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及光度法用于巴戟天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拥军 石杰 +3 位作者 屈凌波 李斐菲 李晓静 吴逸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88-1691,共4页
将中药巴戟天提取液加入鲁米诺-H2O2-CuSO4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可以评价巴戟天的抗氧化活性,并将巴戟天与抗坏血酸的抗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巴戟天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活性;采... 将中药巴戟天提取液加入鲁米诺-H2O2-CuSO4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可以评价巴戟天的抗氧化活性,并将巴戟天与抗坏血酸的抗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巴戟天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研究巴戟天对OH.及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抗坏血酸作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巴戟天对OH.及O2-.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结果较为满意。提示中药巴戟天可作为潜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光度 巴戟天提取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营养添加剂中铅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粉霞 杨德玉 +2 位作者 张小燕 范晓东 张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9-121,共3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痕量Pb(Ⅱ)催化H2O2氧化鲁米诺—邻菲啰啉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酝挛拢?0为增敏剂,建立了增敏反应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铅的新体系。本方法线性范围(1×10-6~1×10-4mg/ml)宽,检出限(2.5×10-7mg/ml)低, pH...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痕量Pb(Ⅱ)催化H2O2氧化鲁米诺—邻菲啰啉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酝挛拢?0为增敏剂,建立了增敏反应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铅的新体系。本方法线性范围(1×10-6~1×10-4mg/ml)宽,检出限(2.5×10-7mg/ml)低, pH范围拓宽由原来的3改变成3~8。可用于食品营养添加剂——丙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和卵黄高磷蛋白中铅的测定,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测定 食品 营养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掺杂碳量子点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硝唑(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严拯宇 肖岸 +2 位作者 吕华 刘贞 陈建秋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24,共9页
以活性炭为碳源,采用化学氧化结合ZnO包覆的方法制备新结构碳量子点,其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结果表明,甲硝唑对鲁米诺-高锰酸钾体系具有增敏作用,同时能有效猝灭碳量子点的荧光,以此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硝唑片含量。在最佳条件下... 以活性炭为碳源,采用化学氧化结合ZnO包覆的方法制备新结构碳量子点,其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结果表明,甲硝唑对鲁米诺-高锰酸钾体系具有增敏作用,同时能有效猝灭碳量子点的荧光,以此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硝唑片含量。在最佳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甲硝唑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其线性为7.5×10^-4~2.5×10^-8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96,检测限CL=1.08×10^-10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甲硝唑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新 张小燕 +2 位作者 范晓东 张粉艳 郭云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5-637,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谷氨酸对硫氰化钾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建立了用硫氰化钾 鲁米诺 氨基酸体系测定谷氨酸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用该方法测定谷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1,检出限可达0.01μg·... 在碱性介质中,谷氨酸对硫氰化钾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建立了用硫氰化钾 鲁米诺 氨基酸体系测定谷氨酸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用该方法测定谷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1,检出限可达0.01μg·ml-1,采样频率为190次·h-1,对5μg·ml-1的谷氨酸连续平行测量10次,RSD为1.2%。用该方法对皮革屑中酶法提取的谷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氨基酸测定仪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谷氨酸 硫氰化钾—鲁米诺 皮革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丽清 周艳梅 +1 位作者 封满良 吕九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6-407,共2页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 ,高锰酸钾与对苯二酚的化学发光行为 ,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探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6× 10 - 8g·ml- 1,线性范围为 2 .0&#...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 ,高锰酸钾与对苯二酚的化学发光行为 ,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探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6× 10 - 8g·ml- 1,线性范围为 2 .0× 10 - 78.0× 10 - 5g·ml- 1,对 4 .0× 10 - 6 g·ml- 1对苯二酚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5 %。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对苯二酚的含量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测定 对苯二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姜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霞 漆红兰 +1 位作者 朱立新 张成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88,共4页
姜黄素对鲁米诺 过氧化氢 铬(Ⅲ)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首次建立了测定姜黄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强度ΔI与姜黄素的浓度在1.0×10-10~1.0×10-8mol/... 姜黄素对鲁米诺 过氧化氢 铬(Ⅲ)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首次建立了测定姜黄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强度ΔI与姜黄素的浓度在1.0×10-10~1.0×10-8mol/L范围内分段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0×10-11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8%(c=2.0×10-9mol/L,n=11).该法已应用于中药姜黄中姜黄素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姜黄 姜黄素 含量测定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鲁米诺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草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卓 江彩英 +2 位作者 赵静 莫丽君 张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关键词 自由基清除率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羟自由基 中草药 测定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作用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氟哌啶醇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小利 马红燕 +1 位作者 张琰图 张成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测定 反向 临床应用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啤酒中亚硫酸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芳 杨红兵 安妍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0-581,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亚硫酸盐 啤酒生产 测定 不饱和脂肪酸 食品工业 抗氧化剂 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钒(Ⅴ) 被引量:2
10
作者 瞿鹏 许春丽 +1 位作者 田穗康 章竹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钒(Ⅴ)与磷钼酸形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HPA),而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碱性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 0×10-9~1 0×10-5g/mL,...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钒(Ⅴ)与磷钼酸形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HPA),而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碱性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 0×10-9~1 0×10-5g/mL,方法的检出限为1 0×10-9g/mL.测定2 0×10-7g/mL的钒,11次连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方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钒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鲁米诺 磷钼钒杂多酸 含量测定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晓捷 杨炜春 +1 位作者 童裳伦 刘维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8-680,共3页
基于过氧化氢酶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2~200unit/L,检出限为0.7unit/L,对50unit/L过氧化氢酶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用于土壤中过... 基于过氧化氢酶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2~200unit/L,检出限为0.7unit/L,对50unit/L过氧化氢酶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用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与高锰酸钾滴定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肥力测定 过氧化氢酶 活性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飞龙掌血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春莲 康炼常 +1 位作者 王鹏 龚竹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9-82,共4页
研究飞龙掌血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VC、茶多酚(TP)为阳性对照,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通过测定飞龙掌血多糖与鲁米诺-H2O2体系反应后的发光强度来评价飞龙掌血多糖对.OH的清除能力;考察不同质量浓度、... 研究飞龙掌血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VC、茶多酚(TP)为阳性对照,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通过测定飞龙掌血多糖与鲁米诺-H2O2体系反应后的发光强度来评价飞龙掌血多糖对.OH的清除能力;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时间、光照及加热处理等因素对.OH清除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TP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清除.OH的能力明显强于飞龙掌血多糖和VC。在0.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飞龙掌血多糖对.OH的清除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OH清除率高达94%;强光照射116h后,VC对.OH的清除率明显下降,飞龙掌血多糖稳定性较好。因此,飞龙掌血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多糖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OH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诺氟沙星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春玲 唐玉海 +2 位作者 韩小年 孙四娟 熊凤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诺氟沙星 测定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 革兰阴性杆菌 毛细管电泳 化学发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健 王小燕 +4 位作者 崔俊安 王晓婷 管延渠 周仕禄 张峻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717-10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间接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方法。[方法]将NOx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吸收定量生成亚硝酸根(NO2-),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其产物与鲁米诺发生很强的化学发光反应,用流动注射化... [目的]探讨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间接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方法。[方法]将NOx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吸收定量生成亚硝酸根(NO2-),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其产物与鲁米诺发生很强的化学发光反应,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根据化学发光强度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x含量。[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x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分析体系:H2O2浓度1.0×10-3g/ml,硫酸浓度0.01mol/L,氢氧化钠浓度0.10mol/L溶液配制发光液,鲁米诺浓度为1.0×10-5mol/L。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5g/L,相对标准偏差<3.00%。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型卷烟NOx含量普遍较混合型低,与烤烟型卷烟含亚硝酸盐较低的规律比较吻合。[结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卷烟主流烟气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铋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顺利 吴志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6-398,共3页
将Bi(Ⅲ )置换DTPA Co(Ⅱ )配合物中Co(Ⅱ )与Co(Ⅱ )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铋的新方法。铋的线性范围为 1.0× 10 - 5~ 1.0× 10 - 2 mg·ml- 1,对 1.0× 10 - 3mg·... 将Bi(Ⅲ )置换DTPA Co(Ⅱ )配合物中Co(Ⅱ )与Co(Ⅱ )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铋的新方法。铋的线性范围为 1.0× 10 - 5~ 1.0× 10 - 2 mg·ml- 1,对 1.0× 10 - 3mg·ml- 1的Bi(Ⅲ )标准溶液连续 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 ,检出限为4 .0× 10 - 6 mg·ml- 1。用于土壤样品中铋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合反应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测定 Co(Ⅱ) Bi(Ⅲ) 土壤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甲醛-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白藜芦醇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琳 李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白藜芦醇 高锰酸钾 测定 荧光素 高效液相色谱 甲醛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动物肝脏中的盐酸二氟沙星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盈蕊 高向阳 赵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碱性条件下,基于盐酸二氟沙星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抑制作用,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处理后用该体系测定,建立快速分析猪肝、鸡肝中盐酸二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盐酸二氟沙星质量浓度在1.00×10-5~1.... 碱性条件下,基于盐酸二氟沙星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抑制作用,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处理后用该体系测定,建立快速分析猪肝、鸡肝中盐酸二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盐酸二氟沙星质量浓度在1.00×10-5~1.00×10-9mg/mL范围内,质量浓度的负对数与体系的相对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4.07×10-9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3%(n=11)。该方法用于动物肝脏中盐酸二氟沙星残留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氟沙星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动物肝脏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银环 吕九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基于抗坏血酸对鲁米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由紫外光照射碱性核黄素溶液产生 .抗坏血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在 0~ 2× 1 0 -6 mol/L... 基于抗坏血酸对鲁米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由紫外光照射碱性核黄素溶液产生 .抗坏血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在 0~ 2× 1 0 -6 mol/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对浓度为 6× 1 0 -7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进行 1 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含量测定 药物测定 鲁米诺 发光强度 超氧阴离子自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尔敏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丽华 杜建修 吕九如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0,215,共4页
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能氧化扑尔敏并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甲醛的存在能大大增强化学发光强度。基于此发现,建立了一种测定扑尔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扑尔敏的线性范围为0.4~50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mL。对浓度为4.0μg... 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能氧化扑尔敏并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甲醛的存在能大大增强化学发光强度。基于此发现,建立了一种测定扑尔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扑尔敏的线性范围为0.4~50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mL。对浓度为4.0μg/mL的扑尔敏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样品测定频率达到120h-1。该方法用于药物制剂中扑尔敏含量的测定,并与药典标准方法进行了对照,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扑尔敏 化学发光分析 相对标准偏差 酸性介质 高锰酸钾 发光强度 线性范围 样品测定 药物制剂 标准方 检出限 中能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茜草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春莲 康炼常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以茜草叶醇提取的茜草总黄酮为原料,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以Vc为对照,考察不同浓度、时间、光照及加热处理下茜草总黄酮清除.OH的能力。在0.000 5~0.1 g/L质量浓度范围内,茜草总黄酮对.OH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质量浓度为0.... 以茜草叶醇提取的茜草总黄酮为原料,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以Vc为对照,考察不同浓度、时间、光照及加热处理下茜草总黄酮清除.OH的能力。在0.000 5~0.1 g/L质量浓度范围内,茜草总黄酮对.OH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质量浓度为0.1 g/L时,对.OH清除率高达97.23%;放置58 h后,茜草总黄酮对.OH的清除率(94.18%)比Vc(17.6%)高了76.58个百分点;132 W灯照58 h后,茜草总黄酮对.OH的清除率下降了2.79个百分点,Vc对.OH的清除率下降了88.55个百分点;在加热煮沸处理10 h后,茜草总黄酮的耐热性较强,10 h处理后,其对.OH的清除率(88.4%)比Vc(65.07%)高了23.33个百分点。因此,茜草总黄酮的天然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测定快速、操作简单和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茜草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评价及精制茜草总黄酮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总黄酮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羟基自由基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