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动混凝土孔分形特征及其与抗冻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剑 张金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5,共4页
采用压汞法测定了不同矿物掺合料高流动混凝土的孔结构参数,通过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计算得到了高流动混凝土的孔结构表面积分形维数,探讨了含不同矿物掺合料高流动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小于100 nm孔隙比例、中值孔径、平均孔径及抗冻... 采用压汞法测定了不同矿物掺合料高流动混凝土的孔结构参数,通过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计算得到了高流动混凝土的孔结构表面积分形维数,探讨了含不同矿物掺合料高流动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小于100 nm孔隙比例、中值孔径、平均孔径及抗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孔表面积分形维数随养护龄期和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的不同而不同;分形维数越大,孔径小于100 nm孔隙比例越大,中值孔径与平均孔径越小,高流动混凝土抗冻性能越好。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计算得到的孔表面积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表征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布状况与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混凝土 孔结构 分形维数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中的应用
2
作者 孟庆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流动混凝土 预应力结构 应用 材料组成 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型柱内高流动混凝土压入浇筑施工技术
3
作者 张学峰 《河北农机》 2022年第6期48-50,共3页
以日本项目工程为例,介绍箱型柱内高流动混凝土浇筑之具体施工技术,探讨此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箱型柱 流动混凝土 压入法 扩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控制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廷树 詹美洲 +1 位作者 宋学锋 南峰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32-35,共4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单独使用萘系高效减水剂FDN和三聚氰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SM ,以及复合使用FDN +SM对水泥净浆和水泥胶砂扩展度 ,以及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 ,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FDN +SM ,... 本文详细研究了单独使用萘系高效减水剂FDN和三聚氰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SM ,以及复合使用FDN +SM对水泥净浆和水泥胶砂扩展度 ,以及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总掺量不变的情况下 ,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FDN +SM ,可提高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大幅度降低水泥净浆和水泥胶砂扩展度 ,以及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混凝土 复合高效减水剂 坍落度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与砂浆流变特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南雪丽 李荣洋 +2 位作者 姬建瑞 王毅 陈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6,95,共7页
基于剩余浆体膜厚理论和砂浆流变阈值理论,采用砂浆流变试验和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试验,对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与其等效砂浆流变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实现通过砂浆流变特性预测调整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 m^... 基于剩余浆体膜厚理论和砂浆流变阈值理论,采用砂浆流变试验和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试验,对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与其等效砂浆流变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实现通过砂浆流变特性预测调整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 m^(3)混凝土中粗骨料体积随着砂浆膜厚的增加而减小,且当粗骨料级配曲线、表观密度、振实密度一定时,剩余砂浆膜厚与粗骨料体积满足二次函数关系;自密实混凝土的砂浆流变阈值理论在中流动性混凝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运用该理论模型对中流动性混凝土流变学研究进行指导;在粗骨料物理性能和掺量确定的情况下,中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与其等效砂浆流变特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测试砂浆的流变性能来预测或者调整中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砂浆 流变特性 流动混凝土 工作性 剩余浆体膜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Orimet 法(漏斗法)评价高流动性混凝土工作度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安明哲 覃维祖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62,共6页
指出高流动性混凝土工作度与普通混凝土工作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别,并用Orimet法流出速度、坍落度、坍落度流动值评价了高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度,结果表明用Orimet流出速度与坍落度流动值可以综合评价高流动性混凝土的工... 指出高流动性混凝土工作度与普通混凝土工作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别,并用Orimet法流出速度、坍落度、坍落度流动值评价了高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度,结果表明用Orimet流出速度与坍落度流动值可以综合评价高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混凝土 工作度 Orimet法 流出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动性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向勇 方坤河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6-38,29,共4页
利用当地原材料及通用的工艺方法配制大流动性超高强混凝土 ,使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本文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研究有关因素对 7d、2 8d、60d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并用当地原材料和常规方法配制出超... 利用当地原材料及通用的工艺方法配制大流动性超高强混凝土 ,使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本文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研究有关因素对 7d、2 8d、60d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并用当地原材料和常规方法配制出超高强混凝土 ,提出了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超高混凝土 配合比 正交试验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统计资料的水工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定额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子艳 王永刚 薛惠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定额是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可缺少的配套资料,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是直接影响混凝土单价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工程投资。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定额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工程造价服务,研究成果不仅要方便造价专业人员使用...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定额是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可缺少的配套资料,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用量是直接影响混凝土单价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工程投资。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定额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工程造价服务,研究成果不仅要方便造价专业人员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将设计意图如实反映在工程造价中。原水力发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1997版)附录中收录的"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材料用量"(以下简称"97附录")已不能适应新技术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据此编制的工程单价与实际有一定偏差,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基于我国近10年已建或在建100余座水电站工程实际资料对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定额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了287个配合比定额,并将研究成果与"97附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拌合物材料总费用较"97附录"基本呈降低趋势。该工作的开展不仅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也为进一步研究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定额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混凝土 配合比定额 参数 测算 统计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砂在大流动性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初首 夏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分别用20%、40%、60%、80%和100%比率的铁矿尾矿砂取代天然砂,并掺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配制了C30、1240大流动性混凝土。通过与基准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尾矿砂取代率下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性能。结果... 分别用20%、40%、60%、80%和100%比率的铁矿尾矿砂取代天然砂,并掺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配制了C30、1240大流动性混凝土。通过与基准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尾矿砂取代率下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性能。结果表明,在20%-100%取代率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均能满足要求;C30混凝土28d强度为37.6~39.7MPa;C40混凝土28d强度为47.7~49.2MPa;经80min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60%取代率时,砼坍落度值由200mm降至170mm;100%取代率时,砼坍落度值由185mm降至95mm。尾矿砂可以作为细集料,以适当的比率取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流动混凝土 和易性 取代率 坍落度经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云芬 郑东昊 +1 位作者 刘锦涛 司博旸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6-89,109,共5页
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是保证硬化混凝土性能达到要求的前提。在搅拌设备相似的现状下,合理控制搅拌时间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均匀。研究搅拌时间对现代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设计的45~120 s搅拌时间内,搅... 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是保证硬化混凝土性能达到要求的前提。在搅拌设备相似的现状下,合理控制搅拌时间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均匀。研究搅拌时间对现代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设计的45~120 s搅拌时间内,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影响很小,但是过长的搅拌时间会导致泌水现象,使匀质性变差,尤其是掺入大量需水性小的掺合料,如优质粉煤灰;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没有影响;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大流性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偏差率降低,到90 s时达到最小,匀质性好;之后随搅拌时间增加而增大,匀质性变差。分析认为,搅拌时间较短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组分分散不佳,匀质性不好,搅拌时间合适时(本试验为90 s),组分分散均匀,匀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时间 流动混凝土 匀质性 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动度钢纤维钢管混凝土配制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宝 姚汝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根据某钢管拱桥钢管混凝土的试验资料 ,分析了掺和料、外加剂、砂率及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大流动度钢纤维钢管混凝土流动性及物理力学等性能的影响 .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大流动度、高强、早强、缓凝、坍落度损失小、微膨胀、可泵性好、免... 根据某钢管拱桥钢管混凝土的试验资料 ,分析了掺和料、外加剂、砂率及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大流动度钢纤维钢管混凝土流动性及物理力学等性能的影响 .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大流动度、高强、早强、缓凝、坍落度损失小、微膨胀、可泵性好、免振自密实等特性 ,并成功地应用于该桥钢管拱肋的泵送顶升灌注施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钢管混凝土 拱桥 流动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轻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振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1,46,共4页
针对轻混凝土拌和物在大流动性条件下,易于分层而导致工作性不良的现象,采用L-800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测定仪,结合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测定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和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轻混凝土(HFLC)拌和物在不同时间间隔时流过40 cm... 针对轻混凝土拌和物在大流动性条件下,易于分层而导致工作性不良的现象,采用L-800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测定仪,结合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测定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和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轻混凝土(HFLC)拌和物在不同时间间隔时流过40 cm距离的流动时间t(40,T)、坍落度和扩展度等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是保证HFLC拌和物具有较好性能的关键因素,Ⅰ级粉煤灰和硅灰的最佳掺量分别为水泥总用量的30%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轻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拌和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水沉降细观模型与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智山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为阐明混凝土泌水沉降性的主次影响因素,建立泌水沉降细观模型。通过单一主变量粉煤灰和砂率对拌合物坍落度、表观密度、压力泌水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值,可获得两元系颗粒群密填充的参数值;评价拌合物泌水性... 为阐明混凝土泌水沉降性的主次影响因素,建立泌水沉降细观模型。通过单一主变量粉煤灰和砂率对拌合物坍落度、表观密度、压力泌水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值,可获得两元系颗粒群密填充的参数值;评价拌合物泌水性,宜采用压力泌水率与极限泌水量两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水沉降细观模型 流动混凝土 性能 极限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八讲——中流动性衬砌混凝土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宝树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7-635,共9页
针对目前我国隧道衬砌出现的充填不密实、背后存在空洞、局部厚度不足、存在潜在的初期开裂等问题,而有关衬砌混凝土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大家好像习以为常。介绍日本采用的中流动性衬砌混凝土,介绍其基本观点、特征、决定其配比的基准... 针对目前我国隧道衬砌出现的充填不密实、背后存在空洞、局部厚度不足、存在潜在的初期开裂等问题,而有关衬砌混凝土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大家好像习以为常。介绍日本采用的中流动性衬砌混凝土,介绍其基本观点、特征、决定其配比的基准、设计基准强度、施工、现场试验、现场应用及应用效果等,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提出对传统的方法要针对问题逐步改善,也要结合隧道衬砌混凝土的特点,研究开发适用于隧道衬砌性能、能够消除可能存在潜在缺陷的衬砌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矿山法 流动性衬砌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加工尾料在流动性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玮 方忠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本文利用碎石加工尾料生产人工砂,完全代替天然河砂配制大坍落度C30和C50混凝土,研究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物理性能以及龄期在180 d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比相同配合比的天然河砂混凝土,尾料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略小;龄期180 d... 本文利用碎石加工尾料生产人工砂,完全代替天然河砂配制大坍落度C30和C50混凝土,研究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物理性能以及龄期在180 d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比相同配合比的天然河砂混凝土,尾料人工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略小;龄期180 d内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发展规律与天然河砂混凝土基本一致,且龄期28 d后略高于同龄期天然河砂混凝土。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安全性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尾料 流动混凝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掺合料大流动性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16
作者 孟志良 王彬 +3 位作者 张玉辉 孟晨璇 王博航 周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采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复合掺合料大流动性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结果表明:(1)当复合掺合料掺量相同时,大流动性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水胶比增加在增加,其增加幅度在不同水胶比范围内有明显差异;当水胶比相同时,大流动性混凝土碳化深度随... 采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复合掺合料大流动性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结果表明:(1)当复合掺合料掺量相同时,大流动性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水胶比增加在增加,其增加幅度在不同水胶比范围内有明显差异;当水胶比相同时,大流动性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龄期和复合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在增加。(2)复合掺合料大流动性混凝土龄期与加速碳化深度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在一定复合掺合料掺量和水胶比条件下,复合掺合料大流动性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与其28d碳化深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细固硫渣 复合掺合料 流动混凝土 碳化 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矿渣在大流动性、超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朱蓓蓉 吴学礼 +1 位作者 杨全兵 刘昌进 《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超细矿渣掺合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经超细粉磨不仅提高了其颗粒细度,且有效提高了其水化活性;超细矿渣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中,可提高水泥强度,降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利用超细矿渣掺合料可配制大流动性(坍落度... 研究了超细矿渣掺合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经超细粉磨不仅提高了其颗粒细度,且有效提高了其水化活性;超细矿渣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中,可提高水泥强度,降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利用超细矿渣掺合料可配制大流动性(坍落度达20cm)、超高强(抗压强度3d达到70MPa,28d达到100MPa)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矿渣 流动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混凝土在墩帽梁上的应用
18
作者 许贤敏 《国外桥梁》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介绍日本在一座预应力混凝土高架桥上使用流动性混凝土施工外形复杂的帽梁的情况。在混凝土浇注前做了配合比等试验,还采用了预应力筋的管道,当作冷却空气通道的冷却措施,以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关键词 高架桥 帽梁 流动混凝土 配合比 温度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剂对半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滑模施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艳玲 元强 +5 位作者 刘耀强 赵虎 王跃跃 左胜浩 周大军 孙泽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4-260,共7页
半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滑模施工用混凝土,具有自流平性和滑模施工所需的快速形状保持能力,添加外加剂是实现该性能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通过流变曲线、扩展度以及坍落度试验来表征滑模施工性能,并进行实验室滑模试验,研究了触变... 半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滑模施工用混凝土,具有自流平性和滑模施工所需的快速形状保持能力,添加外加剂是实现该性能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通过流变曲线、扩展度以及坍落度试验来表征滑模施工性能,并进行实验室滑模试验,研究了触变剂、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对半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滑模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可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触变性,明显改善拌合物的粘聚性、提高混凝土滑模后的形状保持能力;合理调整高效减水剂与触变剂的比例,可得到具有较好流动性与形状稳定性的混凝土,通过添加引气剂,可进一步改善滑模施工后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 外加剂 滑模施工 触变性 流动 形状保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Pa~120MPa大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续)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应钦 范根育 +4 位作者 杨军 吴海平 余斌 刘志鹏 李青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的研究出发 ,仅用 5 40kg/m3 的胶结料配制出大流动性、高弹性模量、低坍落度损失、低收缩及高拉压强度比的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流动混凝土 外加剂 高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