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综述——基于“流动性假说”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邹颖 《山东经济》 200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深层次因素。一个基本结论是:到一个更加发达的市场实现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但是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是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多方面因素会影响交叉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市 资本成本 流动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经理存在动态流动性偏好吗?——基于中国基金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浩 黄宇元 王斌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62,共12页
本文运用2007年1月~2014年6月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市场流动性指标、基金流动性偏好指标、基金的流量指标等探讨了基金经理是否存在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经理存在动态流动性偏好行为... 本文运用2007年1月~2014年6月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市场流动性指标、基金流动性偏好指标、基金的流量指标等探讨了基金经理是否存在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经理存在动态流动性偏好行为:基金经理预期市场流动性差时,会持有更多流动性好的股票,而减持流动性差的股票;而当预期市场流动性加剧变差时,基金会增加流动性资产的持有,而减少非流动性资产的持有;同时,中小盘基金与大盘基金的动态流动性偏好差异,中小盘型基金会显示出更强的流动性偏好,从而会提高股票配置中高流动性股票的配置。最后,本文还针对指数基金的实证检验,从反事实的角度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型基金 基金经理 流动性管理 动态流动性偏好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动态流动性管理研究:基于市场流动性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浩 黄宇元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基金的流动性管理行为受其流动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共同决定,而市场流动性能够预期基金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据此提出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假说,即当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市场流动性变差时,将主动持有流动性好的组合或增... 基金的流动性管理行为受其流动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共同决定,而市场流动性能够预期基金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据此提出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假说,即当基金经理预期未来市场流动性变差时,将主动持有流动性好的组合或增加持股流动性,以应对未来基金的大量和资产的流动性溢价反转,使用2007年1月至2014年7月之间的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基金的动态流动性偏好假说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存在基金经理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行为;且基金经理基于市场流动性的动态流动性偏好行为有助于改善其基金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型基金 流动性管理 动态流动性偏好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采用CGSS(2010、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畅 孙浩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8,共9页
利用CGSS(2010、2013)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以及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对我国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分析表明: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较高的相对收入评价都能显著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绝对收入水平与民众社会公... 利用CGSS(2010、2013)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以及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对我国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分析表明: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较高的相对收入评价都能显著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绝对收入水平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社会地位流动预期对中西部地区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相对收入越高认可的不公平程度越高,乐观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能明显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因此,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公平自由的竞争流动机制,使民众拥有均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进而维护和增进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地位流动预期 相对收入 绝对收入 社会公平认知 向上流动性预期假说 相对剥夺 结构决定论 局部比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质量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包文 赵春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消费升级 流动性约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决定了居民对再分配的需求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明德 陈福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7,共13页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居民再分配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穷人比富人更加支持再分配,但收入的边际效应很小,收入分配问题并不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自然解决。认为当前社会总体不公平的居民对再分配的诉求更高,且其边际作用最大。与...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居民再分配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穷人比富人更加支持再分配,但收入的边际效应很小,收入分配问题并不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自然解决。认为当前社会总体不公平的居民对再分配的诉求更高,且其边际作用最大。与同辈相比社会经济地位更低的人对再分配的需求更高。向下的流动性会增加人们对再分配的需求,这部分支持了"POUM"假说,并提醒我们应该警惕"流动性红利"减弱所导致的再分配需求上升。中国社会特殊的转型特征与再分配需求密切相关。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事业单位比党政机关的居民对收入调节的诉求更强烈。与新型都市社区的居民相比,其他类型社区的居民都更加支持均富的收入调节政策。此外,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需求 向上流动性假说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上市股价异常效应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B股证券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培堂 吴文锋 +1 位作者 吴冲锋 芮萌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9-513,共5页
实证检验了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并非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而与A、B股的市场分割、发行价格与原股票价格的差异、上市前后流动性的变化紧密联系。另外,A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主... 实证检验了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并非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而与A、B股的市场分割、发行价格与原股票价格的差异、上市前后流动性的变化紧密联系。另外,A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前,B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则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后。从股东构成、时间因素、散户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方面探讨了以上不对称反应模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上市 异常收益 过度反应 流动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