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6致密油空气泡沫驱注入有效性地质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洪 张新春 +2 位作者 杨兴利 张建成 李相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3,共9页
空气泡沫驱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研究影响空气泡沫驱受效性的地质因素,为空气泡沫驱注入井位选择和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提出沉积相控制体系和物性控制体系两个地质因素,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两个体系对空气泡沫驱受效性的控... 空气泡沫驱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研究影响空气泡沫驱受效性的地质因素,为空气泡沫驱注入井位选择和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提出沉积相控制体系和物性控制体系两个地质因素,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两个体系对空气泡沫驱受效性的控制作用,然后选取A油田长6致密油8100井组,利用测井曲线划分该井组的河道控制体系,并进一步利用砂体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数据及计算的流动带指数划分不同井间的流动单元系统,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8100井组8100-3井注泡沫受效原因、8100井不受效原因,并用动态生产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沉积相控制体系和物性控制体系对空气泡沫驱受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若注入井和生产井的河道控制体系和流动单元系统对应,则可以完全受效;若注入井和生产井完全属于不同的河道控制体系,则多不受效;若注入井和生产井属于同一河道控制体系,但流动单元系统部分连通或不连通,则可造成部分受效或完全不受效。生产时尽量选择在主河道主流动单元中心部位选择注入井;对于河道边缘井组,可以通过角井转注方式将不规则反9点注采井网转成反5点井网;在顺河道方向加大井距,垂直于河道方向,尤其在河道及流动单元边缘部位减少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空气泡沫驱 地质因素 沉积相 河道控制体系 流动单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