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下用微分求积法求弹性板上的动水压力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立翔 郭亚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773,共7页
采用微分求积法(DQ)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FSI)框架下求解原变量形式的Navier-Stokes(N-S)方程和板的弯曲振动方程,获取作用在弹性板上的动水压力场。分析对象是4块矩形板组成的箱型流道,其中两块为弹性薄板,另外两块为刚性板。为比较FS... 采用微分求积法(DQ)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FSI)框架下求解原变量形式的Navier-Stokes(N-S)方程和板的弯曲振动方程,获取作用在弹性板上的动水压力场。分析对象是4块矩形板组成的箱型流道,其中两块为弹性薄板,另外两块为刚性板。为比较FSI对动水压力场的影响,数值结果给出了1.5 m×0.5 m×0.2 m流道、来流雷诺数分别为7 000和10 000、相应DQ网格为25×25×25和29×29×29考虑FSI与否的压力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考虑FSI的DQ法数值求解原变量形式N-S方程和弹性板振动方程,获取弹性板上的动水压力场是可行的,FSI效应对动水压力场的影响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动水压力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微分求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迟福东 王进廷 +1 位作者 金峰 汪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65-3770,共6页
针对振动台试验中无限地基难以模拟和数值分析中流-固耦合作用难以计算两个难题,将最近发展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法引入土-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以一个渡槽结构为例,其中渡槽-水体作为物理子结构,采用振动台进行物理试验,... 针对振动台试验中无限地基难以模拟和数值分析中流-固耦合作用难以计算两个难题,将最近发展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法引入土-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以一个渡槽结构为例,其中渡槽-水体作为物理子结构,采用振动台进行物理试验,而无限地基作为数值子结构,采用集总参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两个子结构之间实时交换数据,联合评估整个耦合体系的动力响应。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对不同特性地基土进行的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软土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结构反应幅值明显减小,周期延长;随着地基土变硬,SSI效应逐渐变弱,结构反应最终收敛至刚性地基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 实时耦联动力试验 渡槽结构 集总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变窄和流-固结构相互作用对非Newton脉动流的影响--一个真实的腹部主动脉和肾动脉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Z·摩塔扎维尼亚 A·扎尔 +2 位作者 A·麦迪查德 海治(译) 张禄坤(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研究肾动脉狭窄(RAS)对血液流动和血管壁的影响.根据CT扫描图像,重建腹部主动脉和肾动脉的解剖模型,通过模型的脉动流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中考虑了流体-固体结构的相互作用(FSI).研究RAS对血管壁剪切应力和位移的影响,RAS使得肾动脉中... 研究肾动脉狭窄(RAS)对血液流动和血管壁的影响.根据CT扫描图像,重建腹部主动脉和肾动脉的解剖模型,通过模型的脉动流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中考虑了流体-固体结构的相互作用(FSI).研究RAS对血管壁剪切应力和位移的影响,RAS使得肾动脉中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缩素系统可能被激活,从而导致严重的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脉动 流体-固体结构相互作用 非Newton流体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吕珉昌 李新坡 +3 位作者 谢艳芳 孙玉莲 雷小芹 李秀珍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崩塌滑坡启动后在坡面加速运动形成高速颗粒流,对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与构筑物造成冲击损伤,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崩滑颗粒流对结构的冲击过程包含颗粒的直接撞击以及死区形成之后的间接冲击,颗粒的粒径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为... 崩塌滑坡启动后在坡面加速运动形成高速颗粒流,对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与构筑物造成冲击损伤,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崩滑颗粒流对结构的冲击过程包含颗粒的直接撞击以及死区形成之后的间接冲击,颗粒的粒径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为更深入了解颗粒流冲击作用机制,把崩滑颗粒流简化为粗细双粒径混合颗粒材料,采用碎石和砂土进行配比,制作不同粗细颗粒含量的混合材料,利用斜槽试验研究其运动堆积特性和冲击作用。试验发现粗颗粒材料具有更强的运动性,同时对结构造成的冲击力也大,粗颗粒对结构的直接撞击可产生数倍稳态冲击力的脉冲力。理论模型对颗粒流冲击力的计算结果与稳态阶段时的试验值接近,但明显低于初始阶段的脉冲峰值,主要原因是理论模型没有考虑大颗粒的直接撞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崩滑灾害 冲击力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对湍流近尾迹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明侯 Zhou Y. +1 位作者 陈义良 So R.M.C.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研究了圆柱绕流中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侧重结构振动对湍流尾迹的影响。用激光测振仪测量圆柱在升力方向的位移;用热线和LDA(二维)测量湍流的近尾迹。通过变化自由流的速度和圆柱体直径(特征尺寸)来变化雷诺数。用两个振动特... 研究了圆柱绕流中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侧重结构振动对湍流尾迹的影响。用激光测振仪测量圆柱在升力方向的位移;用热线和LDA(二维)测量湍流的近尾迹。通过变化自由流的速度和圆柱体直径(特征尺寸)来变化雷诺数。用两个振动特性不同的(一个相对刚性,一个相对弹性)圆柱来产生尾迹,研究固体结构振动对湍流近尾迹的平均速度场和湍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自由振动对湍流近尾这场影响明显,该影响随雷诺数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诱发振动 湍流 尾迹结构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弹性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刚义 夏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1,88,共6页
研究了平面阶跃冲击波作用下沉浸无限长复合材料圆柱壳的瞬态响应。首先推导基于Flugge薄壳理论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运动方程,然后采用反射尾流虚源法建立流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平面冲击波作用下无限长复合... 研究了平面阶跃冲击波作用下沉浸无限长复合材料圆柱壳的瞬态响应。首先推导基于Flugge薄壳理论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运动方程,然后采用反射尾流虚源法建立流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平面冲击波作用下无限长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运动微分方程。详细考察了复合材料纤维方向和壳的半径对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无因次中面应变、第0阶模态径向位移和第1阶模态径向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水下冲击 反射尾流虚源法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悬浮隧道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展望
7
作者 Marcel‘t Hart Arianna Minoretti 李英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2,I0025-I0032,共16页
阐述了水下悬浮隧道(又称水下悬浮管桥)的概念;探讨了悬浮隧道结构的4种支撑形式,即岸锚式、桥墩支撑式、浮筒固定式和锚索固定式,并对4种支撑形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对悬浮隧道的跨海形式及主隧道结构断面形式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多管系... 阐述了水下悬浮隧道(又称水下悬浮管桥)的概念;探讨了悬浮隧道结构的4种支撑形式,即岸锚式、桥墩支撑式、浮筒固定式和锚索固定式,并对4种支撑形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对悬浮隧道的跨海形式及主隧道结构断面形式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多管系统+横通道连通形式在火灾及事故发生时的安全性。介绍了国际上悬浮隧道的相关标准:国际结构混凝土联合会(fib)在2020年发布了《水下悬浮管桥(SFTB)设计指南》(fib公告第96号),旨在为技术界提供水下悬浮管桥方案设计指南;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在2023年发布了《水下悬浮隧道(SFT)业主指南》,旨在向基础设施业主说明,水下悬浮隧道相比传统隧道的适用性;另外,挪威国家标准已率先将悬浮隧道结构纳入国家桥梁手册(2020)。梳理了悬浮隧道已有的理论研究,介绍了目前水下悬浮隧道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比如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和冲击等。分析了水下悬浮隧道的优势,不仅能够减小主要的海洋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而且可以降低隧道和相连结构的坡度,缩短穿越距离,保护海底地形以及减少对周围区域的噪声影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减少气候影响带来的机遇,悬浮隧道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悬浮隧道 水下悬浮管桥 指南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荷载 冲击 支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碰撞动力学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04
8
作者 王自力 顾永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分析显式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 ,探讨了船舶动力学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 ,并对碰撞过程中船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获得并讨论了碰撞力、能量吸收和损伤变形的时序结果 ,所得结论具有一般性。碰撞仿真分析中 ,被撞... 在分析显式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 ,探讨了船舶动力学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 ,并对碰撞过程中船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获得并讨论了碰撞力、能量吸收和损伤变形的时序结果 ,所得结论具有一般性。碰撞仿真分析中 ,被撞船的舷侧受撞区域和撞击船的首部区域作为可变形结构处理 ,而其余区域则视为刚体。被撞船周围的水划分成Euler有限体积网格 ,船体结构则划分成Lagrange有限元网格 ,并采用耦合技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 数值仿真 结构耐撞性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成刚 李伟华 +1 位作者 王进廷 李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在笔者已建立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分析任意形状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 单相弹性固体介质 理想流体介质耦联的复杂系统的动力响应的显式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方程列式具有解耦特征 ,不... 在笔者已建立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分析任意形状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 单相弹性固体介质 理想流体介质耦联的复杂系统的动力响应的显式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方程列式具有解耦特征 ,不需求解联立方程组 ,因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了考虑库水、坝、淤泥层和基岩这一复杂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斜坝面的地震响应 ,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显式有限元法 动力响应分析 场地动力响应 -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circulation valv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齐平 舒红宇 +2 位作者 方文强 何联格 杨茂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648-654,共7页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The fluid mesh distor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EL language, and the fluid struc^tre interaction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NSYS CFX software and was analyzed by dynamic mesh technique. The local sensitive computational area was meshed by prismatic grid, which could reduce the negative volume problem during the simulation. The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usoidal inlet velocity loads. Flow characteristic and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were obtaine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circulation value were obtained, and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f circulation valve wa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conformity of the final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um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irculation val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