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螺旋管蒸汽发生器设计和热工水力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孝 张震 +2 位作者 杨星团 姜胜耀 屠基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61-2366,共6页
近年来,国际上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发展飞速,我国也正在加速研制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本文针对15 MW的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设计一种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共12个蒸汽发生器组件均匀分布在反应堆堆芯围板外侧和压力容器内侧壁... 近年来,国际上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发展飞速,我国也正在加速研制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本文针对15 MW的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设计一种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共12个蒸汽发生器组件均匀分布在反应堆堆芯围板外侧和压力容器内侧壁的环形空间中,每个组件含5层、25根螺旋管,整个蒸汽发生器共300根螺旋管。给出了蒸汽发生器的具体参数,分析了蒸汽发生器组件中换热系数、温度、温差和热流密度等沿管长的变化,并给出了螺旋管内流体的动力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模块式反应堆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设计 流动和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单井与含水层的原水交换 被引量:8
2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1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3-748,共6页
建立了循环单井地下水流动和换热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原水交换比和原水交换负荷比定量描述了循环单井的原水交换现象。对于典型算例,循环单井的原水交换比为29.6%,原水交换负荷比为23.4%,且基... 建立了循环单井地下水流动和换热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原水交换比和原水交换负荷比定量描述了循环单井的原水交换现象。对于典型算例,循环单井的原水交换比为29.6%,原水交换负荷比为23.4%,且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原水交换的存在,使得循环单井的热交换效率大大高于土壤源热泵闭式地下换热器,承担负荷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单井 含水层 水交换 负荷比 土壤源热泵 随时间变化 热交换效率 流动和换热 地下换热 现场试验 数学模型 模拟验证 定量描述 正确性 地下水 现象 数值 能力 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