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时空边界重塑:流动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宛璐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139,共10页
流动博物馆是一种博物馆新业态,是数字时代知识生成和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对于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整合区域文博资源,应对当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流动博物馆实践,提炼流动博物馆... 流动博物馆是一种博物馆新业态,是数字时代知识生成和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对于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整合区域文博资源,应对当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流动博物馆实践,提炼流动博物馆的内涵和价值,分析流动博物馆在我国发展的制约要素,从文博资源整合模式、运营管理机制、展教内容组织模式和数字技术应用角度分别提出流动博物馆创新发展路径,为推进博物馆创新活力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流动展览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博物馆运营模式探析——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胡锐韬 《中国博物馆》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当前学界对流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实际上,国内许多博物馆已先后开始这方面的实践。2016年9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四川正式设立,首届专委会近三十家成员单位中,内设机构正式名称有"流动博... 当前学界对流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但实际上,国内许多博物馆已先后开始这方面的实践。2016年9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四川正式设立,首届专委会近三十家成员单位中,内设机构正式名称有"流动博物馆"的有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的"四川流动博物馆"。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探析流动博物馆这一国内博物馆新组织形式的运行机理,对该文化惠民模式的普及和应用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 创新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基层 服务大众——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衡 何东蕾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教育作为博物馆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之一,更应具有文...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教育作为博物馆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之一,更应具有文化普及型与文明自觉性。博物馆是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2010年2月,"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作为四川博物院拓展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应运而生。2012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评选终评结果。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凭借特色鲜明的做法,荣获"201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社区文化促进奖"。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经过2年多的社会教育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博物馆 “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案例
4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5-55,共1页
黑龙江省博物馆于2010年成立了“黑龙江省文博志愿者基地”,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逐年增多,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黑龙江省博物馆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博物馆教育,一直把教育工作当成己任,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举办各类社会活动、科普展览创造... 黑龙江省博物馆于2010年成立了“黑龙江省文博志愿者基地”,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逐年增多,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黑龙江省博物馆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博物馆教育,一直把教育工作当成己任,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举办各类社会活动、科普展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项活动中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黑龙江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是最受广大群众们好评及志愿者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资源 志愿服务活动 科普展览 流动博物馆 志愿者 黑龙江省博物馆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市博物馆 “文化服务零距离”哈密“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案例
5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6-136,共1页
一、项目情况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全市各族群众享受博物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自2015年以来,哈密“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志愿送展服务7年,已走进哈密市一区两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军警(营)、工厂、矿山等这些“神经末梢... 一、项目情况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全市各族群众享受博物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自2015年以来,哈密“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志愿送展服务7年,已走进哈密市一区两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军警(营)、工厂、矿山等这些“神经末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哈密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哈密“流动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累计志愿者70人,义务服务2473小时,直接服务观众6万余人次。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既有基层干部、个体劳动者,也有普通的家庭妇女、中小学生等,在全市形成了多层面、广参与的志愿者队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个体劳动者 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队伍 零距离 流动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历史博物馆 “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案例
6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5-125,共1页
一、项目背景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一直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2012年,陕历博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指示,特别推出陕历博“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二、组... 一、项目背景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一直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2012年,陕历博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指示,特别推出陕历博“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二、组织实施“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志愿服务范畴,突破博物馆固定的空间展示模式,运用志愿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文物展板、文物复仿制品、数字课堂、互动体验、文化演出、现场讲解等形式,走进陕西省内、省外众多地区开展活动。项目启动11年来,活动总行程超过9000公里,受众超过6万人,送展览上百场,开展130多期历史文化讲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工作 陕西历史博物馆 志愿服务项目 十七届六中全会 数字课堂 流动博物馆 服务范畴 知识和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博物馆:旅游民俗表演与文化景观的再生产--以贵州丹寨万达小镇“非遗”展演活动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多元主体通过民俗表演参与到民俗旅游中,构筑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贵州丹寨万达小镇的“非遗”表演以多元主体的“嵌入”与“互动”实现文化景观的再生产,形成以旅游小镇为社区在地化保护的“流动的博物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流... 多元主体通过民俗表演参与到民俗旅游中,构筑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贵州丹寨万达小镇的“非遗”表演以多元主体的“嵌入”与“互动”实现文化景观的再生产,形成以旅游小镇为社区在地化保护的“流动的博物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流动的博物馆”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博物馆式的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再生产 流动博物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