组合NaOH+PAM+PAAS组成稳定、均质,对铁、钴、锰3种元素的去除效果达到90%,对银的去除率也可达到80%。复合絮凝剂对元素的总体去除效果与移动电流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移动电流在-9.9^-33.3区间变化时,铁、钴、锰、银4核素总去污因子>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模拟核电废水 流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的特性及絮凝动态过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钦艳 高宝玉 +1 位作者 H.H.Hahn E.Hoffmann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系列的商用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并分别采用颗粒粒径测定方法和流动电流(SC)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PASiC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电动特性和凝...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系列的商用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并分别采用颗粒粒径测定方法和流动电流(SC)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PASiC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电动特性和凝聚絮凝动态过程.结果表明,Al/Si摩尔比、B值和制备工艺影响PASiC的聚合和带电特性.Al/Si摩尔比越小和B值越大,PASiC的颗粒就越大;在相同的B值下,PASiC较PAC具有更大的颗粒粒径.PASi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的电中和能力下降越多;与PAC相比,PASiC具有更快的凝聚絮凝速度和形成更大的絮体;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形成的絮体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PASiC 混凝剂 特性 絮凝动态过程 颗粒大小 流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松花江水的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永吉 刘前军 周玲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6,共4页
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春季时期松花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并用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对絮凝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春季松花江水,单独投加混凝剂,不能有效去除浊度,投量过大还可能使浊度、... 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春季时期松花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并用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对絮凝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春季松花江水,单独投加混凝剂,不能有效去除浊度,投量过大还可能使浊度、色度等指标升高;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其进行强化处理后,可使沉后水浊度显著降低,对色度、CODMn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使流动电流值SC升高,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是通过氧化作用,降低了胶体颗粒表面负电性,使胶体稳定性降低,从而有利于混凝剂对胶体的絮凝作用;对絮凝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了混凝过程,絮体形成快,絮体粒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松花江水 预氧化处理 机理 检测技术 絮凝过程 CODMn 过氧化作用 胶体稳定性 处理效果 电动特性 流动电流 试验结果 强化处理 去除效果 颗粒表面 絮凝作用 监测结果 混凝过程 混凝剂 水浊度 电流 负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动化学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曲久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以流动电流为参数,研究了水处理条件下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动化学特性.考察了水中KMnO_4及其与Mn^(2+),Fe^(2+)之间氧化还原作用的流动电流(SC)规律,探讨了氧化还原的初始条件、水处理环境、原水水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投加方式等对流动电... 以流动电流为参数,研究了水处理条件下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动化学特性.考察了水中KMnO_4及其与Mn^(2+),Fe^(2+)之间氧化还原作用的流动电流(SC)规律,探讨了氧化还原的初始条件、水处理环境、原水水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投加方式等对流动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约0.5mg·l^(-1)的KMnO_4可产生SC的峰值,而且当它与Mn^(2+)和Fe^(2+)经不同条件进行氧化还原作用时,可通过SC值的变化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电动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氧化还原 流动电流 电动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