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置纳米流体阻尼器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耗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孟庆旭 苏雷 +3 位作者 黄俊超 郑烨炜 陈炜昀 凌贤长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沉管隧道接头刚度相对较小,在地震作用下极易产生大变形,对沉管隧道的安全造成威胁。过去研究表明:在管节接头布置减震耗能装置可以降低隧道接头的动力响应,减轻隧道震害。鉴于此,为探索设置纳米流体阻尼器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耗能特性... 沉管隧道接头刚度相对较小,在地震作用下极易产生大变形,对沉管隧道的安全造成威胁。过去研究表明:在管节接头布置减震耗能装置可以降低隧道接头的动力响应,减轻隧道震害。鉴于此,为探索设置纳米流体阻尼器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耗能特性,首先,采用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材料的新型阻尼器,将其设置在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然后,基于开源有限元数值计算平台Open Sees,通过定义节点代表管节接头两端的刚端头,通过定义连接两侧节点的非线性弹簧模拟GINA止水带和剪力键,从而建立管节接头三维简化力学模型,表明该接头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管节接头的受力特点;最后,针对设置与不设置纳米流体阻尼器2种工况对比管节接头耗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等效弹簧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各部分的非线性特性;2)与不设置阻尼器相比,设置纳米流体阻尼器后,沉管隧道管节接头耗能明显增大,垂直/水平剪力键承载力显著提高,轴向刚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节接头 纳米流体阻尼器 耗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控振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国华 李爱群 +1 位作者 程文瀼 叶正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对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构造及阻尼孔的阻尼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与速度的关系式 ,并对某一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 5层框架进行了控振分析 。
关键词 粘滞流体阻尼器 阻尼 模型 减振机制 振动控制 工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减振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3
3
作者 叶正强 李爱群 徐幼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6-473,共8页
介绍了结构控制和消能减振技术的减振机理和减振设计方法 ,对不同结构构造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原理进行了研究 ,研制出了一种性能稳定的双出杆型工程结构减振粘滞流体阻尼器 .研究表明 ,研制的粘滞流体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 介绍了结构控制和消能减振技术的减振机理和减振设计方法 ,对不同结构构造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原理进行了研究 ,研制出了一种性能稳定的双出杆型工程结构减振粘滞流体阻尼器 .研究表明 ,研制的粘滞流体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阻尼器的阻尼力与活塞的运动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对一栋顶部设置有钢塔的高层建筑实施了减振控制 ,计算结果表明 ,流体阻尼器可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强震和大风下的振动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结构控制 消能减振 粘滞流体阻尼器 动力性能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的Maxwell模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宏平 翁顺 陈晓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最小这两个控制目标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该优化参数仅与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有关,也讨论了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最后,运用具有不同相对参数的三类相邻结构在El Centro 1940 NS地震波作用下时域响应的数值结果说明了这种被动优化流体阻尼器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两相邻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优化控制 流体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滞流体阻尼器对电视塔的风振响应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强 李爱群 +2 位作者 贾洪 何建平 王建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8-1022,共5页
以合肥电视塔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耸电视塔在强风作用下风振响应的振动控制.按照随机振动理论,仿真得到了作用在电视塔上的19维互相关的人造脉动风压时程样本曲线,并利用时程样本进行了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分析;建立了一... 以合肥电视塔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耸电视塔在强风作用下风振响应的振动控制.按照随机振动理论,仿真得到了作用在电视塔上的19维互相关的人造脉动风压时程样本曲线,并利用时程样本进行了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分析;建立了一种双模型的动力分析方法.对安置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合肥电视塔进行了控制分析;以上塔楼的风振响应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峰值超过了规范的容许值,设置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后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均有明显的减小,阻尼器消耗了大量的结构能量,采用最优阻尼参数使上塔楼加速度峰值响应下降了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结构 风振响应 粘滞流体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框架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少伟 韩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尝试在不规则框架结构中应用阻尼器,并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权系数布置法和逐层逼近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优化布置,并提出结构整体反应量的两个评价指标,对各层均匀布置、权系数优化布置和逐层逼近优化... 本文尝试在不规则框架结构中应用阻尼器,并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权系数布置法和逐层逼近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优化布置,并提出结构整体反应量的两个评价指标,对各层均匀布置、权系数优化布置和逐层逼近优化布置的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粘滞流体阻尼器优化布置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逐层逼近法略优于权系数布置法,且两种方法均优于各层均布法,但权系数布置法较逐层逼近法计算简单,耗时短且控制效果接近,所以对实际工程来说,权系数布置法更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框架结构 粘滞流体阻尼器 权系数布置法 逐层逼近法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桥梁支座抗震加固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凤华 刘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针对桥梁固定支座剪断后地震位移无法控制的问题,提出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FVD)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以某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动力分析方法对FVD的加固方式与参数选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支座有可能在桥墩出现塑性铰之前... 针对桥梁固定支座剪断后地震位移无法控制的问题,提出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FVD)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以某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动力分析方法对FVD的加固方式与参数选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支座有可能在桥墩出现塑性铰之前发生破坏;分散设置FVD可更有效地控制支座地震位移,且对桥墩的地震内力影响不大,可作为桥梁支座剪断后的抗震加固方法;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是FVD的主要参数,应从抗震加固性能与工程造价两方面进行比选,在满足支座位移与桥墩内力可控的前提下,应选择阻尼系数较小、速度指数较大的FVD进行抗震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抗震性能 固定支座 黏滞流体阻尼器 阻尼系数 速度指数 抗震加固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合肥电视塔粘滞流体阻尼器减震的优化参数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志强 李爱群 +2 位作者 何建平 王建磊 徐幼麟 《工程抗震》 2004年第2期39-45,共7页
本文以合肥电视塔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耸电视塔在强震作用下地震响应的振动控制。分别进行了电视塔在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合成的合肥波作用下,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对合肥电视塔地震响应的控制分析,并对阻尼器的参... 本文以合肥电视塔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对高耸电视塔在强震作用下地震响应的振动控制。分别进行了电视塔在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合成的合肥波作用下,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对合肥电视塔地震响应的控制分析,并对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可以明显减小电视塔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结构 地震响应 粘滞流体阻尼器 振动控制 电视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流体阻尼器的网结构隔振器隔振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林 焦素娟 +1 位作者 黄修长 张志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70-174,共5页
微振动是影响高精度航天器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一种并联波纹管式流体阻尼器的网结构隔振器对航天器舱内设备引起的微振动进行隔离。运用子结构综合法建立垂直于网面方向的动力学方程,获得网面任意一点的动力学响应。实验结果... 微振动是影响高精度航天器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一种并联波纹管式流体阻尼器的网结构隔振器对航天器舱内设备引起的微振动进行隔离。运用子结构综合法建立垂直于网面方向的动力学方程,获得网面任意一点的动力学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30 Hz^250 Hz内振动衰减最大值虽然可达40 d B。但是网隔振器的阻尼较小,导致共振峰值较大。并联阻尼器后的网结构隔振器可使共振峰值明显削减,同时,30 Hz^250 Hz内振动最大衰减值保持3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微振动 网结构隔振 波纹管式流体阻尼器 隔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ngham模型的磁流体阻尼器阻尼力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庆良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3期46-48,52,共4页
介绍了磁流体阻尼器的工作特点,归纳了阻尼力构建使用的不同模型,给出了研究使用磁流体阻尼器的结构示意,指出了阻尼力求解的要点。基于Bingham模型,将磁流体阻尼通道展开为平行平板后,推导了流动模式和剪切模式的磁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 介绍了磁流体阻尼器的工作特点,归纳了阻尼力构建使用的不同模型,给出了研究使用磁流体阻尼器的结构示意,指出了阻尼力求解的要点。基于Bingham模型,将磁流体阻尼通道展开为平行平板后,推导了流动模式和剪切模式的磁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公式,构建了相应的阻尼力模型,比较了输入电流差异对阻尼力的影响,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阻尼器 Bingham模型 流动模式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有空气的孔隙式粘滞流体阻尼器模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小伟 吴天行 王誉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孔隙式粘滞流体阻尼器除了阻尼力外还有附加刚度特性。在混有空气的情况下,流体阻尼器效能会发生改变,对附加刚度有显著影响。为了研究并预测混有空气的流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从混有空气的流体非线性阻尼力和非线性弹性力串联模型出发,... 孔隙式粘滞流体阻尼器除了阻尼力外还有附加刚度特性。在混有空气的情况下,流体阻尼器效能会发生改变,对附加刚度有显著影响。为了研究并预测混有空气的流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从混有空气的流体非线性阻尼力和非线性弹性力串联模型出发,通过分析计算非线性阻尼器的等效线性阻尼和弹性,建立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的流体阻尼器线性并联模型,分析了混有空气的流体阻尼器在不同频率和位移工况下效能和附加刚度的变化。通过对孔隙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和等效线性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流体阻尼器 阻尼系数 刚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黏滞流体阻尼器性能仿真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勇 郭有松 洪明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4-169,206,共7页
[目的]研究黏滞流体阻尼器工作时的内部流场分布规律、开孔半径、开孔长度、开孔个数以及活塞直径对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影响的敏感度。[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得到参数设计方案,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仿真计算,以得到流场分布规律及各方案... [目的]研究黏滞流体阻尼器工作时的内部流场分布规律、开孔半径、开孔长度、开孔个数以及活塞直径对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影响的敏感度。[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得到参数设计方案,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仿真计算,以得到流场分布规律及各方案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并计算各结构参数对两者的影响程度。[结果]计算结果表明,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内部流场分布基本符合平行平板、圆管内的定常层流运动分布规律。各结构参数对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开孔半径>活塞直径>开孔个数>开孔长度;开孔半径>开孔个数>开孔长度>活塞直径。[结论]采用正交设计并结合FLUENT流场仿真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方案的数量,可以节约试验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流体阻尼器 正交设计 FLUENT流场仿真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微型黏滞流体阻尼器理论与试验研究
13
作者 蔡婷 张洵安 +1 位作者 连业达 王军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研制一种微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提供可以调节的阻尼力。通过不同位移幅值、不同频率以及不同循环的加载试验,研究了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参数和工作性能。同时,推导出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可... 研制一种微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提供可以调节的阻尼力。通过不同位移幅值、不同频率以及不同循环的加载试验,研究了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参数和工作性能。同时,推导出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性和抗低周疲劳性能,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近,表明文中提出的阻尼器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可调式黏滞流体阻尼器 耗能参数 工作性能 加载试验 阻尼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泡沫金属阻尼器减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明章 焦映厚 +2 位作者 涂奉臣 陈照波 阚利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9,321,共4页
基于磁流体的性质随磁场强度变化及泡沫金属孔隙微小、均匀等特点,将磁流体与泡沫金属两种材料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流体阻尼器.建立了新型磁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减振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磁流体阻尼器的减振性... 基于磁流体的性质随磁场强度变化及泡沫金属孔隙微小、均匀等特点,将磁流体与泡沫金属两种材料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流体阻尼器.建立了新型磁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减振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磁流体阻尼器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线性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新型磁流体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和减振特性;在一定参数范围内,该磁流体阻尼器能满足振动系统对不同阻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阻尼器 泡沫金属 非线性模型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位移放大机制的流体黏滞阻尼器性能及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建平 靳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2,共8页
为了解决结构层间位移过小对阻尼器性能发挥的影响,依据机械原理,应用齿轮机构,提出了1种新型具位移放大机制的流体黏滞阻尼器,然后根据幂律流体的本构关系,推导了阻尼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耗能减震能力,结果表明该阻尼器耗能能力可放大... 为了解决结构层间位移过小对阻尼器性能发挥的影响,依据机械原理,应用齿轮机构,提出了1种新型具位移放大机制的流体黏滞阻尼器,然后根据幂律流体的本构关系,推导了阻尼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耗能减震能力,结果表明该阻尼器耗能能力可放大λ^(1.2)~λ~2倍,其中λ为大小齿轮的直径比。最后选择一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按不安装黏滞阻尼器、安装普通黏滞阻尼器和安装位移放大2倍黏滞阻尼器3种工况进行多遇和罕遇水准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装黏滞阻尼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位移放大2倍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优于位移未放大的黏滞阻尼器,多遇地震水准下的减震效果好于罕遇地震水准下的减震效果;安装位移放大黏滞阻尼器,对顶层的加速度控制效果较其它楼层的好,对层间位移的控制效果好于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黏滞阻尼 位移放大机制 齿轮 减震控制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九红 黄修长 +2 位作者 杜俭业 汪玉 华宏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粘性流体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阻尼力公式的表达式,运用落锤冲击试验确定了其中的参数。基于参数已知的阻尼力表达式选择了满足指标要求的阻尼器结构尺寸。由试验验证了所选样机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并验证了理论推... 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粘性流体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阻尼力公式的表达式,运用落锤冲击试验确定了其中的参数。基于参数已知的阻尼力表达式选择了满足指标要求的阻尼器结构尺寸。由试验验证了所选样机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并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阻尼器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提供了粘滞性阻尼器设计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流体阻尼器 冲击试验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欧盟阻尼器检测标准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亮 赵菲 +2 位作者 曹文清 苏磊 葛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5-173,共9页
国内阻尼器工程应用越来越多,阻尼器生产和应用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中国和欧盟均制定了阻尼器产品检验标准,但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参数的检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中... 国内阻尼器工程应用越来越多,阻尼器生产和应用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中国和欧盟均制定了阻尼器产品检验标准,但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参数的检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中欧阻尼器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分析各自的特点。以应用量较大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和速度型黏滞流体阻尼器为例,比较中国和欧盟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提出一些对现有检测标准的改进建议,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阻尼 黏滞流体阻尼器 检测 中国标准 欧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塔梁纵向位移控制阻尼器病害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宗海 庞振浩 +1 位作者 茅建校 王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0-957,共8页
为研究沙坝对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某跨长江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观测与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桥纵向阻尼器的病害机制及治理措施。本文描述了阻尼器发生的螺栓断裂、销轴滑出和耳板折断等病害;结合桥塔与主梁连接处的横... 为研究沙坝对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某跨长江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观测与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桥纵向阻尼器的病害机制及治理措施。本文描述了阻尼器发生的螺栓断裂、销轴滑出和耳板折断等病害;结合桥塔与主梁连接处的横桥向与竖向实测相对位移分析了阻尼器病害的发生原因,并据此进行了改进设计与更换;根据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记录的塔梁纵向相对位移,对比分析了阻尼器更换前后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该桥塔梁连接处横桥向和竖向相对位移最大可达25 mm和60 mm;塔梁间较大的相对位移使得纵向阻尼器的两侧耳板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阻尼器发生销轴滑出、耳板失效等病害;阻尼器改进包括构造措施和强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塔梁相对位移 纵向阻尼 粘滞流体阻尼器 病害机理 改进优化 实测验证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间阻尼器的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潇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7-122,共6页
对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间连接阻尼器的优化参数理论表达式的适用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分别为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流体阻尼器。共有两种减震控制目标,使主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和使两相邻结构的总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采用虚拟激励法... 对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间连接阻尼器的优化参数理论表达式的适用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分别为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流体阻尼器。共有两种减震控制目标,使主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和使两相邻结构的总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采用虚拟激励法,研究了小震作用下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时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取值,详细分析了结构模态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变化对阻尼器优化参数的影响;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了强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塑性状态时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值,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结构模态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变化对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影响很小;结构处于弹塑性状态时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值与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的取值相差不大,均与理论值比较接近,该结论对于阻尼器的优化参数理论表达式的应用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粘弹性阻尼 粘滞流体阻尼器 优化参数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既有框剪结构黏滞阻尼器减震加固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杰 李爱群 +2 位作者 梁沙河 裘赵云 鲁风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2,324,共5页
以新疆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加固改造,并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首层剪力明显减小,X、Y方向层间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因此,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使得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满足... 以新疆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加固改造,并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首层剪力明显减小,X、Y方向层间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因此,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使得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满足现有抗震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流体阻尼器 框架剪力墙结构 时程分析 消能减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