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气藏层内次生可动水流动临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勇 陆燕妮 +1 位作者 李进 任泽坤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第1期36-38,75,共3页
低渗透气藏具有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主要以水膜水形式吸附在孔喉表面。在对水膜水转换为层内次生可动水的机理分析基础上,结合水膜理论,建立储层中束缚水水膜厚度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提出层内次生可动水流动的临界条件及其计算方法,... 低渗透气藏具有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主要以水膜水形式吸附在孔喉表面。在对水膜水转换为层内次生可动水的机理分析基础上,结合水膜理论,建立储层中束缚水水膜厚度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提出层内次生可动水流动的临界条件及其计算方法,实例计算分析认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后期,水膜水膨胀而形成的层内次生可动水会造成储层的水锁损害,对气井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层内次生可动水 束缚水 水膜 分离压力 临界流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色素流动相条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前进 赵玉玲 《河南科技》 2014年第3期60-61,共2页
本文通过对等度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色素流动相条件的研究,得出了等度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色素流动相的最佳条件。经试验发现,测定胭脂红流动相甲醇与乙酸铵比例为30∶70,流速为0.8ml/min时,加标回收率,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可靠,方... 本文通过对等度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色素流动相条件的研究,得出了等度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色素流动相的最佳条件。经试验发现,测定胭脂红流动相甲醇与乙酸铵比例为30∶70,流速为0.8ml/min时,加标回收率,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可靠,方法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等度 流动条件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Stokes流动的PSPG无网格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段庆林 李锡夔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6,214,共6页
将应用于有限元法的Pressure-Stabilizing/Petrov-Galerkin(PSPG)稳定化机制引入到无网格法中,有效消除了由于速度和压力的插值模式违反LBB条件而导致的压力场的虚假振荡。采用与有限元法耦合的连续掺混法(Continuous Blending Method)... 将应用于有限元法的Pressure-Stabilizing/Petrov-Galerkin(PSPG)稳定化机制引入到无网格法中,有效消除了由于速度和压力的插值模式违反LBB条件而导致的压力场的虚假振荡。采用与有限元法耦合的连续掺混法(Continuous Blending Method)施加本质边界条件,使得边界条件不仅在边界节点上而且在整条边界上都得到严格满足。给出了两个典型算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所建议无网格法模拟不可压缩Stokes流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PSPG离散格式 不可压缩Stokes流动LBB条件 连续掺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与瞬态渗流条件下部分饱和土强度在评估河堤失稳概率中的作用
4
作者 吐尔洪·肉斯旦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了对河岸稳定性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进行洪水风险预报,有必要考虑与瞬态渗流相关的不同饱和度下河岸土壤特性。本文对特定河堤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部分饱和土的强度贡献,进行了渗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 为了对河岸稳定性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进行洪水风险预报,有必要考虑与瞬态渗流相关的不同饱和度下河岸土壤特性。本文对特定河堤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部分饱和土的强度贡献,进行了渗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评估了稳态和瞬态流动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与瞬态流动条件 部分饱和土强度 河堤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乳化液在矩形流道中的静电聚结破乳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丁艺 陈家庆 +1 位作者 尚超 张宝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
分析了带绝缘层矩形流道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散相水颗粒在均匀交流电场下的聚结机理,设计了矩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实验装置。以矩形波高压/高频脉冲交流电源为基础,研究电场强度、脉冲频率、脉宽比、流动速度等参数对不同W/O型... 分析了带绝缘层矩形流道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散相水颗粒在均匀交流电场下的聚结机理,设计了矩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实验装置。以矩形波高压/高频脉冲交流电源为基础,研究电场强度、脉冲频率、脉宽比、流动速度等参数对不同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为5%、电场强度为1.69kV/cm、流动速度为0.17m/s、脉宽比为40%、脉冲频率为1000Hz,水颗粒粒径能增长24倍,聚结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乳化液 静电破乳 高压高频交流电源 电场参数 流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乳化液在环形流道中的静电聚结机理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家庆 丁艺 张宝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1,共5页
基于自行设计的立式环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试验装置和高压/高频交流电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电压、频率、脉宽比、电场停留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停留时间和电压是影响水颗粒聚结效... 基于自行设计的立式环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试验装置和高压/高频交流电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电压、频率、脉宽比、电场停留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停留时间和电压是影响水颗粒聚结效果的主要因素;频率、脉宽比对水颗粒聚结效果影响较小,但对电能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乳化液,综合考虑聚结效果、处理效率和能量消耗,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乳化液 静电破乳 电场参数 立式环形流道 流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不可压流体的一种FCBIS三角形单元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向科 苏波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结合流动条件插值和分裂算法的优点,提出了黏性不可压流体基于流动条件插值的分裂算法(FCBIS),构造了相应的平面三角形单元,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公式,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算例表明所构造的单元有效、准确.
关键词 流动条件 三角形单元 分裂算法 不可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斜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赫英旭 郭春秋 +3 位作者 张立侠 王凤辉 单云鹏 张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3,共7页
目前国内外气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大多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将曳力系数和表面张力取为常数,没有考虑井斜角、曳力系数和表面张力变化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为了准确判断天然气斜井是否积液,对天然气斜井中的液滴... 目前国内外气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大多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将曳力系数和表面张力取为常数,没有考虑井斜角、曳力系数和表面张力变化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为了准确判断天然气斜井是否积液,对天然气斜井中的液滴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新的天然气斜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模型考虑到曳力系数随雷诺数变化而变化,引入GP模型计算气井中液滴的曳力系数,根据气井温度和压力数据计算出气水界面张力。结合实例,将新模型与其他5个计算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更加吻合,准确率达95.2%。新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天然气斜井临界携液流量,可为天然气斜井积液判断和合理配产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气田合理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携液流量 斜井 流动条件 曳力系数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可视化油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9
作者 倪国军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4期71-72,共2页
前言 传统的产出剖面测井,国内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集流和非集流方式的测井仪器.集流型仪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低的层位解释不准;非集流型仪器由于受流态影响,在油水两相流动条件下资料解释的可信度很低,三相流动条件下更... 前言 传统的产出剖面测井,国内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集流和非集流方式的测井仪器.集流型仪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低的层位解释不准;非集流型仪器由于受流态影响,在油水两相流动条件下资料解释的可信度很低,三相流动条件下更是无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剖面测井 测井技术 可视化 油井 国外 测井仪器 流动条件 资料解释 油水两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Around Refractive and Right-angled Groins in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nditions
10
作者 Omdehghiasi Hamed Mojtahedi Alireza Lotfollahi-Yaghin Mohammad Al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5年第4期376-388,共13页
Groins are employed to prevent nearshore areas from erosion and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flow. However, the groin structure and its associated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local erosion. In this stud... Groins are employed to prevent nearshore areas from erosion and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flow. However, the groin structure and its associated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local eros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flow patterns around refractive and right-angle groins. In particular, we analytically compar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ound a refractive groin and study the degree of accuracy that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a right-angle groin of various projected lengths. To compar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we replaced the right-angle groin with an approximation of a refractive groin. This replacement had the least effect on the maximum velocity of flow in the channel. Moreover, 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nsity variable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right-angle groin. A comparison of the flow analysis results in baroclinic and barotropic conditions reveals that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values are very similar for both the refractive and right-angle groins. The geometry of the groin, i.e., right-angle or refractiv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aximum speed to relative average speed. Apart from the angular separation, the arm length of the groin in downstream refractive groins has less effect on other flow characteristics than do upstream refractive groins. We also correlated a number of non-dimensional variables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groin geometry. These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alweg height and width of the channel and groin arm's length to projection length have been approximated us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formulas regardless of inner velocity in the subcritical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active groin right-angle groin recirculation area turbulence modeling flow characteristic baroclinic conditions barotropic condi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