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天然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设计探讨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宏举 周晓红 王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由于水深和距离的影响,深水天然气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问题突出。本文以荔湾3-1深水气田天然气管道设计为例,利用OLGA动态模拟软件对深水天然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几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深水天然气管道设计中须要关注的问题以及相... 由于水深和距离的影响,深水天然气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问题突出。本文以荔湾3-1深水气田天然气管道设计为例,利用OLGA动态模拟软件对深水天然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几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深水天然气管道设计中须要关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今后深水天然气管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天然气管道 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深水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晏妮 王晓东 胡红梅 《天然气与石油》 2015年第6期20-24,9,共5页
当前海上油田的开发逐步向深水区扩展,对位于高压低温深水环境中的混输海底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几种类别的海底混输管道现状,针对各种复杂流型提出了相适应的压降求解方法;阐述了段塞流产生的危害及其预测和预防方法;多相流计... 当前海上油田的开发逐步向深水区扩展,对位于高压低温深水环境中的混输海底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几种类别的海底混输管道现状,针对各种复杂流型提出了相适应的压降求解方法;阐述了段塞流产生的危害及其预测和预防方法;多相流计量的精度因为其不均匀性而受到了影响,因此虚拟计量成为了主流发展对象。同时,低温环境可能导致生成天然气水合物而堵塞管道,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保证深水中设备和海底管道的流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流动安全保障 多相流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凝原油输送管道流动安全保障设计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鹏程 周晓红 +1 位作者 汪大林 路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2期52-55,共4页
在高凝原油输送管道的设计与运营管理中,流动安全保障问题尤为突出。以中海油国外某高凝原油管道设计为例,针对管道与转运站分属不同管理作业方的特殊模式,提出两种热输送设计方案。在加热、热水预热与置换方案中,经计算预热时预热水最... 在高凝原油输送管道的设计与运营管理中,流动安全保障问题尤为突出。以中海油国外某高凝原油管道设计为例,针对管道与转运站分属不同管理作业方的特殊模式,提出两种热输送设计方案。在加热、热水预热与置换方案中,经计算预热时预热水最佳温度为84℃,预热水流量越大越好,建议管道设计输量为6 359 m3/d,并对正、反向置换预热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在集肤效应电伴热方案中,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确定了管道保温层厚度取80 mm,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加热功率设置为2 534 k W,同时对集肤效应电伴热方案相对于加热、热水预热与置换方案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原油 原油输送管道 流动安全保障 集肤效应电伴热 停输再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保障技术对海上油气井井下安全阀下入深度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王松 邱森 +3 位作者 夏竹君 徐先亮 郭新军 王星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5期184-188,共5页
本文以实际油田开发方案为例,利用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选取高风险井流物组分,通过建模分析,模拟井筒内流体温度、压力、产量等关键参数,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和蜡沉积在井筒内形成的风险区域,量化井筒内结蜡量。对比仅考虑析蜡点确定安全阀下... 本文以实际油田开发方案为例,利用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选取高风险井流物组分,通过建模分析,模拟井筒内流体温度、压力、产量等关键参数,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和蜡沉积在井筒内形成的风险区域,量化井筒内结蜡量。对比仅考虑析蜡点确定安全阀下入深度的传统方法,本文通过规避天然气水合物和蜡沉积风险,设计井下安全阀下入深度,降低安全风险,为后续油气井井下安全阀下入深度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安全保障 天然气水合物 蜡沉积 井下安全 下入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管线蜡沉积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汉勇 宫敬 +1 位作者 于达 邓道明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6期5-11,共7页
含蜡原油在开采和管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会沉积在井壁和管壁上,减小了管道的有效流通截面,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会造成管道堵塞事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石油管线蜡沉积的试验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蜡沉积装置的工作原理、特... 含蜡原油在开采和管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会沉积在井壁和管壁上,减小了管道的有效流通截面,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会造成管道堵塞事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石油管线蜡沉积的试验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蜡沉积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含蜡原油 蜡沉积 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混输管道蜡沉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宇 吴海浩 宫敬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9期1-8,共8页
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取得的蜡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对多相流动蜡沉积机理、沉积层厚度测量方法、多相流蜡沉积试验和多相流动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 蜡沉积 多相流 流动安全保障 沉积机理 测量方法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开发中的海底管道管输工艺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宏举 周晓红 《石油规划设计》 2011年第4期30-33,共4页
随着区域开发方式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日益加深,在区域规划开发中,管输方案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论述了海上油田开发方式的3种演变:独立开发、依托开发、区域开发,以及不同开发方式的不同作用,从设计... 随着区域开发方式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日益加深,在区域规划开发中,管输方案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论述了海上油田开发方式的3种演变:独立开发、依托开发、区域开发,以及不同开发方式的不同作用,从设计基础确认、管输方案制定、管径选择和海底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开发方式中管输工艺设计应关注的问题,指出油气田区域开发中合理规划管网系统,设置完善的流动安全保障设施,使区域内管道输送方案合理、安全、节能、经济,对区域开发中的海底管道管输工艺设计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区域开发 海底管道 管输工艺 独立开发 依托开发 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气井产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尚飞 洪炳沅 +4 位作者 史博会 吴海浩 康琦 王智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3期413-421,共9页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向海洋发展,水下油气生产工艺也随之诞生,传统的技术手段面临诸多新的问题。虚拟计量系统已经逐步在国内外的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开始应用。该技术利用油气田的常规基础工艺参数以及从生产控制系统获取的实时仪表数据...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向海洋发展,水下油气生产工艺也随之诞生,传统的技术手段面临诸多新的问题。虚拟计量系统已经逐步在国内外的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开始应用。该技术利用油气田的常规基础工艺参数以及从生产控制系统获取的实时仪表数据,通过多种模型实时计算出单井油气水各相的流量。本文主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在虚拟计量方面的应用。由于目前常用的井筒模型不能适应产量的瞬时变化,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产量,本文引入具有高度非线性预测能力的误差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人工调试后的井筒模型结果作为数据样本库,模拟各种影响因素与天然气井产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天然气井产量计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场物理流量计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33%,超过80%的数据点相对误差处于±5%内,预测精度较高。综合分析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且该模型结构简单,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计算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油气生产工艺 虚拟计量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天然气—凝析液管道 深海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流花深水油田群开发工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春升 陈国龙 +1 位作者 石云 平朝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南海流花16-2/20-2/21-2油田群是中国海油目前在开发的最深水油田群,所在环境条件恶劣、井数多、原油析蜡点高、伴生气量大、井温高,面临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FPSO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复杂等诸多技术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油田群开发工... 南海流花16-2/20-2/21-2油田群是中国海油目前在开发的最深水油田群,所在环境条件恶劣、井数多、原油析蜡点高、伴生气量大、井温高,面临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FPSO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复杂等诸多技术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油田群开发工程方案及为解决相关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水下生产系统复杂管汇、长距离回接管输及流动安全保障、水下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庞大复杂的FPSO及系泊系统优化设计、海底不保温钢管高温屈曲、复杂动态管缆悬挂及干涉碰撞分析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其相关成果可为南海深水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流花油田群 复杂管汇 长距离回接管输及流动安全保障 电潜泵远距离驱动 FPSO及系泊系统 高温屈曲 干涉碰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工程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清平 孙钦 +8 位作者 程兵 刘国锋 姚海元 王军 刘永飞 秦蕊 崔月红 田佳 余晓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8,共9页
陵水17-2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陆坡区,其水下生产系统设计面临大高差、大跨距、海底低温等带来的井位分散、远距离油气水多相混输系统中水合物防控、液塞控制、水下远程通信和供电以及安全运行等挑战。本文通过对7口探井转开发井的可... 陵水17-2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陆坡区,其水下生产系统设计面临大高差、大跨距、海底低温等带来的井位分散、远距离油气水多相混输系统中水合物防控、液塞控制、水下远程通信和供电以及安全运行等挑战。本文通过对7口探井转开发井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气田的井位布置方案,并确定了水下4井式从式双管管汇的水下生产系统应用模式;开展了从油藏-井筒-水下井口-海管的流动安全保障分析,确定了海管及立管的最大气速,使海管及立管的内径比常规设计小了一个等级,并基于不同抑制剂浓度下水合物生产相平衡曲线,制定了水合物的防控策略;通过对深水远程通信及供电分析,论证了采用电力载波通信和常规低压交流供电方式的可行性;针对深水长距离回接立管中存在较多可燃物可能导致事故升级的问题,提出了将水下隔离阀位置设置在平台浮箱上,降低了事故风险及工程投资;此外还探索了应对气田开发后期井口产水量高问题的水下气液分离与增压技术。本文相关成果为陵水17-2气田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推动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工程应用和技术的深入研究、助力中国深水油气田自主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 井位布置 流动安全保障 水合物防控策略 水下通信与供电 水下气液分离与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气井测试期间动态水合物风险评估——以某深水探井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坤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0期66-68,共3页
本文以某深水探井为例,应用流动安全保障技术,对整个测试作业流程进行动态的水合物风险评估:在清井返排和放喷求产等不同工况下,分析作业期间从井底至测试平台的管柱内的水合物风险,划定水合物风险区域,量化区域内水合物风险的大小变化... 本文以某深水探井为例,应用流动安全保障技术,对整个测试作业流程进行动态的水合物风险评估:在清井返排和放喷求产等不同工况下,分析作业期间从井底至测试平台的管柱内的水合物风险,划定水合物风险区域,量化区域内水合物风险的大小变化,给出各自工况下的水合物抑制剂需求及注入点建议,制定相应的水合物管理方案,并推荐最小测试产量范围。基于瞬态分析,提出了更加精确、完善的深水气井测试期间的动态水合物风险评估方法,覆盖了测试作业的全流程,可使作业者对水合物风险点把控更加具体,对水合物防治指导更加精确,满足越来越严苛的HSSE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井 测试 流动安全保障 水合物 瞬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水下采油树温度场模拟分析与保温设计
12
作者 姬煜晨 王名春 +4 位作者 张海龙 王彬 杜孝友 张会增 仝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3-191,共9页
水下采油树在关井工况下,由于内部采出液流动区域温度降低可能导致水合物生成和原油结蜡现象发生,进而严重影响后续生产的进行,因此需要准确预测水下采油树在关井后的瞬态温度场,从而确定保温层厚度和具体施工工艺。首先利用OLGA软件确... 水下采油树在关井工况下,由于内部采出液流动区域温度降低可能导致水合物生成和原油结蜡现象发生,进而严重影响后续生产的进行,因此需要准确预测水下采油树在关井后的瞬态温度场,从而确定保温层厚度和具体施工工艺。首先利用OLGA软件确定出了水下采油树入口流体的边界条件,然后再利用有限元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相结合,模拟分析渤海某油田水下卧式采油树在正常运行工况和非计划关井工况时固体结构和内部流道内流体的温度场,并利用已投产的采油树实际设计数据验证了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不同保温层厚度对关井冷却时间的影响。依据模拟分析结果,结合实际现场工况,提出了保温材料选型、保温层厚度和位置设计以及施工检验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和原则。研究结果为国产化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传热 保温 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稠油输送工艺研究
13
作者 李鹏程 陈宏举 +1 位作者 周良胜 李根 《石油工程建设》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旅大5-2北油田是我国首个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因超稠油黏度特别大,输送难度大,不能采用常规的输送工艺。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黏工艺特点基础上,基于海上开发的实际条件和可依托资源,开展直接加热外输和掺水加热外输两... 旅大5-2北油田是我国首个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因超稠油黏度特别大,输送难度大,不能采用常规的输送工艺。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黏工艺特点基础上,基于海上开发的实际条件和可依托资源,开展直接加热外输和掺水加热外输两种输送技术方案比选,最终推荐采用掺水输送与加热输送相结合的降黏输送工艺,建议油品掺水至含水率65%,外输温度加热至54℃。并对管道初始启动和停输再启动提出流动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海上超稠油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降黏 掺水 直接加热 流动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海管通球作业段塞工况处置方案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志前 杨勇 吴二亮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南海某平台采用2条70多公里长输海管集采深水天然气,基于水下流动性安全保障,需要定期对深水海管进行通球作业。针对通球期间面临的强烈段塞、流程波动、气荒等难题,通过深入研究工艺设计,对清管球登平台前复杂工况处置方案进行优化,创... 南海某平台采用2条70多公里长输海管集采深水天然气,基于水下流动性安全保障,需要定期对深水海管进行通球作业。针对通球期间面临的强烈段塞、流程波动、气荒等难题,通过深入研究工艺设计,对清管球登平台前复杂工况处置方案进行优化,创新提出“双海管气液分输”的处置方案,简化了工艺控制,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海管 水下流动安全保障 通球 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