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利率、流动性盈余和常数边界分红策略的风险模型(英文)
1
作者 危佳钦 仇春涓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550,共16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考虑带有利率、流动性盈余和常数边界分红策略的风险模型.当保险人的盈余水平低于一个固定的值,盈余作为流动性资产、不能获取任何利息;当盈余达到某个较高的水平,盈余会以一个常值利息力赚取利息;当盈余达到一个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考虑带有利率、流动性盈余和常数边界分红策略的风险模型.当保险人的盈余水平低于一个固定的值,盈余作为流动性资产、不能获取任何利息;当盈余达到某个较高的水平,盈余会以一个常值利息力赚取利息;当盈余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超出这个水平的盈余作为红利派发给股东.我们得到了Gerber-Shiu函数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它的解.当理赔量分布为指数分布时,我们得到贴现率为零的Gerber-Shiu函数的精确解.我们还得到到破产时刻为止的累计贴现分红期望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这个量可以用来分析最优常数边界分红策略.在理赔量服从指数分布时,我们也得到了它的精确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数边界分红策略 复合泊松模型 流动性盈余 积分-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斯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1,共6页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大体区分为两个阶段,其直观表现在央行在金融市场中政策地位的变化上。在不同阶段,央行所使用的政策工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目的。研究回顾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转变历程以及不同阶段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及...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大体区分为两个阶段,其直观表现在央行在金融市场中政策地位的变化上。在不同阶段,央行所使用的政策工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目的。研究回顾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转变历程以及不同阶段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及目的,现阶段央行主要是通过各类主动性的工具来投放流动性,因此货币形成的外生性在逐步增强。这虽然强化了央行的政策约束力,但可能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有一定影响。央行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改革政策框架机制,探索更多为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以有效维持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预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框架转型 流动性盈余 流动性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