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兼论流动性监管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艳 易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8,共16页
面对逐渐升高的经济不确定性和预期转弱压力,通过强化预期管理来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同时考虑到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兼顾考察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 面对逐渐升高的经济不确定性和预期转弱压力,通过强化预期管理来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同时考虑到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兼顾考察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SVAR模型的经验证据表明,货币政策预期冲击表现为正向需求冲击,刺激宏观经济的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响应,流动性监管冲击具有相似的效果。进一步构建NK-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预期和流动性监管,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贝叶斯方法估计该模型,研究发现:引入预期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未预期到的成分仍较多;流动性监管能较好地防范流动性风险,稳定宏观经济,但监管带来的流动性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本文的结论对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推动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监管协同发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预期 央行沟通 流动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监管新规及其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朱元倩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9,共5页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3年1月推出了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体现了国际流动性监管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及其修订的背景,对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内容进行...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3年1月推出了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体现了国际流动性监管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及其修订的背景,对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流动性监管新规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为我国监管当局如何应对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流动性监管 巴塞尔协议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施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雪飞 彭育贤 +1 位作者 覃兆勇 张炎涛 《金融监管研究》 2015年第3期46-63,共18页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流动性监管新规实施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实施将加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种类、期限等结构调整的压力。在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二值概率模型和广义...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流动性监管新规实施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实施将加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种类、期限等结构调整的压力。在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二值概率模型和广义矩估计,对12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第一,提高流动性标准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第二,我国实施流动性监管新规的成本相对较高。第三,实施流动性监管新规,长期而言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正向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流动性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琳 潘焕学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0,共7页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差分GMM方法实证探究了流动性监管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中的调节作用,以及流动性监管加强前后该作用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增加风险承担的...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差分GMM方法实证探究了流动性监管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中的调节作用,以及流动性监管加强前后该作用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增加风险承担的冲动,而以净稳定资金比例代表的流动性监管能够约束银行风险承担的过度增加。流动性监管可以有效削弱宽松货币政策刺激银行风险承担增加的程度,但对不同类型银行存在差异,其中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削弱效果较突出,并且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的削弱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监管 净稳定资金比例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还是货币政策?——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江鹏 费方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章讨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必要性和政策制定,论证了:(1)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本质是对银行实施最优的流动性错配水平,此目标可通过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方式实现;(2)数量监管思路下的具体政策之一是巴塞尔协议III,... 文章讨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必要性和政策制定,论证了:(1)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本质是对银行实施最优的流动性错配水平,此目标可通过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方式实现;(2)数量监管思路下的具体政策之一是巴塞尔协议III,而价格监管的实施则需配合央行的货币政策;(3)在经济繁荣期,利用巴塞尔协议III进行流动性监管是可行的,但在经济萧条期,货币政策则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错配 巴塞尔协议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玉梅 任仪佼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26,共14页
为探究金融危机后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2015年88家商业银行数据,以净稳定融资比例作为流动性代理变量,构建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 为探究金融危机后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2015年88家商业银行数据,以净稳定融资比例作为流动性代理变量,构建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在流动性监管加强后有明显下降;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果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银行的风险承担对其信贷投放呈正向影响,但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流动性约束有助于降低银行因过度风险承担导致的信贷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渠道 流动性监管 净稳定融资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监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智 姚舜达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9,共11页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 近年来,流动性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113家商业银行1998~2014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这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的风险承担,并且流动性监管的加强也会增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率。从银行微观特征看,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率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承担渠道 货币政策 流动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新框架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监管理念。依据新的监管框架和监管理念,我国应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根据市场指标的标准纳入新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进一步夯实储蓄存款基础和审慎开展同业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资本充足率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覆盖比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储备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新政策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金融危机后,新西兰储备银行致力于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审慎监管,近期对商业银行推行核心融资比率,此项新型流动性监管政策被称为继通胀目标制之后,新西兰储备银行首推的又一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对其推出背景、总体框架及作用进行... 金融危机后,新西兰储备银行致力于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审慎监管,近期对商业银行推行核心融资比率,此项新型流动性监管政策被称为继通胀目标制之后,新西兰储备银行首推的又一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对其推出背景、总体框架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融资比率 流动性监管 新西兰储备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区域净化流动性监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献 张维 +1 位作者 沈林军 王昭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1期33-37,共5页
2016年,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启动崇明奶牛“两病”(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崇明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实行了流动性监管,通过丰富基础信息、延长监管链条、拓宽监管范围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传统静态监... 2016年,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启动崇明奶牛“两病”(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崇明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奶牛“两病”区域净化实行了流动性监管,通过丰富基础信息、延长监管链条、拓宽监管范围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传统静态监管的难点,实现了对奶牛的全追溯管理。2017—2018年,未出现奶牛调运违规现象,“两病”筛查阳性率继续维持零检出。此模式可为全国其他地区“两病”的区域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结核病 奶牛 区域净化 流动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英国银行流动性监管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强 符维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并重为主线,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变革,成为全球首个推行加强流动性量化监管政策、提高流动性缓冲标准的国家。此文着重从英国流动性监管要求、我国流动性监...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并重为主线,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变革,成为全球首个推行加强流动性量化监管政策、提高流动性缓冲标准的国家。此文着重从英国流动性监管要求、我国流动性监管要求和两国监管差异比较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及对我国流动性监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监管 银行业 英国 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 监管要求 流动性风险 结构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EL Ⅲ流动性监管新规的潜在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志锋 张悦 《金融监管研究》 2014年第2期47-56,共10页
鉴于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深化的重要影响,巴塞尔委员会在此次危机后,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统一的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等将对银行的经营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 鉴于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深化的重要影响,巴塞尔委员会在此次危机后,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统一的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等将对银行的经营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针对BASELⅢ中流动性监管新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性,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给银行体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其在中资银行跨国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并对中资银行的应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流动性风险监管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融资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组合的有效性检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鑫 马玥 陈珏津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条件,二者不同方式组合的有效性如何?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1年248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条件,二者不同方式组合的有效性如何?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1年248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削弱的作用;资本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支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较于非存款债权人,存款人的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组合的效果更明显。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组合通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降低银行杠杆风险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压力下,高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高数量型市场约束压力和低价格型市场约束压力与资本监管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监管 流动性监管 市场约束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Ⅲ》:银行业监管重点的变化与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尹继志 《金融发展研究》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巴塞尔协议Ⅲ》大幅度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水平,对资本进行了严格的定义,首次引入了资本留存缓冲,明确提出了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和四个方面的监测工具。资本监管新规的颁布和实施,将对欧美银行业带来资本筹集的压力。对我国银行业来说... 《巴塞尔协议Ⅲ》大幅度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水平,对资本进行了严格的定义,首次引入了资本留存缓冲,明确提出了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和四个方面的监测工具。资本监管新规的颁布和实施,将对欧美银行业带来资本筹集的压力。对我国银行业来说,防范和化解潜在的信贷风险,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资本留存缓冲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数字化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绅峰 蒋海 吴文洋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6,共11页
基于手工收集和文本挖掘方法建立的2011—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季度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数字化背景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首先... 基于手工收集和文本挖掘方法建立的2011—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季度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数字化背景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商业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其资本充足水平和流动性水平。其次,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而流动性水平则呈现较强的顺周期性特征,但两者均受到银行数字化水平的影响。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是有效的,但数字化转型会弱化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和流动性水平的监管效果。研究将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及深化、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本监管 流动性监管 周期性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监管、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鑫 陈珏津 马玥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60,共18页
如何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提升审慎监管有效性是当下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18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及其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 如何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提升审慎监管有效性是当下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18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及其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均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且资本监管与市场约束构成替代效应,流动性监管与市场约束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抑制银行风险的有效性表现在提高风险约束效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当银行盈利水平提升、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压力增强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二者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在大规模银行、全国性银行与高风险银行中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力度应根据现实需要相互协调,从而增强二者组合的风险约束效力,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监管 流动性监管 市场约束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环境、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雅洁 王伟涛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84,共10页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市场稳定。本文以我国5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第一,...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市场稳定。本文以我国5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宽松(从紧)的货币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承担更高(更低)的风险水平。第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第三,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且约束强度越大,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关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第二,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重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这一现象,强化逆周期引导,抑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信贷扩张冲动,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政策 资本监管 流动性监管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监管约束与上市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8,共6页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上市银行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购买董责险会显著地增加其风险承担水平,但如果政府加强对上市银...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上市银行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购买董责险会显著地增加其风险承担水平,但如果政府加强对上市银行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这种促进效应将减弱。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更为突出。结论表明,在法律体系与诉讼制度尚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董责险并没有激发更多的股东诉讼,反而使股东诉讼对管理层的监督惩罚效应下降,提高了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风险 资本监管 流动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与风险异质性研究——基于欧洲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智 何雅婷 曹国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51,共8页
由于欧洲各个国家在宏观环境、银行业结构、利率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对银行风险行为、异质性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长期低利率搭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逐渐降低的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针对银行在央行的储备存款实施负利率... 由于欧洲各个国家在宏观环境、银行业结构、利率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对银行风险行为、异质性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长期低利率搭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逐渐降低的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针对银行在央行的储备存款实施负利率政策。本文利用欧洲银行业的数据分析负利率、银行微观特征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欧元区银行的风险水平,而显著降低了瑞士银行的风险水平;从银行微观特征看,瑞典规模大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欧元区资本充足率高的、流动性水平低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而丹麦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水平高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上述结论证实了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但不同国家实施负利率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加强流动性监管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利率 风险行为 银行异质性 流动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Ⅲ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燕丽 刘玉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巴塞尔协议Ⅲ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在构成及理念上和贷款与核心存款比率(LTCD)类似。银行通过类似LTCD的指标管理自身流动性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监管的理念。通过构建局部调整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流动... 巴塞尔协议Ⅲ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在构成及理念上和贷款与核心存款比率(LTCD)类似。银行通过类似LTCD的指标管理自身流动性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监管的理念。通过构建局部调整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如何确定LTCD的目标比率,LTCD向目标比率的调整速度,以及LTCD的调整速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LTCD的调整速度与银行绩效呈倒U型关系,同样,NSFR的调整速度与银行绩效之间也呈倒U型关系。由此可知,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强制实施,对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流动性监管 贷款与核心存款比率 净稳定资金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